市農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報告

時間:2022-04-21 04:14:00

導語:市農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農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報告

20*年,是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省委“兩創”戰略,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一年,也是*農業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攻堅克難的關鍵一年。在過去的半年時間里,我市各級農業部門以黨的*精神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加快全市“創業富農民、創新強農業”步伐,緊緊圍繞“強基礎、保供給、促增收”,突出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打造創業創新環境,堅持走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化道路,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實現了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一、上半年農業生產形勢分析

今年把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放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視糧食和畜牧業生產,實現了糧食、肉、蔬菜、油生產穩定增長。

(一)糧食生產形勢較好。

--春糧生產實現“三增”,即面積增、單產增、總產增。據統計,春糧面積為28.76萬畝,比上年增4.97萬畝,增幅為20.9%;畝產174公斤,總產5萬噸,分別比上年畝產增5公斤和總產增0.9萬噸。其中大麥1.27萬畝,小麥5.22萬畝,蠶(豌)豆22.27萬畝。

--早稻面積大幅度增加。據各地統計匯總,今年我市早稻面積為38.1萬畝,比去年增10.34萬畝,增幅為37.2%,其中拋秧17.27萬畝、直播10.36萬畝、機插4.98萬畝、手插5.49萬畝;預估畝產419公斤,比去年減7公斤,仍屬正常年份;總產約15.94萬噸,比去年增4.18萬噸。

--晚稻面積略有增加。據各縣(市、區)匯總統計,今年我市落實晚稻面積115.85萬畝,比去年增加0.77萬畝,其中單季稻面積70.48萬畝,比去年減少3.61萬畝;連作晚稻面積45.37萬畝,比去年增加4.38萬畝。

(二)畜牧業生產穩定發展。今年,我市加大了對畜牧業生產扶持力度,進一步明確了規模化養殖、能繁母豬、生豬防疫、奶牛良種推廣、后備母牛和引種等補貼制度,加強對生豬業和奶業的扶持,養殖戶信心逐步恢復,產業發展環境改善。上半年,全市肉類總產量預計8.1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3.50%;禽蛋產量4.72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6.12%;奶類產量0.96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2.42%。從畜禽存欄結構來看,由于公母豬存欄數量、后備母牛存欄數量和種禽數量的增加,畜禽生產能力提高。

--生豬生產持續發展。據統計,6月底全市生豬存欄76.29萬頭,1-6月份出欄67.49萬頭,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9.90%和7.97%。母豬存欄8.02萬頭,公豬存欄1759頭,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52.18%和52.03%。

--家禽生產穩中有升。至6月底,全市家禽存欄1242.68萬只,與去年同期持平;出欄1523.10萬只,比去年同期增長11.62%。上半年,我市肉禽出欄1111.6萬只,同比增長2.72%;蛋禽存欄746.99萬只,同比增長1.29%。

--奶牛存欄增加。上半年,奶牛存欄6521頭,比去年同期增加521頭,主要增加了后備母牛飼養量。

(三)蔬菜生產保持穩定。據統計,今年春夏蔬菜播種面積77.2萬畝,比上年同期減少1.8萬畝,除毛豆、茄子面積增加外,其他蔬菜面積均有一定程度減少,但大多數品種產量均有所增加。其中榨菜畝產量創10多年來最高,平均畝產量4500公斤/畝,較上年同期增加1600公斤/畝;雪菜平均畝產量3800公斤/畝,比去年同期增加500公斤/畝;馬鈴薯平均產量1550公斤,較上年增150公斤/畝。油菜由于市場價格好,加上“雙低”油菜品種和免耕直播輕型栽培面積的擴大,面積有所擴大,全市播種面積20.79萬畝,單產124.83公斤,總產2.62萬噸,分別比上年增1.51萬畝、3.53公斤和0.47萬噸。

(四)農村經濟穩定增長。

據全市9個縣(市)區的64個鄉鎮117個村1130戶農經信息戶的上半年收入情況統計,上半年農村經濟穩定增長,農民收入繼續增加。

--農經信息戶家庭生產經營總收入穩步增長。上半年農戶家庭生產經營總收入2879.27萬元,比上年增加133.14萬元,增長4.9%。其中:第一產業收入728.57萬元,第二產業收入1531.35萬元,第三產業收入619.34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1%、1.3%和9.4%。信息戶農業收入310.53萬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糧食作物收入23.57萬元,比上年增長0.8%,經濟作物收入286.97萬元,比上年增長10%;林業收入37.02萬元,比上年增長11.3%;牧業收入321.52萬元,比上年增長13.7%;漁業收入59.5萬元,比上年下降5%。

--農民人均收入增加。上半年農經信息戶的人均收入為4544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3%。其中:來自農戶家庭經營純收入843.99萬元,報酬性收入637.17萬元,財產性收入69.27萬元,集體再分配收入104.18元。

二、上半年所做工作

(一)抓四個到位,確保糧食生產穩定。

今年,我市各級政府統一思想,把糧食生產當作政治任務來認識,當作大局工作來對待,堅持長遠考慮,切實抓好糧食生產。

一是抓政策落實到位。市政府在農戶的普惠制補貼和對服務組織的服務性補貼兩方面加大扶持,繼續實施種糧大戶直補、良種補貼、拋秧盤補貼、訂單收購和價外補貼以及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全面實行糧油生產政策性保險,鼓勵發展糧食生產合作社和各類開展統一服務的社會化服務組織。目前,中央下撥的8643萬元糧食生產補助資金已全部到位,市財政安排的1800萬元用于糧食直播和農機化服務組織、輕型栽培、高產競賽示范的獎勵資金,正在抓緊落實。二是抓責任落實到位。市政府實行糧食工作縣(市)、區長負責制,并加大了糧食考核。我局也在年度考核、新農村建設考核和現代農業先進縣評選中加大了對糧食生產的考核力度,實行糧食生產一票否決制。三是抓面積落實到位。根據我市農業生產種植結構和糧食生產的實際情況,今年把糧食生產的關鍵和潛力放在早稻生產上,提前做好發動宣傳工作,集中精力抓好早稻面積的落實,努力使有生產能力的地區種植早稻,千方百計提高復種指數。四是抓服務落實到位。各級農業部門按照穩定面積、主攻單產、優化品質、提高效益的要求,加強與各部門的協調,積極落實政策、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今年著重推廣以拋秧、直播為主的輕型栽培技術,組織供應水稻拋秧盤600余萬張。開展了糧食高產示范活動,落實余姚市為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示范縣,10個鄉鎮為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示范鄉鎮和243個水稻高產示范方,面積7.78萬畝。舉辦了2期種糧大戶培訓班,百余名種糧大戶接受了培訓。目前種糧大戶早稻直補的公示已經結束,正在開展面積核查等工作。

(二)落實發展規劃,加快發展生態畜牧業。

把握生態畜牧業發展重點,按照科學發展要求,加快實施畜牧業“上山下海、進基地、走出去”戰略。

一是實施畜牧業規劃。年初根據畜牧業產業布局和建設規劃目標,對各地主要畜產品的自給率和生產能力目標進行了分解落實,并提出20*年各地肉類產量指標,納入了現代農業考評體系,同時制訂了規模畜禽養殖場(小區)不破壞耕作層建設實施方案和規模畜牧養殖場(小區)建設管理暫行規定,推進規劃的落實。

二是加強畜牧小區建設。著重抓好標準化生豬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加快畜牧業生產區域布局調整和養殖方式轉變。上半年加強對13個列入20*年國家發改委和農業部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生豬擴繁場建設項目的指導和監督,并申報了20*年度12個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新(擴)建項目。同時抓好生豬和奶業扶持政策的落實,今年,中央和市財政共安排補助資金505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800萬元,市級財政補助4250萬元(奶牛政策性補助200萬元,生豬政策性補助900萬元,能繁母豬補助550萬元,畜牧發展統籌資金2000萬元,疫苗補助600萬元),目前正在抓緊落實。

三是提升畜牧科技水平。抓好畜牧業種苗項目的實施,加強對列入市級畜禽品種資源名錄和地方瀕危品種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力度,開展了豬、奶牛人工授精、獺兔選育、北沙牛保種和牧草品比試驗等特色優勢品種技術的攻關,使我市種畜禽業優勢明顯,家禽良種覆蓋率達到99%以上,全市生豬良種公豬人工授精覆蓋率從10%提高到25%左右,奶牛良種凍精人工授精覆蓋率從65%提高到75%左右。

(三)開展項目驗收,推進農業產業基地建設。

年初,擬定了基地建設工作方案,確定了今年要完成23個基地的考核驗收目標,并明確了基地建設的階段性要求。上半年,根據進度要求,加強了應驗收基地的指導,及時對3個基地實施了驗收。同時為進一步明確管理責任,今年按基地產業性質,落實了種植業、畜牧業基地項目指導、服務和管理的責任單位,并實行季報制度,強化跟蹤監管和績效評估。根據年度安排,今年新申報建設項目23個,建設總面積14.89萬畝,其中核心區面積1.93萬畝,總投資1.31億元。目前,全市建成和在建產業基地達到63個,總面積56.09萬畝,核心區面積5.43萬畝,總投資已達到4.3億元,基地內農業設施水平、適度規模經營和組織化生產程度提高。

(四)加強培育和規范,增強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能力。

一是加快培育創新型龍頭企業。實施《關于加快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若干意見》,加強農業龍頭企業在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的扶持,鼓勵企業建設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技術研發機構等,增強創新能力。嚴格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監督管理。開展了2006年之前認定的198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在市場開拓、初級農產品升級、轉化和“訂單”農業等方面的動態監測,取消不合格企業資質。同時,積極開展新的農業龍頭企業申報。上半年,申報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2家,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7家。

二是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加快現有合作社的變更登記,督促指導各合作社進行章程完善和制度健全。上半年已有382家合作社辦理了變更登記手續。繼續組織和指導合作社開展“五化”建設,同時規范了規范化合作社認定標準,推薦18家合作社參加省級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評選。目前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691家,比去年增加79家,成員總數1.61萬個,帶動農戶30.22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在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上,向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出了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倡議,提高了聯合會凝聚力。

(五)拓寬經營機制,提高規模化生產程度。

今年,從推進土地流轉和提高統一服務水平兩方面提高規模化生產程度。

一是加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今年,認真貫徹實施《關于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提高土地規模經營水平的意見》,繼續在穩定土地承包關系的基礎上,加大土地流轉的政策扶持和激勵力度。目前,慈溪、余姚、象山、鄞州等地也相繼出臺了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的實施意見和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和鼓勵有資金、懂技術、會管理的各類主體受讓流出土地,建立農產品基地,開展規模經營。上半年,我市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17.2萬畝,占全市農戶承包耕地面積的47.8%;10畝以上規模經營面積128.9萬畝,其中通過流轉形成規模經營的面積105.54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40.9%。

二是加強統一服務下的規模化生產。針對有的地區主導產品特色強、種植模式高效的特點,今年加快了在統一作物布局、統一生產質量標準、統一投入品采購和供應、統一技術培訓、統一銷售的規模化生產的引導和發展,推動了以村經濟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下的“分散化生產、標準化服務、規模化經營”的規模生產。目前,通過“五統一”規模經營面積形成規模經營的面積23.36萬畝。

(六)不斷完善推廣體制,進一步發揮農技推廣體系作用。

繼續完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全面落實農技推廣責任制,加快基層農業科技的引進消化和成果轉化。年初,我局對全市農技推廣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了檢查指導,召開了全市農技推廣責任制度建設工作會議,推動了制度落實。上半年,全市已基本完成責任農技推廣制度建設,各地都制定出臺了農技推廣責任制度建設相關政策意見和配套制度,完成了首席農技推廣專家、農技指導員、責任農技員聘用工作。全市共聘用首席專家92名,其中:市級8名,縣級84名;農技指導員556名;責任農技員927名。農業科技推廣進一步加快。上半年已從美國、以色列以及從臺灣、湖南和嘉興等國內、外引進農作物新品種212只,在全市設立區試、展示點25個。全年全市876名農技人員參與各種科技服務活動,舉辦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517期,培訓農民3.13萬人次;培育新型農民1820人。完成農民信箱注冊用戶19.68萬戶,累計信息9400條。

(七)加強農業節能減排,大力推廣清潔生產技術。

堅持以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為重點,改變生產方式,開展清潔化生產。

一是大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全面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已有6個縣(市)、區被列入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上半年,全市共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97.05萬畝,發放施肥建議卡10萬份,主要應用于水稻、蔬菜、藺草、瓜果等,覆蓋1181個村,惠及農戶19.5萬戶,減少不合理施肥390噸(純量),增產1.44萬噸,總增產節支1*2萬元。

二是開展畜禽糞便無害化治理工作。年初,確定了104家規模場為排泄物治理單位,治理牧場總規模為存欄63605頭豬,目前,已有6家完成了治理任務,74家進入啟動階段。完成了有機肥料推廣規劃,制定了20*年*市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實施方案。上半年在抓好農作物有機專用肥在西瓜、草莓、藺草、西蘭花等作物的示范和推廣的同時,加大了在稻米、西瓜、蔬果等作物上應用,推廣面積10萬畝。

三是推廣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技術。今年,大力推廣養鱉治螺技術,在象山、鄞州和奉化等地建設“水生作物養鱉治螺”示范基地50畝左右,消耗福壽螺餌料1950公斤,有效抑制了當地福壽螺生長。繼續開展水稻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工程,上半年全市已實施水稻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面積90多萬畝,農藥減量控害增效工程面積25萬畝,落實了1萬畝農藥“精準施藥技術”示范基地建設任務。

(八)嚴格農產品質量監管,確保奧運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

為保證奧運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年初,我局與各縣(市)、區農業局簽訂了《農業四項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加強生產全過程監管。

一是加強投入品監管。突出保障農資產品質量安全,開展了以規范種子、肥料市場秩序為重點的“綠劍”春季集中執法行動和以農藥為重點的夏季集中執法行動等農業投入品專項執法行動。上半年,全市出動執法人員3466人次,檢查農資企業1339家,對550年批次的種子、肥料、農藥產品進行了抽檢,并追根溯源。同時,指導各地加快農資信用體系建設。鄞州區開展誠信農資經營示范單位創建,慈溪市推行農資商品準入查驗卡,象山縣實行農資主推品種公告制、農資生產經營服務承諾制、農資質量監測制等六項制度。

二是加強生產環節監管。今年,加大了以生產模式圖的應用和開發為主要內容的農業標準化技術的推廣,加強在農業產業基地、無公害產地和基地、大戶中的應用,動員農技部門圍繞主導產業加快生產模式圖的開發,同時深入基地進行農業投入品管理使用制度、生產檔案制度、農殘檢測制度等巡查督導。已完成部、省、市三級例行監測任務3次,組織開展全市農產品批發市場質量安全監測,共抽取樣品1400余件,平均合格率98%以上。同時農業環境監測工作取得進展。上半年檢測水、土、氣等樣品500余個,出具環境評估報告89份。

三是加強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監管。以落實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責任及追究制度和免疫工作為動物防疫重點。上半年,提前開展了春季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對重大動物疫病進行集中排查和補免。在全市設立了30個市級動物疫病測報點,加強免疫監測,并建立了免疫看監測、免疫質量評估看監測、免疫績效看監測的“以監促免”機制。目前,全市禽流感等重大疫病應免動物免疫密度達到100%。落實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優化植物疫情監測點,設立梨枯梢病、紅火蟻、柑橘小實蠅等監測點160個,監測作物面積近6萬畝。加拿大一枝黃花防控實行專業隊、統一集中防控的方法,效果良好。

四是加強產地和產品認證工作。上半年,已通過無公害產品認證130個,復查換證到期無公害農產品產地40個。新增綠色食品5個,有機食品產品1個。

(九)擴大保險品種和投保對象,深入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

年初,對去年的保險理賠情況在《*日報》上進行了公告,加強了宣傳力度。在總結幾年工作經驗,開展調研的基礎上,推出今年參保品種17個,比去年增加了油菜、奶牛、柑桔、標準漁塘設施、南美白對蝦等5個險種。參保對象也有所擴大,其中能繁母豬、奶牛、油菜為符合條件的所有農戶并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基地農戶和社員統一投保等。上半年,全市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戶數已達到了18642戶,保險金額3.48億元,保費收入1298萬元,分別比去年全年增加了11547戶、4253萬元和632萬元,投保率超過50%。今年已賠付6*戶,支付賠款382.7萬元。

但農業發展中的問題依然存在。一是農民增收不確定性增強。當前,持續上漲的農資價格、勞動力價格和柴油價格已成為擠壓農民生產效益的最大因素,政策激勵效應下降,農民生產積極性可能受到影響。

二是農產品質量監管難度大。奧運期間,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的意義重大。從目前看,由于生產依然改變不了小、散的格局,標準化生產水平不高,對散戶的監管難等問題,農產品質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加上我市是畜產品輸入地,動物及動物制品調入量大,動物疫情復雜,流通監管和防疫工作難度大,也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帶來了一定隱患。

三是農業出口企業陷入困境。我市農業外向度高,去年開始受國際受美國次貨危機、國內宏觀調控力度大、經濟相對謹慎運行的影響,出口企業難以應對資源要素短缺、勞動力緊缺、原材料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帶來的困難,出口產品效益差、原料基地利潤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