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元素對建筑空間的應用
時間:2022-09-30 09:06:36
導語:地域文化元素對建筑空間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探究鄉村建筑空間改造中的地域文化元素應用形式,希望能夠在鄉村建筑空間改造的過程當中充分保留文化的元素,體現出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元素的魅力,使地域文化的元素在建筑中得到合理的應用,避免統一化的鄉村建筑構造,失去了建筑空間的美感和獨特性。通過對地域文化元素的詳細分析,并結合建筑空間的設計和建設方法,同時考慮到成本控制、功能保障、安全控制和質量控制等綜合性的管理內容,再基于傳統文化資源的有效利用,達到推動鄉村建筑空間改造過程的目標。
[關鍵詞]鄉村建筑空間;改造;地域文化元素;應用
1鄉村建筑空間改造中地域文化元素應用的重要意義
在進行鄉村建筑空間改造的過程當中,項目的質量和構建效果能夠使鄉村整體的環境擁有巨大的變化,也給予了鄉村居民更好的體驗。為了能夠進一步的促進鄉村現代化的建設和振興發展的過程,通過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可以解決傳統鄉村建筑空間臟、亂、差的弊端,并且保留鄉村原有的文化面貌,避免統一化建設帶來的文化削弱和地域特色喪失等問題。通過探究在鄉村建筑空間改造當中應用地域文化元素進行空間結構的綜合建設意義,能夠讓相關從業者找到突破口,并充分重視對建筑空間改造的綜合判定,找到更好的形式將二者進行結合。
1.1實現歷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地域文化元素能夠充分體現出某個區域長久以來的生活面貌、民族精神、情感風格、文化特色等,這些是歷史文化內涵的載體及表現。如果在進行鄉村建筑空間的改造過程當中摒棄了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也忽視了對傳統建筑風格的延續,就會使這些歷史文化資源被舍棄,達不到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的目的,嚴重有損社會群體的公共利益和國家集體的利益。為了能夠使歷史文化得到傳承與保護,使長久以來人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內涵在建筑的空間當中得到體現,必須要努力應用地域文化的元素,使得鄉村建筑空間在改造的過程當中能夠充分融合傳統文化當中的一些獨特元素與文化內容,構建出建筑空間的別樣風貌?[3]。
1.2降低鄉村建筑空間改造成本
通過在鄉村建筑空間當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不僅可以保留區域的本土特色,體現出不同地區鄉村風貌的多樣性,還可以在建筑建設中包含地域的景觀,融入地域的習慣,使得地域居民在居住和生活的過程當中更加方便與享受。在建筑空間中融入一些傳統的工藝技術和建筑材料,能夠得到就地取材和快速建設的效果,這對鄉村建筑空間改造而言是一種資源合理利用的方式。能夠基于現有的空間結構和建筑建設資源,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使得鄉村地區的建筑空間改造更具合理性、科學性、協調性和效益性。在進行鄉村建筑空間改造的過程中,可以將一些古鎮資源和旅游產業相互結合,不僅充分保留了當地的人文景觀,提升了地域文化元素的利用效果,還能夠充分達到建筑空間改造的目的,不僅對具體的建筑進行維修和養護,對建設材料進行充分利用,還能夠帶動區域的經濟發展,有效降低整體的維修成本,提高維修的質量,使得建筑空間結構更具穩定性,建筑的使用壽命也能夠得以延長?[4]。
1.3提升鄉村建筑空間地域識別性
為了能夠提升鄉村建筑空間的地域識別性,在建設中融入一些地域性的元素是最好的方式,不僅能夠避免鄉村改造的同質化問題,還可以使鄉鎮居民對于所居住的地區更具熟悉度和親和力。這種建筑空間的構建形式能夠促進人與建筑的協調發展,也能夠達到建筑與周圍環境的完美相融。對于地域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能夠在建筑空間改造的過程當中增強建筑結構和建筑整體風貌的識別性。目前已經有許多地區在開展鄉村建筑空間改造的過程當中,根據地方的特色融入了一些傳統的文化風格和地域元素。譬如在浙江金華塔的石鄉楓溪路進行改造的過程當中,為了能夠凸顯出建設空間的獨特性和識別性,在建造中融入了粉墻、青瓦等元素,這些地域的文化元素充分體現了傳統的建筑風格,使得整個鄉村區域的地域識別性得到了增強。再如云南的百家竹樓建筑,在進行區域鄉村建設和建筑空間的進一步改造過程當中,相關的建設團隊保留了傳統的竹樓構建風格,也使得鄉村的居民居住在竹樓中擁有歸家之感,能夠保留熟悉度和親切度,同時也充分達到了鄉村建筑空間改造的目標?[5]。
1.4賦予地域文化元素新價值、新功能
在進行鄉村建筑空間改造的過程當中,想要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就必須深入研究地域文化元素,了解文化元素的內涵和歷史由來。地域文化元素屬于歷史文化中的內容,是人們長久生活和產業運作遺留和凝練下來的經驗與習慣,且地域文化元素擁有豐富的寶庫,很難將所有的元素一一運用,也并不是每一項地域元素都能夠在鄉村建筑空間的改造過程當中得到充分的應用和良好的體現。通過深入探究文化元素的實質以及可能的構建形式,可以更好滿足建筑空間改造的目標,達到構建新農村風貌的目的。一些較為典型的鄉村文化元素,如水車、放線車、傳統建筑物、牛拉犁的傳統工作形式,剪紙、刺繡、織布、造紙、做扇面、面具、風箏、風車、糖人、戲曲、評彈、口技等,不僅能夠具備實際的功效與作用,還可以通過一定的技術形式,構建加工出藝術景觀的觀賞效果。這種進行技術改造,從而構建建筑空間和建筑風貌的形式,能夠使地域文化的元素得到更新與傳承,體現出新的價值與功能,同時也能夠讓建筑的空間更具生命力,讓鄉村地區得到文化的延續,使居住在鄉村地區的人們得到文化的熏陶,居住在建筑空間內部的居民才能夠感受到所屬區域的魅力,也能夠燃生出一種濃濃的民族自豪感。這不僅是建筑空間改造的良好形式與構建目標,同時還是文化宣傳以及人文宣教的重要方法?[6]。
2鄉村建筑空間改造中地域文化元素有效應用的具體策略分析
通過研究地域文化元素在鄉村空間改造中的具體形式,將一些項目的建設類型進行區分,譬如酒店、民俗餐飲、居住、工作室等,根據區域環境的特色調查好周邊景觀和建筑的分布情況,并結合當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環境,使得改造工程能夠更具經濟效益。充分利用地域元素,譬如農耕文化、漁牧文化、民族文化等,將現代的建筑空間構造與當地的特色文化相互統一,再以一種更具現代化的構建形式進行表達,優化整個鄉村地區的空間環境,使得地域特色更加濃郁,文化氛圍更加和諧,人們居住在建筑空間內也能夠擁有更好的體驗,達到審美的享受和功能的應用過程。
2.1遵循建筑空間改造的原則,凸顯地域文化元素的意義
鄉村建筑空間的改造想要真正地達到與地域文化元素的結合,還需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元素的價值和意義,遵循建筑的空間構造原則,使得鄉村的建筑空間改造能夠達成建設初衷,體現出更好的融合效果。第一,在開展改造和元素融入的過程中,應當堅持協調性的原則。所謂協調性原則,指的是在改造之前需要做好對區域內環境的調研和地質結構的充分考察,也就是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了解區域的地理環境、建筑分布人員情況、地域文化元素的組成等內容,再以此作為基礎,找到能夠體現出地域特色的鄉村建筑空間改造方案,確保改造方案的科學性。在進行鄉村地區的建筑改造中,與某單個的建筑結構構造或是鄉村客棧的建設工程等項目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建筑空間改造的工程量巨大,而且往往涉及與鄉村居民的協調過程,所以更需要相關工作者做好對各方利益的協調工作。要在進行建筑空間改造的過程當中,努力排除人員干擾和各項不利因素,達到尊重傳統文化的目的,又能夠真正實現建筑空間高效建設和合理改造的目標。比如,鄉村的古鎮建筑空間在進行改造的過程當中,為了能夠傳承傳統文化,必須要完全尊重古鎮的街道機理,以此作為基礎,考慮到文化元素融入的方式,達到建筑空間統一和協調發展的目標。第二,在進行建筑空間改造的過程當中,還應當遵循遠近結合的原則。所謂遠近結合,指的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應當一味地短視,而要抱著不斷變化和長遠發展的目光來看待問題,使得建筑空間改造能夠得到動態化的發展。要重視建筑空間改造與周圍鄉村村民之間的聯系,也對鄉村的相關產業結構特色進行充分調查,使得鄉村建筑空間的改造能夠以真正促進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為目標,凸顯出地域的文化氣息與特色,也讓居住在鄉村地區的居民能夠在改造項目當中擁有更多的認同度、參與度,使得鄉村建筑空間改造整個過程中排除村民的負面情緒與因子的干擾,讓鄉村地域的文化活動能夠在充滿體驗性與交互性的基礎之上得到各項工作的落實和展開,讓建筑的空間改造能夠在堅持改造原則、突出地域文化元素意義的基礎之上,達到二者高度結合以及合理構建的目的?[7,8]。
2.2結合鄉村建筑空間改造的實際情況,明確改造的目標
在鄉村建筑空間改造的過程當中,為了能夠達到更好的改造目標,應當要結合實際的建設情況,考慮到周圍環境的干擾因素,并對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元素等進行全面了解,才能夠與現有的建筑空間布局相融合,構建出合理的建設目標,也能夠確定最終的改造方案以及建筑空間的布局風格。避免在建設中盲目開展工程操作,而影響到經濟效益和最終的建設成果。比如在金華塔石鄉楓溪路進行改造的過程當中,為了能夠維護當地傳統的文化風貌,保留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也使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得到延續,在建筑的風格定位上仍舊沿用當地已經慣用的江南建筑風格形式,建筑的空間結構布局也盡可能地參照傳統的建筑建設風格,只是在建設材料的選擇等方面,考慮到性價比和質量構建的目標,進行一定的替換。在建筑的外觀顏色上,以傳統建筑風格的白色和青色居多,而建筑材料的選擇和技術形式則進行了適當的創新。通過借助現代化的高科技手段,能夠使建筑建設的過程更加順暢,也使設計人員能夠充分調查現場情況,了解建設目標,規劃好鄉村地區建筑空間改造的工作形式,并根據人流量和交通道路等,達到對建筑分布的全面規劃。通過結合鄉村建筑空間改造的實際情況,確認改造的目標,能夠充分體現出鄉村改造的獨特性,也使建筑空間更具地域識別性?[9]。
2.3中西文化有機結合,挖掘與創新地域文化元素價值
鄉村建筑空間的改造可以采取中西文化結合的形式,掌握地域文化元素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提煉,選擇一些能夠與西方先進技術融合的方法,從而完成建筑空間的合理設計和地域文化的再表達,也使得鄉村地區的建筑風格擁有新的風貌,能夠更加貼合時代的發展,使鄉村地區的整體景觀構造更加具備現代特色。同時也能夠保留一些傳統構建的方式和文化元素,達到中西文化有機結合,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元素的目的。比如,在對泰安山脈民宅建筑進行改造的過程當中,建設人員為了能夠保留傳統文化元素,選擇了當地特有的建設材料——泰山砂巖,融入到墻體結構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在建筑的空間內部又運用了現代燈具進行燈光的布設,使用的是一些具備時代感的燈光技術,使得建筑空間內部能夠達到多種藝術的融合,充分體現出建筑整體的審美性能,也讓建筑的內部景觀構造更具多樣性與藝術性,同時讓建筑物的整體藝術魅力得到提升。中西文化的有機結合是時代發展的必要形式,也是進行鄉村建筑空間改造的必備手段。通過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元素的價值,達到與時代特色高度融合的目標,能夠使得工程的構建方法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建設的過程也能夠更加順暢,最終呈現的效果可以凸顯出建設人員審美上的特殊魅力和高科技的優勢,達到文化提煉和元素融合的目的。
2.4地域性建筑材料的再利用
地域性建筑材料通常取材于大自然,這些建筑材料擁有良好的生態性,將其應用到建筑的空間構造中,能夠使建筑結構更具穩定性,也能夠體現出充分的生態性特征,達到建筑與自然高度融合的目的。在過去的歷史發展當中,人們已經發明了許多對地域材料的取材方式和構建方法,比如用青石板鋪就小徑,用木質材料進行房屋結構的構造。通過保留這些傳統的建筑構造形式,融入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提煉出一些能夠應用到現代化鄉村建筑空間改造中的元素,可以更好體現出建筑建設風格和地域性的特色。比如在進行泰安山脈的宅基地改造中,設計師為了能夠充分體現出當地的地域性特色,使用了石材砌筑的形式,保留傳統的建設方法,將墻體結構中石材自然的凹凸機理得到呈現,這種建筑結構構造形式突出了濃郁的自然氣息和鄉土特色,并且在融入其他元素的同時,表達了更好的空間布局效果。通過對地域性建筑材料的再利用,不僅可以降低建設的成本,而且還可以達到創建人與自然高度和諧、建筑與人相互融合、建筑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綜合功效,使得鄉村的建筑空間改造工程擁有更加良好的效果?[10]。
2.5地域性生活器具的角色轉換
在現代的工業技術發展和科學技術融入之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的具體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許多的傳統器具被逐漸淘汰,在建筑的空間布局中也被摒棄使用。這些曾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現在許多的器具都成為一種古董或者一種象征。但是這些器具往往蘊含著過往人民的智慧,體現出一個時代發展過程中的生活和精神風貌。也就是說,具備使用功能和美觀性的器具,代表著一個階段歷史的記憶以及人們的生活過往。在進行鄉村建筑空間改造的過程中,為了能夠使得相關區域的結構構造和景觀布局更具鄉土情結和地域的特色,可以將傳統器具進行功能上的轉換,得到一定程度的革新,從而使地域性的生活器具作為一種工具與其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的空間結構當中,成為一種獨特風貌。比如通過使用編織精美的廚房籃筐,打造出具備特殊光影效果的吊燈燈罩,不僅可以將這些草本植物所編織的元素融入到建筑當中,還可以同時與建筑的內部系統相互融合,組成較好的建筑空間構造效果。還可以將草木扎成的掃把放置在區域周圍,不僅可以作為一種使用工具,還具有裝飾效果,體現出鄉村地域的特色,塑造良好的鄉土氛圍。地域性的建筑材料、傳統的生活器具等都屬于文化元素的種類,所以對這些東西的應用,應找到合適的表達形式,使其能夠與現代的科技共同創造出新的建設材料以及新的建筑空間構建形式,達到功能、美觀、情感上的多重體驗,充分滿足鄉村建筑空間改造的目標以及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合目的?[11]。
2.6延續古村落的歷史文脈
將具備地域性的古村落景觀脈絡進行再建造和合理規劃,也可以使得村落的形象與周圍的環境高度融合,擁有更好的欣賞價值。在建設中還要達到因地制宜的效果,努力創建出建筑與周圍環境的平衡共處過程,避免建設過程當中濫用高超建造技術,破壞周遭環境。物質文化景觀的表達需要以建造技藝、審美情趣、生存智慧相互結合的形式組成類型豐富的建筑構造方式,通過研究傳統的建筑空間布局并加以現代技術的結合,也可以更好地達到鄉村景觀改造和建筑空間布局的目的。我國擁有豐富多彩的建筑形式與類型,譬如土家族的吊腳樓、陜北的窯洞、福建的客家土樓等,這些建筑所使用的建材空間布局的形式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進行鄉村建筑空間布局時,通過對歷史文脈的延續,找到不同建筑風格的構造方法,可以更好地完成對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的過程。
3結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絢麗多姿的文化共存,改造過程中必須要尊重這些傳統文化元素,通過應用地域文化元素,達到對古村落的保護和再開發,將特有的民俗文化在古村落改造的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創造出一種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景觀氛圍。這不僅是現當代相關建設企業的建造目標,更是整個社會保留文化魅力的重要形式。通過融入地域文化元素,達到對古村落景觀的超強設計,充分體現出歷史傳承的意義,也更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在現當代,文化傳承逐漸凸顯出許多現實性問題,許多的傳統手工藝和文化元素都在沒落中,更需要以這種形式將文化元素保存下去。在構造的過程中,必須要體現出建筑空間改造的文化傳承特性。通過研究村落原本的建設情況和發展演變的過程,掌握不斷變化中的規律,了解區域的地質環境和人文特色,并將這些內容與區域性的建筑布局相互結合,也使周邊地區的開發和經濟的發展更加便捷。
[參考文獻]
[1]?李阜.地域文化在當代室內設計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6(12):20,?85.
[2]?駱瓊,?王艷麗.徽派建筑語義符號在室內設計中的再創造[J].藝術科技,?2016,?29(2):25.
[3]?李蘭.地域文化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5(5):58.
[4]?曾琳.中國裝飾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科技,?2014,?27(5):293,?302.
[5]?邱海東.室內空間陳設設計地域性文化元素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2,?2(Z1):97-99.
[6]?薄曉光.文化意境符號在我國餐飲空間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4):39-40.
[7]?陳亮.室內設計中的文化元素[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129-130.
[8]?姚亦鋒.以生態景觀構建鄉村審美空間[J].生態學報,?2014,?34(23):7127-7136.
[9]?丁明靜,?李峻峰.徽州民居出入口空間組織的探析[J].華中建筑,?2013,?31(10):131-135.
[10]?黃源成,?許少亮,?陶勇.“景村融合”視角下傳統村落更新的空間策略探索——以鐘騰榜眼府文化景區概念規劃設計為例[J].小城鎮建設,?2018(3):23-31.
[11]?張潤東,?田欽,?張旭林.?基于地域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村鎮既有民居立面整治探索與實踐——以長陽磨市鎮建筑外立面改造為例[J].華中建筑,?2017,?35(3):27-32.
作者:宋靜 單位:湛江科技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 上一篇:化工企業經濟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