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學習在音樂教育實踐的地位
時間:2022-09-13 11:00:43
導語:技術學習在音樂教育實踐的地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今時代,教育界越來越強調多元文化的重要性,更加重視學生對文化知識的學習,但在基礎音樂教育實踐中,技術學習也十分重要,這兩者并不沖突。本文從“技術”一詞的詞源出發(fā),探討技術學習在基礎音樂教育實踐中的價值,使技術與文化更好結合,進而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關鍵詞】基礎音樂教育;技術學習;文化
一、技術與音樂技術
“技術”這一概念是當代社會人們使用得最頻繁的詞匯之一,技術存在于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與人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通俗來說,技術就是怎么做,但在理論層面,人們對于技術的準確定義的理解總是難以統(tǒng)一。要想研究技術學習在音樂教育實踐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必須厘清“技術”和“音樂技術”的內涵。技術到底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們眾說紛紜,他們提出的關于“技術”的定義多達數百種,包含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筆者從“技術”這一詞的淵源談起。《新不列顛百科全書》上說到,“技術”一詞來源于希臘文,即techen(相當于英語中的art和craft,即技藝)加上logos,比較準確地描述“技術”的單詞technology首先出現(xiàn)于17世紀的英國,表示對實用技藝的討論,到21世紀初,technology這個詞仍表示除工具、機器以外的方法、工藝和觀念。從詞源學上看,“技術”在希臘語中指“技能”“技藝”;在英漢詞典中,有多個詞可以表示技術,如art、skill、technique和technology,前兩者通常表示技藝、技能;后兩者則與漢語中“技術”的意思一致。《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指出:“技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技術”即人們通常所說的技術,是“技術工作”中的技術,如生產技術、工程技術等,是關于人和自然的關系的技術。綜合上述對技術一詞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技術既是人們對有關自然資源的利用過程,也是人們生產勞動的過程。從根本上來說,“技術”就是人類在客觀條件的制約下,運用某種方法、手段來達到某種目的,從而達到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過程。音樂技術是人類表達音樂的主要手段之一,嫻熟的音樂技術可以極大地優(yōu)化音樂的表達,使音樂具有較高的音樂藝術審美價值。在基礎音樂教育實踐中,音樂技術的學習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二是對音樂具體實踐技能的學習。音樂理論知識的部分主要包括基礎樂理、和聲、作品分析等,也包含各種音樂的歷史、文化等背景知識,意在提高學生對音樂知識和有關原則的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和原則為學生的音樂審美和創(chuàng)作提供了前提;音樂實踐技能的教學主要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演奏和演唱技巧,對于鋼琴演奏來說,手指的觸鍵、跑動以及音階、琶音、和弦等技巧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而對于大提琴的演奏來說,弓法、揉弦、把位轉換等也是學生必學的技術。在當今的音樂教育中,音樂技術幾乎覆蓋一切音樂領域,是音樂學習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以技術標準和技術追求為目的的考試(器樂考級等),技術化的教學活動(對音樂作品的選擇),按照技術分類的教材(作曲理論和聲學等)等。對于專業(yè)音樂教育來說,技術學習占據大部分內容,但是,基礎音樂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因此,要包含技術而不能只有技術。以下,筆者主要對技術學習在基礎音樂教育實踐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論述。
二、音樂技術的審美價值
音樂教育是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以音樂為主要教學內容和載體,為完成某個或某幾個教學目標而進行的教育實踐活動。音樂作為一門技術,其教學過程是有組織、有秩序地展開的,其技術的特殊性表現(xiàn)得非常明確。音樂教育中的技術作為一種需要表演的藝術,是具有審美價值的,那么,音樂技術本身是否具有審美價值呢?答案是肯定的。技術美也體現(xiàn)在工藝美上,物質本身也具有美的價值,它體現(xiàn)在技術轉換成技藝的過程中。“技術美學的研究,正是人類勞動生產和工業(yè)生產的技術審美活動和技術產品的時髦鑒賞力問題。它把美學應用于物質活動和精神享受中。藝術審美能力必然也是技術審美能力發(fā)展的結果,例如,人類的繪畫能力是藝術審美力,但人類如何應用顏料、線條和工具刻畫某種形象,這里就有技術和藝術技巧問題。”[1]同理,音樂教育實踐中的演奏、演唱、作曲等就是藝術審美力,但如何發(fā)聲、如何彈琴就是音樂技術問題。相關音樂技術除了能夠更好地表現(xiàn)音樂以外,也能夠凸顯音樂技術本身的審美價值。例如,在聲樂訓練中,通暢圓潤的聲音就是美的人聲,它體現(xiàn)了科學發(fā)聲的聲音美。我們通常所說的“美聲唱法”,實際上是“美聲歌唱”,它在意大利語中的意思是“美妙的歌唱”,這是一種公認的比較科學的發(fā)聲方法,它本身是具有審美價值的。再比如,在管樂器的演奏中,純正的音色非常重要,它幾乎是管樂器演奏的生命,因而,音色美在器樂的演奏中是最基本的,同時,它又具有審美價值的技術要求。音樂技術是音樂表達的基礎,在音樂教育實踐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嫻熟的音樂技術能夠最大地優(yōu)化音樂表達,從而使音樂具有音樂藝術的審美價值。對音樂教育實踐的不斷追求,推動了音樂技術的不斷更新與發(fā)展;同時,音樂技術的進步又不斷促進著音樂教育實踐的豐富。
三、技術學習是音樂教育實踐的前提
在音樂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師往往將教學內容分為理論知識教學、演奏演唱教學以及各種文化觀念的教學,這些都是學生在學習音樂過程中必須掌握的基本內容。然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技術學習是基礎要素之一,在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理念和后現(xiàn)代觀念盛行的今天,人們將音樂教育的重點投向了人,試圖將人和人所處的文化背景放在第一位,以達到理解和傳承文化的目的,但音樂教育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音樂作為一門“語言”,具有其他文化所不具備的理論體系,如果音樂教學實踐脫離了一定的理論技術教學,學生就不會識譜,不懂基礎的樂理和聲學知識,不具備一定的演奏技術,就難以實現(xiàn)音樂文化的傳承。“在雷默的審美音樂教育哲學里,關注的是音樂的形式美,即通過聽賞提高學生欣賞美的能力,他認為音樂的審美價值存在于音樂的旋律、和聲、音色調性、曲式之中。”[2]和雷默不同的是,艾利奧特提出了實踐音樂教育哲學思想,艾利奧特把重點放在了音樂教育中人的實踐過程上,他認為音樂的審美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音樂的表演過程中。而這兩個層面的目標是否能夠實現(xiàn),恰好就是技術學習是否到位決定的,雷默所主張的音樂形式美即是理論技術學習的內容,而艾利奧特所說的音樂表演實踐離不開人們的演奏和演唱技術。在倡導多元文化的今天,大量音樂形式、體裁涌入人們的視野,文化語境的不同造成音樂內容上的差異,需要學生以技術學習為工具,實現(xiàn)對“他文化”的整體認知。在音樂教育實踐中,如果脫離了這些基本的音樂技術學習,單純強調文化知識的學習,就不能夠與其他的語文、歷史等學科的教育形成本質差別,不能夠展現(xiàn)音樂與其他事物不同的審美價值。經歷了審美音樂教育哲學、實踐音樂教育哲學以后,音樂教育哲學范式發(fā)生了轉變,人們更多把對音樂的認知重點放在了人所處的文化上,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fā)展后,我國人民對音樂形式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我國的音樂教育在音樂技術的學習上逐步成熟,不管是中小學、高校還是社會對于技術的追逐,都使人們對音樂技法的認知越來越充分,由此也引發(fā)了人們對現(xiàn)狀的不滿,使人們想要進一步探索音樂背后的文化內涵。通過音樂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涵有多種途徑,筆者認為,最為直接的方法就是,在學習音樂技術的過程中把握其中的調式調性、和聲、旋律等要素,并且,學習演唱和演奏技巧,從而了解某一民族整體的性格特點、審美傾向等文化因素,在此基礎上,通過閱讀不同地區(qū)的地理、歷史等書籍,融入多元音樂文化,獲得對不同民族和地區(qū)的音樂的文化認知,成為一個不僅有技術還有文化底蘊的人。
四、技術學習為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
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離不開對音樂技術的學習,尤其是理論技術的學習。我們不能否認,音樂知識對于人的塑造和社會文化的充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一個掌握了音樂技術的人的音樂素養(yǎng)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音樂素養(yǎng)一定程度上也包括一個人的創(chuàng)作能力,即能否運用生活體驗和審美經驗,能否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并結合自身生活實際投身藝術實踐,創(chuàng)作出具有審美價值的樂曲。”[3]在日常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將基本樂理和相關音樂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再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音樂,技術學習是創(chuàng)作是否能夠達到一定高度的前提,理論是創(chuàng)作的支撐,《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提到了創(chuàng)造的重要性:“創(chuàng)造是發(fā)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生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實踐和發(fā)掘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過程和手段,對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yǎng)出像貝多芬、勛伯格這樣偉大的作曲家,而是要讓學生們能夠運用相關音樂知識技能進行簡單的音樂編創(chuàng)。除此之外,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學習技術是為音樂表現(xiàn)服務的,音樂是目的,技術是手段。在西方的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時期,教堂里的人們創(chuàng)作演奏音樂大多是為宗教、神學服務的,只有少數的吟游詩人自編自唱他們心中的世俗歌曲;直到后來,在現(xiàn)代派作曲家的作品中才逐漸體現(xiàn)各種人類自身的情感,諸如痛苦、狂喜、悲哀、寧靜等。在音樂教學實踐中,學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術之后,才能夠領悟不同音樂所具有的不同表現(xiàn)力,并探索如何用音樂的語匯來表達內心難以言說的感受,以及自己對不同作品的理解,從而在相關音樂表演、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盡情展現(xiàn)自己內心豐富的情感。如果缺少了技術學習,他們就失去了用音樂這門語言表達情感的機會。
五、技術是手段,不是目的
音樂作為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的演奏、演唱技能的訓練必不可少。有不少人認為技術大于一切,于是,出現(xiàn)了一些有技術卻沒有思想的人。一些學校還把音樂課僅僅看作是學習唱歌和樂器操作技巧的課程,沒有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待音樂教學,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只是學會了演奏樂器的技巧,卻沒有真正領悟音樂的內在價值。音樂教育的目標不是把每個學生都培養(yǎng)成音樂家,而是通過音樂特有的形式、手段,培養(yǎng)出具有良好品性的現(xiàn)代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音樂的理解逐漸發(fā)生了變化,同時,人們對文化的包容性也在不斷擴大,這為音樂教育增添了廣泛的內容,這些現(xiàn)象使我們不再局限于用技術來看待音樂教育。音樂教育這門學科雖然有相當大的技術性,但若是把技術作為音樂教學實踐活動的全部,那就是音樂教育的悲劇,因為人不是機器,也不是學習的工具,人們學習技術是為了成為新知的創(chuàng)造者和文化的傳承者,唯技術論者在當今社會并不能發(fā)揮最大價值。音樂是人創(chuàng)造的,是人類文化的載體,在學生苦練音樂技術的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對其進行思想感情的熏陶,技術只是一種表現(xiàn)美的手段,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才是美的內容。很多時候,我們經常聽到說,學生的基本功很好,技術也都不錯,就是缺少一種感覺,其實就是缺少音樂文化體驗。就如同在唱一首聲樂作品時,歌唱者如果過分重視技巧,盲目炫耀聲音技術,或不管作品的類型而隨意宣泄自己的感情,就會陷入一種僵硬的純技術發(fā)揮和情感模仿的狀態(tài),這不是在唱音樂,而是在唱技巧。因此,音樂教育實踐也要把各個環(huán)節(jié)貫通起來,使文化和技術并重,這樣才能使音樂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為人類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貢獻力量。
六、結語
在音樂教育實踐中,技術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掌握技術能夠更好地表現(xiàn)音樂的內涵,但是,如果只注重技術,必然會導致對音樂文化的理解缺失,因此,在基礎音樂教學中,教師必須以音樂的文化價值為導向,用相關的技術作支撐,讓學生在文化語境中學習音樂技術,讓學生深入而又全面地理解音樂的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林同華.超藝術:系統(tǒng)美學[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2]覃江梅.當代音樂教育哲學研究:審美與實踐之維[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98.
[3]熊曉輝.音樂創(chuàng)作“人民性”價值特征研究[J].齊魯藝苑,2021,(10):128.
[4]杜宏斌.學習新課標,明確新要求——2011年版〈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簡析[J].中國音樂教育,2012,(04):9-11.
作者:陳葉凡 單位:南京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