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居民消費結構升級

時間:2022-08-26 09:27:01

導語: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居民消費結構升級

互聯網消費金融通過改善居民消費的流動性約束,刺激各階層擴大消費需求并提高消費層次。基于互聯網便捷通聯的天然優勢,互聯網金融在居民消費行為中不斷呈現高頻次參與、高透明度和低成本等特征,尤其是第三方支付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傳統的消費方式,其跨空間和廣覆蓋的快捷結算方式在催生新型商業模式的同時對城鄉居民消費習慣產生了深刻影響。根據國家信通院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已經超過7.33億,在城鎮和農村地區的手機用戶滲透率分別高達93.8%和89.6%,互聯網消費金融在完善普惠金融體系的過程中提高了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并對中國經濟的消費創新驅動轉型提供了新動能。綜上,本文基于2007-2019年的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居民消費支出數據,構建聯立方程組模型,實證檢驗雙循環格局下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動態關聯效應,并提出政策選擇。

雙循環下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關聯機制

(一)互聯網消費金融體系的完善擴大居民消費服務范圍一方面,互聯網消費金融在海量消費數據的支撐下覆蓋了更廣闊的消費群體。現階段,隨著消費市場的細分化發展,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消費需求對消費金融提出了細分和垂直化的要求,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普惠特征能夠覆蓋更分散化的消費領域,將農村人口等傳統金融滲透困難的群體納入消費金融服務范疇。另一方面,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場景化進入深度應用階段。第一,“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的互聯網金融增長模式憑借更豐富的數字化產品體系和服務模式構建了更完善的金融服務生態圈,強化場景引流消費。第二,互聯網金融的場景范圍引導消費向制造、物流等全產業鏈垂直化延伸。在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的深度融合下,非接觸化的金融服務模式逐漸成為居民消費的剛需,多觸點和互動頻繁成為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前端客戶和管理貸后的新常態。(二)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下沉釋放消費潛力首先,在當前碎片化和高頻化的社會消費環境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下沉和滲透不斷影響并改變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和消費習慣,在更加便捷的金融支撐中潛移默化地創新居民消費的商業價值增值渠道。例如,在普惠數字金融的發展框架下,居民消費的偏好更加容易形成量化數據,通過互聯網金融衍生的大數據匹配技術能夠更加精確地向消費者傳遞同偏好商品的關鍵信息,通過金融云平臺解決傳統消費市場中“填鴨式”銷售策略無法精準把握市場消費信息的短板,形成數字金融與數字消費經濟互動發展的良性機制。其次,消費創新型經濟的本質是對市場消費需求的創造,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下沉能夠通過細分消費市場和挖掘潛在消費者創造新的消費需求。一方面,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消費需求創造來自消費數據庫的大數據技術應用,零售企業能夠借助相關的數字技術快速把握消費市場的消費趨勢,并將消費信息根據消費者的價格偏好、功能偏好及購物體驗等進行細化,從而制定精準的營銷策略。另一方面,互聯網消費金融創造消費者的個性化和實時需求。互聯網數字金融技術在居民消費市場信息的捕捉中能夠科學的統計和分析天量的交易數據信息,并對消費周期及消費評價等關鍵數據構建一個更加精準且充實的數字化消費模擬場景,為居民消費與社會供給打造更加精準的商品價值共創閉環,滿足高頻次消費場景中產生的個性化和實時消費需求。此外,消費移動終端的普及和便捷的支付也不斷挖掘并維持了消費者的個性化與實時需求。最后,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下沉引導刺激消費行為。一方面,互聯網消費金融創新了消費信貸金融,通過數字金融的下沉緩解了居民消費的流動性約束,通過移動支付平滑了居民消費周期,通過“信用卡效應”提升居民當期消費傾向,豐富居民消費行為。另一方面,互聯網消費金融對消費者心理產生適時性和沖動性的影響,在便捷的支付手段下更加提升了居民邊際消費傾向,促進了居民采用移動支付進行消費的產品感知滿意度。

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關聯效應實證檢驗

(一)模型構建本文實證中考慮到檢驗數據需要滿足誤差同方差的分布假設,選擇構建聯立方程模型實證檢驗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關聯效應。模型的基礎結構為:AYt+BXT=ut假設聯立方程組模型中的方程個數為m,方程組內的前定變量及內生變量所組成的矢量方程分別為Xt和Yt,與m相關的隨機變量組成的矢量方程為ut,前定變量及內生變量的參數矩陣分別為(A)和(B)。構建聯立方程的結構參數矩陣表達如下:(二)變量說明核心解釋變量:互聯網消費金融??紤]數據的可得性并結合大部分學者的研究思路,本文使用互聯網消費金融放貸規??疾旎ヂ摼W消費金融的發展水平。被解釋變量:消費結構升級。消費結構升級在現有大部分研究文獻中已經形成了較為統一的認識,但受到研究目標的限制及數據的嚴謹性選取原則,本文將消費結構升級認定為是消費資料從低標準向高標準的轉化過程,并將其分解為消費類型和消費品質的雙重升級。在具體測算中,對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率進行消費初級、中級和高級的支出賦權,計算公式如下:其中,Jun、Int和Sen表示消費的初級、中級和高級支出,分別賦權重1/6、1/3和1/2; Pit為t期i地區的人口總量;Cit為總消費。基于上式測算的消費結構升級率Upconsu屬于正向衡量指標,即該值越大表明高級消費比重越大,消費結構升級效果越明顯。數據來源方面。互聯網普及度及城鄉居民人口和消費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中國人口與就業統計年鑒》和國家統計局網站的“分省年度數據”;互聯網消費金融放貸規模中的2012-2020年數據來自艾瑞咨詢,2007-2011年數據參考相關學者的普遍做法,設置規模變量取值0.00001。(三)實證結果與分析總體性檢驗?;诼摿⒎匠探M的實證檢驗需要依據備選條件設定約束條件,本文在實證分析中結合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等截面數據的維度差異現狀,選擇三階段最小二乘法進行實證估計。通過R軟件運算后的具體結果見表1所示??梢钥闯?,城鎮和農村地區的Up方程估計系數均為為正值,且分別通過1%和5%置信水平下的顯著性檢驗。城鎮地區互聯網消費金融水平對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改善系數為0.2114,農村地區為0.1728,即互聯網金融房貸規模增長1%將優化消費結構系數0.2114%和0.1728%。本文認為,我國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對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存在明顯的阻礙,而互聯網消費金融作為數字普惠金融的下沉從緩解流動性的角度打破了二元性消費結構,在“互聯網+”戰略的推進下不斷釋放城鄉居民的消費潛力。從城鄉居民的SPE方程估計看,僅城鎮地區的估計系數顯著有效,其原因可能是國家的“互聯網+”戰略優先在經濟基礎和互聯網基礎更加良好的城鎮地區凸顯了成效。從IN方程的估計系數看,城鎮和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均受到了互聯網普及的正向改善效果,同時在城鎮地區二者形成了互動發展機制,而農村地區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反向機制不明顯;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普及與互聯網消費金融水平存在正向單向關聯,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對互聯網普及的影響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四)地區異質性檢驗構建面板數據的聯立方程組模型進行異質性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東部地區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對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改善效果最為明顯,互聯網消費金融水平每提升1%分別促進城鎮和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0.2554%和0.1768%,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對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的反向改善效果微弱,僅有0.0011%和0.0004%。互聯網普及水平每提升1%分別促進城鎮和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0.2068%和0.1065%,其原因是互聯網消費和電商購物的迅速發展極大調動了居民消費的積極性,而互聯網的普及為此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撐。總體上看,東部地區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之間存在良好的互動機制,東部地區的流通渠道、網絡建設和電子商務發展在發達的硬件條件下更順暢,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城鄉居民消費形成了金融創新與消費結構中“量”與“質”的良性轉化。中部地區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對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也表現出了顯著的正向改善效應,但改善效果低于東部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的改善提升十分有限,消費結構的升級與互聯網消費金融僅在城鎮地區存在微弱的雙向關聯,在與互聯網普及水平的雙向關聯上表現為城鎮與農村的均不顯著。西部地區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對城鎮地區的消費結構升級存在正向促進,但對農村地區的消費結構升級表現為負向抑制;互聯網普及對城鎮地區的消費結構升級促進較為明顯,對農村地區的影響有限。研究啟示第一,豐富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數字化應用場景。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便捷性和普惠性創新了眾多消費服務場景,通過對相應數字化應用場景的豐富能夠進一步觸發消費欲望,并形成消費市場與生產供給側的消費偏好匹配,因此需要深入搭建和豐富相關應用場景,在交通、旅游和醫療等領域發揮互聯網消費金融強引擎的消費拉動機制。第二,創新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居民消費的深度融合業務。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強金融科技創新進一步降低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交易成本或提升交易便捷性,在緩解流動性約束的同時降低消費的支出成本,另一方面,創新支付手段,例如研發支持移動支付的可穿戴智能電子產品。通過互聯網消費金融中移動支付與消費的深度融合挖掘居民跨期消費潛力,適度刺激超前消費。第三,強化互聯網消費金融安全風險管理?;ヂ摼W消費金融為居民消費帶來便捷的同時存在下沉客戶風險及居民個人信息泄露風險,因此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和消費者應高度重視風險安全管理,需要建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大數據風控系統來保護支付終端客戶的消費安全。此外,消費者需要培養健康的消費習慣,政府部門應出臺相關信息安全保護政策和法規,通過消費者、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和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搭建安全消費金融生態閉環。

作者:許靜 單位:四川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