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認證的人才培養和質量保障

時間:2022-07-11 10:25:43

導語:工程教育認證的人才培養和質量保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程教育認證的人才培養和質量保障

摘要: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仍處于實踐探索階段,面臨較大困難.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通過引入IEET工程及技術教育認證標準,建設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內部質量保證體系,促進人才培養模式質量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效.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IEET;質量保障;課程體系;持續改進

0引言

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成立于2003年,2007年晉升為國際工程教育認證協議正式會員,主要規劃和執行符合國際標準的工程教育(ECA)、資訊教育(CAC)、技術教育(TAC)及建筑教育(AAC)的認證[1].福建省繼上海之后第二個組織高校參加IEET認證.2016年,福建省有24所高校52個專業提出認證申請,IEET接受了16所高校26個專業的認證申請,其中高職院校5所,5個專科專業.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是首批認證專業之一[2].下面介紹該專業開展IEET認證的具體舉措與成效.

1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的形成

IEET認證規范下的教育目標、課程體系與畢業生核心能力培養等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如下.學校與專業根據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制定教育目標,再依據調研與專業指導委員會研討論證核定畢業生核心能力,然后依據畢業生核心能力構建課程體系,最后通過各種質量保障體系持續改進教育目標,提高學生學習成效.這是一個閉環流程的反饋圈,通過它的持續改進,使教育目標與畢業生核心能力達到一致.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堅持“立足龍巖、面向全省、輻射周邊,為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宗旨,圍繞“根植中央蘇區的示范性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遵循“弘毅篤行、技精業成”的校訓,圍繞“培養一技在手現代陽光工匠”的人才培養目標,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推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方法,試行多學期、分段式等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推進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齊、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對接,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學習能力、發展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強化思想引領,全面實施人文素質教育“1234”體系,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基地兩個平臺建設,利用課程、活動、拓展三種途徑,實施立德、立身、立行、立業四個模塊教育,推進文化與勞動育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根據學校的辦學定位、教育培養目標及辦學模式,結合企業雇主、校友、在校學生以及近幾年畢業生的意見,逐年檢驗、修改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教育目標,不斷完善課程體系,使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符合社會需求、順應時代潮流.專業咨詢委員會是教育目標制定的重要咨詢對象,專業咨詢委員會成員由雇主、校外高校專家、校友、校內專家以及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師組成,見表1.圍繞學校制定的“培養一技在手現代陽光工匠”人才培養目標,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教育目標是培養專業技能、職業倫理、國際觀與實務兼備的機電一體化技術人才.為了使機電專業學生畢業后能具備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知識與技能,符合業界的人才需求,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自2016年9月起組織了專業調研、人才需求調研、畢業生跟蹤調研、專家論證會和企業座談研討會等系列活動,同時參照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規范之教育目標和核心能力,最終于2017年3月制定出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育目標與學生畢業時應具備的核心能力,如圖1所示.

2優化專業課程體系

專業課程體系以四個教育目標為總線,采取基于工作過程典型案例構建學習領域課程方案,以培養學生六個核心能力為引領,由公共基礎平臺、專業基礎平臺、學習領域平臺、專業拓展平臺、綜合實訓五部分組成[3].公共必修課程(公共基礎平臺)、公共選修課程及部分專業課程仍保持學科體系課程結構,學習領域平臺、專業拓展平臺、綜合實訓這三部分以任務為驅動、以項目為載體,按工學結合的模式實施人才培養全過程,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如圖2所示.專業課程體系每年根據區域經濟人才需求及社會發展前景、校內外咨詢委員意見以及學生的學習成效等因素,通過專業咨詢委員會以及專業會議,對課程體系學時、課程內容等進行調整,以確保培育出來的學生符合專業的教育目標.專業課程體系以培養學生六個核心能力為目標,每門課程對核心能力的培養權重和針對性也有所差別.如專業基礎知識領域課程以理論居多,加強核心能力1的培養;專業核心知識領域課程多配合實驗、實訓、設計課程或比賽項目,加強核心能力2、3、4的培養;崗位擴展提升領域加強核心能力5的培養,基本素質領域和選修課則加強核心能力6的培養.

3質量保障持續改善

3.1專業教育目標的持續改進

全體機電專業教師均參與企業調研、研究政府發展規劃和學校教育目標,經過多次專業會議討論后擬定教育目標,再經過專業咨詢委員會的校外專家和校內專家討論后,最終確定專業目標.檢驗達成機電專業教育目標的評估方式主要有畢業班的機電一體化綜合實訓、頂崗實習、課堂教學評量、畢業生問卷調查、校友及雇主問卷調查等方法,這些評估方式在不同的周期實施.此外還建立了校友工作站,也可以反饋教育目標達成度.通過各種方式評估四個教育目標的達成度后,形成評量報告.再通過專業咨詢委員會,邀請校外專家、業界校友代表及學生代表共同研討,若某種評量方式難以實施可再進行改進.專業咨詢委員會對機電專業教育目標、核心能力、課程體系等提出建議時,機電專業將在下一個學年召開專業咨詢委員會議討論是否進行修訂,以此持續改善教學成效,同時教師的教學評量能力也得到提升.教育目標持續改進流程如圖3所示.

3.2學生核心能力制定與持續改進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定期評量學生核心能力,持續改善教學成效.師生采取多種方式互動,如學生網上評教(網絡)、教學信息員(教學日志)、教師評學記錄、師生交流會、專業教師研討會等.注重提高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改善教師教學成效,確保學生六個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3].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方面包括開展專業說課比賽、序言課、召開公開課、教學檢查、教學督導、信息化教學大賽及優質核心課程建設.應屆畢業生經歷頂崗實習后,反饋在校期間的教學成效,反饋方式包括學生評教、問卷調查、座談會及教師評學[4].通過校友、雇主評量學生應具有的專業核心能力,如成立專業咨詢委員會、進行校友問卷調查和雇主問卷調查等.最后形成學生六個核心能力持續改進.學生核心能力持續改進流程如圖4所示.

3.3課程體系制定與持續改進

依據教育部《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和相關行業標準,結合學校發展規劃和龍巖市產業發展布局,機電專業組織專業教師研討并初步擬定課程體系;定期召開專業咨詢委員會會議研討課程體系,保障專業課程設置持續符合產業需求,教學能力與時俱進,培養學生實務技術能力.課程體系制定與持續改進流程如圖5所示.

3.4專業教師持續成長的渠道與鼓勵措施

教師持續成長的渠道主要包括教學水平提升、職稱晉升以及專業能力的持續提高.在教學水平提升方面由學校發展規劃與質量控制處對教學工作進行評估和考核.學校采取多種方式來評量教師的教學成效,包括校級和系部兩級教學督導組的反饋、學生網上評價教師教學成效及社會評教.院系部每學期期中召開由學生代表參加的教學座談會(任課教師不參與),對全體學生開展針對課堂教學(包括課程設計)狀況的問卷調查,對學生反映存在不足的任課教師,系領導將督促其及時改進.在評教會上,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效果,并提出具體改進措施.通過學生評量、教評會等多種渠道,提升教師的教學與課程設計能力.

4結束語

IEET認證機制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通過教學方式的持續改進機制,使人才培養模式和內容不斷完善,并與教育目標一致.課程規劃不僅兼顧教育目標中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知識,還對人格修養、勞動教育、職業倫理以及自主學習態度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與質量保障體系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作者:林福 單位:閩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