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教學實踐與茶藝服裝設計研究
時間:2022-05-07 11:48:13
導語:服裝教學實踐與茶藝服裝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從服裝教學實踐時設計茶藝服裝入手,闡述了茶藝服裝設計的研究可從獲取設計靈感、研究茶藝服裝的造型和茶藝服裝的色彩、探索茶藝服裝的面料選擇,以及研究茶藝服裝的配飾等方面進行。
關鍵詞:茶藝;服裝;設計;研究
在服裝教學實踐中開展專項設計的研究有利于挖掘設計的靈魂,細化設計種類。茶藝服裝設計的研究,首先要研究茶藝文化的特色,其次要在茶藝文化的特色上挖掘茶藝服裝設計的特點。“茶藝”,顧名思義有“茶”,有“藝”,這里的“茶”是指飲茶文化,“藝”是指飲茶藝術,二者的結合就是完整的品茶過程,此過程講究在與人品協調的環境下品評茶葉技法,鑒賞茶具藝術,欣賞操作者包括茶藝服飾在內的藝術風采,領略品茗意境,以求達到形式和精神融合,構造飲茶的文化。值得注意的是飲茶環境一定要有相應風格的服裝匹配,才能襯托茶藝的主題,渲染茶性的藝術感。因此,茶藝服裝設計的靈魂應當是:從茶藝的主題出發,挖掘不同主題的茶藝內涵如何在服裝上體現,這種體現還要把握傳統文化在服裝上如何與現代時尚兼容并存的問題。茶藝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結合,其中包含著美學觀點和人的精神寄托。傳統的茶藝,是用辯證統一的自然觀和人的自身體驗,從靈與肉的交互感受中來辨別有關問題,所以在茶藝當中,即包含著中國古代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又包含了人們主觀的審美情趣和精神寄托。茶藝服裝設計也應從既能體現人們的審美,又能帶給人們精神上的寄托入手,多年的服裝教學實踐,積淀了對茶藝服裝設計的研究可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
1解讀茶藝文化,獲取設計靈感
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的提高,人們在精神文化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追求,傳統文化中的茶文化被更多人接納,從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茶藝內容。體現在現代茶文化方面,主要是在傳統的基礎上拓展了服裝禮儀等藝術形式,形成了有濃厚中國民族特色的茶藝文化。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茶文化內容與茶藝服裝的靈感觸發點可解讀如下:
1.1熟知茶葉的類別、品質特點
了解不同茶葉的制作工藝和貯藏等內容,是茶藝文化的基礎,也是選擇不同茶藝著裝的出發點。
1.2茶藝離不開水
茶性發于水,了解水,懂水能觸發現代茶藝的著裝需求。
1.3茶藝的核心部分是技術和修養
茶藝技術主要指技巧、工藝。茶藝的技術和修養,除了與表演相關的程序、表演應注意的禮儀和茶藝規范外,對茶葉色、香、味、形的品鑒、茶具的欣賞與收藏,以及相應延伸或觸發的生活與人生哲學等精神內容,均應娓娓道來,這是茶藝的核心部分,其與表演相關的禮儀對服裝及儀態都有特定的要求。
1.4茶藝環境
從茶文化的角度出發,品茶一般講究雅趣,品茶環境應做到清雅幽靜,這時候的茶藝屋環境可以從古人常用的詩情畫意情景借鑒:或者有梅開蘭放之幽香;或者有松吟竹韻之清高;又或者有清風明月的意境等,但也有人品茶講究豪華高貴。無論是哪種品茶環境,如果與服裝的造型、材質、顏色相互映襯,將會相得益彰,升華茶藝環境。
1.5茶藝分類與茶藝服飾特色:
中國茶藝有多種分類,按照茶藝表現形式的不同,茶藝服飾有以表演型為主的茶藝服飾、以待客為主的茶藝服飾、以營銷為主的茶藝服飾和以養生為主的茶藝服飾。它們的特色如下:(1)以表演型為主的茶藝服飾始于上個世紀70年代,當時的臺灣茶人大力弘揚“茶藝”,與茶文化相關的事業蓬勃發展,形形色色的茶藝館充滿了各種地域風情,各種茶文化盛會使茶藝表演的平臺急劇增加。茶藝表演的基礎是茶藝,它通過演示茶葉的具體沖泡技藝,生動地展示泡飲過程,使人們在精心營造的優雅環境氛圍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熏陶。經過幾十年的積淀,茶藝表演已經成為了傳承茶文化的主要途徑之一,其表演的藝術形式也因飽含傳統文化特色,而獲得了人們的關注。以表演型為主的茶藝服飾強調視覺觀感,可凸顯傳統文化特色,又因其所處的環境常常是大型茶文化推廣活動現場,聚焦傳媒,所以,這類茶藝服飾可定性為舞臺表演服,造型與日常穿著相比,衣身與袖子相對夸張,款式多樣。但在選擇時要與表演主題相符,如“明清茶文化表演”,茶藝師的服飾應該是明清服飾。如“潮州工夫茶表演”則應穿有潮汕地區服裝特點的表演服等。無論哪一種服裝,都應得體、端莊,符合看茶藝表演的觀眾審美要求。服飾色彩在鮮艷程度上的選擇范圍寬闊,從鮮艷的高純度色相到低純度的濁色,使用恰當都能產生良好的效果。此類茶藝服的面料材質從天然纖維紡織品、再生纖維紡織品到合成纖維紡織品,只要能完成舞臺茶藝服裝的造型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與表演型茶藝服裝搭配的配件品種繁多,裝飾效果明顯,在突出舞臺效果上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此時的茶藝師在表演茶藝時,可以充分利用舞臺手段提升藝術感染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2)以待客為主的茶藝服飾注重茶藝師與所有客人的共同參與,賓主可以賞茶鑒水,互相交流茶藝,分享茶道精神,也可以一起進行茶藝美的創作。追溯淵源,四千多年前茶就被中國人廣泛使用,隨后逐漸成為了中國人的飲食文化之一。志存高遠的古人常以茶來自喻,為了表現這種清高,在待客時選擇能演繹傳統文化的服裝會別有風味。另外,以待客為主的茶藝服裝還強調親切感,此類服裝因講究內涵,所以忌夸張,通常款式造型簡潔自然,一般都具備結構合理、舒適的特點。待客之時,簡單的茶服,樸素典雅,能夠表現出一種茶的意境,會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但應注意,這類服裝在細節元素的選取上,須保留中國傳統服飾的一些特點,如對襟、斜襟、立領、盤扣等,其它細節上要注意的還有不要穿露腳趾的涼鞋,不要帶手鏈之類會影響茶藝氛圍的飾物。以待客為主的服飾在色彩搭配上講究視覺觀感溫和,忌濃艷,色調或樸實、或清新、或優雅,妝容的用色也不要濃妝艷抹。至于待客型茶藝服的服裝面料選擇,則因為是近距離的賓主接觸而要求面料品質較好,制作工藝不能粗糙。(3)以營銷為主的茶藝服飾講究茶性展示的直觀性,泡茶用的杯子一般為蓋碗或審評時用的杯子,為了取信于顧客,要因消費者的需求不同而泡茶講茶。這類茶藝服裝要給顧客親和、穩重、可信感,一般情況下,女茶藝師穿旗袍或穿具有中國特色的服裝比較穩妥,旗袍開叉不要太長,以免影響坐姿,男茶藝師穿立領中式對襟服。常規要求是在款式上以簡潔大方,便于茶藝操作為好,在服飾色彩上以中性色為主,保持色調沉穩可以給顧客帶來安全、可信賴感。以營銷為主的茶藝服飾在服裝配飾方面,要注意不能佩戴垂墜較長的手鏈,也不能佩戴太過醒目和珠光寶氣的其它首飾,在配飾數量上要進行控制,一般以不超過三件為好,同時配件的大小也要嚴格把控,不要一味的追求體積大。在與營銷型茶藝服裝搭配的妝容方面,女茶藝師要盤發,以免頭發散落接觸茶碗,產生臟亂之感。切記不要噴香水、不要涂指甲油和護手霜,指甲也不能太長。作為禮貌,女茶藝師一定要化妝,但是從尊敬客戶的角度和茶的內涵出發,應以淡妝為好,忌濃妝艷抹。以營銷為主的茶藝服飾也是近距離的跟顧客接觸,在服裝面料方面同樣要求面料品質較好,制作工藝不能粗糙。(4)以養生為主的茶藝服飾有傳統和現代之分,傳統型是以中國茶道為基礎,加入佛教、道教的養生功法,以茶養身,修身養性,其服裝可注入佛道教元素,如禪衣等,服裝廓形收斂,多采用斜襟、對襟與翻領、交領。現代型則是結合中醫學成果,用花、果、香料、草藥調制適合自身的養生茶,這類茶藝因是自泡、自飲,所以服裝可以加入茶藝者的喜好與個性元素。
2茶藝服裝的造型研究
服裝的造型,通俗的說法是指服裝的款式,包括服裝的外部輪廓和內部結構(含局部造型)。茶藝服裝的造型從傳統文化出發,需要穿著者依據茶藝環境和茶藝分類穿出風骨和氣度。茶藝服裝的外部輪廓應具備一定的中國傳統服裝特點:主要為直身線型或梯形線型,線條垂展、流暢自然,主體搭配法則是:上衣如果寬大,下裝就應選擇長瘦或直筒之款。反之,如果裙子或者褲子是寬長款,那么上裝就需緊身一些,短小一些。茶藝服裝的內部結構通常較簡單,因為外形是直身的或梯形的,無需分割線與省道的處理就能完成。茶藝服裝的局部造型主要有領子造型、袖子造型和門襟造型等。茶藝服裝的領子造型一般采用立領或交領,袖子造型按中國傳統服裝的造型則為連袖造型,現代茶藝服飾也有采用裝袖造型的。至于門襟造型,中國傳統服裝中的對襟和斜襟在茶藝服裝用的都比較多。細節部分,可適當采用盤扣和腰帶,工藝精良的盤扣,本身就是品味獨特的藝術,用得恰當,能產生畫龍點睛的效果。
3茶藝服裝的色彩研究
茶藝服裝在色彩搭配的色調上,可以采用相同或相似色調,也可以采用反差比較大的色調,色調的選擇可依據飲茶環境和茶葉類別以及個人氣質修養而定,從專業的角度處理,應首先選擇明確服裝的色相,即色彩的相貌,如;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黑色、白色、灰色等,選擇好了色相,再考慮色彩的明度和純度。茶藝服裝在色相的選擇上,可考慮茶的種類與色澤,選擇中性偏溫暖的色相,或中性偏冷的色相。茶藝服裝在色彩的明度和純度的處理上,要注意對比關系。色彩的明度反映在服裝上,就是人們理解的顏色明暗、深淺之類的含義。色彩的純度反映在服裝上就是人們理解的鮮艷、素凈、雅致、渾濁之類的含義。因色彩的選擇對茶藝服的氣質與品位影響明顯,所以茶藝服的色彩配置要從色相的調和、明度的調和、純度的調和、面積的調和入手,注重色彩的搭配原理,獲得與各類飲茶環境協調的服裝用色。上述色彩調和中的色相調和又包括類似色調和、鄰近色調和、余色調和、對比色調和、互補色調和,茶藝服裝要體現茶文化的內涵,可借鑒中國傳統服裝的色相,解析漢族服飾用色,人們常說的“青紅皂白”再加上黃色,這五色在漢服中被稱之為“正色”。不同朝代各有崇尚,用在茶藝服中都可體現其的色彩文化。但這些色在搭配時,多屬于對比色搭配,要獲得和諧的效果,需考慮明度與純度還有面積的調和。明度的調和是指把服裝上不同顏色的明度,調成明暗相近的顏色,以此完成色調的統一,從而獲得色彩的和諧感,它包括高明度色調、中明度色調、低明度色調。純度的調和是指把服裝上不同顏色的鮮艷程度,調成或鮮艷、素凈,或雅致、渾濁相近的顏色,以此完成色調的統一,從而獲得色彩的和諧感,它包括高純色調(鮮調)、中純色調、低純色調(灰調)。面積調和常用的做法是在對比強的幾個色中,選擇一個做主導色,在面積上占絕對優勢,另外的色織只作陪襯或點綴,以削弱它們之間的對比感,從而使色彩變得協調。當服裝用色與飲茶環境相符后,服裝本身無論色調統一與否,都應在挖掘不同主題的茶藝內涵上下功夫,以此達到人與茶和諧并融的感覺。
4茶藝服裝的面料選擇研究
茶藝服裝的面料可分別從傳統茶藝和現代茶藝的不同特點方面進行探索。傳統茶藝在體現傳統文化上定位清晰,面料的選擇當以古樸的天然纖維面料為主,主要有棉、麻、絲、毛四類。現代茶藝服裝在追求茶、人相諧的同時,還會有一定的個性展現,能使用的面料范圍很寬,無論是天然纖維紡織面料還是化學纖維紡織面料,只要是能對應飲茶環境的,都能在設計時得到廣泛應用。與此同時,為了大面積推廣茶文化或茶藝服,在價格成本上也有多重考慮。化學纖維織成的面料往往價格具備優勢,讓愛好茶文化的人有了更切實可行的選擇。因此,茶藝服裝的面料選擇應根據消費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精準定位,才有利于茶藝文化的推動。就天然植物纖維而言,棉纖維織成的織物,具有輕松舒適、柔和貼身、樸實自然、吸濕、透氣的優點,棉織物的價格也很親民,在各類服裝中都有它的奉獻。用棉織物做茶藝服,其樸實自然的外觀能體現茶文化的“靜、清、柔、和”的特點。棉織物做成的茶藝服缺點就是容易產生細皺,垂感不佳,外造型上不夠平挺,需經常熨燙。又因棉織物縮率都較大,所以棉織物做成茶藝服之前,最好經過預縮處理,以免穿著后洗滌縮水。在棉織物的厚度方面,通常中厚型棉織物可用于做形態款式較為硬朗的茶藝服,精加工的薄型棉質面料,具備一定的垂感,外觀風格柔和、綿軟,做夏季的茶藝服是不錯的選擇。天然植物纖維另一大類是麻纖維,常用的是亞麻、苧麻纖維,由它們紡成的面料牢固度好,散熱快、吸濕透氣佳,但是因纖維比較粗糙,穿著的舒適度會受影響,外觀質樸的同時也比較生硬。天然麻織物是茶藝服裝面料的常用選擇之一,麻織物的風骨與茶文化內涵有諸多的關聯性,其質樸、挺括、涼爽、清汗離體的特性在中國乃至世界傳統與現代織物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傳統風格茶藝服與現代風格茶藝服面料中高頻率出現的一種面料。絲織物是以蠶絲為原料紡織而成的織物統稱。它們具有優雅、高貴,飄逸與垂感俱佳的特點,是高檔的茶藝服裝面料之一。毛織物是對用各類羊毛、羊絨織成的織物的泛稱。它具有良好的柔軟性和保暖性,挺括且彈性與垂感俱佳,是冬季茶藝服面料的優良選擇,但是價格不菲。由此,在茶藝服裝的面料選擇上,就出現了一大類混紡面料,它們既可以調節茶藝服裝的成本,又可以調整茶藝服裝的外觀,這是現代面料研究的較多的一個方向,也是現代茶藝服面料推廣價格優勢必經之路。
5茶藝服裝的配飾研究
配件雖小,卻能折射出人的品味。服飾配件的作用是為了烘托服裝本體,其風格應該與服裝能協調匹配。對于茶藝服裝而言,配件不能以流行為出發點,也不能以華美貴重為參照,更不能以配件大小作為評判標準。與茶藝服搭配的配件首先應思考飲茶環境,其次要考慮著裝人的發型與妝容,圍繞這些,還應重點考慮飲茶的對象,顧忌他人的感受。探索與茶藝服裝風格和相關人員協調的飾品,品味與風骨仍然是追求的目標。社會文明的建設發展,在茶文化古老的神韻中又添加了新的活力,茶文化融入了現代科學技術和市場元素,其內涵在拓展,表現形式更趨多樣,茶藝服使茶文化價值功能更加顯著。茶藝服的設計者們應牢記服裝是會說話的:它的語言包含服裝的造型、服裝的色彩、服裝的材質以及不同的飾物。這些圖形或物件語言可以講述茶人對人生、茶道的感悟,同時傳遞茶藝文化不同主題的精華。
參考文獻:
[1]包大明,任天飛.中國茶文化歷史漫談[J].蘭臺世界,2013(28):115-116
[2]張寧.茶以載道——中國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及現實意義[J].解放軍健康,2011(05):44.
作者:付珊 劉子豪 單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南昌大學
- 上一篇:高校思政教育和茶文化有機結合方法
- 下一篇:城市文創產品開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