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干預在顱腦損傷患者護理的應用
時間:2022-04-24 16:24:08
導語:小組干預在顱腦損傷患者護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重癥醫學科營養支持小組干預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5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行重癥醫學科營養支持小組干預。比較兩組的營養指標以及胃腸功能紊亂發生率。結果轉出重癥醫學科時,兩組的血漿蛋白、前清蛋白、轉鐵蛋白水平均較護理前顯著升高,且觀察組的血漿蛋白、前清蛋白、轉鐵蛋白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胃腸功能紊亂發生率為5.71%,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2.86%(P<0.05)。結論重癥醫學科營養支持小組干預有助于進一步改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營養狀況,降低患者胃腸功能紊亂發生風險。
【關鍵詞】重型顱腦損傷;營養支持小組干預;營養狀況;胃腸功能紊亂
重型顱腦損傷屬臨床常見急危重癥之一,主要是因暴力直接或者間接作用于腦部所致,具有較高的致死、致殘率,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普遍處于昏迷狀態,喪失自主進食能力,機體高代謝狀態下營養物質快速消耗而容易誘發營養不良,進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并影響其轉歸,故予以患者營養支持尤為重要[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重癥醫學科營養支持小組干預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35)和觀察組(n=35)。對照組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28~72歲,平均年齡(48.58±8.10)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25例,高空墜落9例,其他1例;格拉斯哥昏迷評分4~8分,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評分(4.00±2.00)分。觀察組中男18例,女17例;年齡26~75歲,平均年齡(48.67±8.33)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28例,高空墜落6例,其他1例;格拉斯哥昏迷評分3~8分,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評分(4.50±1.50)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重型顱腦損傷的診斷標準[3]并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為顱腦損傷;②患者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植物生存狀態者;②家屬放棄接受進一步治療者;③合并營養不良者;④存在腸內營養支持禁忌者。1.3護理方法1.3.1對照組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包括密切監測生命體征以及中樞神經系統變化,用藥時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按照無菌操作規范執行護理操作,妥善固定及維護管路,預見性使用約束性保護措施,做好基礎護理以及并發癥預防工作,意識清醒者提供心理支持等。營養支持按照以往常規操作進行,經由患者鼻腔置入空腸營養管后注入安素腸內營養粉劑(AB.BOTTLABORATORIESB.V,注冊證號H20181147),6量勺粉劑加入200mL溫水中配置成為250mL安素液,勻速滴注,熱量維持在20~30kcal·kg-1·d-1。1.3.2觀察組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行重癥醫學科營養支持小組干預。由重癥醫學科護士長任組長,醫師、營養師、藥師、護師/護士為組員組建重癥醫學科臨床營養支持小組。各組員上崗前由組長開展營養知識及技能、營養風險篩查、胃潴留監測、管飼途徑及營養制劑選擇、腸內營養并發癥評估與預防、不良事件上報等培訓,全員通過考核后方可上崗。由重癥醫學科營養支持小組對本組患者的營養狀態展開科學評估,利用Clifton公式[4]定期(5~7d)計算出每個患者的能量消耗量。初始安素液的輸注為總需求量的25%,每天以25%遞增直至全量輸注,如有不足則通過靜脈補充;同時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交流,根據患者飲食偏好添加相應的調味劑,包括水果、花生等,輸注速度、濃度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宜,具體熱量根據患者的具體需求而定。1.4評價指標①相關營養指標。分別于護理前、轉出重癥醫學科時采集兩組患者的空腹靜脈血3mL,利用邁瑞醫療生產的BS-360E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漿蛋白、前清蛋白、轉鐵蛋白水平。②胃腸功能紊亂發生情況:統計兩組患者在轉出重癥醫學科時的胃潴留、腹脹、便秘/腹瀉等發生情況。1.5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5.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相關營養指標護理前,兩組患者的血漿蛋白、前清蛋白、轉鐵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轉出重癥醫學科時,兩組患者的血漿蛋白、前清蛋白、轉鐵蛋白水平均較護理前升高,且觀察組的血漿蛋白、前清蛋白、轉鐵蛋白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胃腸功能紊亂發生情況觀察組的胃腸功能紊亂發生率為5.71%,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2.86%(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重型顱腦損傷已經成為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昏迷時間長,持續性意識障礙導致其難以經口攝食,使得機體能量攝入量大幅減少,隨著病程的延長以及應激反應的影響,更容易出現低蛋白血癥、負氮平衡等情形,最終引起營養不良;而營養不良發生后又會對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造成不良影響,加大死亡風險并影響其預后[5]。因此,加強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營養支持臨床意義重大。以往重癥醫學科采取的護理模式雖然也提供了營養支持,但卻并未考慮患者的實際熱量需求,按照恒定熱量輸注的營養液或因患者胃腸負荷加重而誘發胃腸功能紊亂,或因熱量輸注不足而導致營養物質補充不足,誘發營養不良。因此,將最新營養支持理念推向臨床,形成規范化的營養護理措施,降低營養支持過程中并發癥發生率,推動護理學科向更專業化方向發展成為當務之急。營養支持小組由護士長、專科醫生、營養師、藥師、護師/護士組成,通過科學的評估方法了解患者的營養狀態并定期計算其所需熱量,據此調整熱量供給以及輸注的營養液配方,從而使營養支持更加專業化、規范化、標準化[6-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轉出重癥醫學科時的血漿蛋白、前清蛋白、轉鐵蛋白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胃腸功能紊亂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重癥醫學科營養支持小組干預在改善患者營養狀況,降低胃腸功能紊亂發生風險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綜上所述,重癥醫學科營養支持小組干預有助于進一步改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營養狀況,降低患者胃腸功能紊亂發生風險。
作者:葉爽 劉冰 單位: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
- 上一篇: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思路
- 下一篇:中藥學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碩士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