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術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1 11:56: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印刷技術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印刷技術論文

數字印刷技術論文

論文關鍵詞數字印刷;靜電成像;連續噴墨;按需噴墨

論文摘要主要介紹數字印刷的概念及其特點,并分析數字印刷的關鍵技術和在工業界的應用。

1引言

傳統印刷有凸印、平印、凹印、絲印四大印刷,先是凸印一統天下,后來演變為以膠印為主導的情形。膠印固然可以提供良好的質量和較短的生產周期,但仍存在很多不令人滿意的地方;而數字印刷具有個性化強、按需印刷交件快、使用勞動力少、占地面積小、節約資源等優勢。由于在數字印刷工作流程中無需膠片,甚至無需印版、潤版液及顯影液,所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圖文轉移時溶劑的揮發,有效地降低了對環境的危害程度[1]。

數字印刷這一新技術自1995年在DRUPA展覽會上展出后,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熱潮,而我國的數字印刷近幾年也有了快速的發展。

2數字印刷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查看全文

印刷技術設計發展論文

[摘要]:本文通過對于包含在設計、技術中的平等性的思考,從另一個角度重新闡述設計、印刷與人的關系。

[關鍵詞]:平等性印刷技術視覺傳達信息

[Abstract]:Thisarticlethroughregardingcontainsinthedesign,thetechnicalequalponder,re-elaboratesthedesign,printingandperson’srelationsfromanotherangle.[Keyword]:Equalprintingtechnologyvisiontransmissioninformation

回顧人類的設計歷程,“求生存”是相當重要的目標,至少在設計萌芽階段以及之后一段并不短的時間里,這是唯一目標,即使在今天人類的設計行為及其產物中,依然包含著這種因素,對于“生”的追求,引發人類設計行為的持續性,并逐漸催生出很多重要屬性,其中最為重要和本質的,當屬平等性。以“生存”為起點,設計不可能缺失這種屬性:對于自身生存的環境而言,人需要一個平等溝通、和平共處的平臺;對于群體內部來說,則需要物質方面的“平均主義”。這不是人與生俱來的愿望,卻在設計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中,逐漸成為設計的目標和理想,并成為人類自我優化程度的一種反映。而在“生存、平等、設計”這一組循環、可逆的關系中,使其正常、順暢的得以運轉的條件是什么呢?

一、設計與技術

設計自其產生的那一刻起,就與技術結下了不解之緣。真正意義上的設計并非是單純地對于自然中的物質,以“拿來主義”的姿態直接應用,如果是這樣,很多動物甚至植物也應算做是“設計的高手”。“設計”真實而本質的含義是建立在發現基礎之上的“創新”,是有極強針對性的創造。這要求設計必須具備一定的合理性,在具體的實施環節,任何具體的設計都不能無限制的憑空想象,即使是在構想階段,這種限定性依然在無形的掌控我們的頭腦,使思維始終局限在似乎已預先劃定的圈子里,無法真正的跳出來。究其原因,主要是包含在設計中的技術因素使然。

查看全文

數字印刷探究論文

1數字印刷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1.1數字印刷的概念到目前為止,國際上還沒有對數字印刷(DigitalPrinting)的標準定義,主要存在兩個觀點,一個是計算機行業的觀點,另一個是印刷行業的觀點。計算機行業把由數據輸出到紙上的技術過程均稱為數字印刷,不管它是黑白的還是彩色的。因此也把這種意義上的數字印刷機稱為打印機(Printer)。而印刷行業則把由數字信息代替傳統的模擬信息,直接將數字圖像信息轉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術叫做數字印刷。

數字印刷是用數字信息代替傳統的模擬信息,直接將數字圖像信息轉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術,它將各種原稿(文字、圖像、電子文件、網絡文件)輸入到計算機中進行處理后,無需經過電分膠片輸出、沖片、打樣、曬PS版等工序和時間,而直接通過光纖網絡傳輸到CMYK四色數字印刷機上印刷或直接進行分色制版的一種新型印刷工藝[2]。

1.2數字印刷的工作原理數字印刷系統一般由圖文合一的印前處理系統與數字印刷機或照排系統組成。數字印刷利用印前系統,將圖文信息直接通過網絡傳輸到數字印刷機上,印刷出彩色印品。操作人員根據用戶的要求及其所提供的原稿輸入計算機(印前處理系統);在計算機上進行圖文數據的處理,對圖像進行色彩、階調、層次等有益的調整,進行能滿足用戶要求的創意、修改以及文字合成等,再將圖文信息進行編輯排版,最終將理想的圖案、文字編排成用戶滿意的內容和形式。這些數字化的信息最后經過RIP柵格化處理,生成相應的單色像素數字信號,然后將這些數字信息輸出到電子數據控制中心,這樣就可以進行分色制版;也可以將數字信號傳送到印刷機的激光器上進行調制,發出相應的單色激光對印版滾筒進行掃描。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印版滾筒經感光后就能吸附油墨或墨粒,這樣就可把圖文信息轉印到呈印物上,完成印刷[3]。

2數字印刷的關鍵技術

2.1靜電成像數字印刷技術靜電成像(Electro-photographic)又稱電子照相技術,其基本原理是用激光掃描的方法在光導體上形成靜電潛影,再利用帶電色粉與靜電潛影之間的庫侖作用力實現潛影的可視化,最后將色粉影像轉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將小顆粒的粉末附著固定在紙上成像。打印的程序各廠牌雖有不同,原理則大同小異。通常是將打印的資料轉換成小點之后,以激光把小點掃描到一個旋轉的滾筒上(滾筒用對光高度敏感的材料制成,并帶有正靜電荷,被激光掃描到的部位則轉為負靜電荷);當滾筒轉到粉末槽的旁邊,粉末帶正靜電荷,所以立即附著在激光掃描的部位,即是要打印的影像;這時一張帶負靜電荷的紙在滾筒下方出現,所帶電極強度較激光掃描到滾筒上的略大一些,于是滾筒上的粉末就被吸到紙上,加熱固定之后,打印就完成。這一流程單色走一次,彩色要走4次(CMYK四色粉末各走一個滾筒)。成像的粉末非常細小,通常是固體粉狀[4]。

查看全文

印刷技術在報紙廣告設計的演進

摘要:本文以當代報紙廣告為研究對象,運用個案與量化研究相結合的方法,解析模擬印刷技術、模擬與數字相結合印刷技術及數字印刷技術對解放初期、改革開放后及21世紀后三個不同時期報紙廣告的圖形、文字、色彩與版式等諸多設計因素的影響,探尋當代報紙廣告設計演進的脈絡。

關鍵詞:當代報紙、廣告設計、印刷技術

印刷術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經歷了從萌芽,到雛形,到完善,到興旺、發達的漫長的演變歷程。1印刷術起源于古代的印章和石碑,活躍于唐朝的雕版印刷,興盛于兩宋的活字印刷。據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北宋慶歷年間畢升就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后人稱其為印刷術的始祖。德國人古登堡發明的鉛活字版印刷,為現代印刷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印花敷彩紗,是首次發現的古代印花絲織品實物2這表明當時在印染工藝方面已經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中國印刷技術歷經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及漢字信息處理的激光照排三個歷史階段。它的產生與發展不僅推動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而且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孫中山先生說:“印刷以知識供給人民,為近世社會的一種需要,人類非此無由進步?!?當代印刷技術的進步給報紙廣告設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印刷技術的發展

我國當代印刷行業發展可分為模擬印刷時期、模擬與數字相結合的印刷時期與數字印刷時期三個階段。如表1所示,報紙的印刷技術經歷了手動凸版鉛印、自動凸版鉛印、平版膠印及數字印刷的過程。本文從模擬印刷、模擬與數字相結合的印刷及數字印刷技術的發展歷程和技術特點等方面,展開對當代報紙廣告設計研究。

1、模擬印刷技術的發展

查看全文

從圖書館的角度探究我國印刷史論文

[摘要]主要從文獻梳理與評述角度考察我國印刷史研究發展歷程、印刷史研究的認識觀和方法論、從事印刷史研究的專家學者群體特征等,概括建國以來我國印刷史研究領域的主要概貌特征,特別分析我國圖書館學領域的研究群體對印刷史研究的貢獻,并與印刷工業領域的專家倡導的“大印刷觀”進行比較分析,概述印刷史研究的發展現狀和態勢。

[關鍵詞]印刷史;出版史;圖書館學家;印刷工業;中國

伴隨著電子書媒介與“無紙閱讀”方式的盛行,基于紙質媒介的印刷書與紙本閱讀方式本身則成為了一種傳統的文化現象逐漸引起人們的研究興趣。作為造紙術和印刷術發明國的我國,對于印刷史的研究一直在不溫不火地進行著,其中,圖書館界的研究者和印刷界的研究者成為兩大學術主力。

1圖書館學界的“印書史”研究

圖書館學家們關注書籍的印制與形成是自然發生的研究緣起。以曾經在北京圖書館工作多年的張秀民(已故)老先生和錢存訓博士為代表的一些學養深厚的圖書館學者們,把對印書史的研究擴展到對印刷史的研究,分別著有傳世的關于印刷史研究的代表作。正如錢先生所說:“現代印刷并非單指印書,除用紙張印刷的紙幣、紙牌等以外,還包括在紡織品、金屬、塑料、皮革、木版、玻璃、陶瓷等表面上的各種印刷。但是一般學者對印刷術的研究,主要對象是書籍,因為文字和圖畫的復印乃是人類文化交流和知識傳播的一種重要媒體,在文明史上自有其特殊的意義和影響?!薄?,被譽為“文明之母”的印刷術的發展歷史在圖書館界的研究者們看來,就是一部書籍圖文的印刷史。

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初為中國印刷史研究的成長時期,這個時期的書史研究與教學開始興盛,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的圖書館學系都開設了中國書史課程,書史內容中融合了印刷史(主要是印書史)的內容,所以可稱之為以圖書出版印刷史為主流的研究階段。

查看全文

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教學研究與探析

項目教學法的目標是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消除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之間的脫節,并且教學內容完全取材于行業市場實際產品,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項目教學法較之傳統教學法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由以課本為中心轉變為以項目為中心,課本為輔助;由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實操為中心,課堂理論夠用,并以實操過程中進行的知識點講解為必?;A。(一)項目化教學的意義由于各種原因,獨立學院藝術生源的文化理論基礎相對較差,理論教學十分艱難,但藝術生在實踐動手能力及創意設計方面卻有著自身優勢。所以,一定要因勢利導,將項目化教學模式貫穿于藝術設計專業的本科教學中。通過歷屆畢業生反饋的信息,都充分印證了實施項目化教學的必要性和前瞻性、正確性。東莞沃頓等多家就業單位曾就本專業的培養模式給我們提出過建議:繼續以實際產品設計制作為教學課題,加大實踐課程力度,實現大學生就業“零過渡期”。所以,在藝術設計專業實施項目化教學不僅有條件,有可能,而且非常有必要?!冬F代網印藝術設計“項目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是廣西教育廳2010年新世紀高等教育教改工程立項項目。為了實現獨立學院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立足北部灣經濟區,服務廣西新發展,面向東盟,接軌國際”,實現“知識夠用、能力夠強”的教學目標,我院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利用校內實訓室條件,積極探索和嘗試適合的項目化教學模式,開發項目化課程,以期提高獨立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設計與制作能力,實現學生高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縮短就業適應期,更好地滿足行業與市場的需求?,F代網印藝術設計專業的項目化教學,我們始終貫穿了實用性和前瞻性。通過大量的市場調研及國際國內相關展會提供的信息,提出了具有發展潛力的具體項目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讓學生始終能夠不斷自我學習、自我提高,保證了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市場需求的連續性、有效性。(二)《絲網印刷》課程特點確定《絲網印刷》課程實施項目化教學,主要因為:《絲網印刷》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將設計作品運用絲網印刷技術具體實現的一門以實踐為主的課程,實踐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絲網印刷的印刷材料及耗材相對比較廉價,可操作性強;絲網印刷可供選擇的承印物十分廣泛,學生能夠對各種材料特性進行研究;絲網印刷的教學方式與絲網印刷行業的操作方式比較接近;能夠全面地體驗印前、印刷的操作工藝等等。[3]絲網印刷的工藝流程較為簡單,但是變化因素多而復雜,以至于絲印界有句名言警句:一學就會,一看就懂,一干就傻。因此,我們要求學生勤于動手,鼓勵學生在動手過程中去發現問題,并由學生團隊集體評議討論解決問題,對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請老師答疑,老師則以“瘦型知識體系教學法”進行講述。另外,《絲網印刷》課程的教學重點應該是設計與印刷的完美結合。其實,從印刷的整個工藝流程來看,印刷工序是設計制作工序的鐵桿客戶,其明顯和潛在的需求等都需要印前設計人員深入挖掘才行,決不能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目前我院的藝術設計專業,共有現代網印藝術設計專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數字媒體專業和動畫專業的不同專業班級開設有《絲網印刷》課程。為此,在本課程教學大綱中,必須要體現有針對性和側重點的教學內容,而不能千篇一律,搞一刀切。

1.確定教學目標確定《絲網印刷》課程的能力培養目標為能夠熟練運用圖像處理軟件和圖形設計軟件、掌握分色制版技術、正確進行油墨調配、手工印刷操作等;知識培養目標主要是讓學生掌握絲網印刷的整個工藝流程中各個工序的基本理論、實際操作與質量控制分析;素質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現場5S管理意識,樹立自主學習的思想意識。2.確定項目內容實踐教學的項目,必須要實現上述的教學目標,并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考慮到廣西目前網印公司較少且不發達的行業現狀,結合我院現代絲網印刷實驗室的現有條件,只能進行市場產品的校內模擬制作;同時考慮了藝術設計各專業的特點,最終確定了《絲網印刷》課程的項目化教學內容按不同專業分為設計印刷裝飾畫(網印藝術專業)、設計印刷液體壁紙(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設計印刷動漫T恤(數媒/動畫專業)。3.教學實施組建項目小組,分組實施。一般的,本課程每周安排有四次課(每次課為四節),所以分組以4組為宜,每組均指派一名組長。每位同學都要進行各自的圖案設計,并經全組反復討論,確定每人的設計圖案。然后,由教師組織,使用多媒體教室,對全班設計圖案進行評定,提出局部的修改意見。設計圖案全部通過后,教師如何合理地安排每組的上課時間,完全可以作為一個小的課題來研究。比如在第一組進行分色輸出的階段,同時可以安排其他組根據圖案設計的顏色數、精細程度,進行繃網操作;第一組進行繃網制版操作的階段,同時可以安排其他組進行分色輸出;第一組進行絲網印刷操作的階段,同時可以安排其他組進行分色輸出、繃網制版及油墨調配,從而提高效率和設備利用率,并且完美實現課程總課時不縮水,保證了教學質量與效果。在上述整個教學實施過程中,每組分別由組長帶領,進行輸出、制版、印刷及印后加工等工作,但任課教師務必參與其中,積極引導和指導操作,及時指出和糾正學生們的不足及錯誤,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點則采用“瘦型知識體系教學法”邊演示邊講授。設計者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尤其是將來從事平面設計領域的,必須要掌握各種印刷技能,善選材、懂制作、精印刷,否則設計的作品無法以實物的形式表現。因此,我們首先在設計階段,除了對設計內容做出要求之外,重點的就是要求設計必須與印刷結合,強調印刷是把設計制作意念實體化的步驟,如何達到印刷與設計效果的最佳結合,是設計師應該具有的品質。只有熟悉了印刷工藝,印前設計制作時才能有的放矢,從而提高效率和避免無謂的錯誤。在《絲網印刷》課程的項目化教學過程中,除了進行重點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嚴格考核工藝操作之外,在絲網印刷實訓室的現場管理方面,我們同時要求學生學會、用活現場5S管理理念,并貫穿始終,讓學生在校即具備良好的職業及管理素質;要運用好PDCA戴明循環及若干質量統計與控制工具,進行過程及最終產品質量問題的分析、跟蹤與解決。4.考核方案課程結束時,進行項目化教學作品展及考核。作品展由學生自己布展、自己管理,并且要求安排輪值學生在現場為參觀者進行講解。任課教師在現場為每一位同學的最終產品(作品)打分,記入期末考試成績。除了作品方面,我們還要求每位學生上交一篇不少于2500字的結課論文。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主要以項目實施過程操作以及完成項目的質量為依據,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各占50﹪,平時成績考核內容主要包括:到課率(10分)、圖案設計操作、分色輸出操作、繃網制版操作、絲網印刷操作、印后加工操作各占8分,共計50分;期末成績考核內容包括:作品設計理念與印刷效果(20分)、印刷色數及工藝的難易程度(20分)、2500字的結課論文(10分),共計50分。通過《絲網印刷》課程項目化教學實踐的具體實施,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了很好的訓練與提高,實現了專業課程體系的延續,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得到了加強;任課教師也從中發現和挖掘了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潛能和才干,轉變了教學理念。我們課題組的教師認為,項目化教學的實施帶來的最大收獲是教育觀念的自我轉變,過去通常簡單地用一紙試卷的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難免失之偏頗?,F在,我們教師不僅要關注“如何教”,而且更關注“教什么”,更關注如何在獨立學院教學中實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目標,課程內容的“項目化”構建成為教師備課的重要任務。從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計劃來看,還應當把更多的課程納入項目化教學改革的范疇;要積極吸收學生參與教師的教研教改和科研項目,進行創新及專利發明成果的研究,以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同時,必須完善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完善實訓基地的創新、創造教育功能,逐步實現“校內基地生產化、校外基地教學化”,從而順利實現本專業的就業目標:高薪就業、體面工作;自主創業、實現價值。

本文作者:趙吉成工作單位: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

查看全文

綠色印刷發展論文

論文關鍵詞:浙江印刷環境污染綠色印刷發展對策

論文摘要:浙江印刷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借助長三角的地理優勢和地區經濟優勢,已逐步形成了健康有序的印刷市場,然而印刷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值得引起關注。本論文闡述了浙江省杭州、寧波、溫州、義烏地區印刷行業的現狀,分析了印刷生產過程產生環境污染的根源,探討了治理污染的相關措施,提出了綠色印刷是浙江印刷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的觀點。

Keywords:Zhejiangprinting;environmentalpollution;greenprinting;developingcountermeasures

Abstract:Zhejiangprintingindustry,withgeographicadvantagesandeconomicadvantagesofYangtzeRiverDeltaregion,hasgraduallygrownintoahealthyandorderlyprintingmarketafter20years’development.However,theenvironmentalpollutionissueposedbyprintingshouldalsobetakenintoaccount.Inthispaper,thepresentsituationofprintingindustryofHangzhou,Ningbo,WenzhouandYiwuinZhejiangProvincehavebeenintroduced,therootofenvironmentalpollutioncausedbytheprintingproductionprocesshasbeenanalyzed,andthecorrelativemeasurestotreatthepollutionhavebeendiscussed.What’smore,theideathatgreenprintingistheinevitableway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printingindustryhasbeenputforward.

印刷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生產總值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印刷產品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在制造產品并為產品提高附加值的同時,該行業也毫無例外地面臨了環境、資源等問題。如何走環保和效益雙贏的道路,已經成為一個行業長盛不衰的關鍵。

從2007年7月到2009年2月期間,筆者一行對浙江印刷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影天印務有限公司,杭州中糧美特容器有限公司,寧波三和印刷有限公司,寧波厚業印刷廠,寧波翰詩印刷有限公司,溫州海寶印刷有限公司,溫州龍港信睿印刷廠,義烏雅昌印刷有限公司進行了參觀走訪,并在浙江印刷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影天印務有限公司,寧波三和印刷有限公司,寧波翰詩印刷有限公司進行了實習。

查看全文

平面廣告發展思考論文

摘要:現代廣告作為當代文化的一種表現形態,形象化的趨勢尤為明顯,成為當代廣告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廣告是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它所涉及的學科跨越了經濟學、傳播學、藝術學和信息學等領域。

關鍵詞:平面廣告;招貼;邊緣學科;經濟學;傳播學;藝術學;信息學

現代廣告作為當代文化的一種表現形態,形象化的趨勢尤為明顯,成為當代廣告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在當今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西方社會中,眾多的產品已經大大的超過了社會大眾的需要,為了推銷過剩的“人造物”,只有利用“形象”的魔力來撐大消費者的胃口,以便創造更多的商業利益。而在這個過程中,廣告形象的魔力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現在的廣告世界是一個完全視聽化的世界,是一個五光十色的形象世界,廣告形象的煽情無時不在,我們正生活在被廣告形象包圍的世界當中。

廣告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傳播手段的革新,廣告設計的空間正由二維向著三維擴展,現代廣告運動正以“廣告策劃為生命,廣告創意為靈魂,廣告文化為軀體”的大趨勢邁進。廣告活動伴隨商品交換的產生而產生,因此廣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社會的早期。由于中外社會發展的軌跡、生產力、科學技術、文化發展狀態的不同,所以各國廣告的發展史也具有不同的特色,但大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形態:廣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社會的早期,洞穴壁畫不僅是為了記錄而創作的。也兼有“公告”的效果。原始人巖畫中的動物形象,造型簡練,富于標志化,是最早用于視覺傳達的圖形。人類早期文字——象形文字,是最早的圖形符號。文字的應用使傳達方式走向發達。距今約10000~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社會生產大分工已經出現,比如這一時期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中便出現了農業,制陶業、畜牧業、手工業等生產的分工,出現了新興產業——制酒業。

隨著剩余產品的出現,私有制的形成,產品交換逐漸形成,黃帝時代出現了貨幣交換形式。奴隸社會,商品進一步發展,城市和集市開始出現。在早期的商業活動中實物陳列和叫喊是最早的廣告形式。據記載古代地中海地區曾有繁榮的商業貿易活動,雅典人曾在大街小巷以順口流的形式叫賣化裝品。所有這些古老的廣告形式都是利用聽覺和視覺擴大商品宣傳,招徠顧客。

查看全文

報紙版面變革傳播管理論文

[摘要]

版面設計是當今中國報業討論的熱門話題;西方報紙成了各報競相學習、仿效的對象。本文沿著西方報紙版面發展變革的脈絡,從技術發展、市場需求、媒介競爭和學理研究四個方面較深入地分析了報紙版面發展變化的動因,為中國報紙版面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

版面變革;技術發展;市場需求;媒介競爭;學理研究

自16世紀威尼斯小報(VeniceGazzetta)誕生后至今,西方的近現代報紙已有了四五百年的歷史。

最初,報紙的樣式與當時的圖書非常接近。18世紀逐漸拋棄了標準的圖書格式,紛紛采用大型號紙張以擴大版面,但這一時期的報紙除了在紙張的尺寸規格上有所改變外,在印刷和視覺因素(如插圖)上幾乎沒有什么變化,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19世紀中期。1845年,理查德·霍改良印刷機后,垂直式版面取得了主導地位。這種版面通常以豎欄為基本單位,每欄從版面頂部貫穿至底,字體小,圖片小且少,標題幾乎都不跨欄,其重要程度只好通過其厚度來顯示。19世紀末,競爭激烈的《世界報》(約瑟夫·普利策辦)和《紐約新聞報》(赫斯特辦)為贏得讀者,在版面上突破常規,完全打破欄的限制,橫排走文,“水平式版面的革命到來了”。水平版式仍有基本欄的劃分,但其行文不再是由上一通到下,而是通過轉欄向水平方向拓展,字體的選擇范圍擴大,橫跨幾欄的大幅地圖也有機會出現在版面上,標題的跨欄也不是罕見現象,其重要程度開始以其長度來體現,圖片嶄露頭角,色彩也已經在報紙上出現。進入20世紀,特別是到了60年代,版面設計受到空前的重視。帕拉佐為《紐約先驅論壇報》施行的改版,將雜志的模式引入了報紙版面:大量留白,大幅照片,內容分區化。70年代《明尼阿波利斯論壇報》改版,全面采用模塊式版面,使之成為美國報紙的主流版式。80年代,甘尼特報業集團創辦的美國第一份成功的全國性報紙《今日美國》出現,它以色彩和圖片為基礎,以大量富含信息的圖表來解釋新聞,成為西方報紙版面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從此揭開“重新設計運動”的序幕。

查看全文

新時期文化傳播史探究綜述論文

論文摘要: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至今,內地學界對“中國文化傳播史”研究歷經三十年,在傳統文化傳播的主體、媒介和內容三個方面已經取得一定成果,但在史料梳理、理論建設和成果的實踐應用方面存在不足,未來仍具備較大的拓展空間。

論文關鍵詞:文化傳播傳播主體媒介傳播內容

“中國文化傳播史研究”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課題。盡管歷史學、社會學甚至文學研究者對于文化傳播的相關現象早已有所關注,但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西方傳播學被引內地以來,大陸學者才開始嘗試以傳播學的角度探討中國固有文化傳播的歷程,歷經三十年已取得一定成果,為這一課題開辟了新的天地。

作為傳播學研究的分支,文化傳播研究有自己的邊界。所謂“文化”,指的是以觀念形態為核心形成的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文明體系,即錢穆所謂:“文化”是關乎人類群體生活的精神層面,由群體內部精神累積而產生的東西川?!皞鞑ァ眲t是傳播學最基本的概念,按照施拉姆的定義,指的是信息經過社會信息系統運行而實現的交流及其影響。傳播學視域下的“文化傳播”研究把社會信息的傳遞視為文化保存、傳承、蛻變、增殖的過程,關注文化通過社會信息系統得以傳承的問題。事實上,“文化”與“傳播”關系密切,有文化則必有傳播,傳播是文化得以存在的首要條件,有傳播則必有文化要素的交流互動,人類正是通過文化的代代相傳,構建自己賴以生存的精神和物質世界,文化傳播是人類傳播活動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類型。

按照傳播學的觀點,完整的傳播活動需要五個基本要素:傳播者、受傳者、媒介、傳播內容和反饋,其中傳播者(主動進行信息傳遞的人)和受傳者(接受信息并作出反映的人)是傳播活動的主體,傳播媒介是承載信息的載體和渠道,傳播內容指的是傳播活動具體傳遞了什么性質的社會信息,它們涵蓋了傳播活動的基本方面,傳播學者在文化傳播史領域的研究也可以這三個維度來概括。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僅對新時期以來大陸學者的研究情況作一總結,并例舉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