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1 16:34: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森林文化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天門山森林公園旅游文化論文
1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景觀資源
天門山古稱云夢山、玉屏山、嵩梁山,是一座以高、雄、險、陡、峭著稱,四周絕壁、雄偉壯麗的臺形孤山,它地處武陵山脈南段,控制張家界城市南面的天際線,給人以雄壯險峻,一山獨尊之勢。山頂東西長1.96km,南北寬1.93km,總面積2.2km2,距城區僅8km,最高海拔1518.6m,是張家界海拔最高的山,屬武陵山脈的第三高峰。天門山因億萬年前生成的自然奇觀天門洞而得名,是最早被記入史冊的名山,是張家界的文化名山和宗教名山。天門山地理坐標為110°30''''00″~116°26''''15″E,29°01''''30″~29°06''''15″N,總面積2528.6hm2,可利用的森林旅游面積達469.4hm2。區別于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的石英砂巖峰林景觀,天門山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1992年7月天門山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神奇獨特的地質外貌、秀美無比的自然風景和原始次森林的古野景觀,正式被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2007年8月20日,天門山旅游景區被評定為4A級旅游景區。2011年9月5日又進一步獲得5A級景區資格。天門山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被譽為“湘西第一神山”,共分為天門洞開、天界佛國、覓仙奇境、碧野瑤臺四大景區。天門山因天門洞而得名,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天門洞開。天門洞是天門山臺體邊緣的南北向的穿山洞,位于天門山山體中上部,海拔1300m,洞高131.5m,寬57m,深60m,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天門洞扶搖而通天,猶如一道通往天界的入口,終年吞白云、吐紫霧,氣象變化萬千,似天門鑲嵌于蔚蔚天幕之上,更顯出塵脫俗,歷來就有“天門吐霧”、“天門靈光”、“梅花飄雨”三大奇景。同時,天門山還擁有豐厚的人文景觀資源,如天門山寺、李娜小屋、鬼谷洞、天纜神游、天路九曲、天懸棧道、天門書院、天門狐仙等。
2天門山的旅游文化品牌開發
在品牌開發過程中,天門山旅游文化可以用“天文化”來概括。天門山的“天文化”有其形成的自然和歷史文化基礎,是以旅游文化品牌開發不斷充實和豐富其內涵而形成發展的。圍繞“天文化”,天門山從天門傳奇、通天設施、通天活動、天地盛宴等幾方面逐漸塑造出一系列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旅游文化品牌,如天門洞開、天纜神游、天域佛國、天路九曲、天懸棧道、天門書院、天門狐仙、“通天”活動等(表1),這些品牌已成為天門山的“名片”。
2.1玄妙神秘的天門傳奇
素有“武陵之魂”和“湘西第一神山”美譽的天門山,歷史文化積淀深厚,一直被當地民眾奉為神山、圣山。千百年來,“天門洞開、天門轉向、天門翻水、天門瑞獸、鬼谷顯影、野拂藏寶”等相繼涌現的6個難解之謎更為這里增添了靈異的色彩。
森林旅游問題及對策研究開提報告
選題依據:森林旅游是伴隨20世紀70年代世界環境認識運動而迅速發展起來的,它是在不采伐、不破壞森林的條件下,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功能,是越來越受各國游客歡迎和重視的一種生活方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傳統的觀光旅游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游客轉向休閑、自由、經濟的森林旅游。開展森林旅游,不僅有利于提高人們走進自然,欣賞自然的興致,也有利于提高自然旅游在旅游業中的地位和賺取外匯的份額。在看到森林旅游發展前景較樂觀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森林旅游業對環境造成的近期和遠期的危害,森林旅游面臨著森林旅游資源的粗放開發和盲目利用、森林旅游區生態環境系統失調、森林旅游區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因此,我們應對森林旅游的真正內涵加以研究,結合我國的實際制訂出森林旅游的法制法規和管理措施,充分認識到森林旅游是一種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與自然環境相和諧的旅游。我們也應處理好保護對象與森林旅游的關系,處理好保護區內群眾關系,把握適度的開發速度,控制接待人數,增強環保意識,使森林旅游成為對旅游者進行生態教育的一所大學校,以此來保護我們的自然景觀與文化遺產,使森林旅游業成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可行性論述: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解決好森林旅游所面臨問題的對策,大力發展森林旅游業,是林業體制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程度,調整產業結構增強經濟活力的重要措施,是盡快綠起來、活起來和富起來的重要手段。因此,森林旅游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國內外經濟熱點問題。
相關手段和方法:實證分析和規范分析相結合;對比論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演繹分析等方法。主要通過圖書查詢;實地訪談;網上瀏覽等方法來收集資料。運用林業經濟學、生態經濟學、管理學、區域經濟學等相關知識來撰寫論文。
本論文擬分以下幾個部分撰寫:第一部分:森林旅游的概述通過對森林旅游的現狀,作用和地位及國內外森林旅游發展的現狀的簡單闡述來對森林旅游的概況作一個簡要的敘述。第二部分:森林旅游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擬對森林旅游面臨的主要問題及相關原因進行剖析,通過對問題的剖析來達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作用。同時介紹國內外相關研究動態。第三部分:解決好森林旅游面臨的問題的對策通過對森林旅游現存面臨的主要問題的剖析來尋找并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然后相應地采取解決問題的措施來對現存問題加以解決。
2004年10月20日—2004年11月10日,收集資料,擬訂論文題目,撰寫論文提綱并與指導老師進行交流。2004年11月11日—2004年11月30日實地調研,相關訪談,擬草稿。2004年12月01日—2004年12月20日撰寫論文初稿。2004年12月21日—2004年12月30日修改論文,撰寫論文第二稿。一周內根據指導教師的點評,完善論文,并做好答辯前準備。2005年06月19日—2004年06月20日左右進行答辯。
森林旅游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開題報告
選題依據:森林旅游是伴隨20世紀70年代世界環境認識運動而迅速發展起來的,它是在不采伐、不破壞森林的條件下,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功能,是越來越受各國游客歡迎和重視的一種生活方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傳統的觀光旅游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游客轉向休閑、自由、經濟的森林旅游。開展森林旅游,不僅有利于提高人們走進自然,欣賞自然的興致,也有利于提高自然旅游在旅游業中的地位和賺取外匯的份額。在看到森林旅游發展前景較樂觀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森林旅游業對環境造成的近期和遠期的危害,森林旅游面臨著森林旅游資源的粗放開發和盲目利用、森林旅游區生態環境系統失調、森林旅游區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因此,我們應對森林旅游的真正內涵加以研究,結合我國的實際制訂出森林旅游的法制法規和管理措施,充分認識到森林旅游是一種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與自然環境相和諧的旅游。我們也應處理好保護對象與森林旅游的關系,處理好保護區內群眾關系,把握適度的開發速度,控制接待人數,增強環保意識,使森林旅游成為對旅游者進行生態教育的一所大學校,以此來保護我們的自然景觀與文化遺產,使森林旅游業成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可行性論述: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解決好森林旅游所面臨問題的對策,大力發展森林旅游業,是林業體制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程度,調整產業結構增強經濟活力的重要措施,是盡快綠起來、活起來和富起來的重要手段。因此,森林旅游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國內外經濟熱點問題。
相關手段和方法:實證分析和規范分析相結合;對比論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演繹分析等方法。主要通過圖書查詢;實地訪談;網上瀏覽等方法來收集資料。運用林業經濟學、生態經濟學、管理學、區域經濟學等相關知識來撰寫論文。
本論文擬分以下幾個部分撰寫:第一部分:森林旅游的概述通過對森林旅游的現狀,作用和地位及國內外森林旅游發展的現狀的簡單闡述來對森林旅游的概況作一個簡要的敘述。第二部分:森林旅游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擬對森林旅游面臨的主要問題及相關原因進行剖析,通過對問題的剖析來達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作用。同時介紹國內外相關研究動態。第三部分:解決好森林旅游面臨的問題的對策通過對森林旅游現存面臨的主要問題的剖析來尋找并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然后相應地采取解決問題的措施來對現存問題加以解決。
20**年10月20日—20**年11月10日,收集資料,擬訂論文題目,撰寫論文提綱并與指導老師進行交流。20**年11月11日—20**年11月30日實地調研,相關訪談,擬草稿。20**年12月01日—20**年12月20日撰寫論文初稿。20**年12月21日—20**年12月30日修改論文,撰寫論文第二稿。一周內根據指導教師的點評,完善論文,并做好答辯前準備。20**年06月19日—20**年06月20日左右進行答辯。
長江上游大九寨環線旅游業循環經濟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長江上游大九寨環線旅游業發達,但同時其生態環境也十分脆弱,因此發展旅游業循環經濟是其必然選擇。根據生態經濟學原理,參照九寨環線上立地類型、森林植被、林業發展水平及社會經濟情況,提出了九環線生態建設的分類界定及采用分區治理的循環經濟建設模式。
[論文關鍵詞]長江上游大九寨環線旅游業循環經濟
旅游資源是旅游業的基礎,旅游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行為和社會活動,對促進旅游地經濟繁榮、文化交流、提供就業機會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優良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是旅游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根基。然而,在旅游規劃、建設與消費過程中,因缺乏科學指導盲目開發、管理不當等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嚴重破壞了旅游資源的永續性,影響到旅游業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長江上游的大九寨環線擁有重要的旅游資源,擁有聞名世界的九寨溝、黃龍等自然風景區,每年要接待成千上萬的國內外旅游者,在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的同時,由于活動人員眾多,也帶來部分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本文試圖將循環經濟理念應用到旅游業中,探討旅游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以實現長江上游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整個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共贏。
一、旅游業循環經濟的特點
1.循環經濟的內涵。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循環利用來實現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的經濟發展模式,其特征是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由于四川經濟相對落后,經濟發展任務非常繁重,資源和環境壓力巨大,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任務十分緊迫。因此眾多的專家提出了四川發展循環經濟應根據自身產業發展、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特點,按照循環經濟所遵循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原則,從資源開采、資源消耗、廢棄物產生、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和社會消費等環節著手,抓住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的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大力推行節能、節水、節料、節地,推行資源循環利用、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并提出了企業、產業園區、城市和區域等不同層次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但把旅游業作為循環經濟研究內容的還不多見。
2.旅游業循環經濟的特點。旅游業循環經濟是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是循環經濟思想與可持續發展思想在旅游業中的具體體現。從旅游產業這個角度來看,旅游業循環經濟主要是指根據執行服務來創造價值的第三產業的特點從旅游服務產品與設施的設計與開發,到整個旅游過程,都要考慮消除或使之盡可能地減少旅游企業、旅游者對旅游環境的直接與間接的負面影響,從而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園林局長履職工作總結
2011年,我任市林業局、園林局局長、黨組書記。主持市林業局、市園林綠化管理局全面工作。負責招商引資、策應扶持、黨建群團、組織人事、科教財務、職工培訓、國土綠化和雪楓公園管理處等工作。
聯系縣(區)農林局,建設局、園林局,行業協會。
二年來,我強化學習,扎實工作,廉潔自律,團結班子,帶好隊伍,加大落實力度,不斷開拓進取,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實現林業、園林城鄉一體化,開創城鄉綠化工作新局面。現述職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職工作,認真履行職責,較為滿意四項工作
一是積極聯系客商,發揮行業優勢,切實搞好服務,完成招商引資任務。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責任,第一要務,調動多方關系,多次上門造訪客商,邀請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選擇、項目資金爭取、銀行貸款聯系等方面給客商解決實際問題,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長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進竣工和簽約項目各1個。
竣工項目:ddd吉星針織襪業有限公司在市經濟開發區投資16000萬元建設博遠實業有限公司,一期投資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產,產品已遠銷海外。
文化學術新聞會講話
各位朋友:
這次研討會由縣人民政府和中國先秦史學會聯合舉辦,晚上好!倍受各界關注的全國首屆鬼谷子文化學術研討會將于明天在正式召開。這既是中國先秦史學界的一次盛會,也是縣經濟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大盛事、喜事。此,謹以大會組委會的名義,并代表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對新聞界各位朋友蒞臨表示熱烈歡迎并致以誠摯的謝意!
以便各位朋友對我縣,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介紹下有關情況。對這次會議的準備及會議安排有一個基礎的解。
一、縣情簡介
漢水上游。全縣總面積1525平方公里,位于陜西南部。總人口18.3萬人。境內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其中以生物、旅游、水力。礦產四大資源最為突出。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7%,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65平方公里,各種珍貴樹種30余種,農產品以蠶繭、茶葉。黃姜、烤煙、中藥等為主,其中蠶桑面積已達10萬畝,并具有雄厚的制種、烘繭、緩絲、織綢及蠶副產品加工能力,人均蠶繭產量居西北地區各縣之首。旅游資源北有集原始森林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云霧山鬼谷嶺省級森林公園,并留有戰國時期鬼谷子隱居、講學的多處遺跡,極具旅游開發價值;南有婉蜒于群山之間的漢江以及高峽湖的煙波湖庫區。此外,縣境內還有西北地區最大的溶洞燕子洞、全國最大的禹王宮古建筑群等旅游景點。水力資源以漢江干流及其它主要支流為主,水力蘊藏可開發利用量43.4萬千瓦,已建成的裝機22.5萬千瓦的水電站,投資13.8億元、裝機18萬千瓦的喜河水電站正在建設之中。礦產資源主要以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釩鈦磁鐵礦、金礦為主。其中大理石、石英石、石灰石資源開發初具規模。交通便利。陽安鐵路橫貫東西,210316國道在縣城交匯,至西安、漢中、安康的半日經濟圈”正在形成。
縣確立了兩區兩帶”經濟發展戰略。其具體內容是縣境北區以鬼谷子文化研究為內涵,今后五年。加快云霧山獨特的綠色生態和人文旅游資源開發,逐步建成“云霧山生態旅游開發區”同時,通過加快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加大云霧山鬼谷子文化的發掘、整理、研究、開發和宣傳力度,不時擴大對外影響,努力把云霧山旅游開發區建成獨具特色的陜南一流人文風景旅游區;南區依托漢江電站和喜河水電站開發的綜合效應,著力構筑融生態建設、山水旅游為一體的漢江生態經濟建設區”縣境內交通、通信相對便當,農業、工商業基礎較好的國道沿線。東西走廊,建設“高效農業示范帶”和“民營經濟發展帶”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觀光生態農業,著力構筑民營經濟發展平臺。力爭通過五年努力,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億元、工業增加值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6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人2500元的目標。
園林局局長的述職報告
20*年,我任**市林業局、園林局局長、黨組書記。主持市林業局、市園林綠化管理局全面工作。負責招商引資、策應扶持、黨建群團、組織人事、科教財務、職工培訓、國土綠化和雪楓公園管理處等工作。
聯系縣(區)農林局,建設局、園林局,行業協會。
二年來,我強化學習,扎實工作,廉潔自律,團結班子,帶好隊伍,加大落實力度,不斷開拓進取,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實現林業、園林城鄉一體化,開創城鄉綠化工作新局面。現述職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職工作,認真履行職責,較為滿意四項工作
一是積極聯系客商,發揮行業優勢,切實搞好服務,完成招商引資任務。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責任,第一要務,調動多方關系,多次上門造訪客商,邀請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選擇、項目資金爭取、銀行貸款聯系等方面給客商解決實際問題,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長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進竣工和簽約項目各1個。
竣工項目:ddd吉星針織襪業有限公司在市經濟開發區投資16000萬元建設**博遠實業有限公司,一期投資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產,產品已遠銷海外。
城市綠地規劃研究論文
摘要總結了城市綠地系統概念、特征及發展歷程,介紹了國內外城市綠地規劃現狀及成功的理念,探討了我國綠地規劃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從綠地模式、規劃特征、規劃新方法方面指出了未來城市綠地規劃的趨勢。
關鍵詞城市綠地城市綠化綠地系統規劃研究進展
1城市綠地系統
1.1概念
城市綠地系統泛指城市區域內一切人工或自然的植物群體、水體及具有綠色潛畢業論文能的空間,它由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各類綠地組成,具有重要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1],為城市內唯一有生命的基礎設施,是城市生態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2]。城市綠地系統組成因國家不同而各有差異,但總的來說,其基本內容是一致的,即包括城市范圍內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生活條件具有直接影響的所有綠地[3,4]。根據2002年《城市綠地分類標準》,我國將城市綠地分為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及其它綠地5類[5]。
1.2特征
林業SCI期刊發展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科研實力持續增長,但是作為科研成果展示平臺的學術期刊發展速度卻相對滯后,在國際上嚴重缺失話語權。據統計,2017年,SCI被引頻次前1%的高被引論文中,中國作者產出論文14.3萬篇,全球占比16.62%[1]。然而與科技論文產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近20年,SCI收錄的中國期刊僅從67種增加到192種[1],而中國科技期刊總量為5052種,因此,被SCI收錄的期刊占比不到4%[1],只占SCI收錄期刊總數8856種的2%,最終導致中國原創的約95%的高水平在國外SCI期刊上[1-4],表現出科技大國與期刊小國的發展矛盾。“一帶一路”倡議的五大內容中,“民心相通”是重點發展方向,而學術出版是“民心相通”中“學術往來”的重要組成[5]。另一方面,林業發展是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礎性支撐保障[6]。“一帶一路”的起點在中國,目前,沿線國家數量已發展到65個[7],然而,65個國家的語言約有2488種[8],且各國學術期刊規范不盡相同,國際標準執行參差不齊,期刊發展水平也不一致。筆者以《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為數據源,分析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林業SCI期刊發展現狀,以期為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林業SCI期刊共同發展,從而帶動各國林業產業的發展提供借鑒。
1數據來源與樣本采集
在ISI(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2018年的JCR中的67種FORESTRY類期刊中,通過SelectCountry/Region篩選出“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以及中國的所有林業類SCI期刊,共計10種。對10種SCI期刊的語言、創刊年份等基本信息,以及影響因子、發文量等引證數據逐項查找,對于JCR中缺失的信息則通過各期刊主頁或網絡等途徑進行檢索補充。此外,又篩選出67種林業類SCI期刊中2018年影響因子最高的3種期刊AgriculturalandForestMeteorology,CurrentForestryReports和AppliedVegetationScience作為對照組。
2結果與分析
2.1“一帶一路”國家林業類SCI期刊基本信息
“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以及中國的林業類SCI期刊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在“一帶一路”66個國家所在的7個區域中[7],僅東亞、東盟和中東歐存在林業類SCI期刊,其余4個區域(南亞、西亞、中亞和獨聯體)均未見林業類SCI期刊。這也與這4個區域的森林覆蓋率及林業產業發展有關[7,9],特別是西亞地區,在7個“一帶一路”地區中的森林覆蓋率最低。從國家分布來看,包括中國在內的66個“一帶一路”國家中,僅6個國家擁有林業類SCI期刊,占比僅為9%。其中,波蘭有3種林業類SCI期刊,中國和克羅地亞各有2種,這3個國家的林業類SCI期刊占總數的70%。從主辦單位來看,有7種林業類SCI期刊的主辦單位是高校或科研機構,其余3種則分別由動物園、企業和學會主辦。這個現象與我國的科技期刊主要由高校、科研機構和學會主辦的情況一致[10-11]。從語種來看,英語期刊占比60%,另外還有3種英語和所在國母語混排的期刊。這也可以看出,英語出版是林業科技期刊被SCI收錄的重要條件之一。由創刊年份可以看出,有2種林業類SCI期刊創辦于19世紀。其中,最早創刊的Sylwan期刊發展至今已有200年;中國的ForestEcosystems是唯一創刊于21世紀的期刊,其余8種期刊都始創于20世紀,而其中又有7種期刊在1950年以后創辦。從表1還可以看出,“一帶一路”國家的林業類SCI期刊出版周期都較長。其中,僅2種創辦于18世紀的期刊分別為月刊和雙月刊,而有7種期刊都是季刊或半年刊,還有1種期刊為年刊。10種林業類SCI期刊的開放獲取(OpenAccess,OA)情況則分布較為平均,有一半的期刊是完全OA的。從JCR對于期刊的分區來看,僅克羅地亞的CroatianJournalofForestEngineering是Q1區的期刊,而Q3和Q4區的期刊占比高達80%,中國的ForestEcosystems為Q2區期刊,且該刊創刊僅5年就已被SCI收錄,說明其發展比較迅猛。從總體上看,“一帶一路”國家林業類SCI期刊的影響力普遍較低。從編委數量來看,除了2種期刊未查到編委信息,其余8種期刊的編委數量為11~71人,國際編委占比為29%~92%。其中,3種Q4區期刊的編委數量都僅為十幾人。期刊編委會是期刊的重要學術資源和寶貴的人脈資源,對期刊的編輯出版具有重要意義[12],期刊編委過少,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期刊的影響力不足。因此,增加編委數量或許可以提升“一帶一路”國家林業類SCI期刊的影響力。
城市綠地規劃管理論文
摘要總結了城市綠地系統概念、特征及發展歷程,介紹了國內外城市綠地規劃現狀及成功的理念,探討了我國綠地規劃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從綠地模式、規劃特征、規劃新方法方面指出了未來城市綠地規劃的趨勢。
關鍵詞城市綠地城市綠化綠地系統規劃研究進展
1城市綠地系統
1.1概念
城市綠地系統泛指城市區域內一切人工或自然的植物群體、水體及具有綠色潛畢業論文能的空間,它由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各類綠地組成,具有重要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1],為城市內唯一有生命的基礎設施,是城市生態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2]。城市綠地系統組成因國家不同而各有差異,但總的來說,其基本內容是一致的,即包括城市范圍內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生活條件具有直接影響的所有綠地[3,4]。根據2002年《城市綠地分類標準》,我國將城市綠地分為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及其它綠地5類[5]。
1.2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