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創新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6 09:14: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業創新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精細農業實踐與農業科技創新論文
21世紀,人類將逐步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迅速發展與普及的信息技術將推動人們在科學利用資源潛力,發展節本增效生產方式,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基于信息和知識的生產過程管理決策方面,突破許多傳統的模式和觀念,開拓出一批具有創新意義的技術體系,以支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實踐當今新的農業科技革命中,九十年代初以來在一些發達國家開展的“精細農業”技術體系的研究與實踐,就是一種具有創新意義的技術思想,已經引起一些國家政府和科技決策部門的重視。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ResearchCouncil)為此曾專門立項組織了一批多學科著名專家對有關發展研究進行了評估,研究報告經過由美國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科學院院士組成的評估組進行審議后,于1997年發表了“PrecisionAgricultureinthe21stCentury-GeospatialandInformationTechnologiesinCropManagement”研究專著,全面分析了美國農業面臨的壓力、信息技術為改善作物生產管理決策和改善經濟效益提供的巨大潛力,闡明了“精細農業”技術體系研究的發展現狀,面臨的問題及其支持技術產業化開發研究的機遇。近兩年來,我國科技界在研究推進新的農業科技革命中,對國外這一技術體系的發展趨勢,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新聞媒體陸續有了一些報導,有的單位已開展了有關研究和試驗示范工程準備工作,國內外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聯系開始活躍,國外有關產業界開始向我國推薦其技術產品,密切關注中國走向21世紀實現農業現代化、信息化中這一巨大的潛在技術市場。可以預言:“精細農業”技術體系的試驗示范及其相關技術產品的開發研究,將在世紀之交成為推進我國新的農業科技革命中的重要研究課題。信息技術革命為農業生產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在開拓新的前沿科技應用研究領域中,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起跑線拉近了距離,時間上的差距在縮小。在某些重要領域實現技術發展上的跨越,將是機遇性的挑戰。主席1998.9在安徽考察工作時的講話中指出:“現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把基因育種工程、電子信息互聯網絡、衛星地面定位系統等高新技術應用于農業。我們必需有緊迫感,盡快迎頭趕上”。“精細農業”技術體系是農學、農業工程、電子與信息科技,管理科學等多種學科知識的組裝集成,其應用研究發展必將帶動一批直接面向農業生產者服務的電子信息高新技術與工程裝備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對推動我國基于知識和信息的傳統農業現代化,具有深遠的戰略性意義。“精細農業”,即國際上已趨于共識的“PrecisionAgriculture”或“PrecisionFarming”學術名詞的中譯。國內科技界及媒體報導中目前尚有各種不同的譯法和對其內涵的理解。如譯為“精準農業”、“精確農業”、“精細農業”等。實際上,目前國外關于PrecisionAgriculture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利用3S空間信息技術和作物生產管理決策支持技術(DSS)為基礎的面向大田作物生產的精細農作技術,即基于信息和先進技術為基礎的現代農田“精耕細作”技術。因此,作者認為采用“精細農業”或“精細農作”譯名來表達當前實踐的這一技術思想的內涵可能更為確切。誠然,當今實踐的“精細農作”技術思想,應該擴展到設施園藝、集約養殖、產品加工及農業系統的精細經營管理方面,而形成為完整的“精細農業”技術體系。“精細農業”技術是直接面向農業生產者服務的技術,這一技術體系的早期研究與實踐,在發達國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從事作物栽培、土壤肥力、作物病蟲草害管理的農學家在進行作物生長模擬模型、栽培管理、測土配方施肥與植保專家系統應用研究與實踐中進一步揭示的農田內小區作物產量和生長環境條件的明顯時空差異性,從而提出對作物栽培管理實施定位、按需變量投入,或稱“處方農作”而發展起來的;在農業工程領域,自七十年代中期微電子技術迅速實用化而推動的農業機械裝備的機電一體化、智能化監控技術,農田信息智能化采集與處理技術研究的發展,加上八十年代各發達國家對農業經營中必需兼顧農業生產力、資源、環境問題的廣泛關切和有效利用農業投入、節約成本、提高農業利潤、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減少環境后果的迫切需求,為“精細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準備了條件。海灣戰爭后GPS技術的民用化,使得它在許多國民經濟領域的應用研究獲得迅速發展,也推動了“精細農業”技術體系的廣泛實踐。使得近20年來,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作物科學、農藝學、土壤學、植保科學、資源環境科學和智能化農業裝備與田間信息采集技術、系統優化決策支持技術等,在GPS、GIS空間信息科技支持下組裝集成起來,形成和完善了一個新的精細農作技術體系和開展了試驗實踐。迄今支持“精細農業”示范應用的基本技術手段已逐步研究開發出來,在示范應用中預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近五、六年來,已有數千計的研究成果,實驗報告見諸于國際學術會議或學術刊物;每年都舉辦專題“國際精細農業學術研討會”和有關裝備技術產品展示會;在萬維網上設置有多個專題網址,可以及時查詢到有關研究發展信息;美、英、澳、加等國一些著名大學設立了“精細農業”研究中心,開設了有關博士、碩士研究方向及培訓課程;日、韓等國近年來已加快開展研究工作,并得到了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的大力支持。國際上對這一技術體系的發展潛力及應用前景有了廣泛的共識,將成為世紀之交發展農業高新技術應用研究的重要課題。“精細農作”技術思想的核心,是獲取農田小區作物產量和影響作物生長的環境因素(如土壤結構、地形、植物營養、含水量、病蟲草害等)實際存在的空間和時間差異性信息,分析影響小區產量差異的原因,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有效的調控措施,區別對待,按需實施定位調控的“處方農作”。正是信息技術革命為這一技術思想的實踐,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手段。千百年來的作物生產,都是以地區或田塊為基礎,在區域或田塊的尺度上,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勻生長條件的對象進行管理,如利用統一的耕作、播種、灌溉、施肥、噴藥等農藝措施,滿足于獲得區域、農場或田塊的平均產量的認識水平,很少顧及對農田的盲目投入及過量施肥施藥造成的生產成本增加和環境污染后果。傳統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也是在區域尺度上進行品種選擇、土肥監測,通過地區試驗積累的適于當地的栽培管理措施向農戶推薦使用。實際上,即使在同一農田內,地表上、下影響作物生長條件和產量的明顯時空分布差異性,包括農田內作物病、蟲、草害總是先以斑塊形式在小區發生,再逐步按時空變化蔓延的特性,早已為人們所認識。幾世紀前,農民把土地劃分為小田塊來耕作經營,正是受到對作物生長環境和產量空間變異的感性知識的影響。我國農民幾千年來在小塊土地上經過勞動密集的投入和積累的豐富生產管理經驗而形成的“傳統精耕細作”技術,也可以在小塊農田內達到很好的經濟產量,只是沒有現代科學方法的定量研究和現代工程手段的支持來形成大規模的生產力。本世紀初期,科學家就研究報告過作物產量和田間土壤特性,如N、P、K、pH、SOM含量等在田間分布具有明顯的差異性。1929年,Illinois大學C.M.Linsley和F.C.Bauer發表文章勸告農戶應繪制自己田區內的土壤酸度分布圖和按小區需求使用石
灰的建議。
之后,一直都有關于農田土壤和收獲量空間變異性研究的報導。八十年代以來,關于在農田中實施土壤肥力、植保和作物生產定位管理(SiteSpecificCropManagement)的技術研究受到廣泛的重視。世界著名廠商先后向市場提供了裝有空間定位和產量傳感器的現代谷物聯合收獲機,已可以在收獲過程中自動采集以12-15m2為單元的小區產量與對應地理坐標位置的數據,并進一步通過模糊聚類分析軟件自動生成農田內作物產量分布圖。多年的試驗實踐表明,田區內小區平均產量的最大差異可以超過100%。由于作物生產還受到氣候變異的影響,經連續多年對同一田區積累的數據表明,同一小區年際間的產量差異性也可能是十分明顯的。田區內產量上述明顯的時空分布差異性,顯示了農田資源利用存在的巨大潛力。現代農學技術與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定量獲取這些影響作物生長因素及最終收成的空間差異性信息,實施基于知識和現代科技的分布式調控,達到田區內資源潛力的均衡利用和獲取盡可能高的經濟產量成為可能。圖1是精細農作技術思想的示意圖。其實施過程可描述為:帶定位系統和產量傳感器的聯合收獲機每秒自動采集田間定位及對應小區平均產量數據→通過計算機處理,生成作物產量分布圖→根據田間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墑情等參數的空間數據分布圖,作物生長發育模擬模型,投入、產出模擬模型,作物管理專家知識庫等建立作物管理輔助決策支持系統,并在決策者的參與下生成作物管理處方圖→根據處方圖采用不同方法與手段或相應的處方農業機械按小區實施目標投入和精細農作管理。由圖1可以看出,這一技術思想是通過多次循環的實踐,來不斷改善農田資源環境,積累知識,逐步達到作物生產管理精細化的過程。由于大田作物生產受到眾多時空變化因素的影響,利用生產潛力的處方措施,還需要兼顧生產力、經濟性、環境后果的優化目標,因此,其技術思想并不是單純追求技術措施的“準確”。事實上,目前應用于獲取小區產量數據的空間尺度為12-15m2,獲取農田土壤信息的尺度大多還只可能精細到60m左右。在實際操作上,對獲取的空間信息還需要通過模糊聚類處理,生成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處方圖來指導處方農作,因而還談不到“精準”的操作。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農田土壤、作物苗情、病蟲草害信息實時快速采集技術的突破,農業處方操作也將愈益精細化。上述精細農作技術體系在許多發達國家的試驗和應用表明,可以顯著提高耕地的生產潛力,節約良種、化肥農藥和能源投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受到農戶的歡迎。
“精細農作”是基于田間小區作物生長條件的空間差異性,為實現優化作物生產系統的目標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術的開發研究,對實現這一技術思想起著重要的作用。如:農田信息采集與處方農作的空間定位,需依靠全球衛星差分定位系統(DGPS);地理空間信息管理和數據處理,需要應用地理信息系統(GIS);未來大量地理空間數據的更新,需要遙感技術(RS)的支持;作物產量計量與小區產量圖的生成需要能按秒記錄收獲機累計產量和對應地理坐標位置的智能型收獲機械,以及計算機數據處理和產量圖自動生成軟件技術;田區空間變量信息的快速實時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傳感技術與信號處理技術;按小區實施自動處方農作、調控目標投入需要變量處方農業機械;制定科學的農作處方需要農學知識和計算機作物管理輔助決策支持系統的支持;作為一個能協調運作的智能化系統需要有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有關信息傳輸、標準化技術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細農業”在發達國家也不過五、六年的應用試驗歷史,部分支持技術手段還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斷研究完善,相關的應用基礎研究還比較薄弱。“精細農業”應用實踐可根據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社會、經濟條件,圍繞提高生產、節本增效、保護環境的目標,采用不同的技術組裝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產管理的科學化與精細化水平。其中,獲取農田小區產量空間分布的差異性信息是實踐“精細農作”的基礎。有了小區產量分布圖,農戶既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知識,分析小區產量差異的原因,選擇經濟適用的對策,在現實可行條件下采取適當措施實施調控;也可以根據技術經濟發展的條件,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變量處方農業機械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調控。
“精細農業”研究的革命性的意義是提出了一種經營現代農業的新技術思想并付諸于實踐,發展前景已在國際上具有廣泛的共識。1998.1美國副總統戈爾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以1米分辯率的“數字地球”的概念,在地理信息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它為認識世界科技進步對未來人類生存方式的影響提出了全新的觀念。“精細農業”的實踐將在下一世紀開發“數字地球”的實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農業仍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歷史過程中,全面實踐這一新技術體系的路程還很遙遠。但啟動這一新技術的示范與實踐研究,將有利與推動實現我國農業生產知識化與信息化進程,改變傳統技術思想,追蹤科技進步,有利于推動基于信息和知識的農用先進支持技術產品制造業、服務業的發展。在“精細農業”技術體系的實踐中,也將可開發出一系列適用新技術產品。
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論文
一、我國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農業科技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為農業科技型企業的興起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一批科技型農業企業興起,有力地推動了科研與經濟的有效結合。但由于長期計劃經濟體制及傳統觀念的制約,加之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困擾,農業科技企業的技術創新還存在以下問題:
1.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有待于完善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與農業知識創新體系、農業技術創新及其相關的機構和組織構成的網絡系統,主要包括農業企業、農業科研機構和大學。目前,農業科研機構與大學具有較強的農業技術開發能力,但是由于受內部傳統考核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響,其開發出來的技術往往難以形成有效的技術供給;而農業企業有很強的技術需求,但技術開發能力比較弱。
2.農業科技企業創新意識不強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企業大多數處于創業成長期,技術積累和經濟實力較弱,加之一些企業家的短期行為和技術外部性特點等因素的影響,農業科技企業普遍存在著技術創新意識不強的問題。
農業科技創新論文
1農業科技創新的現實意義
1.1農業科技創新是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不竭資源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更是農業經濟發展的不竭資源,它通過對生產力諸要素的物化,使生產力發生質的變化。科技轉化為勞動者的技能,提高了勞動者在農業生產中的能動性;科技物化為勞動資料、創新的生產工具,使勞動手段更加現代化;科技發展使勞動對象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提高了農業勞動對象的效能和效用;科技創新的生產工藝使農業生產工藝流程更先進;科技進步優化了生產要素組合,使農業生產過程的組織形式更加科學合理;科技創新提高了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使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方法更加科學化,手段更加現代化。
1.2農業科技創新是未來我國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只有依靠科技進步,通過農業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術的有效推廣應用,才能實現中國農業的持續發展,最終早日實現中國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當前,制約我國農業及經濟發展的因素很多,如水土流失不斷加劇、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生態破壞愈演愈烈等。如何從根本上解決中國農業發展基本問題,使農業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經濟協調起來,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關鍵靠技術,靠創新的可持續農業技術才能徹底擺脫農業的“不可持續”局面。農業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合理開發和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資源,提高資源的產出效率;農業新技術應用,可以拓寬資源的范圍,實現資源的有效替代,有效緩解現有資源的約束;農業新技術的應用,還為科學控制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開展科技減災提供基本手段。
1.3農業科技創新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所在
循環經濟與農業營銷創新論文
摘要:循環經濟是一種新型的經濟增長模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對發展山區農業經濟和營銷創新來說,是一種經營行為的新要求、新模式,而循環經濟框架下山區農業企業的營銷創新,不僅能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而且還是推動山區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本文對循環經濟框架下山區農業的市場營銷創新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索。
關鍵詞:循環經濟山區農業市場營銷營銷創新
隨著市場經濟的全面開放,經濟全球化的程度進一步提高,我國的市場營銷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可以說,營銷創新是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可靠保證。循環經濟模式對發展山區農業經濟和營銷創新來說,是一種經營行為的新要求、新模式。而循環經濟框架下山區農業企業的營銷創新,不僅能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而且還是推動山區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循環經濟的涵義及主要特征
(一)循環經濟的涵義
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思•布爾丁(Ken-nethBoulding)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循環經濟”一詞。所謂循環經濟,就是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線性增加來發展的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通過循環利用生產物資,減少資源的消耗,減少垃圾等污染物的產生,其宗旨是在健康的環境下發展經濟。“循環經濟”的實質就是生態經濟,是在全球人口劇增、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蛻變的嚴峻形勢下,人類重新認識自然界、尊重客觀規律、探索經濟規律的產物。它倡導的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這樣一種廢棄物不斷循環利用的經濟發展模式,也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最佳模式。
農業發展科技創新論文
一、實現農業現代化關鍵在于科技進步
我國農業現代化已進入全面推進、重點突破、梯次實現的新階段。但要清醒地認識到,隨著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更加凸顯。這突出表現在消費結構升級和農產品供應結構性失衡、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與發展方式粗放、國內外農產品市場深度融合與農業競爭力不強、經濟增速放緩與農民增收渠道變窄、發展動力轉換與科技創新成果供給不足等五個方面。這些問題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集中交織,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亟待破解的難題。指出:“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我們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進步,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的講話立足農業現代化發展規律,深刻洞察農業科技進步對于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決定性作用,為破解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難題指明了方向。目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基礎科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先進制造與智能控制等領域產生的最新科技加速向農業滲透,催生了顛覆性的農業科學技術,對農業產生了革命性影響,推動了生物種業、食品產業、生物質能源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興起和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國農業科技突破了一批重大基礎理論、方法和核心關鍵技術,集成推廣了高效、節能、綠色等大批配套生產技術,數字農業、智能裝備制造等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整體科技水平大幅躍升,呈現出領跑、并跑、跟跑“三跑并存”的局面,對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科技仍有較大差距,農業科技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體制機制問題,制約著農業科技創新及其成果的轉化應用。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當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目標任務,農業科研院所要緊緊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全局,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構建符合國情的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努力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一支生力軍。
二、準確把握創新驅動農業現代化的重點任務
在山東考察時強調,走中國特色現代化農業道路,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農業現代化是用現展理念引領農業、用現代科技改造農業、用現代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的過程。在“四化同步”發展背景下,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必須構建以科技創新為主的動力機制。現階段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面臨兩大歷史性戰略任務。一是順應國內農業現代化規律和要求,堅持產業發展導向,加強重點領域的科技創新與成果應用,緊緊依靠創新驅動農業現代化。二是應對國際農業競爭和農業科技競爭,在戰略必爭的基礎和前沿技術領域創新一批理論和方法,在受制于人的核心技術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大幅度降低技術對外依存度,建設創新型國家。把握科技發展大勢,應對國際農業科技競爭,今后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工作的思路是:按照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部署和農業現代化建設要求,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這個中心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充分激發各類主體的創新活力,著力構建以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方向的現代農業技術體系,不斷提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強有力地引領和支撐現代農業發展。具體來說,“十三五”時期,我國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要突出以下重點。一是針對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客觀現實和守住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要求,進一步加強動植物新品種培育和綠色增產增效模式創新,力爭打破大動物品種和高端設施園藝作物品種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有力支撐糧食及重要農產品生產發展。二是針對需求“量質雙升”、食品安全隱患多、供求結構失衡的突出矛盾,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優質化、安全化和營養化全產業鏈科技創新,有效引領農產品提質增效。三是針對生產成本和農業污染居高不下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強綠色化、低碳化、生態化技術的研發和集成應用,降低資源利用強度,提高循環利用效率,引領和支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現代農業發展。四是針對組織化和規模化發展的現代農業發展趨勢,加強農業信息化、機械化關鍵技術創新,探索適合小規模條件下的智能作業、智慧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模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主要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五是針對全球農業轉型升級加快和農業新興產業異軍突起的外部挑戰,系統部署基礎和前沿技術領域的原始創新,加強基因資源高通量規模化發掘和利用技術、農業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農業新材料技術、農業機器人等創新研究,不斷取得理論、方法和技術的重大突破,有效降低農業技術的對外依存度,發揮科技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為落實上述農業科技創新重點任務,當前農業科研院所要以推動我國現代農業科技自主創新為目標,深入組織實施一批現代農業科技行動。一是“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科技行動。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部署建設農業領域的國家實驗室和科研中心,加強高光效育種、綠色投入品、智能作業機械等農業技術研發,為農業結構優化和轉型發展奠定基礎。二是優質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技行動。加快優質安全農產品生產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控制等成果轉化和技術應用,提高農業生產標準及其生產覆蓋面,確保農產品優質化和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三是綠色化生產科技行動。落實“一控兩減三基本”部署,集中集成應用一批耕地有機質提升、新型智能肥料、納米農藥、節水控污、生態養殖、廢棄物循環利用等技術,促進農業的綠色化和效益化轉型。四是養殖業提質增效安全科技行動。加強大動物品種、水產動物品種選育和重大疫病防控等核心技術研發,加快優質牧草資源開發、秸稈飼料開發、水產健康集約養殖等技術體系研發,大力發展畜牧水產品精深加工技術,促進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深入持久地推動農業科技創新
不斷強化農業科研院所的創新主體地位。農業科研院所是推動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主導力量。要進一步明確各級農業科研院所的職能定位,國家級農業科研單位重點承擔全國基礎性農業科學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究任務,解決我國農業發展中方向性、全局性、關鍵性重大科技問題;省級農業科研單位側重區域性農業重大關鍵技術創新,并做好中試熟化與產業服務工作;地市級農業科研單位側重區域性關鍵技術中試、新品種示范、推廣服務以及科技培訓與轉化等工作。中央、省、地三級農業科研機構,要通過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這一平臺,形成一個富有效率的創新體系。持續加大農業科技創新投入力度。農業科技創新的基礎性、公益性、長期性基本屬性決定了各級政府應承擔投資主體責任。要繼續加大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確保財政對農業科研投入的增長速度不低于同期財政支出的增長速度,繼續提高農業科技經費總投入在GDP中的比重;著力健全中央與地方激勵相容的財政機制,鼓勵和支持地方財政加大對省級、地市級農科院的投入力度,提升區域性農業科技創新主體的地位和作用;優化投入結構,增加科研機構事業費,提高科研人員待遇水平,確保科技人員安心于農業科技創新。
多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論文
1多功能農業與科技創新的關聯
多功能農業與科技創新存在同步發展的關系。邏輯上,“隱性農業革命”的發生與多功能農業的產生是需求層面上的對應,因此,服務于農業多功能性的科技創新亦是需求層面的對應。前文分析指出,“誘致性”引發了農業科技創新,作用于農業多功能性的科技創新則可進一步定義為“市場需求誘致的科技創新”。可以預見,在未來的10—20年,中國經濟將逐漸從現在的中等收人發展中國家經濟向發達國家經濟的行列邁進,在此過程中,國家和社會對農業多功能的需求將逐漸提高,如繼續發揮保障食物安全、改善人口營養和維護農民生計等傳統功能;承擔改善生態系統、減緩氣候變化、提供觀光景觀和文化傳承的功能;進一步擔負起為緩解能源危機提供再生能源的功能。在該語境下,可以勾勒出農業科技創新的基本方向:
(1)社會對農業發揮民生保障功能的需求,促使農業科技創新需要在動植物種質資源培育技術、智能化管理技術、安全生產過程控制技術三方面同步推進;
(2)社會對農業輔助新興經濟發展功能的需求,促使農業科技創新更加注重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的拓展;
(3)社會對農業配合生態文明建設功能的需求,促使農業科技創新在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節能減排低碳技術領域不斷深化。
2突出多功能性的農業科技創新架構
農業制度創新論文
內容提要:提高灌溉系統的技術效率是優化灌溉管理、有效利用農用水資源的重要手段。本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影響我國地下水灌溉系統的技術效率和產出水量的相關因素,為國家引導和制定合理的灌溉管理政策提供理論和實證依據。本項研究采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建立了地下水灌溉系統技術效率和產出水量的決定因素模型,分析數據來源于作者對河北省3縣30個村的87個地下水灌溉系統3個時期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產權制度、治理機制和系統規模是影響地下水灌溉系統技術效率的主要因素,非集體產權制度的技術效率明顯優于集體產權制度的技術效率。根據研究結論,本文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
關鍵詞:地下水灌溉系統技術效率產權制度
一、研究背景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灌溉系統,灌溉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業生產的增長與灌溉面積的增加是息息相關的(黃季焜,Rosegrant和Rozelle,1995)。有效灌溉面積占耕地面積的比重已從1952年的18%提高到1998年的55%左右(國家統計局,1999),這主要是源于地表水與地下水的聯合開發利用。
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灌溉面積的增加主要來源于地表水的開發利用。從七十年代以來,新增灌溉面積的水源主要是地下水,因而地下水灌溉系統1在我國尤其是在地表水十分匱乏的華北地區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隨著地下水灌溉系統的逐漸發展,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超采的現象也日趨嚴重;這使人均水資源本已十分匱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利部和國家計委,1999)的我國無疑更是雪上加霜。隨著人口增長、城市化和工業進程的加速,嚴重缺水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和困擾人民日常生活的大問題。
隨著水資源短缺形勢的日益嚴峻,自從七十年代末期以來,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灌溉系統普遍出現了老化失修和生產力下降、國家財政負擔日益加重、水利投資明顯不足的現象。許多發展中國家為了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和水利工程的運行效率,緩解水資源尤其是農業用水的緊張態勢,先后出現了將灌溉系統的權責從政府向農民協會和其它私人組織轉移的改革浪潮(IWMI,1997)。水資源管理不善也逐漸被認同為是導致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WorldBank,1993;IWMIandFAO,1995)。
我國農業保險中介市場創新論文
摘要:一個健全、成熟的農業保險市場離不開農業保險中介的存在。目前我國農業保險中介正處于起步階段,在運行中存在法規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中介人員素質低、服務水平差和行為不規范等問題,鑒于此,必須加強對農業保險中介市場的立法支持和監管力度,提高農業保險中介機構專業化水平,加強農業保險中介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明確農業保險市場分工,走專業化經營之道,進行農業保險中介市場創新。
關鍵詞:農業保險中介;監管力度;人才培養;專業化經營;中介創新
一、我國農業保險中介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保險市場上的專業中介機構可分為三類,即:保險機構、保險經紀機構、保險公估機構。從數量上看,截止2006年底,全國共有保險中介機構2110家,其中保險機構1563家,保險經紀機構303家,保險公估機構244家。近年來,保險業通過中介渠道實現保費收入所占比重穩步提高。2006年,保險中介渠道實現保費4477億元,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79%,比2005年提高6個百分點。同期,外資合資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也紛紛登陸設鋪,在這些機構中,有3家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保險經紀公司(美國達信保險集團公司、莢國怡安保險集團公司、英國韋萊集團公司)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設立獨資公司或子公司。從地域分布上來說,除西藏外,全國內地各主要省市基本上都設立了類型不一、數量不等的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但是,上述中介機構都以產險和壽險為服務對象,為農業保險服務的甚少,而規范化的保險中介機構活躍在保險市場上,是現代保險市場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對保險的供求雙方均能起到重要的媒介和橋梁作用。特別在農業保險市場中,保險中介人可以將保險公司的經營觸角延伸到農村的各個角落,既節約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也能起到服務廣大農民的作用。然而,以往我國保險公司幾乎全部依靠自身的展業隊伍承保農業保險,這是因為雖想用中介如人等拓展業務,但卻缺乏可用的對象,致使充分利用農業保險中介形式開展業務很難落實,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有政策法規方面的原因,也有保險機構自身的原因。
(二)存在問題
高校畢業設計創新分析
1畢業設計現狀與問題分析
目前,高校畢業設計在設計課題與設計形式上存在不少的問題。傳統的畢業設計主要采用一人一題的形式,由教師擬定課題,由學生選擇,查找資料,確定設計方案,硬件或軟件設計,編寫論文,最后進行答辯。隨著社會發展需求的轉變,傳統的畢業設計模式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1.1設計課題陳舊無法適應社會需求。學校沒有與企業建立常態化聯系,沒有及時得到相關人才需求反饋。教師與學生對畢業設計的課題溝通交流不足,導致了現在的畢業設計課題與現實脫節嚴重,在很多高校,畢業設計課題多年沿用沒有更新。1.2傳統的畢業設計缺乏創新。根據調查,多數高校都是以論文的形式進行畢業設計的結題答辯,以課題實物鑒定答辯的較少。而且論文的抄襲現象嚴重,不少論文僅泛泛之談,虎頭蛇尾,很多論文顯然是產品的說明書。機械設計圖紙幾乎無創新點與亮點,畢業設計論文基本上停留在理論、方法的羅列與闡述,沒有可行性的分析,沒有解決辦法及具體應用方法,缺少完整的數據與數據分析,缺失自己獨特的見解與想法。1.3設計缺乏創新精神。學生平時不太關心社會發展的動向,眼界狹窄,創新精神欠缺。教師的教學方法跟隨自己幾年甚至十幾年,已成習慣難以改變,以至于所教授的知識過于基礎和老舊,與最新技術方向關聯較少。在這些方面的因素影響下學生的論文完成的質量和深度都很難達標,導致這一考核環節與國家提倡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相差較遠。因此,隨著大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認清新形勢下畢業設計的特點和存在問題,改革創新畢業設計方式,對提高畢業設計完成質量,培養適應國家需求的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畢業設計創新研究需求分析
中共黨的“十八大”以來,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提出:“要在全社會積極營造鼓勵大膽創新、勇于創新、包容創新的良好氛圍,既要重視成功,更要寬容失敗。”現在的畢業設計已經與現實脫節,國家在全國教育會議上也多次提出將本科教育向應用型方向改變,培養實踐性和創新性人才,同時嚴格管理學生的畢業設計的抄襲問題,嚴把畢業關口。切實提高畢業論文(設計)質量,要切實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嚴厲查處高等學校學位、行為的通知》要求,修訂完善本科畢業生論文(設計)管理制度,強化指導教師責任,加強對選題、開題和答辯等環節的全過程管理。現在的畢業設計大部分課題古板,技術落后,形式傳統,不適用于培養應用型人才與創新型人才。時代瞬息萬變,科技每天都在不斷地更新,也就意味著科技也在不斷地被淘汰,個人所學的知識也在不斷地被淘汰,會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發展。畢業設計主題應當主動適應現實社會,不斷向創新應用型轉變,符合國家科技人才、創新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
3畢業設計向創新應用型需求轉變
畢業設計要與所學專業及崗位需求緊密結合,要以就業為導向,把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技能培養作為主線,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應用型高級人才。依托企業需求進行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將二者有機結合,更有利于學生進行全面、系統和嚴格的專業技術及技能鍛練,因此依托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畢業設計、畢業實習課題改革十分必要。改革方案以貫徹國家人才培養戰略為主導,在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等實踐性環節中,積極探索畢業設計新主題、新形式,主動尋找畢業設計創新點、不足處,利于學生學習新科技,新技術,更好地培養學生適用于社會的能力。具體方案如下。3.1課題選擇與企業技術需求同步并有創新性。課題選擇要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基礎,有學生創新發揮空間,以全新的主題給予學生思想上的沖擊,打開學生的眼界,脫離傳統思想思維定式,更加全面地掌握所學知識,見識新科技,應用新技術,使學生知道自己的渺小,意識到知識是無止盡的,自身所擁有的知識只是滄海一粟,不能故步自封,積極學習新知識,探索未知領域。學校積極了解國際的變化,探索新的事物與領域,為創新命題打下堅固的基礎,命題的思想、思維和思路應當跳出傳統的束縛,能夠更好地提出新課題。課題與現實相結合,畢業設計向應用型轉變去解決實際問題、實際的困難,而不是空談一些虛無、表面的東西或者傳統的東西。畢業設計與實際相結合,能夠使學生更快地適應社會,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貫徹落實畢業設計以就業為導向。畢業設計與現實結合,學生能夠與社會需求建立聯系,與社會接軌,打破大學教育只停留在課本上,缺少實踐能力的傳統思想。學校應當與大小型企業建立常態化聯系,知道企業的需要,了解社會的需求,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了解企業所處的狀態,遇到的問題以及面臨的挑戰,將其分析提煉成畢業設計課題,同時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建立雙贏關系。3.2在課題指導上貼近實戰。在畢業設計的期間,教師的指導影響著學生的設計思考方向與整個過程的思路。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設計時,不能太過于理論和過于理想,在實際的設計中不能過于單純,它需要考慮各個方面的要求,包括經濟性、生產裝備、加工工藝、生產效率、生產環境等各個方面,大多數學校的畢業設計往往只要求達到相關的性能指標,很少考慮一些經濟性和一些不可控的因素。為使畢業設計向應用型轉變,教師在指導時應當貼近實戰,學校可帶領學生多進行實地考察、實地訪問等儲備工作。3.3完善評分機制。高校人才培養向應用型轉變,畢業設計環節所要培養鍛煉的能力要求明顯提升,考查標準也要相適應,以至于建立聯合評分機制。建立聯合評分機制,不單純是由專業科目教師進行評價,要多方面進行,如物理、力學、化學、金屬工藝學、材料、經濟和貿易等學科教師與企業工程師都應當參加到聯合評價機制其中。如在工科類專業上,由機械科室評價其能否符合運動、自由度和傳動等要求,給予相關評分;力學科室判斷其受力情況是否合理;在力學的基礎上由材料科室評價材料的合理性;由物理、數學科室進行總體評價;由經濟、貿易科室進行市場、經濟性的評價;由企業工程師進行可行性進行評價。各相關科室的評價比重可在不同專業有所差異,最后打出總分,作為最后的分數。聯合評分機制的建立能夠綜合地評價學生的畢業設計,是本科教育向應用型轉變的核心環節。
科技期刊新型出版模式著作權分析
開放出版與預印本是科技期刊2種引人矚目的新型出版模式。一方面,源自“開放獲取”運動的開放出版,以革新科技期刊出版的著作權機制為特征,解決了研究人員基于公共資金資助出版的科研論文因傳統出版著作權運營模式而不能使公眾永久免費獲取的問題。另一方面,近幾年涌現的預印本,直擊科研論文評審周期長、評議機制不透明、獲取費用高昂的痼疾,為科研論文直接發表和免費獲取提供平臺,被視為學術交流模式的“破壞性創新”[1],對發掘優質稿源、縮短評審周期、革新評審方式帶來積極意義[2],也被美國《科學》雜志評為“2017年十大科學突破”[3]。科技期刊出版領域出現的這2種新型出版模式引起了業界廣泛關注,但也因為政策定位不清晰、政策機制不完善等原因[4],使業界有所顧慮。鑒于2種出版模式均以改革著作權運營模式為核心特征,厘清其著作權機制對理解這2種新型出版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1OA期刊出版
1.1開放獲取及其相關概念。根據《布達佩斯開放獲取倡議》,“開放獲取”(OA)指“公眾可以通過公共網絡免費獲取文獻,并被允許閱讀、下載、復制、發行、打印、搜索,對論文全文進行鏈接,建立索引,用作軟件的攜帶數據或其他任何合法用途。使用文獻不受經費、法律或技術的限制(接入互聯網除外)。版權對作品的復制和發行并沒有限制,其所發揮的唯一作用是賦予作者保護作品完整權和作品被正確引用、貢獻承認的權利”[5]。開放獲取與免費獲取不同。免費獲取是對訂閱期刊中的文章,向非訂閱者提供免費閱讀;開放獲取則是依據具體的許可協議,向公眾提供文章。兩者的核心區別有二:一是開放獲取允許第三方在遵守許可協議的前提下重用作品,免費獲取只提供免費閱讀;二是開放獲取沒有時間限制,免費獲取可以對免費訪問設置時間段。開放獲取分為“金色OA”和“綠色OA”。金色OA即開放出版,意味著論文的最終出版版本可以永久在線免費向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提供獲取。綠色OA即開放存儲,也稱為自存儲(self-archiving),意味著作者可以在數據庫中存儲論文的非最終出版版本,并向公眾提供永久免費獲取。金色OA通常會收取論文處理費(APC);綠色OA不需要支付論文處理費,但共享論文通常有時滯期(embargoperiod)限制。綠色OA是否設置時滯期,以及設置多長時滯期,取決于期刊政策。金色OA分為“完全OA”和“混合OA”。“完全OA”是指期刊中每一篇論文都是金色OA論文;“混合OA”是指期刊本身是訂閱期刊,只是將其中一些論文制作成金色OA論文。制作方式有2種:一是在期刊決定錄用論文后,由投稿人選擇適用金色OA的許可協議,并支付APC;二是在論文作為訂閱文章正式發表后,由投稿人聯系期刊將論文回溯為金色OA論文并支付APC(圖1)。回溯型金色OA論文與直接以金色OA出版的論文相比,投稿人所支付的APC計算標準不同,前者通常支付標準化的APC。對于以訂閱模式出版的論文,即使不回溯為金色OA,也可依據期刊政策實現綠色OA。期刊是否支持綠色OA,以及以何種方式支持綠色OA,取決于期刊政策。1.2開放出版的著作權機制。1.2.1金色OA的著作權機制在科技期刊的傳統出版模式中,期刊往往要求作者將論文的著作權轉讓或排他性許可給期刊,期刊才能從事相應的出版活動。作者將論文的著作權轉讓或排他性許可給期刊后,期刊會主動管理論文的著作權,并在遭到侵權時主動維權。期刊同時也會制定政策允許投稿人保留一定的權利,例如保留署名權、保留非商業性使用論文的權利,以及保留在遵守期刊時滯期要求的前提下將論文手稿在個人網站、博客或機構知識庫中等權利。在開放出版模式中,期刊不要求作者將論文的著作權轉讓或排他性許可給期刊,而是按照3個步驟來處理:1)作者保留論文的著作權,但與期刊簽署出版協議,授予期刊出版發行該論文所需的權利。2)作者選擇一種具體的著作權許可協議,并由該許可協議來規定論文出版后他人可以如何使用該論文。常用的許可協議是知識共享協議,即CC協議;也有出版商自行制定許可協議供作者選擇,如愛思唯爾集團[6]。3)期刊以作者選擇的許可協議向最終用戶提供該論文的網絡獲取。在傳統出版模式中,著作權運營是期刊的主要收益來源之一;而在金色OA模式中,由于作者保留著作權并提供開放獲取,期刊便以收取APC的方式來彌補這部分的損失。當然,業界對金色OA模式下APC計算的依據與透明度仍有爭議[7-9],但這是審計問題,而非著作權本身的問題。未來需要探索如何從法律層面來規制不合理的APC,并建立合理、規范的標準,既保證對出版商具有一定的激勵,也不會毫無限制地提高APC,使作者、機構難以負擔,從而實現出版商和作者之間的利益平衡,促進金色OA的可持續發展。1.2.2綠色OA的著作權機制與金色OA不同,綠色OA針對的是以傳統模式出版的論文,即訂閱期刊論文。綠色OA的主要途徑是將論文手稿存儲在機構知識庫或主題存儲庫中,以及將論文在作者博客等社交媒體上。與普通存儲不同,綠色OA是作者在適用某一著作權許可協議的前提下進行存儲與。綠色OA不需要向期刊支付APC。期刊一般通過設置時滯期,并在時滯期內禁止作者公開共享論文,來保護期刊的收益。目前,多個國家的科研機構、科研資助機構均對其資助的科研成果有綠色OA的要求[10-12]。期刊支持綠色OA,將有利于作者遵守其工作單位或資助機構的政策要求。1.3開放出版的著作權問題與應對1.3.1不同版本的共享問題在寫作和出版的不同階段,論文有多個版本,每個版本涉及的著作權法律關系略有不同。因此,不區分論文版本對論文進行共享會有著作權侵權風險。根據NISO(NationalInformationStandardsOrgani-zation)和ALPSP(AssociationofLearnedandProfessionalSocietyPublishers)制定的《期刊論文版本指南》,期刊論文分為“作者的原始手稿”(AOM)、“最終審定稿”(AM)和“出版版本”(VoR)[13]。AOM是作者向期刊投稿的、尚未進行同行評議的原始手稿。此時,著作權在作者手中,作者完全能夠決定是否共享、如何共享。AM是經過同行評議后被修改并被期刊編輯接受發表的版本。此時,作者往往已經與期刊簽署了出版協議,論文的著作權受協議的約束,因此AM是否共享、如何共享需遵守協議約定。例如,期刊有時滯期要求的,作者將AM上傳至機構知識庫時,需注意在時滯期內不得公開共享。“出版版本”是經過編輯、排版、應用元數據,并分配了DOI的正式出版版本。對于“出版版本”,除了出版協議的約束外,期刊還對論文排版享有版式設計權。對于出版版本,如果論文以金色OA出版,則可以根據需要共享;如果論文以訂閱模式出版,則即使期刊有支持綠色OA的政策,共享該版本也必須有期刊的授權。1.3.2綠色OA著作權處置的權限問題隨著開放獲取運動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科研機構、科研資助機構對其資助產出的科研成果制定了OA政策,包括綠色OA政策。在我國,2014年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基金委分別了《中國科學院關于公共資助科研項目發表的論文實行開放獲取的政策聲明》[14]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于受資助項目科研論文實行開放獲取的政策聲明》[15],要求得到公共資助的科研論文在發表后12個月內實現綠色OA。然而,由于綠色OA針對的是訂閱期刊論文,這類論文在錄用時著作權往往已經轉讓或排他性許可給了期刊,作者對論文著作權的再次處置將受到出版協議的約束。由于機構政策對期刊與作者簽署的合同并沒有強制力,在期刊不支持綠色OA的情況下,如果作者依據機構的政策對論文進行綠色OA,則作者將面臨違反出版協議,有違約責任的問題;如果作者依據出版協議不對論文進行綠色OA,則作者又將面臨違反機構政策或資助協議,也有違規或違約的問題。為了避免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作者向期刊投稿之前,務必了解該論文的資助機構對有何要求;另一方面,我們也呼吁更多的科技期刊支持綠色OA。1.3.3“CC協議”的沖突問題由于不同機構OA政策推薦使用的CC協議的類型可能不同,各個期刊的OA政策要求使用的CC協議的類型也可能不同,一篇論文因此可能會使用多個不同類型的CC協議,這就帶來不同類型的CC協議相互沖突的問題。對此,建議期刊在作者選擇CC協議時,提示作者核查其工作單位或資助機構是否有特定的許可協議要求,并提示作者哪些類型的CC協議相互之間不能兼容(表1)。1.3.4“CC協議”不可撤銷的問題為保持著作權授權穩定,CC協議一經適用則不可撤銷。如果作者因不了解CC協議的內容或對協議內容有誤解,導致錯誤地選擇適用了CC協議,或選擇適用了錯誤的CC協議,則論文一旦以某種CC協議發表或共享,將不能再撤銷協議。可見,CC協議關系到作者對其論文著作權的重大處分,期刊有必要在金色OA的出版協議或綠色OA的支持政策中,明確提示作者可選擇的CC協議類型及其具體內容,并提示作者了解不同類型的CC協議對論文提供的重用權利和可能的影響。
2預印本出版
2.1期刊是否能出版預印本。2.1.1預印本論文的著作權法律關系與傳統期刊出版模式不同,預印本模式下,預印本論文著作權通常由作者保留。arXiv、bioRxiv、ChemRxiv等知名預印本平臺均不要求作者將預印本的著作權轉讓給平臺,只要求作者授予平臺存儲和預印本的永久、非獨占的著作權許可。這意味著作者仍可再向他人授予預印本著作權的非獨占許可,如再許可其他平臺使用、再以不同的協議后續版本,包括以CC協議等開放著作權許可協議對論文進行授權。這也意味著作者可以將著作財產權轉讓給付費/訂閱期刊,只是期刊即使獲得作者轉讓的著作財產權,也無法阻止他人依據預印本適用的CC協議規定的條件來使用該論文手稿。預印本平臺支持預印本OA。建立預印本模式主要目的是向科研人員提供直接發表研究成果的渠道,以改善出版周期拉長科研成果時間的問題,加速科學研究的交流和OA。因此,arXiv、bioRxiv、ChemRxiv等知名預印本平臺均支持以CC協議實現預印本的OA。CC協議是由6個基本元素進行不同組合而形成的一系列著作權許可協議,不同類型CC協議的開放程度各不同。開放程度越高,重用限制就越少。沒有聲明使用CC協議,且未對著作權作任何聲明的預印本論文,在著作權法默認“保留所有權利”的立法模式下,只能推定該預印本論文不提供OA。由于文本與數據挖掘(TDM)需要海量的稿件,而CC協議的條款設計往往僅針對單篇稿件,因此bioRxiv、ChemRxiv等預印本平臺均聲明支持文本與數據挖掘,以消除這一方面的不確定性。2.1.2是否出版預印本取決于期刊的意愿期刊完全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接受作者以預印本論文投稿,以及是否出版預印本論文。在著作權法律關系上,預印本與傳統期刊出版模式的主要區別在于預印本適用了某一著作權開放許可協議———目前大多數預印本使用的是CC協議。從調研來看,國外大多數科技期刊都愿意接受預印本投稿,很少因為許可協議而拒絕作者投稿[16]。當然,期刊接受預印本投稿,出版預印本論文,并不意味著只能遵循作者在預印本上使用的CC協議,相反,期刊可以基于自己的利益訴求,對接受投稿或擬出版的預印本的著作權許可協議提出要求。例如,基于保護市場銷售的考慮,期刊可要求投稿本刊的預印本適用包含“NC”(禁止商業使用)、“ND”(禁止演繹)要素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以避免市場競爭對手對預印本進行商業利用。為了避免糾紛,對于接受預印本投稿的期刊,建議在著作權政策中聲明本刊所接受的CC協議的類型,并提示作者向預印本平臺提交論文前,先查閱本刊對CC協議的要求,避免與本刊支持的CC協議相沖突。此外,由于形成永久學術記錄是預印本平臺建設的目的之一,預印本平臺一般不支持刪除已提交并的預印本。又因為CC協議不可撤銷,論文一旦以某一CC協議在預印本平臺上,則期刊將無法阻止他人以該CC協議規定的條件使用在預印本平臺上的該篇論文。因此,建議期刊在進行是否接受出版預印本的決策過程中,充分考慮是否能容忍這一情況。由于CC協議有多種類型,相互之間的條款可能不兼容,為避免同一篇論文上適用的CC協議發生沖突:一方面,建議作者將論文在預印本平臺上發表之前,先核實計劃投稿的期刊是否支持預印本投稿,并核實期刊具體支持的CC協議類型;另一方面,建議期刊在接受作者的預印本投稿時,要求作者明確告知期刊其在預印本上適用的許可協議。如果同一篇論文上存在著相互沖突的2種以上的CC協議,則意味著他人可選擇該論文上任何一種CC協議約定的方式來重用論文。期刊在作出預印本論文出版決策時,需充分考慮是否能容忍這一情況。2.2期刊對其出版的預印本是否享有著作權。2.2.1對出版版本的著作權由于預印本論文的著作權由作者保留,預印本平臺只需獲得作者有關存儲和預印本的永久、非獨占的著作權許可,因此期刊完全可以要求作者將被期刊錄用出版的預印本論文的著作財產權轉讓給期刊或將獨占許可給期刊,預印本論文的作者也完全有權這樣做。除了著作權之外,期刊還可以通過與作者簽署出版協議約定期刊對擬出版的預印本論文是否享有專有出版權、享有何種專有出版權,以避免其他期刊、出版商重復出版。此外,對于期刊出版版本的論文,期刊還享有為期10年的版式設計權。版式設計權可阻止他人未經許可而使用載有該期刊版式設計的論文版本。需要注意的是,CC協議不可撤銷,一旦以某一CC協議預印本,則正式出版該論文時,即使期刊通過簽訂協議獲得了論文著作權的獨占性許可,甚至獲得了論文的著作權,都不能再阻止他人依照CC協議來使用預印本(即未經期刊編輯的作者手稿)。例如,不能撤回或阻止他人根據CC協議的授權對論文進行復制、匯編、改編等。2.2.2對更新版本的著作權預印本論文在被期刊正式接受發表前,作者可以隨時在預印本平臺上對預印本論文進行修訂。根據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條規定,著作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依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侵害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對“創作完成”的界定,創作完成包括整體完成和局部完成,“只要完成的部分能夠以某種形式完整表達作者的思想,可以認定該部分屬于創作完成”。因此,預印本的著作權自作者完成論文之日起自動產生,作者后續進行修改并不影響預印本著作權的產生,但如果修改版構成了新的作品,則產生新的著作權。由于判斷修改版本是否構成新的作品是一件復雜的事情,預印本平臺也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來判斷論文修改版本是否構成新的作品。為了避免糾紛,預印本平臺通常讓作者自行判斷修改版是否構成新論文:如果作者提交的修改版本與原版本相比,內容發生了實質性變化,并且作者希望將其視為與原版本不同的新論文,則作者可以選擇將其作為新稿件提交,系統將對該稿件創建新的DOI;如果作者提交的修改版本與原版本相比,內容未發生實質性變化,并且作者也不希望將其視為與原版本不同的新論文,則作者可在作者操作區域勾選“提交修訂”選項,提交修改版本,與原版本在同一DOI下,原版本同時可在新版本論文頁面的“信息/歷史記錄”選項中訪問。就期刊而言,為了避免糾紛,可以要求作者在預印本被期刊正式接受發表后,又對該預印本論文進行重大修改,使論文內容發生實質性變化的,以新的DOI修改版本,且以與期刊政策不相沖突的CC協議;作者在預印本論文被期刊正式接受發表后,僅對該預印本論文進行文字性修改,未使論文內容發生實質性變化,以原版本在同一DOI下,且以與期刊政策不相沖突的CC協議。同時,出于對期刊出版工作的尊重和便于讀者追溯出版版本,無論哪種情況,建議均附上該預印本論文正式出版版本的出版信息和出版版本的官方鏈接。2.3預印本投稿是否構成“一稿多投”“重復發表”從著作權的角度看,著作權中并沒有一項專有權利可以禁止“一稿多投”“重復發表”。我國法院在“戴捷與復旦大學出版社退稿糾紛”[(2008)滬高民三(知)終字第38號]一案中指出,一稿多投的行為并不受我國法律禁止。有學者甚至對一稿多投的合理、合法性質進行了論證[17-18]。期刊界之所以抵制一稿多投和重復發表,主要因為一稿多投和重復發表浪費了珍貴的期刊審稿資源與出版資源。國家新聞出版署2019年的CY/T174—2019《學術出版規范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中(以下簡稱《界定》)也將一稿多投和重復發表列為一類學術不端行為[19]。但是,從第2.5、2.6、3.5、3.6條對一稿多投和重復發表的定義和列舉來看,構成學術不端的一稿多投和重復發表均以投稿人未作說明或違反約定為前提。如果投稿人已如實說明,不應被視為學術不端。可見,構成學術不端所指的一稿多投和重復發表,在主觀上要求投稿人有隱瞞投稿、發表情況的惡意,在客觀上投稿人有造成浪費期刊審稿資源與出版資源的結果。而以預印本向期刊投稿的投稿人,若投稿人已如實向期刊說明了該論文在預印本平臺上的發表情況,則主觀上投稿人并沒有隱瞞投稿、發表情況的惡意;在投稿人如實告知,期刊能夠充分知曉論文在預印本平臺上發表的前提下,如果期刊仍決定接受該論文并進行審稿、出版,則表明期刊愿意付出相應的審稿資源和出版資源,在客觀上投稿人也沒有造成惡意浪費期刊審稿資源與出版資源的結果。因此,以預印本向期刊投稿時,若投稿人已如實向期刊說明預印本平臺上的發表情況,不構成學術不端所指的一稿多投和重復發表。當然,為了避免糾紛,建議期刊在投稿政策中聲明:作者以預印本投稿的論文,需說明該預印本的發表情況和所使用的著作權許可協議;并要求作者在期刊正式出版后,在相應的預印本平臺上聲明論文的正式出版情況,和/或添加指向論文正式出版版本的鏈接。如果期刊希望論文只發表在本刊上,也可以在投稿政策中要求作者告知論文是否已作為預印本發表,并聲明本刊不接受預印本投稿,通過拒稿的方式拒絕預印本投稿。
3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