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設計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7 17:10: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模型設計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數學模型產品設計論文
1設計方案優化的理論分析
作為一個新產品,在設計開始之前,不僅要明確創造產品的目的,而且要搞清楚有哪些約束縮小了設計方案的選擇。這些約束通常是以準確表達出的條件或者以技術要求的形式表示出來的,符合這些約束的任何一個方案,都被認為是可行的,設計的主要任務就是找到這個可行方案,哪怕是只有一個。如果設置的約束不很嚴格,能夠存在多個允許的方案集。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并選擇在不同的技術經濟指標方面有優越性的方案,或者選擇最優的方案。在本質不確定的條件下,常常是很難甚至不可能找到最優的方案并證明它的存在。在解決結構設計任務時,許多計算公式和數量關系是接近的,因為它們是建立在統計依賴關系或經驗數據的基礎上。因此應慎重評價得到的設計方案與實際最優方案的相近性。在進行功能設計時,設計方案優化的主要特點歸結于設計者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可能的方案綜合方法選擇上。而僅僅是在可能的方案集形成以后,或是找到可能的方案形成的有效計算法以后,才會面臨選擇獲取最優方案的方法問題。從本質上說,優化所有這些方法就是對可能的方案離散集合尋找最適條件。個別情況下,可能的方案集被以確定的一組某個結構表示出來,能夠采用已知的優化方法,如網式優化法、排列優化法等。
2案例分析
以飛機上的殼體零件為例,在使用過程中,殼體處于強大氣流中,承受空氣動力負載,除此之外,它還是產品結構動力布局的一部分。在殼體設計的不同階段,創建產品結構和功能優化數學模型。在擬定技術建議階段,為了下一步設計,形成產品Ai主要輪廓F(Ai)的組成,這些主要輪廓確定了產品的功能用途。對于殼體而言,主要輪廓的組成與工作用途輪廓的描述一樣,直接影響了殼體的結構方案和工藝性指標的選擇:FP11為外圈輪廓的圓柱表面;FP12為法蘭接合處輪廓;FP13為殼體的長度L;FP14為殼體內孔輪廓表面;…FP21為外圈輪廓相對理論表面FP11的許可偏差ΔP22;FP22為殼體長度許可偏差ΔP22;FP23為接合處平面平行度許可偏差ΔP23;FP24為內孔輪廓許可的表面粗糙度Ra……在構思結構方案的過程中,殼體的結構方案分割性質是不同的,如整體性程度不同,結構材料不同,毛坯可能的形式不同等。在這個階段借助于生產工藝準備模型和生產模型,進行殼體工藝性評價,生產工藝準備模型能夠評價生產工藝準備的時間長短,生產模型則能夠擴展評價制造產品所需的勞動消耗。針對各種不同的生產過程,對應有不同的殼體結構方案,整體式殼體,這種殼體可由金屬鑄造或者由非金屬材料壓制成型,并需要外圓表面和兩端面加工;雙半殼體組合的焊接殼體,所示,這種殼體是由兩個鍛件經輾壓得到的,并需要外圓表面和兩端面加工與焊接;焊接外殼和法蘭組合的焊接殼體,它是由兩個法蘭和一個外殼組成,主要的聯接工序是焊接及其后的外圓表面加工;非金屬外殼和金屬法蘭組合的殼體,它是由一個非金屬外殼和兩個金屬法蘭組成,并需要外圓表面的加工和法蘭的緊固聯接。為了實現產品設計方案的優化,在設計階段便對殼體的結構元素進行分析。為評價其工藝性,選擇一個與安裝的對接螺釘相匹配的殼體空腔。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空腔可能是圓柱形的,或者是長橢圓形的(A向視圖示)。前一種情況,空腔只能由鉆和锪來實現。但為了螺釘頭能固定在空腔壁上,必須把孔锪到對接螺釘的下方;第二種情況,不要求锪孔,空腔用不少于二道的工序加工完成,即鉆和銑。在設計階段,確定工藝性的任務包含在產品結構元素加工工序和工步方案的評價之中,解決這個任務需借助于基于工序、工步和具體類型設備和工裝水平上的生產系統數學模型。
3結語
產品設計方案的優化方法有多種,借助于數學模型,在草圖設計和結構、功能設計等階段,建立析取或合取形式的數學模型,模型簡單、直觀,便于進行數學模擬,進而達到設計方案優化的目的。
軟交換模型的設計可行性論文
摘要:本文提出了軟交換出現的背景以及軟交換技術相關的協議。以面向對象的方法在Cisco的VOCAL軟交換系統的基礎上開發了一個企業級應用的軟交換模型,系統是按照下一代網絡(NGN)以及軟交換的思想和技術路線來設計和實現的。
關鍵詞:下一代網絡(NGN);軟交換;SIP協議
引言
目前傳統的公眾交換電話網(PSTN)上傳送著許多數據業務,由于快速增長的數據業務給并不適合傳送數據業務的電話網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因此,基于分組技術的數據網與電路交換網最終必將走向融合,產生下一代由業務驅動的網絡。軟交換是下一代網絡交換的核心,如果說傳統電信網絡是基于程控交換機的網絡,而下一代網絡則是基于軟交換的網絡。
一、系統開發的技術基礎
1.1軟交換的概念
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設計
摘要:課程論文是計量經濟學課程應用性教學的有效手段,但在教學實踐中如果設計不好,課程論文教學會因為網絡抄襲和同質化現象達不到教學的目的。為此,文章從論文課時設計、選題設計、內容設計和輔助教學手段設計幾個方面提出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教學的具體設計思路,以期為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應用性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以及教學效果的提高提供新的認識。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教學設計
1課程論文是計量經濟學教學的有效手段
作為經濟學實證經驗分析的一門重要方法類課程,計量經濟學是各國高校經濟類專業的三大核心課程之一。作為一門集統計學、經濟理論和數學三者于一身的應用性理論方法,計量經濟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經濟理論作為理論模型設定的依據,更需要學會應用數學、統計學方法和計算機工具去估計和檢驗模型,對現實經濟問題進行結構分析、經濟預測、政策評價和理論檢驗。所以對于計量經濟學的教學,理論知識的傳授只是手段,最終目的應該是教會學生應用理論方法去分析和解決現實的經濟問題。為了方法應用的教學目的,在本科學習階段除了對計量經濟學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外,還需輔以其它的教學手段加深學生對方法應用的理解,常用的教學手段是案例分析和實驗教學[1-2]。雖然案例分析和實驗教學能夠對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方法的應用有所幫助,但這兩種教學手段還并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方法的應用。因為要用計量經濟方法進行實證分析除了理解方法的含義和應用步驟以及熟悉軟件的操作外,還包含更多的內容。計量經濟學模型研究的完整框架是:關于經濟活動的觀察(行為分析)→關于經濟理論的抽象(理論假說)→建立總體回歸模型→獲取樣本觀測數據→估計模型→檢驗模型→應用模型[3]。在這個研究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如:什么樣的選題適合做實證分析、變量如何選取、數據的可獲得性怎么樣、該如何對數據進行收集和處理、實證結果跟預想結論出現不一致的情況下怎么辦、如何從實證分析結果中提煉出有價值的觀點、規范的實證分析論文如何撰寫,等等。這些問題對于實證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單純依靠案例分析和實驗教學并不能讓學生領悟應用中出現的這些問題。為此,李子奈(2010)主張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應該涵蓋“模型設定、數據診斷、模型估計、模型應用”全過程,將計量經濟學模型的設定理論和方法以及數據的分析和診斷引入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體系中,進行課程教學內容創新。所以計量經濟學的應用教學除了使用案例分析和實驗教學外,還需要在教學階段引入研究式的教學方法,課程論文就是一種可選的教學手段[4]。
2課程論文設計的問題
計量經濟學教學引入課程論文是可行的,因為高校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一般是在大三上學期或下學期。大三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專業理論知識,已經具備對本專業經濟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對課程論文的選題是可以自主完成的。大一大二的文獻檢索課程也使得學生掌握了文獻搜索的技巧和途徑,對課程論文需要用到的參考文獻和相關數據資料也可獨立進行搜索。另外,在大三學習階段,有些高校還會專門通過課程論文指導培養學生的學術規范,為大四畢業論文的撰寫打好基礎。計量經濟學課程在本科大三階段引入課程論文的教學手段,正好契合這個學習階段的教學要求,既培養了學生撰寫實證分析學術論文的能力,又促使學生對之前掌握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雖然從教師的角度看,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教學模式具有可行性,但在實踐中如果設計不好,效果可能不甚理想,容易出現兩個問題:一是網絡抄襲嚴重。使用計量經濟學做實證分析的學術論文在論文數據庫和網絡上比比皆是,學生很容易從這些網絡渠道獲取計量經濟學的范文。如果缺乏有效的課程論文驗收和考核方式,有些學生會從網上或數據庫中下載資料簡單拼湊成課程論文,有些干脆直接從網上下載論文交差[5]。二是同質化現象嚴重。有部分論文雖然不是通過網絡抄襲而由某些學生自主完成,但其他同學也會引用相同的選題,在研究內容、分析思路、軟件操作等方面完全一致,論文并沒有實質性差異,這是抄襲的另一種形式。如果學生的課程論文是通過抄襲而非自己的動手實踐完成,那課程論文的教學模式就失去了意義,非但沒有使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方法的應用,反而造就了惡劣的研究習慣。所以計量經濟學的課程論文需要適當的設計,以避免教學形式和目的相背離現象的發生。
產品設計專業畢業設計定位分析
畢業設計是培養學生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實踐環節,畢業設計既是高校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綜合素質與培養效果的全面檢驗,也是學生對大學四年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系統化、綜合化運用、總結和深化的過程。而設計類院校的畢業設計尤為重要,主要是指各類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班學生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運用已掌握的專業基礎知識與設計表現技能,結合社會需要以實際性課題或虛擬性課題,進行一次全面的綜合性實踐教學活動。按設計的目的來分類,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主要分為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和環境設計三大類。本文主要從產品設計專業的角度來分析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產品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的定位
產品設計專業是將造型藝術、工業生產技術、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緊密聯系的綜合性學科,專業目標是通過專業課程的講授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為,使學生成為懂藝術、懂技術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在產品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教學環節中,要求學生在設計實踐方面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畢業生必須嚴格按照學校的要求完成。首先,畢業設計的作品,一方面要具有實用性,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要具備一定的前瞻性,即能預測市場發展方向,比如概念性創意產品的創作。在畢業設計一開始就要求學生要有明確的設計理念,并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從設計理念的提出到設計模型的展示,是一個學生想象思維能力和具象表達能力的體現。其次,要嚴格按照畢業設計時間進度。
二、產品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的程序分析
以哈爾濱商業大學設計藝術學院為例,產品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分為六個階段:準備階段、畢業設計/論文的開題階段、畢業設計中期階段、畢業設計末期階段、畢業設計收尾階段、畢業設計/論文答辯與成績評定階段。產品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與普通的文理生的畢業論文相比,它的內容與要求更為豐富、復雜,除了完成畢業論文,還要完成大量的設計任務,制作設計手冊、產品模型、成果展板以及辦畢業設計作品的展覽等等,工作量極大,要求極高,這需要畢業生必須了解自己專業的特點,很好的來安排工作的時間進度,保質保量的完成畢業設計/論文的所有內容。針對產品設計專業的特點,將在教學過程中對畢業設計/論文的安排的六個階段應該做的內容和須注意的事項一一分析如下:第一階段:準備階段是在11月初,要求畢業生完成畢業設計選題(題目可暫定),并要求近兩年的課題重復率應控制在10%以內,同一屆學生課題無重復率。好的選題是一篇畢業論文成敗的關鍵,如果選定的題目毫無意義,即使努力完善文章結構,也不會有太好的效果。在這個階段學生往往陷入迷茫,不知要做什么,甚至不知如何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那么指導教師應該給予正確的指引和教導,先大量的閱讀文獻、收集、整理資料,從對資料的整理中確定自己的方向,直到確定題目。第二階段:畢業設計/論文的開題階段指導教師向學生下發《畢業設計/論文的任務書》,要求學生在這個階段廣泛查閱國內外參考文獻,并撰寫開題報告,準備畢業設計與論文的開題答辯。同時在時間進度上,要求畢業生在3月20左右返校,初步完成論文的大框(提綱)及畢業設計圖紙1/3的工作量。這個階段是比較容易出問題的階段,學生經歷了一個寒假,在學習上較松懈,指導教師需要及時監督,并檢查要求完成的工作任務:首先檢查論文的目錄大綱是是否論點、論據清晰、論點是否正確論據是否充分、否符合邏輯性,接著檢查設計方案的草圖、方案的初稿、方案的過程以及設計圖紙是否規范等第三階段:畢業設計中期是在4月20左右之前,要求畢業生完成畢業論文的寫作及畢業設計2/3的工作量,開始籌劃模型的制作。在這個階段指導教師應經常督促、檢查學生畢業設計與論文的進展情況,及時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第四階段:畢業設計末期是在5月20左右之前,要求畢業生完成畢業設計/論文的撰寫、修改和定稿;嚴格按照學校統一規定的論文格式做最后的檢查工作,無誤后,按順序裝訂成冊。同時模型已開始制作。第五階段:畢業設計收尾階段是在5月30日之前,完成畢業設計的論文、設計圖冊、展板、模型的全部工作。第六階段:畢業設計/論文答辯與成績評定階段,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及答辯的表現,按《畢業設計/論文的評分標準》給出成績。通過對產品設計專業畢業設計六個階段的分析,了解到每個階段的需要做的工作及工作中可能產生的問題,產品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應以市場為導向,培養綜合實踐型人才,畢業設計從選題到設計到模型都應與實際的生產生活、市場接軌,必須依托于市場的需求,遵循市場規律,不能孤立發展一個專業。
三、小結
關于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探討
一、數學建模競賽概述
競賽形式組委會規定三名大學生組成一隊,參賽學生根據題目要求可以自由地收集、查閱資料,調查研究,使用計算機、互聯網和任何軟件,在三天時間內分工合作完成一篇包括模型假設、模型建立和模型求解、計算方法的設計和計算機實現、結果的檢驗和評價、模型的改進等方面的論文(即答卷)。競賽評獎的主要標準為假設的合理性、建模的創造性、結果的正確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
二、賽前學習內容
1.建?;A知識、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
(1)掌握數學建模必備的基礎知識(如線性代數、高等數學、概率統計等),還有數學建模競賽中常用的但尚未學過的方法,如灰色預測、回歸分析、曲線擬合等常用預測方法,運籌學中若干優化算法。(2)針對數學建模特點,結合典型的問題,重點學習幾種常用數學軟件(MATLAB、Lindo、Lingo、SPSS)的使用,并且具備一般性開發能力,尤其應注意同一數學模型,有時可以使用多個軟件進行求解。
2.常見數學建模的過程及方法
模型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研究
摘要:針對計算機類專業本科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學生未能較好完成畢業設計預定目標的原因,提出在本科畢業設計過程中應用增量開發模型,結合過程管理逐步達到畢業設計預定目標,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并進行了相關實踐和總結。
關鍵詞:計算機類專業;畢業設計;增量開發模型;過程管理
1提出問題
在計算機類專業教學的目標中,除了使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的專業基礎知識外,還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作為計算機類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畢業設計是以學生為主體,在校內教師或校外工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圍繞特定選題進行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學習和開發過程,是提高學生工程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前期的綜合課程設計鞏固已修專業核心課程的知識,并提高其綜合應用能力、動手實踐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及協作能力。與課程設計不同,畢業設計更強調系統性和綜合性,使學生在以下方面得到鍛煉和提高: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②自主獲取新知識、獨立發現問題的能力;③計算機系統設計和開發的能力;④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⑤文獻檢索、資料查詢以及論文寫作能力[1]。畢業設計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工程技術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的主要教學環節,也是對大學生所學課程質量的綜合檢驗,是學生從學校走向工作崗位的重要過渡階段。作為本科生畢業前的關鍵實踐環節,畢業設計周期長、任務重,如果不采用有效的開發方法和管理措施,極易出現未能達到預期目標、畢業設計質量低下等問題,影響學生的畢業。實際上,計算機類專業的本科畢業設計可以視為一個小型軟件系統的開發過程。目前,在畢業設計實踐中也出現了應用軟件工程思想的相關探索,包括分析畢業設計和軟件生命周期各階段的映射關系[2]、用軟件工程思想指導畢業設計[3-5]等。
2計算機類專業畢業設計現狀分析
昆明理工大學信息工程與自動化學院計算機系1985年開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目前共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軟件工程等3個計算機類專業。這3個專業均在大四上學期第10周為學生分配指導教師,開始畢業設計工作,大四下學期第16周進行畢業設計答辯,要求每位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獨立分析、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近年來,在計算機類專業的畢業設計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未能較好地完成畢業設計的預定目標,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質量較低,體現出來的問題主要包括:
食品設備在畢業設計的應用與實踐
[摘要]構建數量充分、內容豐富的三維設備以及通用零件數據庫,使學生在畢業論文中直接調用,然后一步轉化生成工程圖紙,過程簡單、方便、高效。本文以硒代胱氨酸的合成和制備為畢業題目,對已建立的模型庫供進行實踐和和應用,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食品設備;3D模型庫;本科畢業設計
工科畢業設計是本科教學階段的極其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的重要訓練[1,2]。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涉及到大量的專業知識,從多年的從教經驗看,學生最感頭痛、最吃力、效率最低的其實還是工程圖紙的繪制問題。傳統圖紙繪圖一筆一畫,一橫一豎,面面俱到,細節多,工作量,學生畏難情緒較大,一般學生很少選作需要繪圖的畢業設計。單從繪圖制圖角度考慮,不難看出教學過程中存在兩大短板:(1)在傳統教學中,教材的編排是以正投影為主線,強調的是平面投影圖的繪制。這樣出現的問題在于:三維向二維或二維向三維轉化過程,學生必須具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但非機械類學生只有一個學期共48課時的訓練,離實際要求確實有一定距離。(2)三維造型在機械領域已經成為了非常主流的繪圖模式,在制圖過程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其他非機專業中,特別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中,由于安排的學時較少,或者領導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三維造型的學習和利用基本處于初級或空白的狀態。如何突破現狀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建立滿足食品學科的3D模型,供學生在畢業論文根據實際需要直接調用,則既可以解決同學們在有限的學時內難以完成三維軟件學習的難題,還可以使學生輕松、順利畢業設計,可謂一舉兩得。本文擬結合食品工廠的實際應用,建立3D數據庫。讓學生結合所學理論知識,發揮空間想象能力,借助3D數據庫,建立模擬食品工廠或復合機械,轉化生成工程圖紙。
1食品設備3D模型庫的構建方法與程序
1.1食品設備。3D模型庫的構建方法食品設備3D模型庫實際就是通過三維建模構建一系列的食品機械設備。首先,當然是標準(通用)食品機械數據庫的建立,采用經典三維軟件主要為Autocadplant3D[3],建立各種通用設備,如各種罐、各種泵不同型號、不同尺寸的三維模型;其次,建立非通用設備標準零件的數據庫,為非標設備的簡單構建以及組合設備的設計提供集成模型塊;另外,利用3D造型數據庫并根據實際工廠的布置,構建圖形化虛擬工廠,并結合三維軟件操作命令,建立“一鍵式”轉化生成工程圖紙流程;借助3D打印機,打造教學或學生創意模型。最后,當然需要建立3D設備數據庫使用規范和操作指南,以供更多的學生規范化使用模型庫。1.2食品設備。3D模型庫的構建程序具體構建三維模型庫需要如下步驟:(1)根據食品加工過程中經常使用的14類設備,檢索常用的尺寸和規格,分成若干小類,并建立簡單易用的數據庫。(2)對中各類設備,按不同規格(尺寸、壓力、類型),利用三維軟件繪制三維形象,建立具體的三維設備圖形庫。(3)食品工廠中涉及到少量非通用設備,市場上需要定制。本項目建立標準零件庫,方便非通用設備的組裝需要。(4)現代已經建立許多成熟的食品工廠。通過建立的3D設備模型數據庫,搭建虛擬的食品工廠模型。并通過三維軟件自帶的“三維轉二維”命令集,使3D圖形轉化生成二維工程圖紙。同時,借助3D打印手段把3D圖形轉化生成實實在在的3D模型或同學們的創意、想法變成觸手可及的實物。(5)三維數據庫的推廣使用,需要建立詳細的使用說明和使用規范,為同學、老師的方便使用提供指南性文件。
2食品設備3D模型庫在畢業設計中的應用
研究論文應當重視實驗動物應用狀況的描述
[關鍵詞]研究論文實驗動物應用狀況
動物實驗是醫學研究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在人類疾病的調查和防治研究等諸多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目前,國內外公認實驗動物質量的標準化與否直接影響著科學研究水平的高低,實驗動物水平應當與科學研究的水平相匹配。因此,人們愈來愈重視實驗動物的標準化問題。但是,醫學研究論文中對實驗動物應用狀況的描述尚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而描述的狀況既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實驗動物應用的情況,也反映了科研論文的規范化程度[1],并進而影響論文的質量和交流。作者通過對《中華醫學雜志》、《中華內科雜志》、《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中華病理學雜志》、《中華腫瘤雜志》、《中國病理生理雜志》、《中國應用生理雜志》、《解放軍醫學雜志》、《第三軍醫大學學報》和《第四軍醫大學學報》1991~1996年各期刊載的呼吸系統疾病論文為例進行調查,并隨機抽檢了《RespirationPhysiology》、《EuropeanRespiratoryJournal》、《AmericanReviewofRespiratoryDisease》及《AmericanJournalofRespiratoryandCriticalCareMedicine》中應用實驗動物的文章。填寫問卷,依文獻計量學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如下:
1.10種雜志文獻中呼吸疾病所占數量有明顯差異,平均占總量的12.93%。其中《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中呼吸疾病占80.31%,《中華內科雜志》中占11.57%,《中華腫瘤雜志》中占10.11%,《中國病理生理雜志》中占9.55%,比例較高?!吨腥A病理學雜志》中占7.96%,《中華醫學雜志》中占4.81%?!吨袊鴳蒙黼s志》中占5.54%。而《第三軍醫大學學報》中占3.73%,《解放軍醫學雜志》中占2.31%,《第四軍醫大學學報》中占2.53%,比例較小。
2.約有1/4的研究論文是通過動物實驗進行研究工作的,幾乎涉及呼吸系統的各種疾病,主要以阻塞性肺氣腫、肺原性心臟病、支氣管哮喘、呼吸衰竭、肺癌為主。幾種雜志不平衡,《中國病理生理雜志》所占比例高達75.25%,《中國應用生理雜志》所占70.27%,比例較高,《第四軍醫大學學報》為62.07%,《第三軍醫大學學報》為48.00%,《中華醫學雜志》為32.76%,《解放軍醫學雜志》為18.52%,《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為13.15%。而《中華內科雜志》和《中華腫瘤雜志》較少,分別為7.74%和8.60%。這與各雜志刊文的側重點有關。
3.理想的動物模型應是規范化的,能夠準確地重復再現。為此,應嚴格控制影響因素,力求一致性。影響復制的因素可分為兩大類:動物因素和環境因素。動物因素包括遺傳因素、性別、年齡、疾病因素。環境因素包括營養、氣候、理化、居住因素。因此,研究論文中對這些因素均應描述。調查中發現文章標題作為研究核心,有39.08%的文章沒有注明實驗動物的種名,有些文章應用了不規范的俗名,如“大白鼠”、“小白鼠”等。24.43%的文章沒有交代實驗動物的品系、品種。57.47%的文章既不記敘實驗動物的來源,也不交代其遺傳背景。性別、年齡和體重因素,分別有31.32%、99.13%和13.79%的文章無記敘。一些文章實驗動物的數目偏少,不足以達到統計學的要求。有11.78%的文章甚至未提實驗動物的數目。當然,近交系動物可以突破統計學上的要求,但也必須滿足一定的數目。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4.動物實驗的條件:98.56%的文章根本不提及飼養方式,99.14%的文章對實驗環境未記敘,僅有1篇文章(占0.29%)提到了實驗動物的合格證。有5篇文章是應用裸鼠進行的實驗,其中僅1篇提及動物實驗條件。
畢業論文寫作手冊
一、畢業論文題目:
××××××××
二、主要任務與目標:
1、查閱不少于10篇的相關資料,其中英文文獻不少于5篇,完成開題報告。
2、×××××××。
3、完成不少于××××字的英文文獻翻譯。
基于BBNs的軟件故障預測方法
摘要:本文在分析已有軟件故障預測方法后指出:論文單純從軟件開發過程的某個階段或基于幾種度量來預測軟件故障是不充分的.提出綜合利用軟件開發過程信息構建基于BBNs軟件故障預測模型.本文從一個基本的貝葉斯信念網(BBNs)故障預測模型出發,擴展基本節點,得到了一個較完善的故障預測模型,結合已有的關于軟件度量的研究成果,提出利用軟件度量和專家知識確定節點狀態概率分布.仿真實驗結果表明該模型與實際情況相符合,具有一定的故障預測能力.
關鍵詞:軟件故障預測;貝葉斯信念網;軟件度量
1引言
當前關于軟件故障預測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軟件工程領域的某個方面,畢業論文如面向對象系統中利用各種度量屬性建立模型預測故障數和故障傾向,利用測試過程中用例的覆蓋率預測模塊故障,利用專家經驗建立專家知識庫預測故障等等.軟件故障的原因貫穿于軟件開發全過程,僅從一個方面來考察軟件故障是不充分的.近十幾年備受關注的貝葉斯網絡(BBNs)對于解決復雜系統不確定因素引起的故障具有很大的優勢,被認為是目前不確定知識表達和推理領域最有效的理論模型.本文提出基于BBNs的故障預測方法,綜合利用軟件開發過程信息預測軟件故障.
2軟件故障預測的研究現狀
預測故障的方法可以分為兩大類:(1)基于數量的技術,關注預測軟件系統中的故障數;碩士論文(2)基于分類的技術,關注于預測哪些子系統具有故障傾向.第一類已經有一些研究,但是開發一個有效的模型比較困難.第二類方法更成功一些.利用軟件度量來預測故障傾向是一個重要的趨勢和研究內容,當前的預測模型涉及軟件設計度量,代碼度量和測試度量.軟件維護的歷史數據,例如軟件改變歷史[1]和過程質量數據[2]也被用于軟件故障預測.很多專家認為開發過程的質量是產品質量(這里默認是殘留故障密度)最好的預測器.AhmedE.Hassan等人提出利用啟發式規則預測軟件子系統故障傾向[3].還有文獻提出利用測試過程中的各種數據(如測試覆蓋率)來預測故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