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利竅方治療尿道綜合征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28 11:32:00

導語:針灸利竅方治療尿道綜合征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針灸利竅方治療尿道綜合征分析論文

針灸利竅方

治療組取穴:關元、中極、陰廉(雙側)、陰陵泉(雙側)、三陰交(雙側)。操作手法:在針刺關元、中極穴位時,針感須向下陰部放射;針刺陰廉時針感向上放射至陰部;其余穴位以酸脹為度。每周治療3次,每次20分鐘,其中留針過程中每10分鐘行針1次,每10次為一療程,治療3個療程后統計療效。

對照組:安定片2.5mg,1日3次;谷維素片20mg,1日3次。10周后統計療效。

臨床應用

1.臨床資料

所有病例均為門診病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共28例,年齡30~68歲,平均46.1歲;病程6個月~20年,平均7.5年。對照組:共24例,年齡28~65歲,平均44.5歲;病程5個月~18年,平均6.9年。經統計,兩組病例年齡、病程比較無明顯差異。

2.納入標準

參照國際尿控協會(ICS)標準:具有主癥尿頻、尿急和排尿不暢;排除下尿路感染、腫瘤、神經原性疾病及外傷等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礙。

3.觀察指標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分為:短期治愈:臨床癥狀消失,每24小時尿4~6次;好轉:臨床癥狀明顯減輕,每24小時尿7~10次;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每24小時尿10次以上。

生活質量評估:參照國際尿控協會推薦的生活質量評估表(WHO,巴黎,1994),依據患者對生活質量的滿意度來評價排尿狀況的改善效果,具體分為非常好,好,多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各半,多數不滿意,不愉快,很痛苦等幾個級別。

4.治療結果

治療組:28例,治愈7例,好轉17例,無效4例,治愈率25%,好轉率60.7%,總有效率85.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X2=5.8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進行加權分統計,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與對照組比較,P<0.05。

治療組在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見表2。

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估比較,經卡方檢驗:P<0.01。

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女,38歲,工人。2005年7月初診。1年前因發熱腰酸、尿頻、尿急在外院就診,尿常規有紅、白細胞,診斷為尿路感染,經服退熱藥、抗生素治療后癥狀消失。近半年來,勞累后出現尿頻、尿急、小便不暢。白天每隔1~2小時小便1次,夜尿4~5次。尿常規檢查正常,服抗生素后癥狀不見好轉。經人介紹來我科要求治療,患者癥狀符合非感染性尿道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就診后即針刺關元、中極、陰廉(雙側)、陰陵泉(雙側)、三陰交(雙側)。每周3次,10次后,尿頻,尿急癥狀緩解,排尿次數減少。15次治療后,小便完全恢復正常。

討論

尿道綜合征,西醫把其歸咎于尿路感染后治療不徹底引起,由于此綜合征病情遷延難愈,可引起患者精神緊張、焦慮,又加劇了尿頻、尿急等癥狀。目前西醫一般給予對癥治療,外科主要采用手術治療,內科治療主要使用鎮靜劑,以及肌肉松弛劑和神經調節劑,對部分絕經期婦女還使用雌激素治療。中醫無此病名,但從歸屬來看,當屬祖國醫學之淋證范疇。

中醫認為:肝氣郁結和下焦濕熱是尿道綜合征的始動因素。本病初起臨床表現以尿頻、尿急、小腹滿悶為主。情志因素易導致發作或癥狀加重,患者也往往伴有情緒癥狀。肝郁氣滯,氣郁化火,氣火郁于下焦;或邪犯少陽,樞機不運,氣化失常,決瀆失職,水火升降不能順接貫通,水濕濁毒瘀郁于下焦?!蹲C治匯補》說:心腎氣郁遂使陰陽乖格,清濁相干,蓄于下焦膀胱,而水道澀焉。

脈絡瘀阻是病變發展的重要病理環節。隨著病情的反復,病程日久,表現為尿道刺痛,小便淋瀝不盡,舌質紫黯,脈來艱滯而澀。正如葉天士所說:

“久病必入絡,其所謂病久氣血推行不利,血絡之中必有瘀凝,故致病氣纏綿不去,必疏其絡而病氣可盡也?!?/p>

腎虛和膀胱失約是尿道綜合征頑固不愈的原因所在。祖國醫學認為,腎與膀胱相表里,生理上共同完成對津液的氣化和排泄作用。腎氣充足,則膀胱氣化有權,水道通利;腎元不固,命門火衰,不能鼓動膀胱氣化,導致水道通調受阻,出現尿頻,尿急,排尿不暢。臨床上患者多伴有腰痠耳鳴、脈遲弱等腎虛見證。

脾虛是本病發生、發展的內在基礎。脾屬土,乃后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又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若脾胃健運,則氣機升降如常,氣血充盈,可有效抵抗濕熱之邪侵襲。反之,若脾失健運,脾胃不能運化水谷精微,可使氣血生化乏源,從而使機體抗病能力減退,導致濕熱之邪侵擾。又脾主水濕,脾虛可使水濕內停,內濕外濕,同氣相求,互為吸引,尤易導致濕熱為病。本病初期如過用抗菌素及中藥苦寒之劑,清利太過,易導致損傷中氣;或因久淋不愈,濕熱余邪不去,又可進一步加重脾虛,而致氣虛下陷。正合《靈樞·口問篇》云:“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

從針灸臨床實踐中觀察,本病主要有二方面癥狀:排尿障礙和尿道癥狀。根據這一特點,方用益元化氣、通絡利水治療原則。選用關元,任脈經穴,臍下三寸,為人之丹田,腎氣動脈之際,是陰經中的陽穴。針之可調補元氣,溫煦元陽;中極,膀胱經募穴,兩穴相配,命門火旺,腎氣充足,膀胱固攝有度,氣化有權,則水道通利;陰廉,肝經穴位,陰器,筋經聚集而成,為肝經所主。針刺此穴,可疏通經脈,通利尿道;陰陵泉,脾經合穴,針之可健脾化濕利水;三陰交是肝、脾、腎三經交會穴,調和諸經氣血。

實驗針灸研究證實,針刺腹部,使針感直達膀胱及會陰部,直接刺激支配腹、盆腔臟器的植物神經脊髓節段及脊髓中樞,使過度興奮的神經元得到抑制;加快局部血液循環,改善代謝能力;緩解了尿道括約肌及盆骶肌肉痙攣。配合肢體穴位,調節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功能,調節陰陽平衡,提高機體的整體機能。

摘要:本文運用針灸利竅方治療了52例以排尿障礙和尿道癥狀為主要特征的尿道綜合征,采取在針刺關元、中極、陰廉、陰陵泉和三陰交,并使針感向陰部放射,達到治療此病的目的。在臨床觀察結果:針灸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5.7%,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治療組在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也有明顯提高。

關鍵詞:尿道綜合征利竅方針感

尿道綜合征又稱無菌性尿頻、排尿困難綜合征,指有下尿路刺激癥狀,而無膀胱、尿道器質性病變及明顯菌尿的一組癥候群。臨床上多見于女性患者,以尿頻、尿急、排尿不暢、小腹墜脹為主要表現。該癥候群病因復雜,有病程較長,常反復發作,纏綿難愈的特征。有尿路感染癥狀的婦女中約40%~50%患者屬此綜合征。因認識上存在不足,極易誤診為尿路感染而長期予以抗生素治療。本科運用針灸利竅方治療尿道綜合征,取得一定的療效,現將治療的52例病例報告如下。

【參考文獻】

1宋波,郭勉,金錫御,等.女性尿道綜合征尿動力學診斷.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93,14(2):115~117.

2鄭蕙田,王宇,汪司右,等.尿道綜合征的中醫辨證與尿動力學關系研究.中醫雜志,20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