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照對比中了解語文教學

時間:2022-12-12 03:30:00

導語:參照對比中了解語文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參照對比中了解語文教學

一、許多人對語文教育的片面認識

許多人認為語文教育僅僅是語言文字的教育,學語文就是學會聽說讀寫,認識幾個字,會寫幾篇文。通俗地說,語文就是個工具,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工具,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工具。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工具,這句話怎么看,我沒有發言權;語文就是個工具,這句話有很大的問題。說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工具,表面上是對語文的重視一要想學好其他學科,必須先學好語文,語文多重要啊,而實際上是對語文的貶低,因為語文的價值絕不止于工具性,它還具有豐富的人文性。我們知道,工具是可以和使用者分離的,鐮刀、鋤頭是農民的工具,粉筆是教師的工具,這些東西都能和使用者分離。但語文呢,它一旦被使用者掌握,就植根在使用者的頭腦里、思想中,須臾不可分離。沒有語文,人們就不能思考。語文是思想的家園。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人的社會化的過程。人是在掌握母語文的過程中成為真正的“人”的。

二、我們應有的語文觀

語文是言語/文化。語文的表層結構是一般意義上的語言,準確的叫法是言語,包括葉圣陶先生說的口語和書面語兩種,語文的深層結構是文化。如果語文是一只手,那么言語和文化就是手背和手心的關系,是血肉相連、不可分割的關系。這就是我的語文觀——言語/文化觀。語文是言語/文化,語文能形成一個人的文化心理,是一個人思想文化的組成部分。因此,語文課不能單單進行語言訓練,還要進行文化熏陶。

所以。實際上,語文教育除了語言文字教育;起碼還包括文學教育、審美教育,甚至包括心理健康、倫理道德、哲學、歷史等方面的教育。為什么把語文教育叫做大語文教育,原因在于此。為什么說文史哲不分家,原因在于此。所以我說,語文教育是最大眾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母基。當然,我這樣說。絕沒有以語文教育代替其他教育的意思。每門學科都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但很顯然,語文教育體現了多門學科的教育價值。

三、語文教學和數理化教學的本質區別

1數理化教學主要是再現性教學,語文教學主要是表現性教學。再現和表現是文藝理論中的兩個術語。我把它借用過來,用以揭示語文教學和理科教學的不同。所謂再現,就是客觀復現,數理化教學主要是把客觀世界的規律(表現為定理、定律、公式)客觀復現給學生,使學生認識它、理解它、喜愛它、運用它,所謂表現,就是主觀外現,語文教學主要不是再現客觀世界,而是表現主觀世界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比如講課文《鴻門宴》,講到劉邦和項羽的形象,不同的老師會有不同的講法。有的老師對劉邦贊賞有加,說他善于用人,且性格就像太極拳著數。有時禮賢下士到唯唯諾諾,有時威加海內到目空一切。有時儒雅到與臣子徹夜長談治國安邦大計,有時流氓到揚言可與項羽分吃父親的人肉羹,而項羽則不會用人,目光短淺,且有勇無謀,異常殘暴。有的老師恰恰相反,說項羽是一個失敗的英雄,頂天立地。英勇絕倫,兒女情長,而劉邦則是個無賴,是個政治流氓。

數理化教育執著地把學生帶進客觀世界,相反,語文教育務必執著地引導學生走出客觀世界,走進主觀世界。講柳宗元的詩(江雪),不要討論老翁為什么在那么冷的天還要去江中釣魚,是因為老翁愛吃魚,還是家里窮沒什么吃的了,還是釣魚想去賣;也不要討論江面上結冰了怎么釣魚,是否需要把冰鑿破。詩所描繪的不是一個知識世界,不是一個有著普遍的因果聯系的客觀世界,而是一個詩意盎然的、充滿模糊與神秘的主觀世界。講比如,數學老師張三和李四教同一章同一節,他們的教學方法和風格可能一樣也可能不一樣,但教學內容是一樣的琶語文老師王五和趙六教同一單元同一課,他們的教學方法和風格可能一樣也可能不一樣,但教學內容常常不太一樣,甚至很不一樣。這是因為,理科教學在于再現客觀物理世界。多給學生太科學的東西,文科教學在于表現主觀心靈世界,多給學生太老師的東西。

2數理化教學是能懂才學,懂了才能接著學,前邊的內容不懂就影響后邊內容的學習。語文教學是不懂就能學,學了以后可以多懂也可以少懂。前邊的內容不懂。基本不影響后邊內容的學習。

不能教幼兒園小孩微積分,因為幼兒園小孩的心智還沒有成熟到能接受微積分的程度。但可以教幼兒園小孩背孔子的(淪語),因為雖然不太懂但能記住。學數學。都是學會了一元一次方程,接著再學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能反其道行之,因為數學有鮮明的邏輯結構。但學語文,常常可以把課文順序打亂,因為語文基本不是一門知識性學科,沒有清晰的邏輯結構。學習語文,應該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多背,像牛吃草一樣先吃下去,然后用一生的閱歷去“反芻”。

四、語文教育與外語教育的異同

語文教育和外語教育由于都是語言教育,所以有許多相同之處,比如對聽說讀寫的重視,對背誦的重視等。但外語教育是非母語教育,人們學習外語;主要當作交際工具來學。雖然也涉及到異域文化的學習,但那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外語。而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除了要認識理解、熟練運用母語,還要傳承民族文化。母語文教育有權利和義務保存和發展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國語文教育有權利和義務讓中華文化自強的力量,兼容的氣度,靈變的智慧,注重人格、注重倫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諧的東方品格以及釋放著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身上傳承和發展,從而使整個中華民族在現代化、世界化、全球化進程中保持自己鮮明的特色,不致迷失自我。

五、東北師大附中的語文教育理念

東北師大附中語文組經過馬洪邦、張玉新、孫立權等幾代語文入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孜孜探求,終于確立了語文教育的核心理念——語文教育民族化。

1“語文教育民族化”的含義。“語文教育民族化”是一種教育理念,它不是舊式語文教育的復辟,而是語文教育傳統(既包括千年的傳統,也包括百年的傳統)經過現優性改造后的新生再現。它的目標是現代化。它的過程是民族化。只有堅持走語文教育民族化的道路,才能實現現代化的目標。所以語文教育的民族化,就是本位現代化。它是向前看的,但在向前看的同時,它也向后看。就是說在追求現代化的同時,必須回頭審視傳統,它要重新找回傳統語文教育的精華,并發展這種精華,為建構一個全新的母語文教育提供基本的思想資源。

2語文教育民族化的實質內涵。語文教育民族化的實質內涵是主張按照漢語言文字特點與漢語文學習規律來進行和改造語文教學,以盡快祛除語文教學效率低下的痼疾,加速提升青少年乃至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

3語文教育民族化的意義。語文教育民族化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密切相關。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而語文是民族精神的載體,語文教育是維系民族精神的根基。德國哲學家、語言學家洪堡特說:“民族的語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語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過了人們的任何想象,”一個民族,文化復興了,才可以說這個民族復興了,而中國語文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中國語文教育有權利和義務讓中華文化自強的力量,相容的氣度,靈變的智慧和注重人格、注重倫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諧的東方品格以及釋放著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身上傳承和發展。語文教育的過程是體認中華民族文化的過程,是民族文化復興的奠基過程。所以,語文教育民族化就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語文尋蜻擔負著承續國統、光大國粹的重任。若使中國閎碩壯美之學絕于我手,是我輩語文教師之罪也。中國近代以來一百年的語文教育把中國文化傳統攔腰斬斷,但這只是傳統(幾千年)一時的中斷,甚至是必要的中斷。今天,到了重新接續上千年文化血脈的時候了。為天地立人,為生民立道。為往圣繼絕學,為來世開太平,語文教育的鐵肩不但此道義,舍我其誰?民族化的語文教育將通過培養一批批的學生(未來的社會人)以達到重蓮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歸復中華民族之魂的目的。

在語文教育民族化理論的指引下,東北師大附中語文同仁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系列教改實驗,包括兩年教背古典詩詞三百篇實驗、五年教背古典詩詞五百篇實驗、讀背(論語>實驗、批注式閱讀實驗、讀整本的書實驗、啟迪靈性的作文教學實驗、漢字書法教育實驗。這些教改實驗,有的已通過省級驗收。有的成為國家級課題的重要內容,有的在東北地區乃至全國語文界產生了重要影響,正在催生“東北派語文”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