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評價必須標準
時間:2022-05-05 11:03:00
導語:作文評價必須標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評價無序,收益微。作為一次完整作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作文評價過程中,師生按作文要求審視文章,發現其中的優點與缺點,以理性思維認知,歸納該次作文寫作情況,然后把信息反饋到寫作實踐,從而進一步指導寫作,提升作文水平。沒有評價,一次作文課就不完整或間接導致該課失敗。但有的作文評價課,雖然教師指導明確,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做到互動交流、氣氛活躍,但這一表象下教學結果多數情形是老師一人或連同幾個“寫作高手”心知肚明、體會深刻,而多數學生則還處于思維模糊的認知狀態,收益甚微。這種現象值得思考。
隨著課堂作文評價方法探索的深入,我們便會發現:在具體評價中,有時學生評價的目的模糊,不夠鮮明;評價操作過程欠規范,程序不清;評價方式缺乏系統性,隨意性很大;理性分析缺乏辨證思維,多以感性為主;信息反饋不能及時到位,互動交流缺少持續性等等。所以作文評價中,如何做到評價規范化、系統化,分值設定的量化,是值得探究的,以進一步完善作文評價體系,使之目的明確,操作更具體、規范,讓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參與進來,學在其中,樂在其中,收益在其中。
經過實踐總結,我們制訂了《作文評價表》,以表格的形式,直觀、具體列出評價項目,審改內容,評價結論,量化值域。力求做到規范化,系統化,考評量化。該表重理性分析,嘗試把常規作文教學評價要求與高考作文評價標準有機結合,力爭在評價實踐中做到目標明確,有據可依,以理服人,定性量化、科學化。
該表由兩個部分構成:前半部分是常規作文教學評價;后半部分是以高考評價標準為參照的量化部分。
常規評價部分設定四欄。第一為“文題”“作者”“評者”欄。填充三個方面信息,便于交流與互動。第二為“審題”項目欄。由評審者回顧作文要求,此次作文訓練的重點、難點,并結合作文寫作角度,簡明扼要地確定評價原則,以總攝下面的評價。第三是常規“評價”主體欄。命名為“精雕細琢”,同時以豎欄明示原則“探幽發微,以理服人”,并列出“增刪調整,分條列出”提示。作為主體部分,強調“見仁見智”“以理服人”,目的是增強學生對作文認知從感性向理性的關照,盡量減少感性色彩,做到辨證、全面、發展地看待作文,并分條列出,便于作者、評者雙向交流、切磋。第四是“交流體驗”欄。分為“亮點薈萃”“慧眼補拙”二條,這是文字評述部分,參照上面所有內容,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對作文進行簡明扼要地客觀地評述。
第二部分引入高考作文評分標準部分參考量化評分。總分值為60分,由內容、表達、發展三部分構成,分值各占二十。依次列出等次欄并標出賦分值域,讓學生評價時來對應參考,做到細化、量化,賦分項目操作具體、簡明清晰,以訓練思維,明確作文評價方法,再反饋到作文常規教學,從而規范寫作的方向。
對該表的創設,筆者談幾點認識。
其一,該表進一步完善了作文評價的規范性,操作便捷、重實踐、反饋理性化。從評價的模糊性走向進一步完善,以表格的形式出現,給出固定評價信息欄,明示評價的方向和要求,師生對評價的程序一目了然,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評價作文時都能做到有的放矢,操作便利。避免隨意性,突現作文評價的系統性,便于集中學生精力,節省課堂時間。在評價實踐性上,這份表格更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生生、師生交流互動。無論是采用“分組評價”“自我評價”“互相評價”“老師評價”等哪種方式,該表格都可以作為介入平臺。評價實踐中,學生的“比爭”意識易于調動,充分展示自我的認知水平,而且老師也便于與學生互動,做到有表可依,有據可查,有理可辯。在信息反饋上,這份表格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理性思考。它的“分條陳述,以理服人”指導原則,側重理性思維,辨證思維,盡量減少作文評價中的感性認識,力爭發現問題和從本質上解決問題,易于交流時從思想上接受,從而再作用于寫作本身,提高學生理性認知,在評價實踐中自覺提升寫作水平。
其二,該表實現了常規作文教學評價與高考評分標準的有機結合。這是該“評價表”的大膽嘗試。常規作文評價的具體性、針對性要求,教學中圍繞一篇文題的要求確定,由于訓練寫作的文體、角度、目的、側重點等的不同,所以常規作文評價審評特點顯得個案性鮮明,可以說“一文一個評法”,標準具有很大不確定性。而引進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因其有相對固定性,參評項目很詳實,條目清晰,等級鮮明,賦分值域固定,這為學生評價賦分提供了直觀、具體的參照體系,便于在常規評價的動態變化中摸索出一套相對固定的評價方案,增進評分的規范化、科學化、理性化,以實現評價賦分的細化和量化,同時衡量評價水平的高低。通過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的參照考量,反作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可引導寫作自覺向優秀作文看齊,檢驗自己的不足,提高創新意識。
其三,該表的評價結果易于二次激活學生創作思維,實現一文三方的二次交流創作,提高教學效率。該表的評價核心是“作者與評者的理性交流”,參與合作者有師生三方,作者提供范文,學生評價,教師審閱文、表,最后三方進行交流,無形中實現了對一篇文章的三次審閱。之后,作者反思作文,評者參比己文,老師總結教學,實現“一表三雕”之功效。
當然,以表格的方式來評價作文,不足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作文是心靈的折射,反映人的思想,具有復雜性,評價作文也屬于心的交流,而表格勢必對評者有所限制,以有限抑無限,可見其局限性;另外,表格中現有的項目又未必完善和科學,需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積累經驗來彌補不足。設置“作文評價表”的意義在于規范現有作文評價過程,讓學生養成系統評價習慣,理性對待作文,教師便于指導寫作和科學評價。該表是作文評價進一步深化的大膽嘗試,一旦學生達到以“文”的形式進行評價與交流,或許就是該表告別作文評價舞臺之時。
- 上一篇:糧食收購政策的問題及對策詮釋
- 下一篇:解讀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