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作文成因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19 10:24:00

導語:克隆作文成因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克隆作文成因分析論文

筆者曾看到一位美國小學生寫的作文,大概意思是:幾個男孩在蘆葦中發現兩只蛋,一大一小,大的像天鵝蛋,小的像蛇蛋,孩子們的看法不一致,爭論不休。于是就把兩只蛋放在烘箱里去孵。當蛋殼快破的時候,大家緊張地盯著。大的蛋先破了,出來的是克林頓,小的蛋跟著也破了,出來的是萊溫斯基……如果讓我們來評價這篇作文,很可能會說這是胡思亂想。但仔細思考一下,其實這胡思亂想里就孕育著創造的細胞,至少它打破了常規的思維模式,給人以一種意外的感受。美國小學生寫出這樣的作文,拋開他們作文教學的因素不說,和他們閱讀教學注重人文性、開放性、綜合性、實踐性和趣味性是密不可分的。

回顧我們的小學作文教學,常常不自覺地壓抑學生的想像力,用固定的規范和格式壓制學生,制造一個個套中人,產生出一篇篇套中文。筆者經常到學校與教師和學生接觸,隨意翻開中高年級學生的作文本,“克隆作文”現象十分普遍。在一個班級中,幾十個學生的作文仿佛是“克隆”出來的,從題材到結構大同小異。再翻開一個個學生三到六年級的作文本,除了篇幅長短有所變化外,“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個水”,大都也是“克隆”出來的同一樣板,很難說作文的題材有多少擴展,表達方式有多大變化,作文水平有多大提高。小學生出現這種“克隆”現象,固然有我們作文教學的深層原因,但審視我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難發現,它所存在的封閉性、單一性、模式化、絕對化……嚴重影響著小學生作文的“豐富多彩”、“不拘一格”。

逼著學生走上了教師設定的“獨木橋”,走上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克隆”作文之路。對此,筆者就從小學閱讀教學的角度,對小學生作文的“克隆”現象的成因,提出一些粗淺的想法。

一、要變教學目標的統一化為目標引導下的多向探索

我們都知道,閱讀活動是雙邊活動,是對閱讀材料的加工過程。作者通過文章作用于讀者,讀者則通過閱讀能動地參與作者的思考,形成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認識,這就形成了“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時,對同一篇文章,每個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也會產生不同的認識和印象。“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可我們的不少教師制定課文的教學目標時,往往忽視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扣住教參不放,死搬硬套。課堂上教師嚴格按照設計的教案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跟著老師亦步亦趨,不敢有“非分之想”,不敢“越雷池一步”。學生沒有自行探究、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加工閱讀材料的“越軌行為”,這是產生作文“克隆”現象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既要依據教參精心設計,避免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又要抓住課文的特點,適當地給學生留一些“自留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開掘、耕耘,獲取自己所需要的果實,得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其次,也可采取“先放后收”的教學策略。在學習課文前,先讓學生嘗試性學習課文,提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談自己的學習所得,以體現“各取所需,各盡所能”。然后教師依據教學目標,放中有收,有取有舍地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樣容易達到教學目標引導下的開放性學習。每篇課文得到了“多層開發,綜合利用”,學生的手腳就放開了,閱讀興趣也就激發起來了。

二、要變教學方法單一化為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

傳統的閱讀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講臺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學生是俯首貼耳的聽眾。在教學中,教師常常不分課文的類型和特點,不分課文內容的多少難易,逐篇講解,滴水不漏地分析。或一講到底,或形式化的一問一答,“千課一法”。學習方法的指導少,學生自行誦讀、感悟的時間更少。學生稍對教師的講解、課文的內容提出異議,教師就板起面孔,大聲呵斥,課堂上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喪失殆盡。學生思想壓抑,思維狹窄,唯唯諾諾,戰戰兢兢,哪有學習的主動性?這是產生作文“克隆現象”的原因之二。

作為對策,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把學生從心情壓抑的情境下解放出來,讓學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學習。在教學方法上要避免千篇一律,要保持新鮮感和吸引力,教師用“心”鉆研教材,力爭每一堂課都“出彩”。其次,要指導多種閱讀方法,既要讓學生精讀,感悟、體會祖國語言文字之美;也要訓練學生略讀、跳讀、回讀、瀏覽等閱讀方法,懂得學習語文是全方位、多通途、多方法的。學習不但要精,而且要博;不但要自覺接納,而且要主動獲取。再次,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因為知識的差異,認識水平的不同,每個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不一樣,他們肯定會產生許多疑問。讓學生提出并解決這些疑問,就能滿足他們學習的需要,激發強烈的求知欲,引發創造的內驅力。同時,教師還可以有意設置一些“路障”,讓學生改變常規的思維路子,進行批判性地閱讀。學生的學習空間拓展了,學習環境寬松了,才能不斷進發出創造的火花。

三、要變教學程序模式化為遵循規律的靈活多樣

不少教師教學一篇課文,不管課文怎樣千變萬化,怎樣千差萬別,都用同一模式展開。如常用的“三步曲”:起始課——粗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課文;分析課——分析課文內容,分段,歸納段落大意;總結課——概括主要內容、中心思想、分析寫作特點。仿佛離開了這個程序,就不是學習語文。雖然我們不能否認,許多教學模式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如果忽視課文的個性,一成不變地長期沿用一種教學模式,使教學模式化,勢必使學生產生思維的定勢:學習語文嘛,就是這么一回事:記事的文章就是起因、經過、結果;寫人的文章就是語言、行動、品質……使學生對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課文學習理解為“非此莫它途”的“自古華山一條道”,這是產生作文“克隆現象”的原因之三。

課文的教學,我們要講究模式,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為學習語文畢竟有其內在的規律,“從整體——部分——整體”是基本的認識規律;“走進去,走出來”是閱讀的基本過程……但我們切不可在遵循規律、依據模式進行課文教學的時候而教學模式化。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文章的結構靈活多樣,開頭結尾千變萬化,課文的語言各具特色,我們怎能用固定的模式去套這種“變化”呢?在遵循規律中求變化、求創新,這才是合理設計教學程序的科學思路。中心展開式,重點突破式,跳躍式,范例式等等都是“常中求變”的典型例式。其次,要開多種課型,自讀課,自測課,欣賞課,活動課等,讓學生真正感到學習語文是沒有固定模式的,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方式的,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學生學習的途徑四通八達了,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了,學生思維的觸角也伸向四面八方了,從課文中求得的方法也就不拘一格了。

四、要變課堂評價絕對化為允許學生多種答案并存

課堂上“教師是至高無上的權威”,這種意識還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們的教學中。閱讀教學中常常表現為教師說的話是“金言玉語”,可以“一錘定音”。學生的發言,不能超越教師的“標準答案”,否則不管有理無理,一律為錯。講讀課文時,教師為了要板書的某個詞語或要引入下文的某個句子,常是擠牙膏式的層層逼問,繞圈子,設誘餌,不達“標準”決不罷休。對作業的評定更是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只能寫成“同心協力”而不能寫成“同心合力”;“形容刻畫或描摹得非常逼真”只能是“惟妙惟肖”而不能是“栩栩如生”……這種絕對化、惟一化,刻板的評價方式,嚴重地扼殺了學生豐富奇特的想像和各具特色的創新思維。這是形成學生作文“克隆現象”的原因之四。

語文學習的答案是惟一的嗎?毋庸質疑,回答當然是否定的。首先,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本身具有豐富性、多義性。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它的意義是各不相同的。即使在同一個語境中,因認識水平、理解角度的差別,對詞句的感受也不同。這就決定了答案的多樣性。在小學生接觸的語言材料中,近義詞、同義詞知多少?怎能用惟一的標準來判決?“答案是豐富的”,這是今年高考告訴我們的。課堂上對學生的答問或作業,不但要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答案,允許多種答案并存,允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而且要積極引導學生向更廣闊的空間去尋求不同的答案。教師可以故意設疑,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可以縱橫聯系,設置懸念,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可以改變情境,另辟途徑,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只有讓學生在自己的想像世界里自由馳騁,在不同的途徑上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才能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得以充分發揮,才能個性凸現,才華得以充分施展。

總之,要克服學生作文的“克隆現象”,除了大力改革作文教學之外,更要改革我們的閱讀教學,徹底擺脫“應試教育”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閱讀教學要給學生以自由,特別是心靈的自由:容忍學生的“異端”,讓他們的思想沖破牢籠;尊重學生獨立思考的權力,讓他們勇于質疑、追問和探索;提倡學生暢所欲言,讓他們在無拘無束中傾瀉思想感情的潮水;鼓勵學生創造,讓他們擁有超越前人的激情……閱讀教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人的時候,學生的作文也就呈現“百花爭艷”之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