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活能力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2 10:34:00

導語:感受生活能力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感受生活能力管理論文

[內容]

許多教師整天致力于“命題——指導——寫作——批改——講評”五步式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致力于教學生審題、立意、選材、謀篇、遣詞造句、修改及各種表達方式和藝術手法的運用,不同文體的寫法,甚至常常用應試作文取代常規作文的訓練。他們企望走捷徑,“一步到位”,結果反而是欲速則不達,收效甚微。一言以蔽之,他們重視表達能力的培養,卻忽視了更為重要的學生感受生活的能力的培養。我們應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改變這種狀況。

辦法之一:培養學生直接感受生活的能力。

所謂“感受”,就是指人的感官受到外界形、色、音響、氣味等各種刺激后所產生的一種與客體刺激相應的心理活動,如情緒激動、心情舒暢、思想領悟等。它是在感覺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較為復雜的心理過程,是因人而異的。比如對于海鷗這一動物,在高爾基的筆下是:“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保ǔ踔械谖鍍浴逗Q唷罚┳髡呓韬zt抨擊了見風使舵、害怕革命的資產階級,顯然是貶義的。而我們商店里有海鷗牌洗衣機、海鷗牌電風扇、海鷗牌洗衣粉等以海鷗命名的商品,無疑又是褒義的,這就是感受的不同,文章離不開生活感受的孕育。有生活感受,才能寫出文章,感受獨特,文章才新穎,有“個性”;感受深刻,文章才有深度。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鼓勵學生樹立起這樣的信念: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感受的,都是可以讓我們捕捉到有用的東西的。同時,要求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無論是在校園生活中,還是在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都要有感情的投入,都要五官開放、心官激蕩地參與,而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如看《話說長江》的電視片,完全可以邊看邊聽邊想,看看電視片里的解說詞是如何與被說明的圖像相依相輔的,與一般的說明文有何不同。善于捕捉生活現象的啟迪,即在感受某一事物的時候,融入某種有本質聯系的思想(精神),是感受的一個基本要求。

全身心地感受生活的重要性不僅在于它能夠領會到生活的啟示,還在于它往往能激發靈感,產生非吐不快的寫作沖動,而這種沖動正是成功的標志。

我們教師要指導學生有意識地養成觸景生情、見物生情、聞聲生情等習慣,不斷地觸發、延展和豐富自己的感情。感受生活能力的培養需要反復訓練,積水成河。除了課堂作文教學之外,可要求學生設立課外練筆本,有了感受,就及時動筆,抓住靈感,自覺去作文,點點滴滴積累。教師盡可能予以褒揚,同時指出不足。也可以上感受信息交流課,組織學生交流校內外生活的種種感受,起到相互啟發、相互感染、相互影響的作用。教師自己也可以談談下水作文的體會。還可以結合知名作家熱愛生活、投身于生活的事跡或體會(如魏巍談《誰是最可愛的人》的寫作和生活的關系),來進一步激勵學生熱愛生活、多情善感地反映生活。要指導學生注意發掘自我生活的感悟點(如生活環境變換、人事變更、交誼慶賀等容易泛起感情的波瀾),激蕩情思,促成寫作契機。有條件還可以把學生帶到野外、工廠、工地、礦山中去,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去體驗,去聯想,去想象,去接受美景,去領會哲理。

辦法之二:培養學生間接感受生活的能力。

“間接感受生活”,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書刊、電影、電視等媒體來感受生活。這也是一條感受生活的重要途徑。下邊就閱讀書本方面談談。

“書是有字的生活。”只要學生設身處地地帶著相應的情感去閱讀,去再現書本借助文字所表現的生活情境,就一樣能夠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讀杜甫的《春夜喜雨》,就可以體味詩人見春來草木繁茂,生發恨別之情;聽無聲春雨,想到滿城春色,喜上心頭。讀巍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松骨峰戰斗,腦子里要像過電影一樣再現當年的壯烈場面,體會從中表現出來的對敵人刻骨仇恨的階級感情和氣吞山河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一句話,要引導學生對所閱讀的文章中所寫的人、事物感同身受地體會與領悟,對文章中可喜可悲、可愛可憎的人和事動真情,把自己融入文章的人物當中去體驗,融入文章的情境當中去領會。

直接的生活感受總是和間接的生活感受互相聯系、互相作用的。因此,閱讀文章的感受還能使學生豐富和強化對現實生活的直接感受。譬如你閱讀老舍的散文《小麻雀》,對于老舍對遭受劫難的小麻雀寄予無限的同情的感觸,可能會使你聯想起一只燕子被小孩用彈弓打死而勾起你對它的無限憐憫之情,從而豐富和強化了你同情無辜被害的弱小者的感情。閱讀賀敬之的詩歌《回延安》,受詩人摯愛革命根據地延安感情的影響,你也許會回憶起自己兒時在故鄉的生活,從而豐富和強化了你對故土無比熱愛、眷戀的情思。所以,學生在間接感受生活的過程中極可能由于再現了各種各樣的生活情境而觸發了文思,催動了寫作的激情。在這種“自然而然”的情境下寫文章,就往往能夠一氣呵成,有血有肉。

假如能夠經常有效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氣象萬千的生活,在親自實踐中感受生活,同時,能夠經常有效地指導學生通過書刊、影視等媒體來感受生活,我們就能解決學生寫作“源”的問題,就能打好學生寫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