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藝術與民族文化精神研究

時間:2022-04-14 05:01:23

導語:陶瓷藝術與民族文化精神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陶瓷藝術與民族文化精神研究

摘要:中國哲學思想是中國陶瓷藝術精神之魂,中國陶瓷藝術自然也反映著人們的審美情趣和價值取向,無不貫穿著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內涵。中國陶瓷藝術文化精神是“自然”與人契合的向外延伸,同時也是對生活的真情體悟,是中國傳統精神獨特的文化符號。中國陶瓷藝術文化創作飽含了儒家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和人本思想,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審美特征和理想。中國陶瓷藝術所表現出來的藝術精神,體現了古人不同時期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格。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精神中占有主導地位,是中國陶瓷藝術審美表現的核心思想。儒家“以和為貴”的思想自秦漢至今依然是中國陶瓷紋飾藝術中意境的審美表達,這種以和為貴的核心價值理念的藝術體現至今具有強大生命力。

關鍵詞:陶瓷藝術;天人合一;以人為本;文化精神

中國陶瓷藝術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載體,我們可以從陶瓷藝術審美中了解中國不同時期的文化內涵,探求民族文化精神。中國民族文化精神具有兩個重要特征:一是擁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力,能為大多數人所接受領悟,起到陶冶情操和精神引領的作用;二是具有鼓勵人們奮發圖強和促進思想凝聚的發展作用。簡而言之,民族文化精神的范疇就是科學技術、文化藝術與道德思想的完美統一。中國陶瓷藝術是在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礎上,在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相處中把握自己的精神內涵,從而獲得了具有自己獨特本質的藝術審美特征。因此,對民族文化精神來說,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的哲學思想成為中國陶瓷藝術的靈魂,而中國陶瓷藝術審美體驗則是哲學思想之靈。“中和之美”是中國藝術文化審美范疇的崇高境界,體現著人文精神中“自然”的魅力。中國陶瓷藝術反映著中國人崇尚中和、中道的審美情趣與價值取向。縱觀中國陶瓷藝術發展,從渾沌之源、萌芽之初到遍地開花,自始至終貫穿著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內涵。中國陶瓷藝術是人類漫長歷史發展中的偉大發明。我們的祖先懷著對生命無限的熱烈之情與豐富的創造力,為我們留下了精美的陶瓷作品與璀璨的陶瓷文化。中國陶瓷藝術承載著民族文化精神的成長歷程,包容了中國人既深邃含蓄又慷慨激昂、粗獷豪放的情懷,體現了中國人對生活、對生命執著的文化精神追求。

1中國陶瓷藝術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統一

天人合一體現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中國陶瓷的發展歷程如行云流水一般,連接著天、地、人三者的共同運動。中國陶瓷藝術以生態美學為基礎,與民族文化精神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具有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美好品質。中國陶瓷藝術中的天人關系主要體現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中國陶瓷藝術的文化精神重點強調人與自然的親近與融合,只有遵循自然法則、追求自然和諧的天人合一境界,才能被人們認可,才能保持人與天地之間自然萬物的平衡與和諧。以獲得天人和合,正是遵循了自然生態的發展法則,才使得中國陶瓷藝術逐漸走向頂峰。在中國傳統思想中,儒、釋、道三家都強調天人合一。孟子把人的本性與天命聯系在一起,《孟子•盡心上》有“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之語,只有覺悟到自己的本性,才能真正懂得天命。《周易》中提出“裁成輔相”的天人關系,要求人要順應天時,這是典型的天人協調論。《文言傳》在解釋的乾卦中提出“與天地合德”的思想主張。與天地合德就要與大自然均衡和合、天人協調。傳統哲學對宇宙萬物和自然生命的感悟融入到中國陶瓷歷史發展中,中國陶瓷藝術的成長就是遵循了自然與人和諧統一的哲學理念。老子認為道本身是自然的、有一定規律的,道的活動以自我滿足、獨立自在為法則,這種傳統美學思想成為中國陶瓷藝術效仿的對象。《考工記》中記載了天時、地氣、材美、工巧四個方面的內容,只有這四者結合起來才是最好的。自然的客觀條件與主觀因素達到一種完美的調和,才能制造出精良的器物。傳統哲學中的自然作為中國陶瓷藝術重要的審美標準,是指自然界中的客觀現象在陶瓷藝術中的直接反映。而使用天然黏土制成的陶瓷便具有這樣的特點,因此才有中國陶瓷泥火傳奇的漫漫歷程。著名的龍山黑陶是繼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優秀品種。黑陶選用精細淘洗的陶土利用輪制作胎,封窯煙熏的滲炭工藝燒造,具有“黑如漆、薄如紙”的藝術特點,充分體現出自然材料與人工藝術設計的完美結合。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學說,認為人和自然都受制于天命。人與自然界既有區別又有統一,人可以認識自然并加以調整改造和利用,但絕不應破壞自然。中國陶瓷藝術的文化精神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延伸。身與物化的哲學觀在自然造化中汲取美學思想的營養,不斷賦予陶瓷器物新的生命。這種創作精神是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對現實生活的真情感悟,是中國民族文化精神中的獨特文化象征。中國陶瓷藝術是多元文化的集合,在民族文化精神的影響下,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境界。

2中國陶瓷藝術以人為本——人與生活的本質

中國陶瓷藝術是民族文化精神的結晶,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審美情感,顯示出獨特的東方文明色彩。儒家強調以人為本,在肯定人的價值基礎上,重視人的主體價值,鼓勵人們積極入世。儒家文化思想把“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與經世態度和奮斗精神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提倡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入世精神。千百年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培育出堅韌不拔、積極進取的民族文化精神品質,為中國陶瓷藝術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藝術靈感。儒家“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是中國陶瓷藝術幾千年來藝術創作的基礎。以人為本可以稱為人本思想,孔子的“仁學”倫理道德觀的基本精神是“愛人”,重視人的教育,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培養理想品格,造就德才兼備的君子。受儒家文化思想影響,在中國陶瓷藝術文化審美特征中,形成一個以人的道德教育代替宗教的傳統理念。中國自秦漢到元明清時期的陶瓷題材有“君子如玉”的精神,中國陶瓷裝飾紋樣題材中的松竹梅紋、月映梅紋、梅蘭竹菊紋等,所體現的就是孔子自然美學觀的“比德”思想,將仁的道德理念引申到自然景物之上,在大自然的山水中體味領會道德觀。這種“比德”思想與“仁學”思想的精神內核是完全相同的,“以人為本”的文化思想對陶瓷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它賦予了中國陶瓷藝術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內涵。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和荀子的“君舟民水”論,都是對“以人為本”理念的論述與展開。中國陶瓷藝術不論造型還是紋飾題材,都充分體現出“人本”思想的審美特征。著名思想家何承天認為沒有天地便無法產生人,天地之間缺少了人的存在便沒有精神。天、地、人是宇宙間的重要組成,它們是相輔相成的。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范縝在《神滅論》中全面闡述了無神論思想,斥責批判當時盛行的佛學思想,指出人的形體和精神是相互結合、和諧統一的整體。宋明理學中的諸多派別也都高度肯定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受儒家以人為本思想影響的中國陶瓷藝術,宗教意識都比較淡薄。無論是倫理教育的道德品格,還是傳統宗教的文化思想,都對中國陶瓷藝術文化精神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中國陶瓷藝術文化的創作,飽含了儒家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和人本思想,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審美特征和人格理想。儒家文化思想人本主義精神理念培育了中國陶瓷藝術審美獨特的藝術風格與深厚品質。我國從秦漢到唐宋元明清,依靠“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和人文精神的支撐,創造出了燦爛的陶瓷文化藝術與優秀的傳統文化審美作品,始終保持著強盛的藝術生命力和文化創造力。

3中國陶瓷藝術剛健自強——人與生命的品格

中國陶瓷藝術以其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成為中國和世界藝術文化寶庫中一枝璀璨的奇葩。在歷史遺存的豐富陶瓷藝術作品中反映出一種剛健自強民族文化精神的光輝。中國陶瓷藝術所表現出來的藝術精神,體現了不同時代人與生命的品格及獨特的精神面貌。在中國陶瓷藝術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充滿了生氣盎然、生機勃勃的生命力,鮮明地顯示了中國人對自然生命和現實生活剛健自強的執著追求。先秦時期的儒家提出剛健自強的人生準則,孔子也重視“剛”的品德,認為堅毅質樸而不善言辭的人往往有一顆仁慈的心。曾子認為在生死存亡的重要關頭不屈服動搖的人是剛毅君子,《周易》中“自強不息”思想觀念,來源與宇宙萬物不間斷地運轉。人們應當學習它努力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孟子進一步完善了儒家倫理道德觀,集中闡釋了仁、義、禮、智四種美德的具體表現。這四種美德像人的四肢一樣是與生俱來的,他強調人們在后天更要努力加強四種美德的修養。董仲舒在“四美德”基礎上增添了“信”,將仁、義、禮、智、信五者連提并論,成為儒家思想中的“五常之道”,進一步拓展了儒家倫理道德思想。這一思想準則在古代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對中國陶瓷藝術影響深遠。在中國陶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宋瓷是體現儒家文明的陶瓷藝術高峰,它的極簡主義陶瓷藝術風格理念領先世界一千年,宋瓷的美學思想是儒家剛健自強的人與生命品格的最好表達。這些美德不僅為過去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也為中國陶瓷文化藝術精神的形成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在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精神審美中,與剛健自強政治倫理觀念有關的是要有獨立品格。孔子主張為了實行仁德、堅守仁義,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從而不會做出有損仁義的事情,高度贊揚伯夷、叔齊恪守獨立的人格與不食周栗的傲骨。孟子進而提出:“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他所喜歡的勝過生命的東西就是“義”,獨立的人格與尊嚴是義的范疇,堅持獨立的人格是剛健自強的基本要求。中國陶瓷藝術傳承與發展了民族文化精神的傳統美德,在弘揚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儒家理想人格包含了民族文化精神理想人格的主要內涵,通常用“君子”一詞來體現的,一般用來指道德修養較高的賢能之人。所以,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人格更注重培養適合廣大民眾的賢人。君子要想具備崇高的道德品質與優秀的個人素養,首先要擁有對仁義發自內心的向往,儒家文化思想激勵著人們朝著理想中的人格標準努力奮斗。中國陶瓷藝術就是在這種儒家理想人格的鼓舞下逐漸發展起來的。中國歷代的陶瓷藝術都將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與現實社會結合起來,創造出大量的適應社會發展的優秀作品,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理想人格不斷賦予這些陶瓷藝術杰作新的內涵。總之,中國歷代陶瓷藝術題材與內涵無不體現著儒家文化思想中剛健自強的文化精神與審美特征。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儒家宣揚剛健自強的思想,道家則崇尚以柔克剛,這是構成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兩個重要方面。剛健自強思想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精神思想主旋律之一,儒家思想在中國民族文化精神思想中占有長期主導地位,在中國陶瓷史藝術發展上起到了激勵鼓舞作用。儒家“剛健自強”思想,對中國陶瓷文化藝術發展與創新等多個層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與精神引領作用。中國陶瓷文化藝術審美在“剛健自強”的理念影響下,其核心理念和審美形態發展到至高境界。在遵循儒家文化思想審美觀念基礎上創作,使得中國陶瓷藝術得到新的補充和發展,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

4中國陶瓷藝術以和為貴——人與社會的和諧

中國陶瓷藝術是傳統哲學文化精神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記載著中華民族文化精神源遠流長的歷史發展。而民族文化精神對陶瓷藝術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儒家所倡導“以和為貴”的價值理念是中國陶瓷藝術審美表現的核心思想。儒家文化思想認為人類與自然萬物是和諧統一的,強調萬事萬物之間的對立應回歸到相互統一的“大和”狀態。中國陶瓷藝術在人與自然和諧的基礎上,來實現和感知中國陶瓷藝術發展審美的創造。《中庸》里提到:萬物在生長的同時互不妨害,日月星辰運行更替互不違背,這是宇宙間的自然法則。要想實現這種社會和諧,就要提倡包容精神與和合之道,這種以和為貴核心價值理念的藝術體現至今仍具有強大生命力。儒家“以和為貴”思想有和諧包容、恰到好處的含義。《論語》中的“禮之用,和為貴。”孟子提出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的“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都是以和為貴思想的引申與體現。以和為貴的思想不僅有利于社會環境的穩定發展,也能夠加強人們自我道德修養,從而與外部世界保持和諧統一。而且也影響著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方式,對中國陶瓷藝術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陶瓷藝術創造中“以和為貴”的思想內涵體現為普遍和諧的意識,注重群體至上的整體觀。它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中國陶瓷文化藝術審美的精神品格,對中國陶瓷文化藝術創造起到了促進作用。例如元代的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通體紋飾共有九層,腹部主體紋飾為四朵盛開的纏枝牡丹為中心,牡丹被視為吉祥富貴、繁榮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枝葉纏繞其間,婉轉多姿,牡丹花或仰或覆,儀態萬方,彰顯了“中和大美”的和諧理念,是中國陶瓷藝術中難得的“以和為貴”的題材表現。儒家“以和為貴”的思想理念,逐漸形成了追求普遍和諧的精神觀念與審美理念,對中國陶瓷文化審美藝術風格取向起到了穩固與促進作用。儒家思想中“以和為貴”的理念促進民族團結與融合,為華夏民族的凝聚與文化同化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與中國陶瓷文化藝術一樣,都是一個多元的統一體。統一中的多元化正是中國古代傳統哲學所共同提倡的“和”的體現。中國陶瓷藝術在反映客觀事物的同時,必然也會反映出人的主觀意識,表達人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的觀念,表現人的理想與情感。中國陶瓷藝術發展反映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表現了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精神中的人文思想,正是由于儒家思想“以和為貴”審美價值理念的影響;形成了中國陶瓷文化藝術審美認知,從而鑄就和發展了中國陶瓷文化藝術審美的強大生命力。總之,“以和為貴”的理念對中國陶瓷文化審美藝術歷史影響深遠。

5結語

中國陶瓷藝術蘊藏著深厚的傳統精神文化,凝結著中華民族偉大的創新精神與卓越的文化品格,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一種物態體現。中國陶瓷藝術在民族文化精神的影響下,形成了濃郁的民族情結與獨特的民族風格,成為自由燦爛的民族藝術之花。中國陶瓷藝術,在漫長的陶瓷發展歷史中,始終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與歷久彌新的民族特色,保持著最純真的文化形態,成為中國物質文明長期發展的獨特產物。中國陶瓷藝術強調天人合一、追求中和之美的陶瓷藝術基本特征,作為中國傳統精神文化表現形式,以其精細巧妙的造型、絢麗多彩的裝飾紋樣與燦爛繽紛的釉色記敘著民族文化精神歷史進程。中國陶瓷藝術以其特有的文化精神和存在形式,不斷開拓著人類文明前進的步伐,將生機勃勃的人類智慧與文化底蘊世代薪火相傳,并以其獨特的民族文化信仰與燦爛的藝術之光,繼續照亮與啟發人類文明與文化精神的創造。

參考文獻:

[1]矯克華.中國陶瓷•泥火傳奇[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6.

[2]矯克華.中國陶瓷藝術史圖鑒[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7.

[3]矯克華.青花——明清青花瓷藝術尋美[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9.

[4]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5]李澤厚.美的歷程[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2001.

[6]陸明華.中國陶瓷[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7]馬希桂.青花名瓷[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5.

[8]馬希桂.中國青花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9]馮先銘.中國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0]穆青,湯偉建.明代民窯青花[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11]傅佩榮.孔子辭典[M].北京:人民東方出版社,2014.

[12]郭齊勇.儒家文化研究[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2012.

[13]傅永聚,韓文中.儒釋比較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3.

[14]傅永聚,韓文中.儒家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3.

作者:矯克華 李梅 單位:青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