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風格及特征探討
時間:2022-03-10 09:38:25
導語: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風格及特征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鋼琴在表現力上的優勢使得它在音樂界的地位非常重要,并由此讓眾多偉大的音樂家創作出杰作,而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則是其中的翹楚,甚至在音樂界中有著“圣經”的地位。據此本文將貝多芬的創作時期分為早期、中期、晚期,并選取代表作分析貝多芬不同創作時期奏鳴曲的風格和藝術特征,并揭示其發展軌跡。
[關鍵詞]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音樂風格;藝術特征
鋼琴被譽為“樂器之王”,且經歷了長達3000年的漫長發展歷史和演變過程,經過不斷地改進后在表現力上已非常成熟,并且擁有相當寬廣的音域。而眾多音樂家的鋼琴作品為鋼琴的改進也做出了潛在的貢獻。如今對于很多音樂家來說鋼琴也是具有重大價值的鍵盤樂器。德國的貝多芬是世界上最偉大且最著名的天才音樂家之一,他在交響曲方面已經達到了“交響樂之王”的地位。貝多芬既繼承了古典主義音樂的精髓,同時又開創了浪漫主義音樂風格,這使他榮登音樂藝術的珠峰。貝多芬既在創作中吸收了前人的成果和經驗,又在前人的基礎上添加了更加多元化的元素,將自身的人生思考和社會感悟也加入到鋼琴奏鳴曲的作品創作之中,使其表現形式開始變得多樣化,構成了一個更加豐富多元的奏鳴曲體系。[1]又由于貝多芬在一定程度上將人生經歷和情感投射進了自己的音樂風格中,所以本文將從他創作歷程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主要基于他的心理和生活狀態剖析他的鋼琴奏鳴曲藝術風格的特征與變化。
一、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音樂風格
(一)早期音樂風格。貝多芬早年師從海頓,并在此過程中創作出了自己的三首鋼琴奏鳴曲,這一時期的貝多芬尚未有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卻也在音樂作品中顯示出了英雄主義和作為反抗者的抗爭傾向。貝多芬的音樂風格中有著突出的創新性,然而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顯示出激烈和矛盾的情緒以及充滿抗爭性的主題都顯得不合時宜,很難讓當時的人接受,包括他作為“交響樂之父”的師父海頓。音樂理念上的分歧和性格上的問題也促使貝多芬離開海頓,貝多芬打算開辟一條獨創的音樂道路。在貝多芬的早期創作之中,《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顯示出了貝多芬激烈的悲憤情緒,因為他將當時自己聽力已經出現問題卻不能傾訴的痛苦投注其中,而在技巧上貝多芬也做出了創新,用一段引子銜接各樂章,讓各樂章的過渡顯得十分流暢,層次分明的同時又十分和諧。同時貝多芬內心的掙扎也反映在了各樂章緊密又矛盾的聯系中,他的痛苦似乎只能通過音樂才能解脫,而其中賦予的強烈情緒給了聽眾深刻的沖擊。貝多芬也巧妙地借助鋼琴的優勢充分釋放了情感,令這首鋼琴奏鳴曲充滿了力度,從而體現出了他永不妥協的頑強精神。《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是貝多芬早年的代表作,里面充滿的都是精神強者的自勉,仿若嘆息聲的音符又在旋律中揚起。這無疑體現了貝多芬頑強的性格和生活上的窘境,而這份頑強正是他的不凡之處,能讓他把悲憤都化作力量,迸發出超越自身肉體和精神極限的意志力。而這份精神力量也通過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有效地傳達給了聽眾。其奏鳴曲式快板遵循這一原則。不僅滿足“哀傷感”,又遵循結構之間的平衡。[2]盡管貝多芬早期的音樂風格還受到海頓、巴赫、莫扎特相當深的影響,但已經顯示出了一種強烈的個性,并在之后的創作階段得到了不斷強化。(二)中期音樂風格。貝多芬的創作在1800年后迎來了巔峰,在這一時期貝多芬在受耳聾問題折磨的同時,也迸發出強悍的創造力,而將當時的啟蒙思想融入音樂也讓他的作品更具現實意義,并顯示出了更深刻的思想價值。他在這些鋼琴奏鳴曲中也探索并運用了許多技法,從而讓作品更為復雜且難以演奏。而激烈和力量感這兩大特性在貝多芬的中期音樂風格里面已經更為明顯,體現了他反抗黑暗追求光明的精神。而在《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中,以獨特的方式表現出了作曲者內心感情的動蕩,貝多芬以苦難鑄造了這一部杰作,并將自己的個性完美地融入其中,讓這首奏鳴曲具備了前所未有的表現力,并且由此開創了充滿生命力的浪漫主義表現形式,對聽眾們而言有著直擊靈魂的感染力。而貝多芬在這首鋼琴奏鳴曲中也有所創新,讓作品的張力更為強烈,從而提升了音樂的表現力。我們可以說《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意味著貝多芬的藝術特征已經進入了較為成熟的時期,其強烈的風格也正式形成。這首鋼琴奏鳴曲所蘊含的深刻精神內涵得到了廣泛的承認,而貝多芬在曲目中彰顯自己永不言棄的品質,并且也借助這樣的精神走向了音樂創作的巔峰。《d小調第17號鋼琴奏鳴曲》也是貝多芬的中期代表作,他在這首鋼琴奏鳴曲里也極好地融合了藝術和技法。這首曲目的內容來源于莎士比亞的戲劇《暴風雨》。而曲目中故事和音樂的和諧表現在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中獨樹一幟。為了產生暴風雨一般的聽覺感受,貝多芬還讓琶音貫穿始終。而貝多芬在《f小調第23號鋼琴奏鳴曲》中以強烈的熱情表達了自己對真理的摯愛,他在這首樂曲里創造了自己的音樂語言,并構建了一幕幕充滿激情沖突的宏偉畫面,在其中灌注了大量的熱情,而這首樂曲也是最能代表他中期風格的作品。其中抗爭命運的掙扎和情感的矛盾都在這首鋼琴奏鳴曲中得到了充沛的表現。貝多芬在自己的中期創作階段產量頗大,且對鋼琴奏鳴曲的技巧和表現進行了諸多創新。這個時期的貝多芬在藝術風格上已經完全成形,革新了鋼琴音樂,擺脫了古典主義的束縛,在其中恰當地加入了浪漫色彩和英雄主義思想。貝多芬以他的獨特理念和深厚功底,開創出了新形式的鋼琴曲。(三)晚期音樂風格。貝多芬的創作晚期是他人生最為黑暗的時期,此時他已經完全耳聾且面臨著其他的現實問題,然而貝多芬依舊在堅持創作,并且達到了完全掌控鋼琴曲的境界,在其中淡化了過去的英雄主題,更多地表達了自己深刻復雜的內心世界,并凸顯了浪漫主義風格的特點,這些鋼琴奏鳴曲在形式愈發自由的同時內容也變得抽象起來。而在創作晚期的貝多芬也讓鋼琴奏鳴曲這一藝術形式達到了巔峰,并且完美地變成了個人的表達工具,在其中徹底解放了自己的感情以及思想。《貝多芬第32鋼琴奏鳴曲》的最后樂章中則表現作曲家精神上的喜悅與一種超然的境界。貝多芬晚期作品中的顫音不僅具有極高的技術內涵,還飽含貝多芬豐富的精神隱喻。[3]體現出了作曲家在晚年的一種超然和升華的精神世界,通過音樂來思索世界真理和人生本質。
二、貝多芬鋼琴奏鳴曲藝術特征
鋼琴奏鳴曲的創作幾乎貫穿了貝多芬的大半生,深刻地體現了生活經歷對他的音樂風格的影響,以及他的音樂風格發展變化的軌跡,甚至可以將鋼琴奏鳴曲看作是貝多芬的個人傳記。貝多芬比起其他的作曲家而言,在鋼琴奏鳴曲方面具備了無比強烈的張力和戲劇性,在樂曲中充分表露著他抗爭黑暗時內心的矛盾與掙扎。而不愿屈服的意志力也使得樂曲里具備強烈的“巨人”精神,貝多芬用這些鋼琴奏鳴曲將作曲技法和鋼琴的表現力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對古典主義的鋼琴樂做出了各種創新和改進。而鋼琴奏鳴曲也成了貝多芬本人充分展現自我性格和內心矛盾的藝術表達形式。32首鋼琴奏鳴曲自成體系,對后來者產生了無比深刻的影響,開拓了奏鳴曲這一藝術形式的廣度,使之煥發出生命力,并在其中反映了自身的經歷與深刻思想。貝多芬也通過奏鳴曲將歐洲大陸分裂時期的時代背景中人們渴望自由與和平的心理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從而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成就。貝多芬對于轉調和突強突弱的技法的巧妙應用也讓他的奏鳴曲更具戲劇性,感情沖突更為強烈,極大地提升了旋律的表現力。對于后來者而言,貝多芬對傳統曲式的創新和完善都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總而言之,從對音樂風格和藝術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貝多芬之所以能讓他的鋼琴曲成為音樂界的“鋼琴圣經”,是因為貝多芬深刻地推動了鋼琴奏鳴曲模式的變革,與此同時還在鋼琴的發展歷史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為鋼琴成為“樂器之王”做出了巨大貢獻。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已經是永不褪色的經典,而對于現今的鋼琴演奏者來說,貝多芬的曲目也是不可或缺的課程。他的鋼琴奏鳴曲會一直在音樂史中占據重要位置。
注釋:
[1]李婉晨.淺析不同時期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藝術特征[J].黃河之聲,2017(02):72—73.
[2]李剛.貝多芬《悲愴》鋼琴演奏技藝的分析[J].當代音樂,2016(15):44.
[3]薛毛毛.貝多芬晚期風格中的“非英雄”性———以晚期五首鋼琴奏鳴曲為例[D].上海音樂學院,2017:67.
作者:沈春雷 單位:萬博科技職業學院
- 上一篇:佛像藝術藝術風格及特點
- 下一篇:《田園奏鳴曲》藝術風格及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