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探究論文

時間:2022-01-22 10:26:00

導語: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探究論文

一、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契約理論分析

商業銀行首先具有一般企業的特征即本質屬性是一組契約(科斯1937),同時,它又是特殊的企業有其自身的特點:商業銀行的特殊之處在于它經營的對象是貨幣資金,貨幣是財產的典型代表,有推動產權交易的發展和財產的積累的功能。金融活動實質上是盈余單位所擁有的“現有財產”同赤字單位所擁有的“將來財產”之間的交換,是財產的跨時交易活動(產權),也是財產的盈余單位與赤字單位關于產權的一種契約安排,它不同于瞬時的交易而涉及到時間因素和不確定的將來,因此,存在極大的風險。這時,如果每個有財產盈余或赤字的單位都去從事金融活動將會面臨極大的交易成本,于是作為降低交易成本及風險的金融企業應運而生。金融企業實質上是通過簽訂契約進行產權交易,以一次性的契約安排代替市場上的一系列契約,從而大大減少獨立從事金融交易活動的市場主體及交易契約的數量,擴大金融交易的規模,降低了交易成本。而商業銀行正是上面所說的金融企業中的一種,它具有金融企業的所有性質,也是從事金融交易活動的一組契約。

商業銀行應該具備契約的全部特征,如不完全性、簽約主體地位的平等性等等。商業銀行是不同要素投入主體之間組合的一組契約,理性的要素投入主體參與到銀行契約的最終目的是從銀行的業務發展中實現要素價值的增值而獲得應有的收益。這組契約使銀行內部發生的交易成本大大低于市場上金融交易的成本,但考慮到客觀世界的復雜性、人們認知能力的有限性以及人們在交易過程中為了實現自己利益最大化會不惜損人利己產生的機會主義行為傾向([美]威廉姆森),這組契約通常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說,在簽訂契約時很可能存在事先無法預計的紕漏。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主要在兩方面創造價值: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以收取手續費;經營風險并獲得風險收益。商業銀行的業務核心是風險管理,如何降低銀行經營過程中各種風險的發生率是其主要任務。因此,在契約履行過程中就需要有一種制衡機制存在起到事中控制和事后治理的作用把風險降至最低,否則商業銀行契約的存在很有可能不會降低交易成本,反而使成本大大增加,在銀行內部存在的這種制衡機制就是內部控制,所謂的事中控制和事后治理是指內部控制不僅要起到監督各利益主體的行為使其按照契約中的事先約定行事并通過嚴格的獎懲機制對其進行約束,而且契約中未規定的事項發生時,它能發揮有效作用激勵當事人積極克服機會主義心理,盡快回到與組織目標一致的軌道上來。商業銀行作為企業的一種,他的內部控制本質也應是一組契約,只不過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較普通,企業要更加注重對風險的管理和控制,努力識別各種類型的風險,并形成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降低風險的發生。因此本文把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本質界定為:是由商業銀行內部全體成員共同締結的旨在協調各控制主體之間利益關系和降低內部金融交易成本、防范金融風險的一組契約。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在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發揮著降低金融交易成本、降低成本和彌補契約不完全性的作用。具體表現在:首先,在商業銀行內部,金融交易的每一過程都存在交易成本,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存在恰好可以對銀行的各種形式的交易進行監督和控制,保證商業銀行的經營活動朝原有目標順利進行的同時,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使交易成本降到最低水平。其次,商業銀行作為一類企業本身存在著委托——關系委托人用提供報酬等激勵方式吸引人使其盡最大努力工作,從而使委托人效用目標達到最大化。然而,現實中由于信息不對稱,委托關系契約的不完全性,人的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行為傾向,導致人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侵害委托人的利益,即產生道德風險。商業銀行選擇委托關系也是要支付成本的,由于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眾多,層級和范圍較一般企業多,導致成本上升。在商業銀行內部建立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監督控制人的行為使其嚴格按照制度行事,如有違反制度的情況則會受到應有的懲罰。第三,彌補契約的不完全性。商業銀行的高風險性是其最顯著的特點,且風險種類繁多其中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市場風險對其影響最大。商業銀行在追求盈利目標的過程中保持安全穩健運行,很大一部分是對風險控制的要求。因為商業銀行的契約是不完全的,所以,不可能在風險發生之前在契約中詳細列舉出每一種可能發生的風險及應對措施,這就需要內部控制完成這樣一項任務來彌補這種不完全性:對潛在風險進行識別、控制使其產生的危害降至最低。此外,在商業銀行的各種交易關系中包含著復雜的利益主體,他們在各種契約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其利益都應得到維護。同樣,不可能存在一種極其完善的契約能全面照顧到每一方面的利益,這時內部控制的作用又能發揮了,它能夠起到一種“激勵”作用,克服契約執行中交易主體的機會主義行為傾向,在努力實現所有主體的目標的同時更好的維護了商業銀行自身的利益。

二、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建議

基于上文對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契約屬性所做的分析,筆者對我國商業銀行有效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從契約的角度提出幾點看法:

1.應培育良好的內部控制文化。內控文化是內控制度有效執行的基礎,制度固然是很好的管理手段,但卻不是最有效的。既然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是一組契約,那么就應該符合契約的特征,我們知道,在每份契約簽訂之前都必須得到利益相關主體的認同,只要一方不同意契約就有可能不成立。同理,內部控制制度要想在銀行內部有效運行,也需要銀行內部各利益主體的認同。如果沒有良好的內控文化來引領員工認同,那么強制執行帶來的后果必定是這一“契約”的失效。由于個人的道德風險很容易轉變成銀行的經營風險,因此,在建立健全內控制度之初有必要在員工內部達成一種共同認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職業道德和責任感,為內控制度的執行打下堅實基礎。

2.構建人性化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對于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這組契約,人力資源可既是客體又是主體,因為這組契約也具有不完全的特征,所以,迫切需要事后對其進行治理,也就是說,在銀行內部要建立一種激勵約束機制以此來克服員工的機會主義傾向、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這樣,員工在自身利益與銀行利益發生沖突時,可能會考慮到這種“人性化”以至打消為獲取私利損害銀行利益的念頭。因此,制定合理并富有人性化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是解決內部控制主體問題,構建全面而高效的內部控制體系的前提。

3.各利益相關主體共同參與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在商業銀行內控管理體系中,內部控制涉及銀行多個層面和各項業務,可以說每一項作業和每一個員工都是控制的對象,加上銀行的分支機構龐大,這使得內部控制的難度加大。最好的選擇便是讓所有員工都參與“以其自身為控制對象”的內控契約的制定和實施。一般來講,契約的制定者更傾向于遵守自己所制定的契約,所以,當員工參與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之后,他們便會相對自覺自律維護契約的履行。另外,通過員工參與管理,一方面可以增強員工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意識,了解自己在內控管理中的角色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對銀行業務層面的各類風險進行更透徹的分析和評估,并進一步對內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完善性實施有效評價。

參考文獻:

[1]盧現祥.新制度經濟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2]蔡吉甫.內部控制的制度經濟學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7,(6).

[3]劉明輝.張宜霞.內部控制的經濟學思考[J].會計研究,2002,(8).

[4]羅紹德.唐群力.企業內部控制的新制度經濟學解析[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3,(11).

[5]商立平.商業銀行的合約分析[D].武漢大學金融系:博士學位論文,2005.

[6]周密,金治中.論內部控制制度的經濟學功能[J].求索,2006,(9).

[7]劉鳳軍,張立輝.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初探[J].經濟研究參考,2004,(22).

[8]林鐘高,鄭軍.基于契約視角的企業內部控制研究[J].會計研究,2007,(10).

[9]史建平,李德峰.國有商業銀行激勵機制的建立與完善[J].中國金融,2006,(10).

[10]方衛星.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與完善公司治理[J].新金融,2006,(2).

[11][美]科斯·諾斯.制度、契約與組織——從新制度經濟學角度的透視[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12][美]奧利弗·E.威廉姆森.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論企業簽約與市場簽約[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摘要:隨著金融市場一體化進程的進一步加深,由于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系統不完善而形成的經營風險正對我國的金融市場造成越來越強烈的沖擊。如何建立和維持有效的風險管理、控制和稽查措施,設計和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是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重大挑戰,也是商業銀行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經營目標必不可少的條件。

關鍵詞: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契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