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管理藥學服務模式探討
時間:2022-01-29 03:00:00
導語:慢病管理藥學服務模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慢病管理的藥學服務模式的實踐及應用。方法:選取2016年就診于醫院內科的1361名慢性病患者作為對照組;選取2017年就診于醫院內科的1378名慢性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仍按照社區醫院常規就診流程處理,而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藥學服務模式。通過對比評估兩組患者的滿意度,總結相關措施,分析管理結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慢病管理的藥學服務模式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慢病管理;藥學服務模式
隨著現代社會人口老齡化的發展,慢性病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問題。我們所說的慢病管理主要包括的具體疾病有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塞、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慢阻肺、肺結核、精神病、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等[1]。而上述疾病均為慢性發展的過程,但不合理的管理及控制也會導致疾病迅速的進展,從而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近年來,不少文獻都提出了慢病管理的藥學服務模式的應用,相關研究表明慢病管理的藥學服務模式的應用可以改善患者預后與轉歸,對患者慢性病的發展有著極大的益處[2]。筆者即在本次研究中針對本院內科2016年及2017年期間就診的慢性病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探討分析慢病管理的藥學服務模式應用的價值與意義,慢病管理的藥學服務模式的應用效果顯著。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就診于本院內科的1361例慢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高血壓患者378例,冠心病患者132例,糖尿病患者261例,慢性腎臟病患者142例,肝炎患者231例,慢阻肺患者217例,年齡為21~89歲;選取2017年就診于本院內科的1378例慢病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高血壓患者362例,冠心病患者153例,糖尿病患者264例,慢性腎臟病患者151例,肝炎患者257例,慢阻肺患者191例,年齡為22~8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均為就診于醫院內科的慢病。②所有慢病患者的疾病狀態均處于穩定期,無急性進展。③近期無急性感染。④預計壽命>2年。⑤入組的患者均簽署相關協議,同意入組。排除標準:①目前處于疾病進展期。②近3個月存在急性感染。③預計壽命小于2年。④拒絕參加該研究的婦幼人員。1.2方法。1.2.1對照組對照組就診的慢病患者按照常規的就診流程進行治療及處理,不做特殊指導。1.2.2觀察組對觀察組的就診的慢病患者實施慢病管理的藥學服務模式,具體如下:①由臨床醫師、護理人員、營養師及藥師構成慢病管理體系。②將慢性病根據系統進行劃分,如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對于每個系統的慢性病進行臨床藥師分配。③臨床藥師需從藥物特點、藥物代謝動力學及患者本身疾病特點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與臨床醫師進行溝通交流,從而制定出個體化的用藥方案。④并且單獨設置臨床藥學門診,并根據病種劃分不同的出診區,患者可自行選擇想要咨詢的相關藥物情況。1.3觀察指標。對兩組的就診患者分別進行滿意度進行評估,其中評分滿分為100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滿意,70分以下為不滿意;患者滿意度(%)=非常滿意比(%)+基本滿意比(%)。1.4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軟件IBMSPSS22.0軟件完成統計分析。正態分布且方差齊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于正態分布但方差不齊的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和等級有序的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慢性疾病管理系統是一種為綜合性醫院及專科醫院開發設計的慢性疾病管理網絡系統。它全面導入疾病管理的概念,針對常見慢性病的診療與科研,幫助科室快速實現慢性病病歷的系統管理,輔助醫生、護士的日常診療護理工作,并為醫院向患者提供多樣化診療服務創造條件[3]。慢病管理是一種新型的醫療科學管理模式,它是指在在慢性病治療的過程中,由參與治療的臨床醫師、護理人員、臨床藥師及營養師共同組成的慢性病管理和服務團隊,在患者進行慢性病診治的過程中,不斷為主動患者提供一個全方面、完整的病情管理及服務。慢性病的科學及合理的管理,可以延緩患者病情的進展,改善患者疾病的轉歸,降低患者的致殘率及住院率,減少患者的醫療費用及經濟負擔。因此,根據每位患者的疾病特點制定具有個體化特點的慢病管理的藥學模式是未來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慢性疾病管理以“改進診療效果、降低醫療成本”為目標,貫徹慢性病標準診療指南,針對慢性病治療,提倡一體化的病程干預及管理機制[4]。疾病管理鼓勵預防、治療與教育環節的有效結合,引導患者強化自我管理、改善生活習慣,促進醫生、患者以及第三方健康服務間的交流協作,加強病情控制,防止病情惡化,并最終控制整體醫療成本。疾病管理涉及慢性病的預防、治療、護理、教育、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需要醫生、護士、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充分配合[5]。除醫療就外,在慢性疾病管理中,醫療器械/藥品等生產商均能發揮各自優勢。同時,藥學服務作為醫療機構的補充,幫助患者制定健康管理個人計劃,促進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質量。在醫院,慢性病的藥學管理已從高血壓、糖尿病、COPD、慢性腎臟病、冠心病、肝硬化等疾病的藥物治療及其相關藥物不良反應開始逐步深入。臨床藥師通過提供藥學方面相關的專業知識,為臨床醫療服務提供治療意見及指導,從而達到補充醫療服務的目的。在臨床工作中,臨床藥師在慢性病管理的模式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協助醫療團隊對慢性病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上述數據表明,在實施慢病管理的藥學服務模式后,就診的慢病患者對的滿意度較前明顯升高。在患者就診的過程中,臨床藥師可以向患者做出專業的指導,并詳細向患者講解日常用藥的注意事項,解決患者在用藥過程中的困惑,協助臨床醫師及患者自身控制其慢性病的發展。由此可知,慢病管理的藥學服務模式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減少了不必要的醫患矛盾及醫療糾紛的發生,對科室及醫院的發展存在著正向的積極促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慢病藥學管理體系建設初探[J].中國醫院,2014(10):55-56.
[2]宗冉.慢病管理的藥學服務模式探討[J].醫學信息,2015(27):319.
[3]張敏.慢病管理的藥學服務模式分析[J].醫藥前沿,2017,7(35):383.
[4]于加龍.淺論為慢病患者構建完善的藥學服務模式在慢病管理中的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70-71.
[5]肖寧,王家偉.藥師將互聯網大數據引入慢病管理模式的創新思考[J].中國藥房,2016(22):3158-3160.
作者:閻玉梅 王雯 單位:寧波市鄞州人民醫院
- 上一篇:糖尿病腎病中醫藥治療藥學探討
- 下一篇:全面質量管理在醫院藥學管理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