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治知識進社區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3 07:08: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慢病治知識進社區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慢病治知識進社區總結

篇1

一、各項重點工作穩步推進

(一)社區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一是高度重視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年初,區政府召開了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提升年活動動員會議,全面安排部署了以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質量為目標,以“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為重點的工作任務,區政府印發了《關于開展社區衛生服務質量提高年活動的實施意見》和《泰山區“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特別是區委、區政府將提升社區衛生服務水平列入今年的實事項目后,區衛生局高度重視,研究制定了《關于落實區委區政府為民所辦實事項目,提升社區衛生服務水平的實施方案》,實行局班子成員包保責任制,每周調度工作進展情況,及時解決困難和問題。兩次召開全區社區衛生工作現場觀摩調度會議,推動和促進了實事建設項目的順利開展。二是強力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質量。①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水平有新提高。今年以來,先后投資1830萬元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了配套改貌建設。目前,全區已建成達到省級示范標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64個,已有13處社區衛生服務站經考核被授予“五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并達到功能完善、設施齊全、服務規范的“全省一流”標準。②社區居民的衛生服務受益率和覆蓋率進一步提升。開展了社區居民健康查體,健康調查和隨訪服務全面開展。③社區衛生助理員制度得到全面落實。目前,全區所有社區衛生助理員已經全部經培訓后上崗,制定了社區衛生助理員職責,完善了考核評價標準,對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質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④加強了人員培訓。舉辦全區全科醫學培訓班5期,舉辦社區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班1期,由大醫院專家對全區社區衛生人員進行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培訓。⑤ “健康教育進社區”和“大醫院進社區”落到實處。組織由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專家組成的健康教育宣講團,深入31個社區開展健康教育講座。組織41位大醫院專家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坐診、健康咨詢活動3300余人次,深受社區居民歡迎。⑥全面實行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管理”。建成了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網絡中心,以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終端的微機網絡管理系統,并召開了全區“衛生信息化管理”現場會議。

今年以來,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副局長吳剛、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社區衛生處副處長劉利群、副省長王隨蓮、衛生廳長包文輝、副廳長仇冰玉、省財政廳副廳長阮鳳英、省中醫管理局局長于淑芳、市長李洪峰、副市長徐恩虎等領導先后到我區視察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并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較高評價。

(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健康運行。從鞏固提高“省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先進區”入手,不斷加強管理,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積極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一輪試點。一是認真做好新農合醫療與服務。采取多種措施,進一步規范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全面搞好對參合人員的醫療服務,修訂了新農合補償方案,提高了報銷比例。在全區開展了為參合農民免費健康體檢工作。2010年,共為參合農民免費健康體檢74262人。二是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督。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強新農合管理的規定》,區新農合辦公室定期不定期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對定點醫療機構擇優劣汰動態管理,實行末位淘汰。10月份,經檢查對邱家店鎮一處村衛生所取消了定點醫療機構。三是全面推行信息微機網絡管理。多方籌集資金,在全區基層醫療機構全面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微機網絡化建設與管理,將藥品經營、合作醫療、社區衛生服務和醫療機構管理全部納入微機網絡監督與監管。所有村衛生所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安裝管理軟件,以街道、鎮為單位設立局域網,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設立信息網絡中心,負責信息監管與匯總,并與區新農合管理網絡連接。參合病人用藥由微機自動審核報銷,并將信息上傳至新農合管理辦公室予以時時審核監控,防止了套取新農合基金現象的發生,切實管好用好了農民的救命錢。

2010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行政村覆蓋率仍保持100%,參合農民為14.34萬人,參合率達到了98.5%,共計報銷醫藥費953.51萬元 。

(三)農村衛生工作規范運行。一是鄉村衛生機構一體化管理進一步規范。在全區深入開展了一體化管理規范活動,按照“項目化、指標化、責任化”的總體工作要求,實行局領導包保處鎮責任制,每位局領導包保一個處鎮,每周下基層調研、督導、檢查工作進展情況,一周一調度,遇有問題及時解決。在全區開展了新一輪鄉村醫生競爭上崗,人員結構更加合理,使一批有德、有才、有能的充實到衛生隊伍,全區一體化管理運行質量和管理水平進一步得以規范提高。二是基層衛生機構改貌建設進展加快。積極開展“星級”衛生所創建活動,制定下發了《泰山區“星級”衛生所標準》。2010年,累計投資256.6萬元,新建村衛生所12處,改貌建設10處村衛生所。邱家店中心衛生院遷址建設已經完成,并投入使用。2個鎮衛生院達到衛生院規范化建設標準,群眾就醫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三是藥品器械集中采購健康運行。在全區規范藥品器械統一采購供應制度,對全區所有基層醫療單位藥品實行集中比價采購,由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藥庫零加價配送到衛生所,藥品降價率26%以上。2010年,藥品器械集中采購1258.9萬元,比去年增長6%。   1  

區衛生局衛生工作總結相關文章列表:

鎮創建國家衛生鎮工作總結

疾控中心鼠疫監測工作總結

2010年關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總結

婦幼衛生工作總結與工作計劃

2010年創建衛生村工作總結

2009--2010學年度第一學期衛生工作總結

上墩小學衛生工作總結

紅鷹小學衛生工作總結

【返回 欄目列表】

(四)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工作得到加強。一是以認真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為中心,狠抓了以非典、流感、人禽流感、霍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結核病、艾滋病防治為重點的傳染病防治工作,較好的實現了“一個確保”的任務目標。3月中旬、4月下旬,我區先后為全市、全省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成功地提供了觀摩現場,受到了與會領導和代表的好評。3月,省衛生廳為我區頒發了“全省結核病防治示范縣”獎牌,區衛生局被授予“全市結核病防治工作一等獎”(考核得分第一名)。區疾控中心被評為“全省結核病防治工作先進集體”。二是大力實施衛生監督力量下沉。區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公共衛生工作的意見》,在泰前、上高、徐家樓三個街道和省莊、邱家店兩個鎮設立衛生監督所。聘任了10名衛生監督員和108名村衛生監督助理員、63名社區衛生助理員,建立了覆蓋全區社區和行政村的公共衛生管理和服務網絡。5月29日,全市衛生監督力量下沉工作現場會在我區召開,副市長徐恩虎出席會議,來自全市各縣市區5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三是積極開展赴川抗震救災。四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后,我區先后派出14名衛生監督員奔赴一線積極投身抗震救災工作,他們不怕犧牲、不畏艱險、連續奮戰、恪盡職守,先后有2名同志在抗震救災一線火線入黨,有8名同志分別受到國家、省、市記功表彰。

(五)中醫藥事業有了新的發展。將中醫和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工作納入衛生工作總體規劃,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醫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推廣應用50項中醫適宜技術的通知》等規范性文件。先后投資400余萬元,對中醫二院病房樓進行擴建改建,新設中醫專科病床,更換新上了先進醫療設施和設備,改建新建了制劑中心、查體中心、門診輸液觀察中心和餐飲服務中心,優化美化了就醫環境同時。以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及康復理療為特色,投資500多萬元在原泰山區衛生防疫站舊址籌建了治未病中心,在1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了“中醫治未病”試點。2010年1月21日,治未病中心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國家第一批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單位”,4月12日,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副省長王隨蓮、衛生廳長包文輝的陪同下,視察了中醫二院治未病中心工作開展情況。

(六)行業作風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一是按照區委、區政府總體安排和部署,在全區衛生系統深入開展了“轉變思想作風大討論活動”、“入黨為什么、在位謀什么、走后留什么集中教育活動”、“向區法院、市區國稅局學習活動”、“加強作風建設、促進社會和諧主題教育活動”、“爭創服務、創新、爭先型機關及行業活動”等一系列活動。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了治理商業賄賂長效機制。三是開展了紅十會“溫暖送千家,博愛在齊魯”送溫暖活動,走訪慰問貧困戶100戶,發放慰問金XX0元;與陽光貝貝兒童用品專賣店聯合舉辦了“關愛貧困兒童愛心援助活動”,向15名住院貧困兒童發放了價值5000余元的慰問物品。四是在全區衛生系統開展了面對面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先后召開4次面對面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大會,從衛生局長、區直醫療衛生單位主要負責人、各處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衛生院長)到各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衛生所長),依次上臺述職,特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機關(村、社區)干部等社會各界作為評委,大大促進了全區衛生系統整體行業作風的加強和提高。在2010年12月底舉行的全區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中,區衛生局取得了經濟和社會管理類第五名的好成績,區衛生監督局列行政執法類第一名。五是加強了衛生宣傳報道工作。充分利用泰山區衛生局網站,將衛生局有關文件、公告、通知在網站上及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積極撰寫衛生新聞稿件,及時報道衛生局及各單位的衛生新聞動態,積極宣傳各單位的好經驗、好做法;今年以來,在大眾日報、齊魯晚報、山東衛生、泰安日報、泰安電視臺等報刊新聞媒體上發表新聞稿件200余篇。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是衛生事業發展步伐滯后。面對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環境,醫院面臨生存與發展的壓力加大。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還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醫療人才匱乏,技術落后的問題比較突出;區直和處鎮公立醫療機構規模受限、房屋陳舊、設備技術落后,個別村、社區沒有集體舉辦的衛生站所,難以擔負起公共衛生職責,部分偏遠落后農村衛生所房屋破舊、設施落后。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技術、人才、服務和環境條件方面加快改善,以適應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保健需求。

二是社區衛生經費仍顯不足。目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資金短缺問題十分普遍,資金缺乏困擾著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發展。社區衛生服務項目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都是公益性無經濟效益的工作,盈利的空間相對較小。雖然區財政、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在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基礎設施方面的給予扶持,但比起實際需要的社區衛生經費投入還有一些差距。

三是衛生人才匱乏。引進人才的機制不活、政策不優惠,真正的人才難以入編和兌現工資,導致衛生人才、尤其是高層衛生技術人才引進難,專業技術人才嚴重匱乏,鄉鎮衛生院近幾年來,基本沒有安排分配本科畢業生。 [2] 區衛生局衛生工作總結相關文章列表:

鎮創建國家衛生鎮工作總結

疾控中心鼠疫監測工作總結

2010年關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總結

婦幼衛生工作總結與工作計劃

2010年創建衛生村工作總結

2009--2010學年度第一學期衛生工作總結

上墩小學衛生工作總結

紅鷹小學衛生工作總結

【返回 欄目列表】

四是中醫重點專科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中醫藥綜合服務、中醫藥綜合開發與應用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五是疾病預防控制任務日愈繁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日益提高,各級黨委、政府、廣大人民群眾對疾病預防控制日愈關注,工作要求越來越高,疾病預防控制任務日愈繁重,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六是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食品衛生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多數中小餐飲單位衛生條件差,消毒設施不全,消毒措施不落實。無證經營現象仍然存在。食源性疾患和食物中毒仍是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職業衛生隱患仍然存在,防控工作難度很大。

三、2010年工作思路、重點和措施

總體思路是: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民生工程為突破,大力加強公共衛生、社區衛生和農村衛生,突出重大疾病防治,推進中醫事業發展和科技興醫戰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強化醫德醫風建設,推進衛生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突出抓好衛生民生工程。把涉及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衛生民生工程作為衛生部門的頭等大事,擺上十分突出的位置來抓。實行衛生民生工程目標管理,加強督導,明確責任,分級負責,落實任務,確保完成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和農村衛生服務體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覆蓋、重大疾病醫療救治三大衛生民生工程任務。

(二)不斷推進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認真落實推進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省級重點聯系城市各項工作,積極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創新提升活動”,在社區衛生規劃、籌資與補償機制、運行機制、績效考核、人才吸引、服務模式等方面進行重點突破和創新。進一步加大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礎設施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服務能力建設和制度建設,年內新建財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生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繼續開展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創建活動,年內五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達到30個。實行“中心管站”一體化管理模式和健康教育進社區、慢病防治進社區、婦幼保健進社區、殘疾人康復進社區、計劃生育指導進社區、信息技術進社區的“六進社區”服務模式。開展社區居民免費健康查體,60歲以上老年人查體率達到95%。建立健全內部財務收支管理制度,開展收支兩條線管理試點。大力開展“專家進社區”、“衛生職能進社區”及“中醫藥進社區”活動。年內創建為國家級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先進區。

(三)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鞏固提高省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成果,進一步完善合作醫療服務制度和管理規范,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全面推行新農合信息微機網絡管理,推行統一藥品價格制度和單病種限價收費規定,不斷提高群眾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滿意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業人口覆蓋率99.8%。

(四)加強疾病防控工作。完善疾病防控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加強對嚴重威脅人民群眾健康的傳染病、地方病、職業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預防控制和監測;進一步落實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措施,實施“第五輪全球基金流動人口結核病防治二期項目”。抓好預防接種門診規范建設和疫情信息網絡體系建設,提高預警預測能力,有效控制疫病的流行和傳播。

(五)推進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深化衛生監督體制改革,不斷完善衛生執法運行機制和保障機制;加強農村衛生監督體系建設,在全省、全市率先實行衛生監督力量下沉到處鎮、到農村,完善農村衛生監管網絡,強化農村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加強監督監測實驗室裝備,進一步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全面加強公共衛生和衛生全行業監管,建立食品衛生長效監管機制;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大力促進食品衛生、職業衛生、學校衛生工作。繼續深入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活動。

(六)切實加強農村衛生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以區級醫院為龍頭,處鎮衛生機構為骨干,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逐步完善處鎮衛生機構管理和運行機制,全面推進處鎮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加大村衛生所改貌建設力度,年內進行省莊鎮衛生院改擴建,規劃新建村衛生所28處。大力開展星級衛生所創建活動,年內五星級衛生所達到15個。繼續開展基層藥品統一采購供應,集中采購供應達100%。完善鎮(處)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農村衛生服務整體水平。

(七)進一步加強婦幼衛生工作。全面實施婚前保健、孕前及孕期保健和嬰幼兒系統保健“三期保健”,提高孕產婦和兒童保健覆蓋率,進一步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和孕產婦、嬰幼兒死亡率,提高婦女兒童保健水平。

(八)加強中醫和科技興醫工作。認真做好“國家級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工作,大力加強治未病中心內涵建設和服務能力建設,積極開展“中醫治未病進社區活動”。積極籌建泰山區中醫預防保健醫院,年內開展“全省首批社區中醫預防保健建設項目”。繼續推進中醫“名醫、名科、名院”和中醫“進農村、進社區”戰略,大力加強中醫人才隊伍建設、中醫機構內涵建設和專科專病建設。加快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推進重點學科建設,加快適宜衛生技術推廣應用,強力推進全區科技興醫工作,年內創建成“全市護理服務示范病房”。

(九)加強衛生行業作風建設。繼續深入開展創建“服務、創新、爭先”型行業活動;樹立行業典型,積極開展“人民的好醫生”、“十佳醫務工作者”等評選表彰活動,以先進典型帶動全行業作風的轉變;深入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工作;保持“市級文明機關”稱號,行評位居前列。

(3) 區衛生局衛生工作總結相關文章列表:

鎮創建國家衛生鎮工作總結

疾控中心鼠疫監測工作總結

2010年關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總結

婦幼衛生工作總結與工作計劃

2010年創建衛生村工作總結

2009--2010學年度第一學期衛生工作總結

上墩小學衛生工作總結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精神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標本兼治,重點突破、規范管理”的原則,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分級負責,全民參與”的工作方針,以改善人居環境、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第個愛國衛生月活動為契機,對轄區環境衛生開展全方位、深層次、高質量的有效整治活動,努力塑造環境優美、安全文明、秩序井然的新形象,為廣大居民群眾創造安全、放心、健康的生活環境。

二、主要工作

(一)大力開展春季環境衛生整治活動

整治市容環境衛生,強化日常清掃保潔及垃圾清運,切實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一是加強對小街巷清掃保潔的監督工作,堅決執行“早七時前完成大掃除,全天候保潔”制度。二是加強樓群院落衛生管理,保潔到位,垃圾清運及時,地面、樓道、陽臺干凈、整潔。三是加強對集貿市場衛生死角和亂擺亂放的清理整治,消除污水污物,保持轄區衛生整潔美觀。四是對家禽實行圈養管理,落實禽流感防治措施,使轄區達到“六無”標準(“六無”:即無暴露垃圾、無亂貼亂畫、無散養家禽、無亂搭亂建、無亂堆亂放、無污水橫流),為各類傳染病的防控提供基礎和環境保障。

(二)標本兼治,努力降低“四害”密度

要抓住春季這一有利時節,動員和組織轄區單位和沿街門店清理室內外環境衛生,清理垃圾污物,減少蟑鼠蠅蚊棲息場所,著力抓好重點行業、重點單位、重點場所的防鼠防蟑防蚊設施建設,徹底治理垃圾、污水、污物,消除衛生死角,減少“四害”棲息場所,降低“四害”密度,杜絕以病媒生物為媒介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三)抓好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

充分利用四月份愛國衛生月活動,以健康教育進社區活動為載體,開展以防治傳染病、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等為主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普及衛生防病科普知識,廣泛宣傳各種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典型癥狀和預防方法,以預防和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引導廣大居民群眾樹立自我保健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居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三、實施步驟

各社區要嚴格按照的統一安排,加強組織領導,嚴格按照進度,狠抓各個環節,高標準如期完成各階段的重點工作。本次愛國衛生月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年3月7日至20日)宣傳發動階段。在、社區層層召開動員會議,明確此次愛國衛生月活動的重點,制定本街實施方案。各社區也要結合轄區愛國衛生工作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欄、橫幅標語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發動,營造良好的氛圍。

第二階段:(年3月21日至4月24日)集中整治階段。針對環境衛生存在的薄弱環節,各社區要嚴格按照的統一部署,結合總體實施方案要求和各自的工作實際,細化工作內容,嚴格工作要求,靠實責任,落實任務,認真組織開展好整治活動,著重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衛生難點問題。

第三階段:(年4月25日至4月30日)考核總結階段。各社區認真進行檢查自評,將不定時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本次愛國衛生月活動時間緊、任務重,各社區要充分認識開展愛國衛生月活動和春季愛國衛生工作的重要性,聯系工作實際,加強組織協調,集中時間、集中力量落實愛國衛生月活動和春季愛國衛生工作各項任務,為春季預防疾病工作和全省第八次城市衛生復查夯實基礎。

(二)廣泛發動,全民參與。采取多種途徑和方式,充分調動多方力量積極參與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結合“愛衛月”活動,以周末大掃除活動為契機,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全面調動廣大居民群眾參與衛生環境綜合整治的積極性。

篇3

大連金石灘醫院 遼寧省大連市 116650

【摘 要】作者結合自身多年從事中醫養生康復領域研究經驗,在通過對大量文獻進行閱讀與研究基礎上,以社區慢性疾病患者為研究樣本,對中醫養生康復健康教育的需求進行調查。通過采用調查問卷與統計學的知識,對上述研究結果進行了分析、匯總,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 中醫養生;康復健康教育;需求調查;社區慢性疾病

1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飛速發展,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與法律環境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從而促使了我當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消費水平等諸多方面的極大提升。這些提升影響了當代我國居民的個人需求的內容,及其對待事物的態度與價值觀。經常會在電視機上看到一些這樣的案例:一個病入膏肓的患者在了解到自身得了不治之癥之后,在醫院大喊大叫,并在公共場所將幾萬塊錢的鈔票分撒到人群當中。而這些電視節目通常都會引起網絡上諸多居民的熱切討論,到底是要錢還是要命?更多的網友及社會居民都認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其比錢財更加重要。身體也是使用錢財、得到人生完美價值體驗的重要基礎。保持身心健康,提升自身體魄、鍛造心理素質等諸如此類的需求已經被我國居民逐漸提上日常。人們漸漸的對于純物質事物的需求越來越淡,他們更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堅持謀求能夠不斷提升自身價值、改變自身心態、獲取精神滿足的事物。

一個人身心健康的形成與鞏固都與一個人日常的起居習慣、生活方式、生活態度與脾氣秉性擁有著重要的聯系。而有些方面是生來就具有的,改變起來擁有著較大的困難,而另一些方面確是能夠通過日常的堅持與努力得到不斷提升的,例如:中醫養生。中醫文化博大精深,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與自由化市場的不斷推進,人們仿佛對中醫這一領域的發展關注逐漸減少。但是,對于我國南方地區依舊是比較關注中醫治療與中醫理念的。人們在世界文化的沖擊與快節奏生活當中,逐漸開始對快速治療、快速康復產生了偏好,從而漸漸認為中醫治療是一種慢性治療,不能夠救急,并且擁有較長的流程使人們陷入兩難的境地。這些觀點與認識都是十分錯誤的,中醫治療對于現代醫學有著最為初始的指導作用,其原理與理念均影響到了患者康復與藥物作用之間的關系。為此,作者在本文當中將以中醫治療為主要途徑,探討中醫養生對康復健康的影響,并通過調查問卷形式,找尋人們對其主要的需求,提出建議來提高中醫養生對慢性病患者的滿足程度。

2 中醫養生對社區慢性疾病患者的重要影響

中醫養生由來已久,其最早出現在我國古代年間。由于動物在吃下某種草藥之后便會得到身體的康復,從而引起了中國老一輩醫療學家的注意。動物的壽命通常較短,相對于人這一雜食物種而言,野生動物相對而言其大多偏好與某一類食物,那么結合以上兩點可以相對的認為動物的腸胃較人類的腸胃更加脆弱,其所能夠提供消化食物的范圍更加稀少。那么,當與人類相似的動物能夠吃下草藥得到疾病的康復深深的啟發了我國古代醫療學者。將這些草藥用于人類疾病的治愈將具有非常特別的功效,其能夠在不損傷人類的肝腎脾胃等多個內臟的基礎上,不斷的調節人類體制、改善人類器官功能,從而提升人類的免疫能力,使疾病得到痊愈。另外,還有一則來源于生活的案例。在古代時期,人們日常所吃飯的種類十分單一,為此其對山上和森林里諸多植物進行了嘗試,并在書籍當中對其進行了記載,最終發現當吃某些植物后,不僅能夠使人充饑,而且具有調理一個人生理健康與身體器官功能等重要作用。這一案例的介紹主要是給出了草藥具有能夠長久服用的特點,并且能夠潛移默化的改變人類的體制。通過以上兩個案例的講解與介紹,可以發現,草藥在我國流傳已久其能夠潛移默化的改變一個人的內在體制,增強一個人的免疫能力,在長久的服用之后依舊不會對人體產生過大的危害。為此,將中醫藥學的經驗用到社區慢性病治療方面將會具有較高的居民需求契合度,從而滿足居民對于慢性疾病康復的需要。

3 中醫養生康復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研究

作者在本部分將對經過調查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匯總與總結:

(1)調查樣本介紹。本次調查問卷的主要面向某省市的市級地區3 個社區(高檔、樓梯樓和城中村)進行問卷的派發。在本次調查活動中,問卷共計派發數量為1500 份,基本囊括了該社區內所有居住人口,并回收有效問卷1500 份,回收成功率百分之百。

(2)調查問卷的設計。本次調查過程當中所使用的調查問卷格式十分的簡單,抬頭三個開放性的填空題為居住社區、年齡與性別。下面共設置有兩個部分的內容:其中一部分是為了了解居民對養生知識的了解程度,另一部分內容主要是為了了解居民對于哪些中醫養生知識具有更高的需求。在兩個板塊下分別設置有3 個和7 個選項,分為對項和錯項;

(3)調查結果

經過調查之后發現,對于第一個板塊調查而言,居民不了解養生知識的比重占到了百分之四十,一般了解的有百分之三十,非常了解養生知識的人占有百分之三十;

對于第二個板塊的調查之后,作者發現人們對于養生知識的需求可以從高到低依次如下排列:順應四時養生規律;服藥知識;疾病預防;養生食療;作息有時;調暢情志;鍛煉身體;

(4)調查總結。通過上述調查之后,可以發現,社區居民不了解養生知識的比重占到了百分之四十之多,而非常了解的人數只有百分之三十。人們對于養生知識的需求程度是十分高的,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認為他們需要補充中醫養生相關知識。

并且,針對不同知識人們具有不同的需求程度,人們更加趨向于與生活聯系緊密的方面,比如說:順應四時養生規律。也較為重視與日常服藥、疾病預防方面的知識,他們更加迫切的希望能夠在日常生活起居的過程當中就能夠利用中醫養生知識達到養生的目的,而不是需要刻意為之,例如:鍛煉身體;養生食療。那么,這些需求也就對當前中醫養生康復健康教育的推廣具有的重要的參考意義。

4 對中醫養生康復健康教育推廣的對策與建議

4.1 加強社區宣傳、根治中醫養生文化,促使中醫養生習慣形成

在經過上述的調查研究之后,作者發現人們對于中醫養生知識的了解程度相對薄弱,大多數人并不是十分了解中醫養生的相關知識。而這些知識的深入推廣與日常使用將與宣傳的力度與內容有著極大的聯系。為此,作者建議我國醫療相關部門及社區服務機構應當在現有社區所能夠管理的范圍以及擁有的資源基礎上,大力推廣社區中醫養生知識的宣傳,從而促使良好社區中醫養生文化的形成。只有這種中醫養成良好文化的形成才能夠不斷通過知識的宣傳與推廣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習慣。

4.2 加大對社區醫療點的重視,提升輻射范圍

除了需要不斷加強社區內部的宣傳之外,我國醫療結構還應當推進社區醫療點數量的增加、擴大現有社區醫療宣傳定點機構的輻射面積,從而促使更多的人們能夠從社區服務醫療結構當中獲取相應的知識,在其需要了解社區醫療相關知識時,能夠通過最為便捷的途徑與推廣人員進行相互溝通與交流。另外,我國社區醫療服務機構除了需要采取定點的推廣方式之外,還可以采取上門宣傳的方式,通過與社區居民保持良好的溝通、聘任社區工作義工的加入,來充分提升中醫養生在根治社區慢性病患者當中所發揮的功能性作用。

5 結論

通過上文的研究,可以發現,中醫養生在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健康需求不斷改變的影響下已經逐漸成為了研究的焦點。通過利用中醫藥學的治療理念與治療方式,將能夠在不過于影響人類健康的基礎上,潛移默化的改變人類的體制、增強身體機能、促進器官生存狀況改變,進而對一些慢性疾病進行根治。作者在本文當中通過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以社區為單位,以慢性疾病患者為研究樣本,針對在此范疇內開展中醫養生康復健康教育的主要需求進行了調查。經過統計與分析結果顯示:大多數人對于養生知識的了解程度存在不足,并且對養生知識的了解需求十分大(包括對順應四時養生規律、養生食療、作息有時等諸多方面知識的了解需求)。為此,作者針對上述調查結果與分析,對在此范疇內推廣康復健康教育提出對策與建議:(1)加強社區宣傳、根治中醫養生文化,促使中醫養生習慣形成;(2)加大對社區醫療點的重視,提升輻射范圍。

參考文獻

篇4

一、20*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做好衛生防病工作。

1、以公共衛生大廈建設為標志,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創新公共衛生工作模式。不斷完善以“一個機制、四個體系”構架的公共衛生建設,多次完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公共衛生大廈建設進展順利。預計20*年初完工,投入使用,發揮提升全區共衛生服務水平的作用。

2、全力以赴,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

聞訊而動,衛生局及時啟動禽流感防控工作。結合區位特點,制定完善了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進一步明確各部門職責。堅持早布控、廣宣傳、持續動態監察執法,向居民開展宣傳和教育,強化候鳥聚集地區的監測。把禽流感納入今年秋冬季節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的重點,組織對醫務人員進行禽流感防控知識的全員培訓和考核。

3、傳染病綜合防治和預防保健工作措施得到落實,各項工作按計劃完成。

20*年1-10月份,甲、乙類傳染病發病2625例,發病率335.56/十萬,與去年同期相比(去年發病2623例)上升0.*%,上升的主要病種為麻疹、流腦,均為散發,無暴發流行。未發生脊髓灰質炎病例,未發生飲水污染事故。

繼續保持計劃免疫工作高質量高接種率水平。截止20*年10月,全區學齡前兒童免疫接種接種率99.86%,開展了外來兒童查漏、補種工作。推進免疫預防規范化門診建設工作。嚴格執行群體性疫苗接種工作有關規定,確保免疫預防各項工作管理規范化。

嚴格傳染病網絡直報工作,降低漏報率,主動搜索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預防和控制季節性傳染病爆發流行,夏季腸道門診、冬季呼吸道門診按時開診。加強建筑工地、集貿市場等流動人口集中地區的防病管理。有效處置了新街口地區短期內集中發生的流行性出血熱疫情。

加強艾滋病等重大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對艾滋病疫情實行網絡專報;加大重點人群監測力度,落實國務院“四免一關懷”政策,開展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

落實市政府關于完善突發傳染病醫療救治體系建設的折子工程,在*區確定18家醫療機構分別建設標準傳染病診室、傳染病門診和傳染病隔離留觀病房及4家急救分站。通過協調和督導,在規定時間完成建設,及時開診。

婦幼工作落實“一法兩綱”,指標繼續保持全市較好水平。20*年1-10月,全區孕產婦死亡率0/十萬,嬰兒死亡率1.68‰。加大婚檢宣傳力度,在全市率先實現居民免費自愿婚檢。自愿婚檢人數呈現逐步上升趨勢,較去年同期顯著增長。

精神衛生防治工作加強,啟動控制精神抑郁障礙項目。開展了智力殘疾人員的需求調查。截至10月,為無職業、無報銷渠道、無收入的貧困精神病人免費門診1748人次,共投入費用15萬元余。試行精神病緊急救助工作前移的措施,區內精神病人救助綠色通道不斷完善,重大節日期間未發生精神疾患者肇事肇禍事件。

堅持落實《*區慢性病防治規范》,以重點疾病為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開展健康教育工作,依托社區衛生服務平臺,與轄區大醫院合作,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控制工作。

4、不斷加強衛生監督執法,保證人民群眾健康。

推進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深入監督執法方式的改革,實行衛生監督執法下移。對衛生監督員進行綜合執法培訓,制定衛生監督執法派駐工作方案,啟動試點。食品衛生日常監督與專項整治相結合。有力的配合了*區“全國文明城區”創建整體工作。截止20*年10月,在*區餐飲企業實施食品量化分級管理,完成量化分級1194戶,占全區餐飲業的43.47%。監督食品衛生單位達28564戶次,合格率達89.3%。衛生行政處罰307起,查封食品50公斤,及時處理了群眾舉報。強化醫療和衛生市場的監督管理,對全區37家傳染病疫情網絡直報醫療機構的疫情報告情況進行督查。對違法開展診療活動的醫療機構和非法行醫點進行重點查處。

(二)優化醫療資源,強化醫院管理。

配合*區城市改造,根據區屬醫療機構發展專科特色和社區衛生服務的定位目標,本著做精專科、做強社區的發展思路,優化區屬衛生資源。原護國寺中醫醫院和原廠橋醫院整合形成了*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和什剎海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原二龍路醫院和原德外醫院整合形成了*市肛腸醫院和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院在短期內即呈現了可喜的發展趨勢。資源整合、互補優勢的舉措初見成效。

在醫療機構開展“以病人為中心,提高醫療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和“創建人民滿意醫院”活動。在醫療質量、服務特色、基礎建設、人才培養、績效管理等方面找差距,抓管理,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能力。

區衛生局加強對醫療質量的監管與指導。對醫療文書質量和檢驗科工作進行了專項督導;開展口腔診療器械消毒培訓,防范醫源性感染;鞏固醫療機構評審成果,強化醫療機構持續改進意識。

(三)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發展空間不斷拓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進一步加強。

本著“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的原則,在區發改委的支持下,進一步完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設置規劃,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發展。已改造了部分基礎條件較差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改善了服務環境,社區衛生服務量明顯上升。

不斷推進社區責任醫生工作。落實了與居委會定期聯系工作制度,建立了《責任醫生工作手冊》。加強了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中醫藥服務能力。擴大特殊人群健康管理,前三季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低保人員免費診療1198人次,免費體檢咨詢等1040人次,免費入戶服務346人次,共優惠費用達26945元。

二、20*年工作基本思路

2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區衛生局重點將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實現區域公共衛生資源的整合,實現公共衛生大廈良性運轉,發揮在保障公共衛生中的中堅作用

在新的一年要繼續加強公共衛生建設,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為“十一五規劃”的實施打下基礎。要積極落實區委、區政府的決定整合區域公共衛生資源,提高對中央機關的保障水平,提高公共衛生資源使用效率,提高全區居民公共衛生的享受程度和公平性。使公共衛生建設成為構建和諧社會首善之區的基礎工程之一。建立公共衛生大廈是*區委區政府加強公共衛生建設的重要舉措,在全市尚屬首例,意義重大。20*年要做好各機構的搬遷工作,按照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要求和未來工作的開展設置各個機構的科室及職能,優化內部運行機制,使整合后各機構盡快實現良性運轉。

(二)進一步強化疾病防治特別是對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力度

進一步鞏固疾病防控的工作基礎,完善傳染病門診、計劃免疫規范門診等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傳染病防控措施;增強和完善全區防病網絡組織建設;加強防病隊伍培訓,提高防病隊伍素質;加大對健康教育、預防接種、流行病調查和傳染病管理支持力度。切實落實全區疾病預防的各項措施。

(三)繼續加強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落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設置調整規劃

將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作為全區衛生工作重點,以居民衛生需求為目標,不斷完善服務機制,調整工作結構,增加服務內容,改善服務。20*年前,對已獨立設置的月壇、什剎海、金融街、展覽路四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裝修改造;在*區7個街道,152個居委會配備152個全科醫生,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對社區衛生服務新型工作模式進行試點。

(四)在總結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全區7個街道辦事處派駐衛生監督執法站,實現綜合執法下移的工作模式。

推進衛生監督機制改革,為保障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即使到位,繼續積極前移工作,在總結20*年衛生監督執法派駐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開衛生監督站下移工作。并試行綜合執法下移。

(五)加強醫療衛生機構管理

鞏固“醫院管理年”和“創建人民滿意的醫院”工作成績,進一步加強對醫療質量和服務質量的管理。加強對醫療市場的監管,保障人民群眾的醫療安全。

篇5

(一)、鄉村衛生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

各單位根據本地實際,結合《*縣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規劃》,做到不重復,不亂設置,合理整合和配置衛生資源,基本實現了一村(居)一室或聯村設室的要求,全縣145個行政村(居)共設置村級衛生機構142個。加大村級衛生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各鄉鎮都能按照標準和要求,因地制宜制訂建設改造方案,能改造的改造,能擴建的擴建,盡可能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高的效益。所有的村級衛生機構在面積上都能達到60-120平方米,室內做到4-7室分開,50%以上的村級衛生機構達到環境整潔、溫馨,為農村居民提供了比較優越的醫療衛生服務環境,得到了居民的歡迎。

(二)、初級衛生保健先進縣創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我縣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領導下,在市衛生局的關心、支持、指導下,在縣初保委組成部門的密切配合下,瞄準先進縣目標,緊抓重點、主攻難點,求真務實,扎實工作,通過全縣上下的不懈努力,順利通過省級評審,榮獲初保先進縣稱號。

(三)、社區衛生服務的轉型工作進展順利。

各單位都能按照衛生局對服務站轉型的要求,選擇條件好、面積達到要求的衛生室作為轉型的對象,自加壓力,創造條件,積極開展擴建和興建工作,在室內的布置上,嚴格按照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標準,做到流程合理、設備齊全,今年我縣累計衛生室轉型為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達57個,建站率達40%。由于工作到位,我縣有10個服務站被市評為優秀社區衛生服務站,另有10個服務站得到了省扶持,爭取省補助資金15萬元。

20*年,基層衛生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好成績,但我們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一是單位領導重視不夠;二是基層衛生組織還不健全;三是社區衛生服務層次比較低,全縣普遍存在社區衛生服務內涵建設質量不高的等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存在的問題,在2009年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突出重點,狠抓關鍵,確保全面完成基層衛生工作任務

2009年的基層衛生工作,以鞏固初保先進縣成果和推進農民健康工程為龍頭,加強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努力開創全縣基層衛生工作新局面。

(一)、創建農民健康工程先進縣。

抓住政府重視、支持農民健康工程的機遇,積極創建農民健康工程先進縣,推動全縣農村衛生工作開展。一是積極抓好農民健康工程示范鄉鎮創建工作。在去年通過市級農民健康工程三個示范鄉鎮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制度,積累經驗,樹立典型,推動全縣工作開展,今年再完成示范鄉鎮5—6個,使農民健康工程示范鄉鎮達到70%的要求。二是建立督促檢查和工作指導機制。適時調研分析創建情況,制訂創建計劃,貫徹落實各項創建內容和措施,組織工作實施,進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做到督查與指導相結合,針對問題,落實整改措施,確保創建工作有序開展。三是著力推進重點工作。針對薄弱環節和工作難點,集中精力,大力推進,保證總體達到農民健康工程先進縣標準。

(二)、大力推進農村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1、緊抓機遇,健全社區衛生服務網絡。

要嚴格按照《*縣社區衛生服務設置規劃》,加大社區衛生服務的轉型力度,進一步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覆蓋率,年內再轉型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要轉型7個以上服務站,力爭以縣為單位服務中心覆蓋率達85%以上,以鄉鎮為單位服務站覆蓋率達70%以上。對此,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抓,緊緊抓住省扶持蘇北社區衛生服務建設的機遇,多方籌集資金,加大投入,落實責任,要嚴格按照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建設標準,逐條逐項落實到位,在服務站建設上,堅持以興建為主,積極與鄉鎮村溝通,爭取村無償提供地宅,堅決按照統一圖紙,集中采購設備,統一使用標識,高標準、高質量的建設到位,在資金上以衛生院向鄉村醫生借資為主,再由衛生院出一點,爭取政府支持一點,確保資金及時到位,做到產權清晰,流程合理,環境溫馨,確保完成目標任務。

2、著力加強內涵建設,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我縣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覆蓋率雖然在不斷提高,但是水平較低。因此,加強內涵建設成為首要任務。我們將以鄉鎮衛生院轉型為契機,在四個服務轉變上功夫,真正形成防、治、管相結合的“六位一體”的綜合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力爭1-2個省級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3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得到省扶持。

(1)、加強農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內涵建設。在不斷提高農村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的同時,不斷加強農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服務內涵建設,要緊緊圍繞農民健康工程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強化質量管理,制定社區服務工作規范,做到管理統一,服務統一。加強對慢性非傳染病人的管理,健全健康檔案,保證慢病病人和60歲以上人員的建檔率達100%以上,管理隨訪率達90%,逐步推行健康檔案微機化管理,各鄉鎮60歲以上人員微機化建檔率達100%,要積極開展社區首診和雙向轉診工作。制定雙向轉診的具體辦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上級醫院簽訂雙向轉診協議,上級醫院建立社區轉診病人的綠色通道,方便社區病人轉診;積極推行社區責任醫生制度,建立家庭責任醫生聯系卡,引導責任醫生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對轉診病人跟蹤服務,既當醫生,又當就醫參謀,運用經濟、行政等手段,從政策引導、方便就醫、提供優質服務等多種途徑入手,推進社區首診和雙向轉診工作的開展。同時要抓好各項資料的收集歸檔,確保臺帳齊全,內容翔實;建立慢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農民健康檔案的作用,經常性地組織健康進家庭活動,將衛生知識送到每戶居民,真正為農村居民提供主動、連續、綜合的服務。

(2)、增強隊伍素質,提高社區衛生服務能力。開展社區衛生服務,離不開全科專業隊伍。一是開展全科醫師和全科護士的崗位培訓。年內舉辦1-2期社區衛生服務內涵建設培訓班,邀請市級專家來*授課,進一步提高社區衛生服務的質量,努力使專業隊伍在觀念上和服務方式上得到根本性轉變。二是建立繼續教育制度。要求各鄉鎮都能選派責任心強、工作踏實的人員進行全科醫生培訓,力爭各單位有80%的人員都獲得全科醫師證書。三是嚴格執行晉升中、高級人員下基層服務制度,不斷傳播服務知識,提高服務質量。四是加強鄉村醫生中專學歷補償教育的管理。各鄉鎮要高度重視補償教育的目的和意義,切實履行告知義務,確保沒有一個鄉村醫生不知到補償教育,各鄉鎮是補償教育的教學點,要抓緊做好教學場地的準備工作,嚴格管理,保證教學質量。通過隊伍建設,使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服務理念、服務方式發生根本轉變,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為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提供堅實的后勁。

(3)、規范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是推進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的基礎和前提,各單位要按照《*縣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意見》,進一步強化“業務統一管理、人員統一調配、財務統一建帳、藥品統一調撥、建設統一標準”的“五統一”制度;加強鄉村醫生培訓考核,采取多層次的培訓方式,豐富培訓內容,增強培訓的實效性。進一步探索鄉村醫生和村衛生機構規范管理和考核的方法,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果;逐步建立健全鄉村醫生檔案,以鄉村醫生注冊的相關資料為基礎,統一填寫“鄉村醫生登記表”,收集鄉村醫生注冊申請表,變更表,個人相關身份證明,執業證書等復印件和表彰獎勵情況、考核情況,一人一袋,統一編號造冊,使鄉村醫生檔案走上規范化管理軌道;規范鄉村醫生診療行為。切實履行《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所賦予的鄉村醫生職責,依法加強對鄉村醫生診療行為的管理,加大對村級衛生機構的督查力度,強化檢查指導,依法查處個體單干、超范圍執業和醫療不規范行為,督促其認真履行職責,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診療技術規范。

三、加強督查考核,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篇6

一、充分肯定過去一年全市公共衛生工作取得的成績

去年,我市公共衛生工作按照“衛生強省”建設要求,圍繞“和諧惠民”的工作主線,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農民健康工程”,通過增加衛生投入,健全管理體制,完善服務網絡,拓展服務功能,創新服務機制,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健康。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工作機制更加健全

一是組織領導力度更大。市政府常務會議多次對衛生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市政府分別召開了全市公共衛生工作會議和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暨城鄉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會議,出臺了加快發展城鄉社區衛生服務、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等文件;市人大對鄉鎮衛生院運行情況進行了專題視察;市政協對有關工作開展了專題調研;促進了公共衛生工作順利推進。

二是經費投入更多。市財政安排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公共衛生項目、農民健康體檢、農村垃圾集中處理、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等專項資金,全年累計2796萬元,保障了公共衛生工作的順利開展,保障了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三是督查考核更嚴。市委、市政府把農民健康工程和集中處理農村垃圾工作列入對鄉鎮、街道的政績考核內容;市財政局和市衛生局聯合對12項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參合農民免費健康體檢工作進行了績效評估;市愛衛會每半年對集中處理農村垃圾工作“二建三比”競賽活動和鄉鎮(街道)機關環境衛生競賽活動進行檢查通報。

(二)工作網絡更加完善

主要是建立健全了“兩線三級”的管理體制,即行政管理線和技術服務線,市級、鄉鎮(街道)級、行政村級。“兩線”相融,“三級”相通,實行了農村公共衛生的“網格化”管理。行政管理線做到縱向到底,全市現有42個部門分管領導,22名分管鄉鎮長、主任,22名鎮級公共衛生管理員,1153名村級公共衛生聯系員從事公共衛生管理工作。技術服務線做到橫向到邊,主要是在市級建立了以市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婦幼保健院、精神病防治院為主體的技術服務指導中心,在鄉鎮(街道)設立了公共衛生科,在村級配備了441名責任醫師,共同開展公共衛生服務。

(三)工作成效更加顯著

一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建立。去年,全市參合率達到97.57%,累計報銷53.93萬人次,報銷金額3369萬元,農民受益率達93.38%;今年參合農民57.48萬人次,參合率98.06%。

二是首輪農民健康體檢任務圓滿完成。全市已累計體檢44.6萬人次,占參合農民的82.2%,并將篩出的10萬多名慢性病人落實到責任醫生,由責任醫生上門隨訪,跟蹤服務。

三是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扎實推進。組織開展以衛生知識進農家、衛生法規進企業、衛生服務進村莊和創農民健康教育示范村(社區)、創職業衛生管理示范廠(企業)、創社區衛生服務示范站(中心)為主要內容的“三進三創”活動,扎實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實施,項目指標完成率達90.5%。

四是農村垃圾集中處理目標基本實現。全市所有鄉鎮(街道)和經濟開發委全面完成了鄉鎮級環衛基礎設施和各行政村的垃圾站(房)建設任務,共建成垃圾填埋場4個、壓縮式中轉站6座、焚燒爐2只,簡易式片級轉運站41個、村級轉運站338個,垃圾站(房)6156只,配垃圾清運車937輛;已實行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的行政村423個,占91.3%;共配備專(兼)職農村保潔員1453人、清運員639人。甘霖鎮創建成省級衛生鎮,三界鎮創建成*衛生強鎮,雅璜鄉創建成*市衛生鄉(全*市第一個衛生鄉),并創建了一大批衛生村。

五是城鄉社區衛生服務網絡不斷健全。新建社區衛生服務站6家,三界鎮創建成省級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甘霖鎮創建成省級中醫藥進社區先進單位,市精神病防治院遷入新址。同時上海中山醫院*醫療合作中心在市人民醫院成立,市民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國內頂尖醫療專家的服務。

六是重點疾病防治成效明顯。血防工作開展了以“全面清查螺情,有效壓縮面積”為重點的查滅螺工作,滅螺*萬平方米,查病*萬人,繼續保持“三無”目標(無新發病人、無病畜、無陽性釘螺)。結核病、艾滋病、精神病防治工作扎實開展。全年共發生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6起,均得到及時有效處理,未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

七是衛生監督執法切實加強。組織開展了“餐飲消費環節百日整治”等專項整治行動,在餐飲業實施量化分級管理,對農村家宴實行申報制,食品衛生抽檢合格率達95%以上。職業衛生進一步加強,取締游醫窩點3家。

八是無償獻血全面普及。增強有效宣傳,加強獻血服務,繼續保持*%實現自愿無償獻血的工作目標,滿足了醫療臨床用血的需要,全年累計無償獻血*人次,獻血量達*萬毫升,占臨床用血的*%;街頭獻血*毫升*人次,占街頭獻血人次的*%。

以上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市各級各部門重民生、辦實事、謀創新的結果,也是廣大干部群眾和衛生系統廣大醫務工作者努力工作、辛勤勞動的結果。工作中涌現出了許多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在此,我向大家的辛勤勞動和全力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公共衛生工作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城鄉公共衛生網絡體系還不夠完善,特別是村級公共衛生力量薄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礎條件還較差,特別是用房建設任務很重;農民健康體檢工作開展不平衡,有些項目與農民實際需求不符;農村環境衛生的長效管理機制還不夠健全;重點疾病防治工作任重道遠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地努力和加強。

二、扎實做好今年我市公共衛生的各項工作

今年,我市公共衛生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衛生強省”建設要求,把握重點,穩步推進,努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的健康保障。具體有三方面的工作任務:

(一)以“四張網”為保障,提高突發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一是完善公共衛生管理網。推行公共衛生管理“關口前移、重心下沉”模式,建立公共衛生機構與醫療機構、城市和農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合作機制,強化市級婦幼保健、疾控、衛監、精防等機構的技術指導功能,構建覆蓋城鄉、蓋邊沉底的公共衛生管理網絡。

二是加強疾病預防控制網。提高各類傳染病防治能力,各級各類醫院設立規范的發熱門診、腸道門診,建設流行病學調查隊伍、應急檢驗隊伍,加強艾滋病等實驗室建設;完善《*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新建市傳染病區;繼續抓好結核病、艾滋病、血吸蟲病等重大疾病和精神病、高血壓、腫瘤等常見慢性病的綜合防治工作。

三是構筑醫療衛生急救網。加強市急救中心和各級醫療機構的急診科建設,全面提高醫療急救水平;整合醫療應急處置資源,完善醫療救治途徑,建立快速反應、準確定位、有序搶救的急救網絡,保障人民群眾在緊急狀態下的生命安全。

四是健全衛生監督管理網。加快衛生監督派出機構建設,在市區和鄉鎮建立7個監督分所,加強衛生監督執法隊伍建設,規范執法行為,強化對突發性衛生事件的監測、報告、預警等工作,提高對食物中毒、職業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水平。

(二)以“三項工程”為基礎,提高基本醫療服務質量

一是推進城鄉社區衛生服務工程。根據《*市城鄉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規劃》,今年擴建金庭鎮、下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建17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工程建設按照“鄉鎮(街道)是建設主體、醫院是服務主體、市財政給予適當的補助”的模式進行操作:市財政分別按每人每年20元、15元的標準落實城鎮、農村居民社區衛生服務經費,對新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站每家分別補助20萬元和5萬元;鄉鎮(街道)要落實建設土地,籌集建設資金,建好中心、站。

二是推進衛生人才建設工程。市級重點是加快名科、名醫培養步伐,鄉鎮重點是加大責任醫生、全科醫生的培訓力度,充分發揮上海中山醫院*市醫療合作中心、上海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基地作用,推動全市醫療技術整體水平的提高,解決看得好病的問題。

三是推進農村中醫創優工程。全力開展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創建活動,力爭創建成功。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和城鄉社區衛生服務中的作用,推進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提高中醫藥資源利用率和服務參與率。為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我市將把今年省財政新增的人均10元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用于中醫藥報銷。

(三)以“七項工作”為重點,提高城鄉居民健康保障水平

一是落實城鄉公共衛生項目任務。按照省政府要求,從今年起,城市和農村都要實施公共衛生項目服務。我市還被省衛生廳列入省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12個示范縣(市)之一。今年衛生部門要完善城鄉公共衛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切實抓好三大類12項公共衛生項目任務;要創新項目考核與保障機制,以公共衛生項目落實率和群眾對責任醫生的滿意率為根本建立綜合評價制度,形成“任務到人、責任到人、經費到人”的管理運行機制。通過今明兩年的努力,全市每個家庭都擁有責任醫生,項目的落實率達到85%以上。

二是推進農村居民健康體檢工作。今年,省財政將增加農民健康體檢補助經費,增設乙肝病毒抗體等監測項目,加強對農民重點疾病的監測管理。我們要認真總結首輪農民健康體檢的經驗,進一步改善鄉鎮衛生院的基礎設施設備條件,不斷提高健康體檢質量。各鄉鎮、街道認真做好體檢的宣傳、組織工作,發動農民主動參加體檢,第二輪農民健康體檢當年體檢率要達到45%以上。

三是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今年,21個鄉鎮、街道和開發委,已有21個單位參合率達到90%以上,說明這項工作已真正得到群眾擁護和歡迎。今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重點是加大財政補助力度,提高報銷水平,加強信息化管理,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市政府今年又撥出132萬元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用于信息化管理。通過信息化建設,力爭從6月1日起在市內各定點醫院門診實行刷卡即時即報,這樣就實現了住院、門診“一條龍”刷卡即時報銷。

四是加強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農村在基本實現農村垃圾集中處理工作的基礎上,今年重點是“建、清、創”:“建”就是各鄉鎮(街道)要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市愛衛會要不定期進行暗訪,加強面上工作指導、檢查,進行錄像點評、情況通報;“清”的重點是清理垃圾、清潔家園、清潔村莊;“創”是創衛生鄉鎮、衛生村,今年新農村建設將對重點村的改水、改廁、道路硬化、綠化、潔化等開展一體化的建設和管理,希望大家抓住這個契機開展衛生村鎮創建,制訂好創建規劃。市區是啟動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這項工作不僅量大面廣,而且創建任務很重。市區街道、各部門要根據各自的職責,對照標準,搞好調研,制定工作方案,并按先易后難的原則開展工作。

五是鞏固無償獻血成果。要鞏固和完善“以街頭獻血和志愿者獻血為主,單位應急獻血為補充”的公民自愿無償獻血工作模式,保持無償獻血比例100%的目標,街頭獻血量占臨床用血比例達到75%以上,成份輸血率達到95%以上。要大力開展無償獻血宣傳,不斷營造無償獻血的濃厚氛圍。要搞好日常血源組織工作,保障醫療臨床用血。要做好應急獻血工作,各鄉鎮(街道)、有關部門、單位要加強應急獻血隊伍建設,落實職能科室和獻血聯絡員,切實做好獻血的宣傳和組織工作,確保在冬夏季血源緊缺和血液偏型時應急獻血工作的順利開展。要積極探索志愿者無償獻血工作模式,壯大無償獻血志愿者隊伍,以保障應急獻血的血源。

篇7

近年來,__區為有效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重點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全區衛生系統在狠抓利民、便民、惠民上下功夫,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一、基本情況

__區現有醫療衛生單位 97 個,其中區級醫療衛生單位 8個、中心衛生院 10 個、鄉鎮衛生院 65 個(含地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8 個、有民營醫院 6 個;有行政村衛生室 803 個。全區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人員 5649 人,其中公立醫院衛生機構 2696人(含自收自支人員 67 人、臨聘人員 634 人),民營醫療機構686 人,鄉村醫生 2258 人。有高級職稱 65 人,中級職稱 319 人,執業醫師 1060 人,執業助理醫師 1395 人,平均每千人口有醫務人員 1.15 人。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核編 1996 個,實際在編 1606人。全區設開放病床 2357 張,平均每千人口有病床數 1.7 張。

全區已形成了以區級醫療衛生單位為中心、中心衛生院、鄉鎮(含地名)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樞紐,村衛生室為網底的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一)完善服務體系,讓患者有地方看病

走進__區雪山中心衛生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依勢而建的嶄新的樓房,那錯落有致、造形各異的花壇、亭榭,那溫馨舒適潔凈整齊的病房,見證了__區實施災后重建等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后的變化與發展。近 7 年來,__區共積極爭取和實施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近 300 余個,總資金達 3 億元,改擴建房屋11.59 萬㎡,及時將 900 余臺件價值近 600 萬元的“新五件”、10 余臺救護車輛配備到農村衛生院,各醫療衛生單位自籌 5000余萬元改造危房或添置更新醫療設備。同時在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中,對被撤并鄉鎮做到了衛生機構不撤、人員不少、服務不弱,將撤并鄉鎮衛生院更名為地名衛生院,實現了每個鄉鎮、辦事處、行政村都有政府舉辦的衛生院和村衛生站,有醫有藥、能防能治。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人、財、物全面實現了上劃區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全區已經形成以區級醫療衛生單位為中心,中心衛生院、鄉鎮衛生院、地名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樞紐,村衛生站為網底的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解決了群眾有地方看病的問題。

(二)織牢衛生網底,讓患者方便看病

為切實解決群眾方便看病的問題,__區不斷加大對村衛生室的投入,加強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強化鄉村醫生培訓,提升村衛生室的服務能力。一是共投入村衛生室建設資金 3000 余萬元,建標準化村衛生室 250 個,占村衛生室總數的近 30%。二是為全區所有行政村衛生室配備了電腦,為行政村衛生室和其它村衛生室安裝空調 841 臺,分批對所有村衛生室負責人、部分鄉鎮衛生院信息管理人員共 900 余人進行了計算機知識培訓,基本實現了信息上下對接、資源共享。三是區衛生局為全區所有村衛生室配置了檢查桌、診斷桌椅、搶救包等基本醫療設施,并統一制作了藥品目錄、價格公示牌,讓老百姓看病后可以自己算帳。四是全區實行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覆蓋面積達 100%,群眾用藥更方便安全。五是已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8 個,服務人口近 30 萬,其中恩陽、東城辦事處被授予“全省示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六是認真落實鄉村醫生勞務報酬,20__ 年區財政在對每個村衛生室補助 6000 元的基礎上,再按所轄人口每人每年 8 元的標準核撥均等化工作經費和按參合人數每人每年 6 元的標準補助一般診療費。七是積極推進“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加大并優先保障對重點鎮、中心村、聚居點衛生的投入,不斷滿足“園區+社區”模式所承載的新型產業工人和居民的衛生需求。八是對全區所有村衛生室實行“統一機構設置、統一人員調配、統一技術服務、統一藥品配送、統一業務管理”的“五統一”運行模式,加大基本公共衛生及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情況的督查與考核力度,逗硬落實考核獎懲,確保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方便及時的醫療衛生服務。

(三)提升服務能力,讓患者看得好病

為滿足患者需求,全區醫療衛生機構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增加服務項目,引進新的醫療技術,添置或更新醫療設施設備,加強中醫、理療等特色專科建設,加快中醫藥適宜技術擴廣應用步伐,讓患者看得好病。一是實行區級醫療單位幫扶農村衛生院、農村衛生院幫扶村衛生室的定點幫扶制,通過人才培訓、業務指導、設備支持等多種途徑,努力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據不完全統計,7 年多來共幫扶農村衛生院大中型醫療設備500 余臺件,幫扶村衛生室常用醫療設備 4000 余臺件,派駐鄉村指導醫師 300 余人次,免費培訓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人員近8000 余人次,全科醫師、全科 護士 200 余人次,開展送衛生下鄉活動 180 余次,義診患者近 12 萬人次。二是各醫療衛生單位的臨床人員通過自考、函授、進修、繼續醫學教育等方式不斷增強自我造血功能,提高服務技能,各醫療衛生單位平均每年派駐上級醫院進修的人數占醫技人員總數的 15%,參加自考、函授和繼續醫學教育的平均占 20%以上。三是狠抓等級醫院創建工作,目前全區已創建一級甲等衛生院 12 所、示范衛生院 30 所、二級乙等綜合醫院 1 所、二級甲等中醫院 1 所。四是不斷壯大隊伍,合理補充衛生人才。20__ 年、20__ 年兩次共為全區醫療衛生機構補充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250 人,通過“雙選會”引進大專院校學生 60 人,實施執業醫師項目為鄉鎮衛生院補充 10 人,20__年區編辦為區級醫療衛生單位增加編制近 100 個。

(四)認真實施項目,讓患者看得起病

1、有序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一是農民參合率逐年提升,由 20__ 年的 72.4%提高到 20__ 年的 96.67%。二是不斷調整完善報費補償方案,讓參合農民更多受益。自 20__ 年起全面實行了門診統籌,增加慢性病種達到 17 種,上調住院補償封頂線為 10 萬元;對 0-14 周歲的農村參合兒童患白血病、兒童先心病實行提高醫療保障水平補償,在規定的省、市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針對本病的醫藥費用按總額的 70%報銷,農村醫療救助由民政部門對符合條件的患兒按其醫療費用的 20%進行醫療救助;兒童白血病實行最高限價治療,兒童先心病實行單病種付費,對患惡性腫瘤、白血病、尿毒癥、重性精神病、肝硬化、艾滋病、器官移植、0-14 歲腦癱患兒的參合住院農民試行提高保障水平試點,在省、市、區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針對本病的政策范圍內費用總額報銷不足 70%的按 70%報銷。近 7 年來全區共補償參合農民 6.7 億元,切實緩解了農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__區新農合工作 20__ 年、20__ 年兩次在央視新聞中播報,受到好評。

2、扎實推進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等補助項目。一是自實施“降消”項目、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以來,__區共對3.2 萬名農村住院分娩孕產婦進行了補助,補助資金達 1600 余萬元。二是配合殘聯對 600 例白內障患者實施了減免手術費用治療,補償資金達 48 萬元。三是為 3.5 萬適齡婦女增補葉酸,免費篩查乳腺癌 0.8 萬人、宮頸癌 7.1 萬人。四是配合區總工會對7300 名困難職工及環衛工人進行了免費體檢。五是積極開展“五進社區”、“六免費”服務活動,對 6 萬名確診的高血壓和 1.8 萬名糖尿病患者進行了規范管理,共建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110.4 萬人份。

3、按時啟動和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一是 8 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有農村衛生院、803 個行政村衛生室先后按時啟動實施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部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和四川省增補藥物,藥品實行統一配送、零差率銷售。據統計,自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門診量大幅度增加,平均增長率達 31.5%,門診均次費用下降 33.2%,住院均次費用下降 28%,藥品費用支出占醫藥費用支出的比例由實施前的 48.5%降至 27.8%。二是新農合、城鎮職工醫保均提高“基藥”5%的報銷比例。三是深入開展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整治,嚴格實行大中型醫療設備論證審批制度和政府招標采購制度,各級醫療機構主動下調藥品價格 300 余種。四是對“三無”病人、特困患者,采取職工捐助一點、單位減免一點的辦法實行了及時的醫療救治,據不完全統計近 7 年來全區衛生系統職工共為患者捐款捐物價值 80 余萬元,減免醫藥費用近 500 萬元。

(五)推行優質服務,讓患者看病滿意

一是積極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大力加強醫院內涵建設,認真落實 13 項核心管理制度,努力提升服務質量,減少醫患糾紛。二是大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和廉政文化進醫院活動,召開現場會議、警示教育會議和創先爭優總結表彰大會,努力營造創建“人民滿意醫院”“人民滿意科室”和爭做“人民滿意醫務人員”的競爭與發展氛圍。三是有力開展民主評議衛生行風活動,聘請民主評議員、行風監督員,發放行風測評表,設立投訴信箱,公布舉報電話,徹底糾正大處方、濫檢查、“紅包”、回扣等行業不正之風,保護患者利益,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據統計全區衛生系統共設立舉報電話 92 部、投訴信箱 92 個,每年至少聘請 8 名黨代表、10 名人大代表、12 名政協委員、20 名群眾代表為常年行風監督員和民主評議員,共印發《優質服務承諾書》、《衛生系統行風測評表》共 5 萬余份。

三、幾點體會

(一)加強教育、牢記服務宗旨是解決群眾 “看病難”的前提。抓好職業道德、誠信服務和衛生法律法規教育,就能正確引導廣大醫務人員牢固樹立“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意識,使尊重病人、關愛病人、服務病人、維權病人成為自覺的行動,就能切實增強 醫務人員的事業心、責任感和法律意識,從而不斷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建立和諧醫患關系。

篇8

一、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2005年起,以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引領的新一輪社區衛生服務改革,抓住了衛生體制改革中“公益性問題”這一癥結,并圍繞著社區衛生公益性實施了一系列體制機制改革,為國家新醫改找到了重要突破口。2006年,國務院召開社區衛生工作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總體方向、基本原則和執行框架。2010年下半年開始,上海、北京、武漢等城市在社區衛生服務發展中,先后提出“家庭醫生”服務的概念。2011年國發〔2011〕23號文《國務院關于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從全科醫生制度頂層設計上描繪了全科醫生制度的藍圖。2005年底,作為上海市首批實施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試點的長寧區,率先創新推廣全科服務團隊模式,并推行家庭簽約制服務,但當時的服務基礎、人才隊伍、政策環境尚不能完全支持簽約制服務;上海徐匯、閔行、青浦、金山等區也從2007年起開始從不同角度探索“責任制醫生”的健康管理模式;2008年,長寧區周家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率先在區內試點居委責任制醫生健康管理模式探索;2009年,家庭健康責任制工作納入區衛生局重點工作,并制定《長寧區家庭健康責任制工作實施方案》,在全區試點探索;2010年8月10日,在“城市與健康國際論壇”上,上海市副市長沈曉明首次提出上海將全面推行建立家庭醫生制度;2011年,上海配合國家新醫改方案,試點推進五項重點工作,試點家庭醫生制就是其中一項,全市有10個區縣參與試點工作。

長寧區周家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上海市最早試點家庭醫生制服務的社區衛生機構之一,早在2008年下半年,在全科服務團隊模式基礎上,開始實施全科醫生居委責任制工作模式試點,并于2009年6月在中心全面試點。目前,中心家庭醫生18名,分別承擔19個居委會的家庭醫生制服務。2011年4月,成立全市首個家庭醫生工作室——“陳華工作室”。在上海尤其是長寧區,家庭醫生制服務模式已經成為未來社區衛生服務發展內涵深化的方向和共識,國家對全科醫生制度的設計更進一步明確了發展目標。正當家庭醫生制服務模式的探索熱火朝天地進行時,周家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率先提出了“家庭醫生工作室”的概念,并迅速得到了政府、輿論的響應,業內的關注以及居民的認同。那么,家庭醫生工作室的成立究竟是一種必然還是一種偶然,是一種可行的操作模式還是一種暫時性的炒作手段?回答上述問題需要在社區衛生服務發展歷程及家庭醫生工作室成立的背景上進行分析。

二、家庭醫生制服務的實踐需要服務載體來適應

家庭醫生工作室是社區衛生發展和全科理念深入實踐的產物。社區衛生服務在國內起步較晚,大體經歷了以功能轉型為主的框架建設期、以公益性改革為主的體制機制改革期、以家庭醫生制度建設為主的內涵發展期等三個時期,而在三個不同時期,衛生服務的載體也隨之發生變化。在框架建設期期,地段醫院、部分二級醫院及企業醫院等逐步轉型成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逐漸成立了“三科一室”的工作模式,即醫療康復科、預防保健科、后勤保障科及辦公室。然而,這僅僅是功能定位的調整,這些醫療機構的主要服務載體并未發生變化,仍然是內科、外科等專科。

(一)在體制機制改革期,社區衛生逐漸引入全科理念,提出“六位一體”的服務理念然而在當時,還沒有真正意義的全科醫生,只能通過組建全科服務團隊,即由若干經過短期全科崗位培訓后的專科醫生和若干名公共衛生人員、社區護士組成全科服務團隊,通過知識的整合及專業的互補來達到服務的整合,解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原來的專科醫生轉為全科醫生后,而客觀上卻沒有真正涵義上的全科醫生的矛盾。全科服務團隊通過社區衛生服務站、全科診室等載體,為社區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隨著社區衛生改革的不斷深化,規范化培養的全科醫生不斷充實到社區衛生服務的隊伍中,社區衛生服務人群的不斷擴大,社區衛生服務的內容不斷拓展,社區居民的健康需求水平不斷提高,全科服務團隊“醫”“防”分家、專業化分工的弊端開始逐步顯現,“六位”難以真正“一體”。“防”“治”分工也局限了全科團隊服務效率與服務效果的發揮,全科醫生往往除了家庭病床、出診等醫療服務外,較少參與預防保健等公共衛生工作,例如,管理慢性病患者的是社區的預防保健人員,給慢性病患者診療開藥的是社區全科醫生,即浪費了人力資源,又降低了服務效率。這也促使了社區衛生服務發展逐步進入內涵發展期。據此,周家橋衛生中心率先試點實施全科醫生居委責任制管理,明確一個家庭醫生負責1個居委,2500~3500服務人口,從而促進全科醫生下沉社區,探索居委責任制醫生(家庭醫生雛形)工作模式,家庭醫生承擔責任居委所在的慢性病患者、離休干部、早期歸僑、獨居老人、殘疾人等重點管理對象的基本公共衛生與基本醫療服務,并參與居委健康自我管理小組活動,落實防治結合的一體化管理。隨著居委責任制醫生工作的不斷深化和家庭醫生制服務概念的提出,居委責任制的全科醫生開始逐步向職業化的全科醫生過渡。家庭醫生制服務的特點是以建立契約式服務關系為基礎,以健康為核心,以需求為導向,以就近服務為原則,為居民提供防治結合又具個性化的衛生服務。而健康不僅包括生理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健康;居民的需求導向則是希望家庭醫生能提供有價值的衛生服務,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契約式服務關系的延續;有價值的衛生服務也必然是因人而異、具有個性化的衛生服務。家庭醫生制服務的就近原則也局限了社區衛生服務站作用的發揮。這種新的服務特點必然催生一種新的服務載體與其相適應。“家庭醫生工作室”的提出,既具有創新性,又為家庭醫生制服務尋找到了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載體。#p#分頁標題#e#

(二)家庭醫生服務的發展需要標桿效應來帶動上海各個試點區實施家庭醫生制的做法固然不一,即使是長寧區,雖然較早試點探索家庭醫生制服務,但由于沒有可借鑒的成功經驗,也主要通過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申報試點、各自探索的方式實踐家庭醫生制服務模式。而傳統服務模式根深蒂固,且各家中心人力資源配置狀況不一、服務理念不一、試點探索的側重點不一。英國等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在全科醫生制度上的經驗,是我們學習和參照的標桿。結合我國的實際,家庭醫生究竟應該是怎樣的服務模式和服務方法,始終沒有一個標桿和統一的規范。在經濟領域,“標桿效應”是指某個經濟組織或者公司、集團,在當地區域中占據重要的經濟地位,通過自身的一系列活動,樹立了一個“標桿”的形象,并且相應地帶動了區域周圍的經濟發展的一種經濟現象。同樣,家庭醫生制服務在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也需要樹立一個“標桿”形象,相應帶動整體家庭醫生制服務的發展。周家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最早試點家庭醫生制的單位,在家庭醫生人才隊伍配置上基本齊備,19個居委配備了18名家庭醫生;經過幾年的實踐,也基本實現了家庭醫生慢性病防治一體的服務模式,且服務成效顯著,服務效率明顯提高。但18名家庭醫生也仍然存在著服務理念理解不一、服務能力高低不一、服務方法各有千秋,亟須建立典型、樹立標桿、統一模式。周家橋衛生中心選擇了工作卓有成效、服務敬業熱情、居民認可滿意的家庭醫生陳華作為典型,在中心為她提供獨立的服務空間,建立服務支持團隊,通過陳華醫生的服務來總結和規范中心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和服務方法,“陳華工作室”應運而生。家庭醫生工作室作為家庭醫生制服務探索中一個嶄新的名詞,巧妙區別了家庭醫生服務與以往服務模式的不同;而家庭醫生陳華更是借助工作室,充分詮釋了家庭醫生服務的內涵與方法,樹立了家庭醫生服務的標桿。

三、家庭醫生工作室的界定與制度實踐

工作室一般是指由幾個人或一個人建立的組織,形式多種多樣,大部分具有公司模式的雛形。許多工作室是為了同一個理想、愿望、利益等而共同努力的集體。工作室的規模一般不大,成員間的利益平等,大部分無職位之分,有些工作室有室長職位統領所有人員,各自負責各自應做的事。大部分工作室的事務可由成員一起討論、決定。①結合實際,我們初步給家庭醫生工作室的定義是:在公益性的原則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借助物理空間為家庭醫生搭建的服務性平臺,是家庭醫生為社區居民提供衛生服務的一種載體,是社區居民可以尋求家庭醫生服務的一種實體。家庭醫生是工作室對社區居民提供服務的主體,輔以助手(社區護士、公共衛生醫生)和社區志愿者,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部資源、衛生縱向資源和社區資源的支撐,主要為建立契約式服務關系的社區居民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服務,從而維護居民健康、促進社區和諧。

(一)對家庭醫生工作室的理解

首先,工作室與診室的區別。傳統的全科診室,全科醫生主要是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斷明確慢性病的診治及雙向轉診等基本醫療服務;而在工作室,家庭醫生除了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外,還要為居民提供健康咨詢、營養咨詢、用藥指導、心理疏導和慢性病門診預約等服務,工作室的性質也決定了在一般診療服務過程中與居民溝通交流的時間增多了。陳華工作室正式開設以來的半年內(5~11月),除了基本醫療服務外,提供咨詢指導類服務1450人次,其中熱線電話咨詢208人次、現場咨詢1242人次;按照咨詢指導內容細分,就醫指導681人次,用藥指導473人次,營養指導212人次,心理疏導52人次,其他服務32人次。從數據中可以看出,陳華工作室已完全超出傳統診室的功能。

其次,工作室與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區別。社區衛生服務站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功能的延伸,是方便社區居民就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及全科服務團隊工作的場所之一。社區衛生服務站內一般有全科診室、康復室、健康教育室、健康咨詢室等內設區域,并配備有相應的設施設備,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一種形式,服務人員主要由全科服務團隊成員組成,包括全科醫生、公共衛生醫生和社區護士等。而家庭醫生工作室作為進一步提供社區居民就近服務的一種載體,也需要物理空間的支撐,但相對服務站硬件要求沒有那么高,從硬件的角度僅需要有家庭醫生獨立的服務空間和相應的基本服務設備即可;工作室是家庭醫生的主要服務場所之一,工作室其他服務人員的組成可以包括社區護士、公共衛生醫生及社區志愿者等,他們的職責是輔助家庭醫生工作的開展。

最后,工作室與私人診所的區別。國外的家庭醫生是以私人診所或聯合診所作為一種服務載體為簽約居民提供服務,私人診所或聯合診所是獨立法人。而家庭醫生工作室是以政府的公益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平臺設立的,是為適應家庭醫生制服務特點、推進家庭醫生制工作成立的,非獨立法人的,且所提供的衛生服務都是以政府主導、公益為原則。因此,兩者的基本性質、政策制度背景都是不同的。

(二)家庭醫生工作室模式的制度實踐

作為一種制度模式,家庭醫生工作室通過實名制、實體形態以及制度規范建設等,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提供的職業化和務實化程度,從而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提供模式的創新。

1.以實名工作室推進家庭醫生的職業化職業化,目前還沒有一個權威的定義。騰駒達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景素奇先生認為,“職業化就是職業素養的專業化,職業化分三個部分: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意識,三者中最難做到的就是職業意識”。筆者認為,家庭醫生的職業化,也必須具備職業技能、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這三個基本要素。在周家橋衛生中心陳華醫生實名成立了陳華工作室。之所以首先為陳華醫生成立工作室,是因為陳華醫生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在家庭醫生服務上職業技能、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在職業技能上,陳華醫生取得了全科副主任醫師的資質,并取得了健康管理師、心理咨詢師、營養咨詢師的崗位資格證書;在職業道德上,陳華醫生敬業精神及良好的醫德是得到充分認可的;在職業意識上,陳華醫生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機會和力量,與社區居民建立服務關系,發現和想方設法解決居民的健康問題。作為家庭醫生的職業目標就是,為建立契約式關系的固定有限人群提供長期的健康服務。#p#分頁標題#e#

2.以實體工作室實現家庭醫生服務的務實化家庭醫生的工作特點決定了家庭醫生不可能像專科醫生或過去全科醫生那樣僅在門診坐診,還要在社區、居委甚至居民家中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因此,固定的服務場所,是社區居民尋找家庭醫生、感受家庭醫生服務的需要。在周家橋衛生中心,陳華工作室有固定的服務場所。實體化的工作室平臺,讓家庭醫生制服務成為一個居民能看得見、尋得到的實體,為家庭醫生就近服務提供了空間載體,能讓居民切身感受到家庭醫生制服務與以往服務的不同。雖然在物理空間上,工作室與診室并無實質性區別。但工作室的命名,使它區別了診室,使得“社會-心理-生理”醫學模式具可操作化。1977年,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精神病和內科學教授恩格爾(Engel)首先提出,應該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取代生物醫學模式。他指出:“為了理解疾病的決定因素,以及達到合理的治療和衛生保健模式,醫學模式必須考慮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環境以及有社會設計來對付疾病的破壞作用的補充系統,即醫生的作用和衛生保健制度。”然而,傳統的診室模式,尤其是社區診室中,一些社區醫生幾乎成了成了“開藥機器”,更無從談起考慮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了。陳華醫生是由原先的外科醫生通過全科崗位培訓,而后通過健康管理師、營養師和心理咨詢師崗位培訓逐漸轉崗為全科醫生的。過去在中心門診,陳華醫生主要是對社區常見病、多發病和診斷明確慢性病開展診療服務及雙向轉診服務。原先中心在二樓還保留了陳華醫生的全科診室,但隨著工作室的運行,全科診室的功能也逐步轉移到工作室內,并逐漸取代了原先的全科診室。陳華工作室成立以后,在工作室內陳華醫生除了常規診療服務(全科門診、雙向轉診)之外,還為居民提供健康咨詢、營養咨詢、用藥指導、心理疏導和慢性病門診預約等服務(見表1數據),工作室的性質也決定了在一般診療服務過程中與居民溝通交流的時間增多了。家庭醫生真正從單純的門診醫生轉變為提供“社會-心理-生理”綜合服務的全科醫生。

四、家庭醫生服務模式的規范與提升

通過陳華工作室的運行實踐,我們總結了家庭醫生“13533”工作方法,作為經驗和服務方法在家庭醫生中進行推廣,即堅持“1”個中心,依靠“3”個協同,提供“5”類服務,建立“3”種關系,達到“3”個效果。

(一)堅持以居民的健康為中心每當有社區居民到陳華工作室尋求服務時,陳醫生都會借著看病的間隙,詢問病人及家中成員的一些基本情況,遇到第一次服務的居民還會順便詢問其住址、聯系電話、過去的疾病史、家中老人身體狀況等,掌握居民及其家庭成員的基本健康狀況,以便為建立服務關系的社區居民建立和完善健康檔案。家庭醫生工作方法的核心就是以社區居民的健康為中心,做好社區居民的“健康守門人”。

(二)依靠中心資源、區域衛生資源和社區資源“3”個協同第一個協同是與全科團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協同。家庭醫生制服務還處于探索階段,家庭醫生的工作必須依托全科服務團隊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人員、軟硬件支持與協同。陳華工作室作為家庭醫生制服務試點項目在運行過程中,中心專門抽調業務骨干以項目組成員的形式為陳華工作室提供技術支撐,為陳華工作室配備了專職護士,保證陳華醫生的工作順利開展。第二個協同是與二、三級醫院和公共衛生專業防治機構的技術服務協同。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社區全科醫療都必須要與大醫院專科相對接,這樣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因此,家庭醫生制服務必須與二、三級醫院協同,才能真正滿足社區居民的醫療需求。周家橋衛生中心通過各種渠道建立了與華東醫院(三級綜合醫院)、仁濟醫院(三級綜合醫院)、第九人民醫院(創面遠程會診)、兒童醫院(三級專科醫院)以及同仁醫院等區屬二級醫院、公共衛生專業機構的協同服務關系,在雙向轉診、技術服務方面為家庭醫生提供了支持,贏得了居民的信任,也增強了家庭醫生的底氣。在中心內解決不了的問題,陳華醫生會借助“321協同服務”平臺,向同仁、華東等二、三級醫院的專家請教,然后將正確的答案反饋給病人,讓病人滿意。在病人服務上有處理不了的情況,衛生縱向資源更是成為陳華醫生的強大技術支撐。第三個協同是與社區協同。家庭醫生的工作是服務社區,同時也是依托社區的。因此,家庭醫生的工作僅僅靠全科團隊、中心和二、三級醫療機構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須緊緊依靠社區,包括街道、居委和社區志愿者等社區資源的支持,同時衛生服務也是社區服務的重要組成和社區居民的基本需求,社區協同是家庭醫生制服務必須依靠的力量。周家橋衛生中心通過居委會衛生主任例會制度、社區志愿者制度為家庭醫生搭建了社區協同平臺,為家庭醫生在社區開展工作提供了幫助和支持。作為家庭醫生,陳華的服務始終圍繞“社區居民的健康”這一核心。為了盡快掌握轄區居民的健康信息,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陳華主動與居委會聯系,參加他們組織的各類活動,如樓組長會議、黨員會議、端午重陽中秋等活動等,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把自己介紹給居民,同時向他們介紹一些防病保健知識。每周利用三天固定工作日以及雙休日,深入社區動態了解居民健康需求;參與社區活動的同時,進行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宣傳,與居民簽訂服務協議。同時,居委會有處理不了的情況,也會聯系陳華醫生共同解決。

(三)提供預約式、互動式、跟蹤式、關懷式、監測式服務家庭醫生不同于以往社區門診醫生的關鍵是通過提供預約式、互動式、跟蹤式、關懷式、監測式服務,根據社區居民的健康需求,為他們提供有價值的衛生服務,切實維護社區居民的健康。

1.關懷式服務關懷式服務意味著對患者盡可能地提供貼心和便利的服務。陳華醫生正是通過關懷式服務,建立了與社區居民的服務關系。當然,家庭醫生關懷式服務不僅僅關心的是居民的生理健康,還應了解關心社區居民的心理因素、病人所處的環境(自然、社會和家庭因素)等。有時候家庭醫生在心理上的必要疏導和生活上的必要關懷,會在為居民的健康服務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關懷式服務可以增進了醫患之間的感情,鞏固醫患之間的關系。

2.跟蹤式服務跟蹤式服務即在與患者建立服務關系后,定期上門隨訪,以便及時了解患者的健康狀況。健康信息是家庭醫生實施健康管理、提供連續性健康服務的基礎。跟蹤式服務讓陳華醫生能及時掌握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變化,切實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如今衛生信息化已經實現了區域整合,依托區域衛生信息化平臺,家庭醫生還可以通過醫生工作站,及時了解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及近期診療信息,實現對居民健康狀況的長期跟蹤。#p#分頁標題#e#

3.監測式服務現階段,慢性病患者一直是家庭醫生的重點服務對象。家庭醫生通過門診、服務站、上門或電話隨訪的方式,長期監測慢性病患者重要指標變化情況,一旦控制不良及時調整用藥劑量、種類或轉診到上級醫療機構,從而減少和延緩疾病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命質量。

4.預約式服務陳華在春天花園居委較早地開展預約式服務,且成效明顯。目前,中心每個家庭醫生都對自己管轄居委的慢性病患者、離休老干部、歸僑、殘疾人等重點對象實施預約式服務。通過預約式服務,減少了患者就醫等候時間,引導了就診的有序性,同時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目前,陳華醫生高血壓、糖尿病管理對象的門診預約率分別達到64%、81%。

5.互動式服務每個人的性格、愛好、取向都有不同,只有通過交流才能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愛好,服務中的互動式交流是加深彼此了解、掌握需求一種方法。家庭醫生主動參與健康自我管理小組活動也是互動式服務的一種方式。通過參與活動,家庭醫生可以獲取居民健康需求,引導居民自我管理、同伴教育和健康促進。

(四)建立“3”種關系所謂“3”種關系,即與社區居民長期穩定的服務關系、與社區居民健康促進的“伙伴”關系、與重點人群的重點服務關系。社區衛生及全科醫生的一個明顯特征就是,醫患關系通常是長期的無限次的重復博弈關系。在這種長期關系中,全科醫生對于患者的病史、社會背景、價值觀以及偏好等有更多的了解。②這就是家庭醫生制服務不同于二、三級醫院的醫患關系。家庭醫生制的實施是社區衛生服務改革的深化,其重要目的是引導居民社區首診,引導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看病煩”的問題。家庭醫生就是通過社區衛生服務的距離優勢、價格優勢、全科優勢和服務優勢,通過服務、服務再服務的反復過程,與社區居民建立長期、穩定的服務關系,從而引導居民下沉,實現長期的健康管理過程。家庭醫生制服務通過“社會-心理-生理”醫學服務模式,關注、關心的是一個人的整體健康,包括心理、生理和社會適應能力,這種服務模式容易讓彼此建立起一種“伙伴式”的服務關系。一旦建立了這種“伙伴式”服務關系,社區居民依從性將大大提高。從健康促進“知、信、行”三個階段來說,家庭醫生的健康干預會比較容易改變社區居民的健康行為。通過3年的努力,陳華與社區居民建立了長期的健康伙伴關系。目前,與陳華醫生建立重點服務關系的居民達500余人,慢性病管理對象從3年前的20余人,增加到目前的300余人,居民滿意度也逐年上升至99.7%。家庭醫生服務資源的有限性,也決定了家庭醫生服務資源分配的不均衡性,其大部分服務資源主要用于社區中的重點人群或弱勢群體,如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殘疾人、長期臥床患者等。因此,家庭醫生需建立與這些重點人群的重點服務關系。陳華醫生雖然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但她也有自己管理的責任居委,她的工作室也主要服務于她所負責的居委為主的周家橋社區居民。作為春天花園居委的家庭醫生,陳華必須掌握居委的人口基本信息以及各類重點服務人群基本信息,以便更有效地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春天花園居委總戶數1120戶(常住戶數820戶,租客300戶),總人數約3800人;目前,已經與陳華醫生簽約的(或建立服務關系的)家庭總數有421戶,約占常住總戶數的51.3%;而重點服務對象總數為512人。從表2中可以看出,通過居委責任制管理后,重點管理對象尤其是慢性病管理情況產生的變化,管理對象數、管理率及預約率都有大幅提高。

(五)達到“3”個效果首先,體現健康促進的效果。通過家庭醫生制服務,促進居民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健康素養,從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其次,體現和諧醫患關系的效果。通過家庭醫生制服務,為居民提供便捷的、連續的、有價值的衛生服務,并與社區居民建立起“伙伴式”的服務關系,逐步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最后,體現了政府服務意識的效果。我國的社區衛生服務是以政府為主導的社區衛生服務,家庭醫生制服務作為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一種形式,最終是要通過服務,讓老百姓滿意,從而讓政府滿意。

五、結論與討論

家庭醫生工作室的建立是對家庭醫生制服務模式的一種探索和補充,為家庭醫生制服務提供了一個載體,陳華工作室在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圍繞家庭醫生制服務的開展,工作室內部運行機制和服務模式還需進一步完善。

(一)實體化和多元化相結合的服務載體實體化的服務平臺更易被老百姓接受,看得見、尋得到,便于社區居民找到家庭醫生。因此,全科服務團隊才會以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實體化服務平臺,家庭醫生制服務才會建立家庭醫生工作室。但由于現階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硬件配置還難以為每個家庭醫生提供獨立的工作室場所。因此,實體化的家庭醫生工作室也可以借助多種場所、多種形式,可以在中心,也可以在社區衛生服務站甚至居委會活動場所;可以是1個家庭醫生的工作室,也可以是2個或幾個家庭醫生的聯合工作室,還可以有公共衛生醫生、社區護士及社區志愿者共同參與到家庭醫生工作室的工作。同時,家庭醫生工作室也不限于實體,還可以通過設立熱線電話、開通微博、博客、社區網站等多種形式建立多元化的載體,作為工作室服務的補充和外延。

(二)固定與機動相結合的服務機制家庭醫生在工作室或診室等固定場所每周有相對固定的服務時間,能夠充分利用場所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為社區居民提供方便的醫療衛生服務。但固定的場所服務也會影響家庭醫生服務的下沉,從而脫離社區基礎。因此,合理時間、空間分配是確保家庭醫生完成健康管理目標和任務的重要保證。除了固定的場所和服務時間外,家庭醫生可以根據服務需要,在居民家庭、社區、服務站及中心機動調整,靈活掌握,重點服務和管理好轄區簽約居民。

篇9

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努力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

思想決定行動,扎實抓好職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對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起到重要作用,職工思想得到解放,對推進醫院實現全面、跨躍式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區衛生局局長劉石曾講過:“大腦轉起來,想問題,避免成為思想懶漢;手腳動起來,做事情,避免成為行動侏儒;把心獻出來,愛事業,為人民,做好人民公仆。”自開展“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努力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學習活動開展以來,我院全體干部、職工積極深入學習,廣泛討論調研,牢固樹立為群眾服務的理念,把“以病人為中心”,“病人的滿意度”作為工作標準,各科室開創性地進行工作,真正解決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我們決心要繼續解放思想,切實轉變觀念,推動農村衛生事業大發展,實現醫院全面、跨躍式發展。

二、加強醫院的內函建設,不斷提升醫療水平和醫療質量。

1、加強領導班子自身建設,端正工作作風,完善各項管理機制,踏踏實實地做好工作,努力建設一支思想正、作風好、高素質、懂業務、關心職工生活、樂于奉獻、具有開拓精神的領導班子。每月定期召開院務會議和中層干部會議,溝通、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堅持大堂領導值班制,從院長開始,四個班子成員加醫務科長、總護士長每天輪流大堂值班,聽取群眾心聲,解決群眾實際困難。開始執行護士長夜查房制度。

2、努力提高醫院的整體服務水平加強醫務人員的“三基”訓練和考核,提高業務素質。醫務科每月組織一次全院業務學習,5月中旬院內已組織上半年“三基”考核,通過率達100%。

3、安排衛生技術人員到上級醫院脫產學習3個月。今年上半年已分批送16名醫護人員去開發區醫院、中山三院、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等去學習。對于一些積極向上,自學大專、本科的醫護人員,還給予報銷學費,以資鼓勵。本年度我院有3人獲得大專學歷,1人獲得本科學歷,常旭院長獲得博士研究生學歷,并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4、加強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管理,狠抓醫院質量管理是醫院工作的重要環節,按照醫院管理年的要求,定期組織全院性醫療質量檢查和考核,以此增強醫務人員的醫療安全意識。對連續三年未取得助理以上執業醫師證的人員作待崗或解聘處理,二年未取得助理執業醫師以上資格證書的人員在獎金分配方面給予適當的下調,目前我院此類醫護人員獎金都按所在科室獎金的80%發放,并已分流2名非持證上崗人員。新畢業來院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開展工作,所寫的病歷、醫囑、處方、輔助科室檢查單等必須有上級醫師的簽名方可執行。引進2名高素質、高學歷的業務骨干,積極有效地防范醫療事故的發生。

三、積極穩妥地進一步推進農村衛生保健工作。

1、編實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網底。

自農村衛生保健科成立以來,著力做好農村衛生工作,對預防保健、婦保、兒保、慢病、殘疾人康復等資源進行整合,充分發揮“六位一體”的整體功能,服務范圍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編實農村醫療衛生的網底,做好基礎工作。為60歲以上老人,殘疾人,低保戶及五大慢病病人(高血壓、糖尿病、消化性潰瘍、慢阻肺及腫瘤病人)建立了健康檔案,至今已建4300份。實施了巡回醫療、上門服務的方案,每個村及居委每個月固定一天的巡回醫療,整合醫療小分隊開展全方位服務。受到群眾高度贊揚,讓群眾尤其是低保戶、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充分享受到了政府的實實在在的惠民政策。《創業導報》以長篇紀實報道“傾力鋪平群眾就醫問病路”為題目長篇報道了活動內容。

2、為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開展“樸素醫療”活動。

為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我院于4月21日制定了“樸素醫療”為主題的服務活動方案。所謂“樸素醫療”是相對于“過度醫療”而言,就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用相對簡單的方法,最適合的個體化法去治療疾病,以此來降低醫療費用,減輕群眾負擔,將群眾是否滿意,群眾是否受益作為我們農村衛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守醫院的公益性原則,不以追逐利益為目的。在開展“樸素醫療”的活動中,人院將控制病人的人均費用及用藥比例例入科室和醫生的目標責任,并與個人的獎金掛鉤,并規定不得隨意開大型檢查,如CT,彩超等,確有必要時要經過科主任批準后才能進行。用藥原則是首先選用一線抗生素,如病情需要應用二線抗生素時,應經科主任同意簽字,嚴禁應用三線抗生素,而且每個月公布有關數據,對超標者給予批評教育及經濟處罰。目前已初見成效,門診病人平均人均費用由原來的86元,下降至71元,下降了17.4%,受到群眾好評,區衛生局專門為此下發文件,將此經驗向全區推廣。

3、根據區衛生局的統一部署,繼續推進鎮村衛生機構一體化。

根據區衛生局的要求,我們進行了“鎮—村”一體化工作的試點。對鄉村醫生進行全面培訓,對衛生站的政務、業務進行統一管理,醫療廢物統一回收,對進藥渠道進行審核,并且不定期對藥品進行全部清查,嚴防劣質,過期藥品的使用。我們接管了山龍村,逕下村,旺村村三家衛生站作為我院直辦衛生站,人員均由我院派出,藥品實施“零差價”,深受群眾歡迎。

4、認真落實*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各項政策。

繼續配合*鎮政府做好農村合作醫療的宣傳發動工作,進一步完善農村合作醫療的管理制度,確保群眾住院報銷方便快捷,力爭農民參合率達到99%以上。今年1月至5月31日,共為623名患者報銷住院醫療費用,報銷金額1070239元,占總住院金額的67.96%;門診費用的優惠金額達36007.36元。

5、積極配合做好計劃免疫工作及衛生監督工作。

計劃免疫工作關系到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為了杜絕傳染病的流行,定時定點搞好預防接種,開展每月的常規計劃免疫門診工作和查漏補種工作,我院通過發放宣傳單、宣傳欄等途徑做好宣傳工作。除正常的免疫門診工作外,各項查漏補種工作也在積極進行,目前麻疹疫苗的查漏補種工作已完成,工作人員分別到學校、幼兒園、各行政村開展活動,共查出漏種67人,已補種67人,接種率100%。其它疫苗補種工作正在進行中。

配合上級等相關部門,大力開展食品、公共場所衛生檢查工作,指導轄區內的食品店檔和發廊(美容店)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

6、扎實做好婦幼保健工作。

4月10日開始,在*區計生委和區衛生局的直接領導下,*鎮計生服務所與*醫院聯手開展的“一切為了婦女健康”——婦女病普查普治活動于5月10號圓滿結束。本次活動*片區18個村和單位四千多名育齡婦女踴躍參加了本次活動。分別查出:外陰白癍3例,陰道囊腫壁3例,宮頸糜爛865例(其中重度55例;中度211例;輕度559例),子宮頸息肉126例,子宮頸肥大120例,子宮頸細胞刮片巴氏染色III級或III級以上者20例,宮頸活檢已確診早期子宮頸鱗癌1例;子宮癌前期病變者(CIN)2例;疑似癌前期疾患者11例(如宮頸輕度非典型增生或類似人病毒樣病變和宮頸濕疣樣變等),慢性盆腔炎135例,白色念珠菌感染104例,滴蟲性陰道炎34例,細菌性陰道炎228例,子宮肌瘤92例,附件囊腫91例,子宮下垂4例。結果顯示;婦科疾病發病率高達45.47%對已查出的常見婦科病均進行了現場免費治療;對特殊病例如根據宮頸病變的性質及范圍建議其相應治療及定期隨訪,有手術指征者則擇期手術。到目前為止,有6例在本院已施行子宮切除術、5例附件囊腫摘除術、1例陰道壁囊腫切除術,對部分慢性宮頸炎患者進行了宮頸局部治療(如物理治療、息肉摘除等)。

成立了婦幼保健科,定編3人,專門從事婦幼保健工作,加強婦幼保健知識的宣傳,增強孕產婦自我保護意識,及時指導產褥期衛生保健知識,加強產后訪視工作,對產婦進行指導母乳喂養及科學育兒知識教育,為建立圍產保健手冊、產婦分娩、產后管理奠定了基礎。上半年本院婦產科住院分娩產婦總數118人,其中順產分娩65人,剖宮產53人(含5名臀橫位分娩)。

四、醫院改擴建工程項目順利進展,就醫環境很快可以得到改善。

今年二月施工隊正式進駐,預計該工程今年下半年可以完工,隨著醫院改擴建工程的完成,將會大大地緩解醫院業務用房嚴重不足的局面,同時也將會給醫院帶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給患者一個幽雅舒適的住院環境。

五、積極配合上級部門,認真落實創文明城市工作的各項要求

在創文明工作中,我院一是及時將上級指示傳達到各科室,由各科室負責向職工宣傳,通過不斷宣傳統一全院職工思想認識,確保職工認識到位,醫院的創建工作到位;二是積極動員和組織職工參與到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的活動中,引導廣大職工從日常工作中的小事做起,從醫院環境、日常的言行中做起,狠抓各項創文明城市工作的落實,明確各科室在創文中的責任,由創文工作小組定期檢查;三是針對存在問題,積極整改。如在門診增設了輪椅,開水桶,水杯,改進了相關標示等;四是建立創文工作資料檔案,分類整理。“創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責”,創文明城市工作還在繼續中,我們會更加努力。

篇10

鎮黨委、政府決定今天召開全鎮農村工作會議,主要目的是全面貫徹落實當前省、市、縣相關會議精神,著力抓好春耕生產,研究部署我鎮的農業農村工作,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下面,我就全鎮一季度經濟運行基本情況以及當前要重點抓好的幾項工作講三方面意見。

一、一季度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總的來看,我鎮一季度經濟工作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冷凍災害的影響,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步伐開始放緩。各項工作逆水行舟、知難而進,經濟運行較上年同期發展態勢有所下滑,總體表現為“一個力爭、兩個確保、三個加大”。

(一)力爭經濟總量增長。截止3月底,全鎮實現生產總值5.13億元,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第一產業生產總值完成1.05億元,第二產業生產總值完成2.32億元,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完成1.76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1%、45%和34%。

(二)確保農業經濟穩定。受霜凍災害及水稻立、青枯病的影響,全鎮第一季度農作物損失較為嚴重。受災后,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按照“小春損失大春補,農業損失工業補、農村損失城市補”的指導思想和“優糧、旺畜、擴菜、壯果、穩桑、育林”的發展思路,全鎮上下及時組織開展生產自救工作,充分調動全鎮人力、物力和籌集救災資金15萬元用于抗災減災。目前,各項災后掃尾工作已全部結束,確保農業經濟平穩增長。

一是春備耕生產順利進行。2009年,計劃全年糧食總播面積37755畝,總產量1665萬公斤,其中計劃大春糧食播種面積27000畝,產量1399.2萬公斤。

二是蠶桑生產穩定發展。全鎮現有桑園面積6205.7畝,其中新植桑園15畝,去冬今春,改造低產桑園350畝。2009年全年計劃養蠶20000張,計劃收購蠶繭400噸,實現蠶桑收入1000萬元以上,其中春蠶計劃飼養2500張。

三是烤煙生產繼續做精。按照標準統一的原則,全鎮共建商品化育苗基地兩片,分別由3個大戶承包育苗502池,實現集中連片育苗,品種以nc102為主,漂浮育苗率和商品化育苗達100%,培育100%適齡無病壯苗。烤煙農用物資鉀肥就位34噸,復合肥就位840噸,地膜已用32噸。2009年全鎮計劃種植烤煙1667畝,收購煙葉5000擔,中上等煙等級合格率達100%,實現產值500萬元。

四是蔬菜水產進一步擴大。2009年,計劃蔬菜、水產、水果總產值達4860萬元。全年蔬菜種植面種17000畝,第一季度完成9000畝,占53%;水產養殖面積2130畝,第一季度完成1500畝,占70%;水果栽種面積5450畝,低產果園改造250畝。

五是積極發展養殖業。計劃全年肉豬出欄165569頭,肉牛出欄704頭,肉羊出欄5500只,一季度肉豬出欄25693頭,肉牛出欄165頭,肉羊出欄1035只,實現畜牧業產值7600萬元,畜牧業收入3949.75萬元,2008年狂犬病預防工作我鎮成效顯著,按責任書規定,每捕殺一只狗補助5元,到6月份由畜牧站組織兌現。

(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領域,鼓勵投資者參與市場建設、中介服務、物流配送等各項事業投資,使我鎮招商引資工作逐步延伸到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正在爭取省、市規劃立項范圍的菜園至中紀農村公路建設、農業綜合開發二期工程、社區服務站建設和土地整理4個項目。目前,使用面積46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中心和面積460平方米的計生服務中心已正式改造并即將投入使用,引進投資達4000多萬元的云南惠滇物流項目也落戶西橋并開工建設。

(四)加大非公經濟發展。全鎮完成個體私營企業發展總數達5198個,從業人員達15191人;全鎮勞務輸出達811人,其中縣內勞動力轉移503人,縣外輸出308人,實現勞務收入240萬元,為我鎮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整合支農資金統籌支持新農村建設項目二期工程已進入驗收階段,能保證春耕前完成,受益農田有望達10000多畝;同樂大道南延線拆遷完成,環城小學新建教學樓主體工程也順利完工。

二、當前要抓好的幾項重點工作

(一)著力抓好全鎮中低產田地改造

一是統一思想,充分認識中低產田地改造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大規模實施土地整治,搞好規劃、統籌安排、連片推進,加快中低產田地改造。今年中央1號文件又明確強調,要大力推進土地整治,搞好規劃,統籌安排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農業綜合開發等各類建設資金,集中連片推進農村土地整理,實行田、水、路、林綜合治理,大規模開展中低產田地改造,提高高標準農田的比重。今年以來,省、市、縣分別召開了相關的工作會議,對加快中低產田地改造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可以說,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加快中低產田地改造,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央擴內需、調結構、保增長政策措施采取的一項戰略性、全局性、基礎性的重大舉措,也是確保糧食安全和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一項德政工程、惠民工程。

目前,全鎮現有的42000畝常用耕地中,仍有28000畝的中低產田地,占全鎮耕地的74%。這些中低產田產出效益低下,無法適應現代農業生產需要。近年來,我鎮糧食生產已連續多年保持穩定增長,去年糧食總產量達到了1830.6萬公斤。但隨著人口的增長,生豬、肉牛、肉羊等為主的畜牧業的加快發展,以及食物消費結構的不斷改變,對糧食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糧食需求量在不斷增加。要在耕地面積有限,糧食和經濟作物爭地的種植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確保糧食安全,要求我們必須加快中低產田地改造。

從今年開始,市委、市政府決定,每年改造中低產田地40萬畝以上,到2020年完成中低產田地改造400萬畝,使全市高穩產農田地達到800萬畝。對*、特別是*而言,這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轉變發展方式,解決“三農”問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各級各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上來,更加完善政策措施,更加突出工作重點,更加創新體制機制,穩步推進實施。鎮、村兩級要協同配合,迅速行動,把中低產田地改造工作提上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把這項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著力抓細抓實抓好。

二是提高認識,明確中低產田地改造的要求和目標

目前,我鎮28000畝的中低產田地,普遍存在土壤肥力質量較差,灌排基礎設施薄弱,耕作層淺薄貧瘠、坡度大、等障礙因素,特別是城外幾家社區的部分中低產田地形復雜,耕作困難,生產條件差,基本處于“雨養農業、靠天吃飯”的狀態,成為了制約全鎮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瓶頸。在過去的中低產田地改造中,雖然我鎮和縣農業、國土、農開辦等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目前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需要我們強勢推進,大手筆、大連片規劃。

貫徹落實市、縣工作部署,加快推進中低產田地改造步伐,必須立足我鎮的耕地資源現狀,改進以往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才能真正取得實效。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鎮中低產田地改造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大連片、大規模、高效益為突破口,堅持治水、改土并重,工程措施和農藝措施相結合,以水利為基礎、城外社區為重點、農民為主體、投入為保障,以社區為單位,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統籌安排、連片推進。通過逐步治理改造,把中低產田地建成“渠成網、田成方、路相連、渠相通、樹成行、旱能灌、澇能排、園田化、生態化”的高產穩產農田,穩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全鎮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按照市、縣的總體規劃,經鎮黨委、政府研究,初步確定的目標是:從2009年起,堅持用10年兩個階段的時間,完成中低產田改造28300畝。其中第一階段2009年—2012年完成中低產田改造23500畝;第二個階段2013年—2020年完成中低產田改造4800畝。

三是強化措施,加快推進中低產田地改造步伐

要實現既定目標,任務艱巨、工作繁重,各級各有關部門必須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掀起中低產田地改造。

首先要堅持原則。一要堅持高標準規劃、大配套建設的原則。按照高標準、高起點、大手筆的要求,以“渠成網、田成方、路相連、渠相通、樹成行、旱能灌、澇能排、園田化、生態化”為標準進行高規格、大連片規劃,實行項目大集中、資金大整合、群眾大參與,把農業、國土、水務、扶貧、煙草、農業綜合開發等各級各相關部門項目資金整合起來,切實做到各盡其力,各盡其責,各記其功,合力推進。二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針對城郊和城外不同的特點,本著“強化城外社區、完善城郊社區,突出重點、效益優先”的原則,分坡耕型、缺水型、潰澇型三種類型,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一地一策、多措并舉,綜合運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科技措施,進行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實現壩區園田化、山區臺地水澆化、作業機械化、水渠管網化、區域生態化的改造目標。三要堅持政府引導、農民自愿的原則。認真總結借鑒新農村建設的機制和經驗,按照“政府大投入、社會大參與、群眾大建設”的要求,以政府補助為引導,以各級各部門相互配套,集中資金投入為主;同時,要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廣泛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并吸納社會資金共同參與改造。四要堅持統一部署、分別實施的原則。把各級各有關部門項目實施的要求與我鎮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加強部門上下和社區之間的協調統一,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資金、統一實施、統一驗收,分項負責、分別實施,形成統分結合、上下協作、部門協調、全面推進的良好格局。

其次要科學規劃。規劃是大規模開展中低產田地改造的“龍頭’’。編制規劃,一是要徹底搞清需要改造的28000畝中低產田地分布及土壤狀況,在此基礎上本著田、地、水、路配套的原則,對綜合治理、產業選擇等做出詳細建設規劃。二是規劃的編制要以鎮為單位,由農業部門牽頭,會同發改、財政、國土、水務、扶貧、煙草等相關部門,統籌考慮田網、水網、路網、林網和產業建設,制定全鎮中低產田地改造規劃和相應的技術規程、建設標準,確保中低產田地改造目標任務落實到村組、落實到農戶,此項工作要求8月份以前完成。三是規劃要重點選擇在土地增產潛力較大,交通較為便利,生態環境良好,并具有一定水源條件和耕作基礎,土地相對集中連片,能夠達到能灌能排的區域開展建設。四是要按照“先易后難、集中連片、競爭擇優”的原則,充分考慮實施難易程度、組織領導措施扎實程度、群眾積極參與程度、投資效益優良等情況進行規劃。

最后要加強領導,整合資金。中低產田地改造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要切實加強領導。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中低產田地改造工作,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站辦所(中心)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要求各社區和鎮農業、扶貧、國土、水務等所涉及的部門要相應建立中低產田地改造的綜合協調機構和聯系機制,全力抓好中低產田地改造的各項工作。同時,領導小組工作機構要組織研究制定中低產田地改造實施意見,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制定完善中低產田地改造配套管理辦法、考核激勵機制,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全鎮中低產田地改造順利推進。在工作中,要細化明確鎮、社區兩級在中低產田地改造中的職責,形成條塊結合、統分結合的工作格局。鎮上要做好“統”的工作,統一部署、統一標準、統一指導、統一驗收;各相關部門要做好“合”的工作,整合項目,整合資源、整合資金;各社區要做好“分”的工作,分項目、分地塊、分區域,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改造中低產田地,確保建一片、成一片、受益一片。

鎮黨委、政府對中低產田地改造的補助,采取“統分結合”的辦法。“統”,就是把發改、財政、國土、水利、農業、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煙草等涉農部門的資金有效整合起來,積極爭取省級財政新增預算資金投入,縣、鎮、社區三級也要進行財政和群眾投工投勞折投入以及社會捐資,形成建設合力,共同推進。同時,每年市財政安排不低于500萬元的專項資金。“分”,就是按照規劃任務要求,根據部門職能以及工程性質、資金多少分解到各部門牽頭落實,由煙草、國土、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發改、水務、扶貧部門負責完成。各級各部門要認真掌握這些政策,根據市、縣的整體部署,分門別類積極與市直、縣直部門對接,爭取項目,爭取資金。爭取到的項目和資金,集中投入到規劃建設的項目,不零星安排,不零星使用,堅決摒棄撒胡椒面的片面做法,要優先整合,重點使用,切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二)切實抓好當前春耕生產各項工作

開春以來,全鎮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l號文件,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2月3日全縣春備耕生產動員大會的安排部署,深入調研,研究出臺了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的一系列文件,將任務分解落實到位、責任明確到位,真正做到早發動、早準備、早部署。目前,全鎮共發放支農資金1660萬元,農用物資2342噸,種子45噸,新購置各類農機具26臺,完成耕作面積8000畝。總體上來看,全鎮春耕生產主動扎實,思路清晰,特點顯明,總體形勢較好,但是也要看到,當前的春耕生產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千萬不能掉以輕心、疏于應對。一是3月13日的霜凍災害給全鎮的小春生產造成極大損失,預計減產60%,直接經濟損失達2000多萬元,完成全年農業生產各項任務的壓力加大。二是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全縣的雨季將于5月中旬前后相繼開始,盡管這幾天出現了部分降水,但初夏可能會發生中等偏重干旱。三是農產品價格下行,農民增收壓力加大。目前,我鎮除糧食因政策扶持價格小幅上揚、蔬菜價格上漲較大外,生豬和其他一些農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加之去冬今春以來,農民外出務工收入減少,投入春耕的能力明顯減弱。四是金融危機影響加深,社會資金投入農業步伐放緩。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國內經濟形勢日益嚴峻,對我鎮農業農村經濟的影響不斷加深,部分農產品市場前景不明朗,工商資本和社會資金進入農業領域步伐放緩,部分農產品加工和基地建設投資項目建設緩慢。五是種糧比較效益不高,個別地方對糧食生產重視不夠。我鎮糧食連續多年增產豐收后,個別地方盲目樂觀的情緒有所抬頭,加之今年經濟工作任務十分繁重,抓糧食生產的精力有所轉移,對春耕生產的重視不夠。

對于上述問題,希望全鎮各級各部門必須在思想上弓|起高度重視,工作上做好充分準備,把面臨的不確定因素盡可能研究得更透徹一些,各項應對措施準備得更充分一些,并且要逐一抓好落實,確保全鎮春耕工作不誤農時地全面推進,確保全年糧食產量達1650萬公斤。

一是要著力加強分類指導。抓好小春的中后期管理,盡量使小春少減產,沒有受災或受災較小的社區,要盡量不減產或多增產。我鎮3月中旬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給農作物造成了巨大損失,各社區和鎮直涉農部門要分不同作物、不同的損失情況,采取措施抓好補救,加強中后期管理,盡量少減產。

二是要著力抓好“三苗”管理。要確保煙苗、秧苗、樹苗(以泡核桃為重點)質優量足,苗齊條壯,以滿足烤煙、糧食以及的經濟林果的需要。要實行全面的層層督查,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差多少補多少的要求抓落實,抓到位、抓到地塊田頭。

三是要著力抓好糧經作物的適時栽插。抓住了節令就抓住了關鍵,失去了節令就失去了一切。農業生產的一切措施都要以節令為基礎。各社區和涉農部門要把服務春耕生產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想農戶之所想,急農戶之所急,幫春耕之所需,形成推動春耕生產的整體合力。鎮農科部門要加強春耕生產技術培訓指導,搞好春耕生產技術服務。水務部門要做好水的調度,確保人畜飲水、小春抗旱和春耕生產用水三不誤,以水促栽、以水控栽。農業、供銷、工商、安全環保等部門要認真組織化肥、種子、農膜等農資供應,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和農資打假力度。新聞媒體要加強對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措施、春耕生產等方面的深度報道和廣泛宣傳。并積極協調縣氣象部門加強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監測預報,為全鎮春耕生產提供準確及時的決策依據。確保糧煙作物在最佳節令內滿栽滿插,確保5月20日前基本完成,特別是烤煙要縮短移栽時間,4月下旬至5月5日前要基本完成。

四是要著力抓好良種良法的普及推廣。目前,全鎮的良種良法普及還比較粗放、不到位,潛力就在于提高普及的質量。已經普及的要提高普及的質量,要使糧煙良種良法做到全普及。在良種落實上,馬鈴薯主要以合作88、會-2號為主;包谷以宣黃單、會單和靖單系列為主;水稻以云粳優15號、滇雜和楚粳系列等為主。同時,要認真落實并完成推廣糧食間套作任務。這項工作請鎮農科部門認真研究,要把好事辦好,組織到位,要快、要準、要實。今年要確保大春糧食良種覆蓋率達100%,確保戶均有一個科技明白人,確保不誤節令、不發生大的病蟲害。

五是要著力辦好各級各類樣板。今年,全鎮各級各部門要圍繞以省部級萬畝水稻示范高產創建為實施重點,整體推進高產創建活動。要求社區領導要親自協調、親自指揮、親自落實、親自干。通過層層舉辦高產、優質示范樣板,使示范樣板成為對農民推廣、普及良種良法的培訓基地,成為大面積提高生產技術水平的示范基地,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種植積極性。

(三)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

國家在實施糧食直補、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一事一議”、能繁母豬保險等惠農政策后,又啟動了家電下鄉,我們已經以政發[2009]8號文件印發了《*縣家電下鄉工作實施方案》,一是積極宣傳家電下鄉的政策及主要內容。農民購買家電按銷售價格13%給予補貼;補貼的產品是彩電、(單價不超過2000元),冰箱(含冰柜)(單價不超過2500元),洗衣機(單價不超過2000元)和手機(單價不超過1000元);時間為2009年2月1日—2013年1月底,為期4年。

二是強化協作。各部門和單位要加強聯系和溝通,協作配合,及時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嚴格按照家電下鄉的政策要求,切實將家電下鄉推廣工作做好做實。

(四)切實抓好城鄉一體化建設

一是按照“產業向園區集中、商鋪向市場集中、居住向小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的發展思路。科學編制規劃,在農業產業方面,堅持新*以東為水稻主產區,以西為經濟作物主產區的產業發展總體布局,著力發展糧食、蠶桑、畜牧、烤煙、蔬菜、林果等產業,挖掘培育一批新興特色農產品。優化種植結構,推廣優良品種,提升農業科技含量,構建“一村一品”格局;在城鎮建設方面,各社區都要認真分析自身所處的區位優勢,準確定位發展目標。目前,我鎮有幾個社區做了一些工作,4月8日,縣委張副書記專門到*鎮調研城鄉一體化建設,在看了真理社區準備在大覺寺周圍建一個農貿市場、西朝沖整村異地搬遷、西橋物流中心建設、南門社區抓住中醫院新建的機遇建設農民小區、環城小學新建工程、菜園春光路街口房屋建設后。對我鎮的城鄉一體化建設作了充分肯定。

二是認真學習宣威和麒麟相關社區城鄉一體化建設經驗,充分調動群眾參與建設城市、經營城市、管理城市的積極性。探索社區“一站式服務”格局,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按照“費隨事轉,權隨責走”的要求,改變社區目前存在的“小馬拉大車,有限權利,無限責任”的尷尬局面。

三是以優化結構、提高質量、拓寬領域、增加就業為目標,全面發展第三產業,建立傳統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生產型服務業與生活型服務業、勞動密集型服務業與知識密集型、資本密集型服務業協調發展的格局。促進民營經濟中交通運輸、餐飲娛樂、物業管理、家政服務等一批亮點行業健康發展。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支持城市建設和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鄉自由人”的轉變,力爭2009年實現勞務輸出和轉移2080人。實現城鄉統籌發展。

(五)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工作

安全生產方面。責任重于泰山,目前,正值春耕生產大忙時節,安全生產最大的難點是拖拉機、農用車載人現象尤為突出。農機、公路、安全環保、公安等部門要聯合起來,對拖拉機、農用車載人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整治。各級各部門要針對安全生產中的薄弱環節,采取扎實有效措施,突出抓好道路交通、煤礦及非煤礦山、食品等方面的安全生產工作。要把安全生產“一崗雙責”落實到領導、落實到部門、落實到行業、落實到具體生產環節,要強化方方面面的安全意識,包括機關、學校、居委會、辦公場所的安全,不能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擾亂正常的辦公和學習秩序。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安全生產這根弦,

環境保護方面。特別要要加大四河、閻芳橋、窯上、大潑、茶花、中紀新*沿岸環境衛生整治,禁止一切往河岸亂倒垃圾的行為,各社區必須認真研究制定一套環境保護長效機制,規范群眾垃圾堆放點,并抽出一定費用,請縣環衛站代運垃圾,做到年年講、年年抓,月月講、月月抓,天天講、天天抓,

(六)切實抓好社會穩定工作

全鎮要始終按照“發展為第一要務,穩定為第一責任”的要求,圍繞構建平安和諧*這一目標,推進依法治鎮進程,切實抓好社會穩定各項工作。

一是著實抓好群眾來信來訪工作。部門要前移關口,下移工作重心,規范渠道,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并繼續堅持黨政領導接訪、下訪制度,協調各方利益,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切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二是加大司法調處力度。司法部門要加強普法工作,實行矛盾糾紛排查制度,細致排查各類矛盾糾紛,積極探索人民、行政、司法調解三級聯調路子,認真落實涉及群眾利益的各項政策,依照法律和政策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維護社會和諧。

三是加大平安建設力度。建立和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聯動機制,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全面啟動轄區單位平安創評活動,深入開展社區戒毒康復試點工作,全民動員打好新一輪禁毒防艾人民戰爭,堅決控制和減少吸毒人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七)切實抓好各項社會事業

通過開展理念建設、體制改革、機制運行、重點支持和制度保障等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的好政策好措施,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需,促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切實保障民生。

一是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爭取年內完成*、茶花、盤新三所小學3866平方米危房改造;盤活環城小學現有校舍資源,已完成易地新建主體工程,確保了今年秋季順利招生。4月底前,菜園、環城必須完成環城小學門口道路和小廣場的征地工作,受益的村民小組和街兩旁的住戶要承擔50%的基礎設施征地費和相關建設費。

二是嚴格落實計劃生育責任制。以加快建立460平方米計生服務中心和流動人口管理站為平臺,以城區計劃生育集中整治為重點,不斷提高人口素質,力爭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確保計生工作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

三是加強耕地保護,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積極探索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試點,組建土地流轉咨詢服務中心,鼓勵農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合作經營土地。結合舊城改造,不予審批沒有進行鄉村統一規劃土地的建房,舊城改造區域內嚴禁私自進行拆舊翻新,堅決制止亂占土地行為,特別是西門片區舊城改造過程中,少數農戶想鉆空子、亂打亂建,下步在進行補償工作時,堅決不予認可。落實縣政府制定的被征用土地按20%留給村組集體發展經濟的政策,縣建設局已確定在窯上師古灣片區中興南路延伸處征地30畝建污水處理廠,我們已爭取把街面留給群眾,但必須保證街面后公益建設用地的需要。

四是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現參合率達95%以上。擴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健全鎮、社區兩級衛生服務網絡,讓廣大居民享有安全、有效的醫療衛生服務,解決好廣大群眾看病就醫難問題。近期,請鎮人大主席團對我鎮新農合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調研,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進行督查整改。

五是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完成460平方米鎮文化活動中心的設計工作,目前也已順利開工建設。支持各社區和居民小區完善文化活動場所,開展創建文明社區、文明單位、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活動,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持續發展,弘揚社會正氣。

六是關心弱勢群體。要確保在資金、政策、信息上對貧困群眾、特困家庭有所傾斜,依托鎮中心敬老院做好孤寡老人的贍養和托養工作,認真落實縣政府關于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實施意見,多渠道籌集資金,解決被征地農民和失地少地農民生產生活困難和養老問題。

三、明確目標,轉變作風,落實責任

一是各社區、站辦所(中心)要認真思考各自的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落實責任,狠抓落實。鎮黨委、政府已經制定下發了《2009黨政領導聯系重點工作和任務分解方案》,2009年鎮黨委、政府不再以責任書的形式簽定考核目標,而是直接印發《*鎮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2009年度綜合考核獎懲辦法》,具體明確了工作任務,這個考核辦法更突出了工作的全面性和協調性,哪一項工作沒抓好,對其他工作都有影響。

二是強化工作紀律。今年從4月10日到5月20日,實行無會無假月,原則上無特殊情況不外出學習,不外出考察,不開與農業生產無關的會。全體干部要加強協作,增強信心,集中時間、集中精力抓好春耕生產,要層層包保、層層分解、層層掛鉤,確保良種、化肥、農藥等物資及時到位,搞好資金、技術、信息服務,滿足農民的需要。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多用身子指揮,少遙控指揮,多到田間地塊、老百姓家中,與老百姓面對面,及時指導、及時協調解決問題,要切實做到領導在一線指揮、成效在一線體現、經驗在一線積累。鎮黨委將組成由主要領導牽頭掛帥,分管領導為成員的工作組,深入各社區對春耕生產進行督促檢查,社區也要組成干部帶隊的工作組深入村組農戶,包村包戶抓好春耕生產措施落實,為春耕生產提供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