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主持人職業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5 07:26:00
導語:電視主持人職業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國電視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作為中國電視主持人如何在這一特殊職場中面對變局并成功地生存與發展?本文引進西方成熟的職業生涯管理理論,結合中國電視實際情況,描繪出中國電視主持人的職業生涯圖景,并對這個職業所面臨的危機提供現實的生存策略及一些可操作的戰術。
【關鍵詞】電視主持人;生涯規劃;職業性向;人格測評;轉會制
2001年,一本號稱全球第一暢銷書的小冊子——《誰動了我的奶酪》熱賣中國。一時間,“奶酪”成了白領階層談話提及率最高的新詞之一。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應對變局的寓言,給許多人以啟發。奶酪的寓意是“你生命中最想得到的東西——無論它是一份工作、健康、人際關系,還是愛情、金錢”。社會學家指出,這本書的熱銷揭示了中國急劇變化的生存環境給人們帶來的職業生涯的“共同憂慮”。有趣的是,在該書前言中肯尼斯·布蘭查德博士重點引用了美國NBC電視節目主持人查理·瓊斯因為這個“奶酪”的故事使自己的事業獲得轉機,并不斷成功的經歷為范例證明該書的巨大效用。
毋庸置疑,21世紀之初中國電視主持人面對職業生涯的憂慮也到了空前的景況。我們從近年來多次研討會的會上會下涉及的議題和大量出現的跳槽現象可以分明察覺這一現實以及愈演愈烈的趨勢。也正是基于這一背景,業內權威人士白謙誠先生提出了“主持人轉會制”一說。
筆者在本文中將就中國電視主持人這一職業發展多樣而復雜的現狀,引入國外成熟的職業生涯理論,針對個體發展梳理出一個清晰的脈絡,以期對從業者能有可操作性的啟示。另外,也將對轉會制、未來生涯機會評估等問題做初步的探討。
一、職業生涯理論認知
所謂“職業生涯管理”(CareerAdministration)是近年來發達國家興起的一種頗受關注的人力資源管理技術與課題。該課題主要根據員工的不同特點結合工作要求,為雇員提供最合適的職業和職業發展通道,以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能力。它通常是由組織提供的,而在一些高層次行業如金融、信息、演藝、媒體等出現了自我提供的職業生涯管理——又稱“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歸根到底是利益出發點的不同。個人職業生涯以自我價值實現和增值為目的。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增值并不局限于特定的組織內部,員工可以通過跳槽實現個人發展目標。
眾所周知,電視主持人是一特殊職業,從職業生涯管理術語來講,“職業聲望”很高——成功的電視主持人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豐厚的報酬。美國幾大電視網爭奪明星主持人可以開出千萬美元的年酬。雖然國內價格從絕對高度還不能相比,但從相對高度上也大同小異。也就是說,從投資回報率的角度,中國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花費一定的時間、精力、金錢來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是值得的、可行的。那么如何進行呢?
筆者首先借鑒美國代表性的職業管理學家薩柏(DonaldE·super)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他把人生的職業生涯分為五個主要階段。
(一)成長階段(growthstage),屬于認知階段。(0—14)
(二)探索階段(explorationstage),屬于學習打基礎階段。(15—24)
(三)確立階段(establishmentstage),屬于選擇、安置階段。(25—44)
(四)維持階段(maintenacestage),屬于升遷和專精階段。(45—64)
(五)衰退階段(declinestage),屬于退休階段。
筆者總結和吸收了這些理論的精華并結合中國電視主持人的生命周期提出以下見解。中國電視主持人成為一種市場學概念上的職業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依據這一時間特點和主持人從業時間長短,將其職業生涯分為五個階段。
1.前期——進入業內之前
2.嘗試期——從業三年之內(播音主持專業本科生在三年級到從業一年之間)
3.長成期——從業4—6年
4.拓展期——從業6—15年間
5.后期——15年后
其中2、3、4三個階段是電視主持人職業生涯的核心階段,本文把筆墨集中在最值得探討的這三個階段。針對不同階段的特征、呈現的主要問題結合具體事例,使用職業生涯規劃的理念,導出可行的對策。(在下文中,“電視主持從業者”簡稱為“業者”)
二、嘗試期——職業生涯的探索與選擇
階段主要特征:這個時期主持人的主要職業表現是積極熟悉業務,適應話筒前狀態,尋找相對合適的欄目,對電視各環節的業務都積累起一定的認識,并對電視從業者的特殊的人際關系有較為清晰的認知。這一時期的形象是:老老實實當學生,如饑似渴學知識,風風火火干工作。
主要問題與困惑: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開端時期,由于大多數主持人都是非專業類畢業生,對于業內工作要從零開始(即便專業類畢業生,所學知識也遠遠不夠),而且這是一項創造性很強的職業,知識必須十分靈活地透過復雜的電視環節展示在熒屏上才起作用。很多主持人在這一時期是喜悅、焦慮夾雜著陣痛。正如古人云“事求妥貼心常苦”。因為許多人都是紙媒體記者、教師、公司職員、公務員等崗位被招聘入行的,而電視主持人工作的環節之多,應付播出壓力之大、生活節奏之快、備受議論之煩,都是入行之前難以預料的。突出的問題有兩個:面對選擇和面對批評。
應對策略:1.面對選擇。“自知者明,知人者智”。盡管這時的困惑很多,每個人的情況又不同,但有一個核心問題,如果把握好,其他一切問題都可能迎刃而解,這就是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職業自我定位。涉及到的問題有,我是什么?媒體需要我做什么?我擅長什么?最喜歡什么?最不喜歡什么?做好這項工作就可以有效地整合個人資源、精力、時間,找到突破口,快速成長。
例1.主持人小A,女,1975年生,相貌漂亮,在一家地市臺工作,藝術類本科畢業后應聘入臺,其人聰明能干,做事風風火火,與同事關系不好。任服務類節目主持二年后試圖去往新聞部深度報道節目,這是一個臺內重點節目,但未果。又去往文藝部一個娛樂節目,主持一年間受到觀眾關注與好評。第四年試圖競評制片人未果,第五年與制片人和主任吵翻后含淚解職去往北京市。第六年在北京某臺主持娛樂節目,并被幾家省級臺相約客串節目。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經局部虛擬處理。其主體經歷有較廣泛的參照性。一個偶然的機會,小A請筆者與同事為她做了心理測試,并為之提供了許多生涯規劃建議。一番傾談之后,小A表示信服并同意,把自己的部分經歷和部分測試結果公布,為業內同仁的成長提供啟發。
我們首先做的是卡特爾16種個性因素問卷(Cattell16PersonalityFactorQuestionnair,簡稱16PF)測試。人格(Personality)又稱個性,是一個人比較穩定的行為習慣和表現。要弄清“我是什么人”首先要做的、也是最有效的事情,應屬人格測量,而16PF測量又是職業生涯規劃中經常使用的典型問卷方法。下面是小A的測量結果剖面圖。
每一個人格因素都歸為高分數和低分數兩類,我們用統計學的方法把得分換算成標準分,填在剖面圖中,于是得出了小A的個性輪廓——外向、聰明、富有才識、好強固執、輕松興奮、冒險敢為、幻想、狂放任性、坦白、率直、天真、批評、自由、激進、自立、當機立斷。
結合學業背景不難看出,從職業內定位的角度,如果從(1)新聞深度報道(2)娛樂節目(3)生活服務類節目中選擇的話,首選是(2),其次是(3)。(1)是最不合適的。
現實中,對于不同的欄目,領導重視程度不同,而不同的欄目所能占有的社會資源也是不一樣的。從新主持人對社會的探索欲望和樸素的成就感的角度也是(1)>(2)>(3)。所以很容易被誤導去選擇(1)。而(1)恰恰是小A最不適合干的節目,首先她的許多人格因素與這項工作有沖突,其次她的專業背景與之也不吻合。再者,年齡閱歷也不對位。當時試鏡成績她考了第一名,制片人也很想要她。據知,小A當年是因為某領導對她有看法才使她沒能去成新聞部。這里又牽出另外一問題,主持人的選拔和任用的技術含量非常之高,變量參數很多,成績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優秀的,表面最優秀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對部門來講最好的選擇,對個人而言可能不好。對小A而言,從職業生涯規劃的角度選擇欄目時,即使各方面都傾向于讓她去新聞深度節目,她也該把握自己,盡量努力去娛樂節目,實在不行,在生活服務類節目中也還算合適。
當然更準確的定位還要考慮職業性向指數等因素。但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站住腳跟,適應環境,上述因素我們將在下一生涯階段再納入分析體系。
[page_break]
2面對批評。反觀這一時期的從業者,都有這個頭疼的問題,包括來自觀眾的、來自領導的、來自同事的,有善意的、有惡意的,有理性的,有感性的。心理學研究發現,職業性向屬于藝術型及創造型的人才創作心態非常容易被批評所干擾,而電視主持人多屬于這種類人。另外,占據熒屏的人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都會被放大許多倍,贊揚和批評也會放大許多倍。對于剛入道者,多半是批評大于贊揚。這些批評對于初露熒屏的業者來講,無異于冰霜之于幼苗,輕者會降低鏡頭前的積極心態,阻礙其成長速度,重者會造成業者厭惡工作,產生嚴重心理障礙。
為了保護自我的從業心態,美國一位職業生涯規劃學家指出:“不要指望從別人那里得到足夠的贊美,要武裝自己和維持自尊,然后滿懷激情地去把工作干好”。不幸的是,人們在審視自己時不自覺的會選擇否定自己,尤其是那些在人格測試中顯示出“緊張”、“憂慮”、“懷疑”等指數偏高的人。為此,他主張建立穩固的“內部圈”來保護自我,“選擇十個包括朋友、家庭成員和那些在職業生涯中欣賞自己并彼此緊密聯系的人。請注意,必須精挑細選,他們必須是樂觀、向上、善意、智慧可靠的人,如果選錯,等于自毀前程。他們構成你的影響力內圈。因為你們都期望對方成功。這里沒有勾心斗角的威脅,他們不會在背后說你壞話,并且從心底里為你著想,你與他們相處愉快而融洽。當雙方建立了穩固關系,彼此會激發出強大能量,他們會激發雙方的創造力,使彼此的靈感達到至美境界,而為什么要將人數定為10人呢?因為強有力的關系需要一個月至少維護一次,你所擁有的時間差不多只能供應10個人”。
階段完成時標志:1.找到并進入一個相對適合的欄目,能相對獨立地完成采編播等工作;
2.擁有不太固定的觀眾群;
3.對所屬媒體的組織結構運行機制有了大概的了解,并有了一批臺內“熟人”,建立起工作友誼和私人關系;
4.在所屬媒體覆蓋面下開始建立自己的社會關系網的雛形。
三、長成期——職業生涯的二次選擇與攀登
長成期約從業第4-6年內,主要在熟練主持的基礎上增加神韻。當一個主持人進入業內經過三年左右的嘗試與探索之后就進入了長成期,如果找準并實施了職業內自我定位,就會比較順利。否則,不僅嘗試期會延長,還影響長成期的發展。
階段特征:這一時期的業者從業務和心態上都已經基本適應了職業環境,領導也敢于授予自己比較重要的任務。前一階段焦慮不安的情緒得到緩解,抗挫能力也大大加強。即使未經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一般也會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自己有一個概況的認識。
面臨的主要問題:職業陷阱。在羽翼漸豐、雛鷹展翅的時期,常常遭遇職業陷阱。從職業生涯管理學上講,陷阱來自兩方面,一是自己誤入與職業性向不吻合的區域;二是組織內上司為了整體利益而犧牲業者個人利益的舉措(有的也不完全是惡意,據他們判斷業者不具有某種上升空間和能力),這是長成期業者普遍面臨的問題。
應對策略:深入分析自我與具體崗位的關系,規避職業陷阱,趨利避害,我們以小A的例子再展開分析。小A在第四年時競爭制片人,應該說憑小A的精力實力,應該不算是非分之想,但如果成功上崗,她將面臨更大的窘境。制片人雖有對人員、經費、節目等方面的支配權,但這是一柄雙刃劍,性向不適的人握上它會鮮血淋漓。
職業生涯規劃科學有一個著名的霍蘭德職業性向理論。霍蘭德認為,職業性向包括價值觀、動機、需要等,是決定一個人選擇職業或崗位的重要參數。他基于對職業性向測試(VocationalPreferenceTest,VPT)的研究,一共發現六種職業性向,然后根據業者的心理素質和擇業傾向劃分為六種基本類型。
1.實際性向。傾向于從事包含著體力勞動并且需要一定技巧、力量和協調性才能承擔的職業;
2.調研性向。傾向于從事包含較多認知活動的職業,而不是以感知為主要內容的職業;
3.藝術性向。宜從事包含大量自我表現、藝術創造、情感表達以及個性化活動的職業;
4.社會性向。宜從事包含大量人際交往內容而不是智力活動或體力活動的職業;
5.企業性向。宜從事大量以影響他人為目的的語言活動的職業;
6.常規性向。宜從事包含大量結構性的且規則較為固定的活動的職業。
電視業內人士可以看出制片人這個崗位需要具有企業性向的人擔任,而小A屬于藝術性向。用這一理論加上16PF測試結果,可以判定小A非常不適合制片人崗位。即使她勉強上崗,其獲得的成績和樂趣也遠低于付出的辛苦。幾年下去,最富于創造力和銳氣的年華都淹沒在無謂的犧牲之中了。霍蘭德認為,業者職業性向類型與職業及崗位相關系數越大,兩者適應程度越高,反之,則越低。為了直觀起見,霍蘭德設計了一個平面六角圖。這個圖的六個角分別代表六種職業性向及六種職業及崗位類型。業者與職業及崗位的關聯,在圖型上能連線表示,其距離越短,相關性就越大,適應程度越高,反之,則越低。
從圖中可以看出作為藝術型人才的小A選擇作為企業型的制片人崗位是連線中最長的之一,也就是不適合的之一(當然有最不適合的,那就是常規型崗位如辦公室秘書和會計或劇務等)。
像小A這樣雖然聰慧精干,但不適于當制片人;作為純主持人在原媒體的攀登空間又不大,最佳出路在何方?
流動與增值。一種比較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規劃則是爭取進入國內大市場的流動,在流動中增值——我們通常所講的跳槽。這樣需要做的第一步是擴大信息渠道,找準自身定位與市場的需求——知道什么時間、哪一個媒體的哪一個崗位需要自己。
信息網構成:中央臺名牌欄目策劃人;
權威機構如主持人研究會及其所屬“金話筒”特約學術委員;
設有播音主持專業的名牌高校學術領袖;
面向傳媒為主的獵頭公司的資深經紀人或顧問。
(如果可能的話納入內部圈)
觸角:積極參與權威機構或團體如“主持人研究會”組織的各種評獎及學術研討活動;
步驟:1.進入視線;2.相識相知;3.緊密聯絡;4.尋機動作。
實際上,小A的赴京求職并非出自精心策劃,純屬偶然的誤打誤撞。雖然有幸成功,但風險系數很高。從科學的角度講,既要高瞻遠矚,又要周密規劃,穩扎穩打,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我們橫向地概覽一下順利度過長成期的業者情況,就會發現,他們有這樣一些標志:
1.精通采編播業務;
2.在所屬媒體重要欄目中擔綱主持,已形成自己的主持個性;
3.有固定的收視群并且聲譽良好;
4.建立了較廣泛的社會關系及可靠的業內信息渠道;
5.多數人獲得國家權威業務評獎如“金話筒”獎;
6.發表過較高等級的學術論文;
7.參加過全國性的業務研討會;
8.具備制片人的基本業務條件,如策劃能力和宏觀運作視角,對相關創作環節的把握;
9.有部分人已成為制片人,并擁有運作經驗。
在以上項目中,業者至少應具有半數以上(當然有的項目是交叉的),如果與以上條件基本無緣,這樣的業者意味著職業生涯存在嚴重問題,需要進行顛覆性的全新規劃。
四、拓展期——職業生涯的延展與超越
中國電視主持人從業一般6—15年是拓展期。這是在業務上成熟的基礎上開始實現自我并尋求新的發展空間的時期。從橫向來看,因主客觀均有不可類比之處,因此發展呈現出多樣性,有的少年得志,有的大器晚成,有的四面開花,有的一枝獨秀。概而言之,成功者的標志有以下方面:
1.成為制片人或雙制片人,有的晉升主任、臺長。
2.撰寫并發表高質量論文并在業內引起重視,至少被一種雜志或書籍引用或轉載;
3.出版業內學術專著;
4.發展了第二專業(比如經濟、法律、文學、藝術等類欄目的主持人在相關業內成為被認可的專家,并有高等級論文為證);
5.在職讀學位,加入高級學術組織等等;
6.遷往更富有影響的媒體,如地市臺進省臺,省臺進央視;
7.成為當地公益事業的核心人物,組織志愿者善意募捐、義演、環保、助學、助殘等活動;
8.在所屬媒體中跨欄目主持,成為大型活動不可獲缺的司儀;
9.合法手段贏得可觀的收入,生活富足,比如獎金、稿費、版稅等;
10.雖在外顯的事業上進展不大,但能反躬自省,調整身心,使自我能在比以往更健康更快樂的狀態中生活和工作。
階段特征:拓展期的主持人可以說都是不同程度大小的“腕”,有國家級、省級也有地市級的,事業上及生活上的風雨都經歷了許多,人生體驗遠比前兩個時期要豐富,地位比以往更牢固。但身體、精力和銳氣已不如從前,而后起之秀卻如雨后春筍蓬勃而起,競爭壓力不言而喻。
面臨的主要問題:競爭壓力與平臺期。從通俗的角度講,一個主持人能遇到一個有影響的媒體,有為的決策層領導,重視自己的直接上司,一個影響面大且處于黃金時間的欄目,一個積極的創作群體,而自己又基本勝任當時當地的工作要求,應該稱得上“幸甚之至”。可以講,歷屆“金話筒”獎的主持人都在多數情況下不同程度地暗合了以上條件。但隨著世易時移,一些獲得過很高獎項的、綜合素質很高而且也獲得較高社會地位的主持人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事業的平臺期(限于體制、人際關系、個人“充電”不足等原因難以更上一層樓)。為數不少的還遭遇了下滑期。可惜的是,他們多數還處于精力充沛的壯年期——從職業生涯學說中,屬于創造力最旺盛的黃金期。這無論對于主持人個體發展,對所屬媒體,對于整個社會都是一種嚴重的資源浪費。
我們有必要舉例分析一下。例2,主持人B,男,36歲,省級衛視非新聞類節目主持人,獲得諸多高級獎項,學歷也頗高,采寫編播精通,擔任制片人,行內有良好聲譽。為人坦誠直率但有些恃才傲物,從來沒有主動找領導溝通過。由于他的直接上司——主任升遷,新來的主任與他關系不合,使他工作上陷入窘境。從馬斯洛的金字塔理論來講,本來應該處于“自我實現”的巔峰時期,但他卻遭遇了人生中最困惑的階段。這也是真實的個案,筆者通過測量得出他的性向特征與他的職業是有較多矛盾的,這絕不是他的最佳職業生涯圖景。當然由于他的綜合素質很高,加之十分勤奮敬業,人品很好,直接上司——主任特別善于用人(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并且將其作為制片人應做的許多事務性工作直接交由副制片打理,如此種種便使他的業績突出,因此表現的輝煌掩蓋了其中許多可能產生的矛盾、沖突。但這些潛在矛盾他自己知之甚少,表象誤導他認為職業生涯格式是合理科學的。
其中的關鍵環節——直接上司(主任)由于升遷而更換,使許多矛盾暴露出來。新上司對他的性格看不慣,他又極不善于跟上司溝通,立刻面臨極大的壓力。
應對策略:重整資源,摒棄雞肋成分,運用人生智慧,尋求延展與超越。建議主持人B考慮辭去制片人職務,從繁忙的事務中解脫出來,重新審視自己。當然這種決心是很難下的——無需更多解釋,業內均知“制片人”三個字象征著什么。如果能眼光放長遠一點,心就能夠靜下來,思路也就出來了。這時無論是撤退休整還是轉移陣地都是很好的選擇。1.轉移,主持人B如果外語好且性格外向無家庭負擔,則非常適合到北京這樣的都市進行二次創業。這時退出原媒體,不但沒有人會計較轉會費等問題,相反大家還會抱有同情態度。憑借其本身業務能力,完全可以在央視及北京節目公司找到適合的位置,報酬雖不一定馬上比原來高很多,至少滿足衣食住行毫無問題。最具挑戰的問題也是主要的問題在于心態的平衡。若能以臥薪嘗膽的狀態度過這一兩年,定會迎來自己的第二個黃金生長期。今后幾年國外媒體大亨搶灘中國時,這樣有外語能力、學歷、省級媒體多年經驗、國家級媒體或首都大傳媒公司工作經歷、廣泛的社會關系的人才,必然會成為眾家相爭的寵兒。2.休整。如果由于家庭等原因不能自由跳槽,休養生息也是一個絕佳的時機。其實,從嚴酷的主持人職場中一路拼殺過來,這時已經身心俱疲,傷痕累累了。英年早逝或英年早衰的例子決不是危言聳聽。如果能給自己一點鍛煉的時間,規律的生活,重新學習的機會,頓悟人生的境界,真的是天賜良機。一兩年后,媒體市場整合之際,以全新的戰斗姿態殺出,做一個年薪豐厚的金牌主持人決非難事。
如果執著于眼前誘惑,苦熬在名利場中,得到的只是虛幻的微小的滿足。當真正的挑戰和機遇來臨的時候已經無力迎戰了。這與上面的選擇相比可謂天壤之別,其境界之懸殊如同“云在青天水在瓶”。
五、結語
根據我國進入WTO以后電視業發展和國內的高層應對政策,有關專家預測2005年以前將出現全國范圍的媒體人才大流動。而在開閘前后是一個“重新洗牌”的時期,就是說眼前這兩年的得失并不重要,在將來的市場價值幾何是關鍵。
筆者正在與有關人力資源專家及獵頭公司資深經紀人聯合研發未來從業者職業生涯機會量表,以期提供更為科學的中國電視主持人職業生涯規劃依據。另外,筆者認為,中國廣播電視學會下屬的相關研究機構在未來的市場整合中應該扮演更為積極的指導性角色。其實,針對近來屢見不鮮的因跳槽產生的媒體與主持人糾葛,中國廣播電視主持人研究會理事長白謙誠先生提出一個很有創見的想法,那就是“主持人轉會制”,令許多人十分興奮,但也有許多人經過一番思考提出了否定的看法,認為太超前,不可行。而筆者也有自己的看法。從目前來看,主持人職業化的程度比較低,市場發育還極不成熟,說“轉會制”超前一點都不錯,但可行與否,關鍵要看誰來操作,怎樣操作,值不值得操作。雖然,電視業市場的程度還很低,但市場經濟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發展速度也是經常超越人們的感知。沒有談不攏的生意,只有不合適的價錢,關鍵要看策劃是否到位。(注:限于篇幅及其他原因,此段有刪節。對主持人轉會個案操作感興趣的朋友可參看作者即將出版的著作——《電視節目主持人生涯規劃》。)
總之,無論職業生涯規劃理念還是“轉會制”學說在目前來講都是超前的新生事物。但惟有超前一步的思維,才能有超前半步的行動,也才能在未來復雜多變的國際化競爭中把握先機——把屬于自己的蛋糕(或奶酪)做得最大。這無論對從業者個體還是對業內研究或經營團體都是如此。
參考書目:
①張再生編著:《職業生涯管理》,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年1月。
②沈之菲編著:《生涯心理輔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
③邱章樂編著:《心理測量法》,福建科學出版社,1989年11月。
- 上一篇:電視互動觀念管理論文
- 下一篇:少數民族新聞傳播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