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節目編碼設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6 11:21:00
導語:電視節目編碼設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根據電視節目的多重屬性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節目分類標準和方法——“多維組合”分類法,并對其進行了規范化的編碼設計,形成“多維碼”。本文還通過具體案例說明了“多維組合”分類法及“多維碼”的實際應用。這種新的分類標準及其編碼方式能夠比較好地解決電視傳播實踐中的節目分類難題,為規范節目管理、方便節目市場交易、提高電視節目分析研究的水平等打下了良好基礎。
關鍵詞:節目分類、多維組合、多維碼、編碼
一、引子
隨著星網結合成為電視傳播的主流覆蓋方式,我國電視業已經從頻道稀缺時代,進入多頻道競爭時代。多頻道時代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觀眾可接收的頻道數大幅增長。以北京、沈陽、上海、武漢、廣州、成都和西安七大城市為例,2000年觀眾可接收的頻道數達70個,平均每戶接收到的頻道數達24個,比三年前的1997年分別增長了20個和12個①。二是專業化頻道紛紛涌現。除中央電視臺形成了包括12個頻道在內的最大專業化頻道家族外,幾乎所有省級電視臺都辦有不止一個專業頻道;三是由此而來的觀眾收視日益多元化、分眾化。主流頻道的收視率和市場占有率呈下降趨勢,地方性和專業化頻道的收視卻逐步增加。電視市場上日益激烈的頻道競爭,促使各級電視臺包括過去“傳播者本位”意識濃厚的電視臺放下身段,加入爭奪注意力的行列,面對觀眾日益多樣化的收視需求,開始不遺余力地尋求節目內容和樣式的創新。一時間中國的電視熒屏上,各種內容別致、形式新穎的欄目(節目)競相登場。
花樣翻新的欄目(節目)為熒屏帶來了亮色,與此同時,如何給這林林總總的新節目分類,也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道難題。傳統的電視節目分類偏重于采用單一標準,比較常見的是以內容為標準,將節目分為新聞、專題、教育、文藝和服務等五大類別。然而今天,不僅節目內容早已突破了原有類別所涵蓋的范圍,出現了諸如法制、財經等一些新節目,而且一批以形式特征見長的節目,如談話節目、真人秀等也十分搶眼,此外,一些對象性節目,如女性、少兒和老年人節目等活躍在熒屏上。傳統的分類方式,在電視業發展初期或許尚敷一用,但是在電視熒屏已經豐富繁榮的今天,便顯得有些捉襟見肘,在應用時難免顧此而失彼。事實上,缺乏嚴格的分類標準一直是我國電視界長期以來的痼疾所在,即使是偏重以內容分類,也往往存在多種系統、多個標準,致使節目分類標準重疊、分類結果交叉的現象屢見不鮮。新出現的一些電視節目,尤其是一些新引進的所謂“類型節目”,由于大多具備多種特性和要素,強調新穎出奇,注重內容、形式、行業與對象等要素的異質組合,而人們對于節目的理解不一,觀察視角各異,因此對于節目類別的劃分,既引發了十分活躍的思考,也往往出現人言言殊,難達共識的情形。
以中央電視臺《開心辭典》欄目為例,就其內容來說,主要是一些普及知識類的問題,這些知識涉及各行各業,包括一些日常生活小常識;就其性質來說,兼有知識性和娛樂性;該節目形式上又具有競賽特色,豐厚的獎品更凸顯出其潛藏的博彩賣點,然而,該欄目卻在經濟頻道的黃金時間播出,是隸屬于中央電視臺經濟部的一個名牌欄目。該欄目擁有眾多特點,卻似乎難有一個明確的歸屬。類似這種情況,在全國各電視臺還有很多,其歸屬的部門和播出的頻道也是五花八門。
節目歸屬如此混亂,節目分類陷入如此窘境,歸根到底,還是與我國電視行業多年來未能建立和健全一套科學系統的分類標準體系有關。因此,如何吸收傳統節目分類的有益因素,并且與現今節目種類日益豐沛的實際相結合,建立一套科學、全面而有效的節目分類體系,成為電視傳播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國內外電視節目分類回顧與分析
迄今為止,我國的電視節目分類可謂多種標準并存。有以內容性質、專業領域、節目體裁、節目組合方式為標準的分類,也有以傳播對象的職業、年齡和性別特征為標準的分類。比如,以內容為標準,分為新聞類節目、社教類節目、文藝性節目、服務性節目;按照內容涉及的專業領域,分為經濟節目、衛生節目、軍事節目和體育節目;依節目體裁,分為消息、專題、訪談、晚會和競賽節目等;根據節目組合形式,劃分為單一型節目、綜合型節目、雜志型節目等;甚至以傳播對象的社會特征為標準,將節目簡單地劃分為少兒節目、婦女節目和老年人節目;或者工人節目、農民節目等②。
1999年,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世紀之交中國城鎮電視觀眾需求變化及其對策”正式啟動,這是繼中央電視臺1986年進行的首次全國城市觀眾抽樣調查之后,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又一次大型城市觀眾調研。研究者在編制節目類別表時,力圖囊括近年來中國電視熒屏上出現的新類別和新型節目,經多方征求意見,最終將節目劃分為24類。它們是新聞信息、新聞評論和深度報道、紀錄片、財經報道、教育講座、體育競賽、游戲娛樂類節目、綜藝節目、戲曲文藝、影視劇、音樂類節目、科技文化和健康衛生、法制、軍事和警事、婦女節目、老年人節目、少兒節目、農村和農業節目、環境保護、社會服務(衣食住行指南)、時尚(服裝、化妝、汽車)、氣象預報、廣告節目和其他③。
另有我國傳播學研究者采用統計學中的因子分析法,對電視節目內容進行歸類,結果大致歸為五大類,即紀實類、說服類、傳統戲劇類、現代戲劇類和競賽類④。
在美國,對電視節目類別的劃分也是五花八門。T.G.艾爾斯沃思(ThomasG.Aylesworth)教授在其著作《圖解美國電視史》中,按照節目類型標準,列舉每一類型最具代表性的節目,對整個美國電視發展史進行了梳理和歸納。Aylesworth涉及到的類別有:綜藝節目(varietyshows)、情景喜劇(situationcomedies)、犯罪片(crimeshows)、科幻片(science-fictionshows)、冒險片(adventureshows)、電視劇(drama)、肥皂劇(soaps)、西部片(westerns)、少兒節目(children’sshows)、醫生片(doctorshows)、游戲節目(gameshows)和新聞(news)⑤。
電視節目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節目分類情況,它是觀眾了解節目排期的向導,判斷節目內容的依據。目前美國電視節目單上的劃分大致如表1所示,共有24類節目,這也是美國電視節目劃分中最常見、最基本的分類方式。
綜上所述,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電視節目分類,幾乎都廣泛羅列了眾多的節目類別。所不同的只是美國節目分類是以美國熒屏上的電視節目為基礎,我國的節目分類則針對自身的節目實際。值得注意的是,兩者有一個明顯的相同之處,即都是以單一維度或屬性來劃分類別。各種劃分方法都希望“一錘定音”或者“一鍬到底”,力圖從單一維度出發,用一種屬性來劃分節目類別,由此帶來的問題就是,節目分類要么過于冗繁瑣碎;要么過于簡略粗陋;在面對一些具有較多特性的節目時,又因為單一維度難以顧及和凸現節目的多種特性,往往導致分類時丟失許多關于節目特征的信息。另一方面,從單一維度出發難以窮盡節目的所有特征和一切節目類別,其分類卻力圖包羅萬象,這難免導致分類標準交叉的現象,同一節目可能屬于不同的類別,難以清楚劃定。
美國電視節目單上的節目類別(表1)序號種類序號種類
1Adventure冒險13Musical音樂
2Children’s兒童14Mystery懸疑片
3Comedy幽默15News新聞
4Comedyadventure冒險喜劇16Newsmagazine新聞雜志
5Comedydrama幽默電視劇17Religion宗教
6Crimedrama犯罪電視劇18Science科學
7Documentary紀錄片19Sciencefiction科幻
8Drama電視劇20Serialdrama系列劇
9Familydrama家庭電視劇21Sports體育
10Fantasy幻想片22Thriller恐怖片
11Game游戲片23Variety綜藝片
12Magazine雜志類24Western西部片
資料來源:TVGuide,TrianglePublications,1982-1991,variousFallandWinterissues,Radnor,Pennsylvania.
節目分類問題之所以成為難點,其原因主要在于人們思維方法上的單維性和定向性。人們每天都在和節目打交道,對節目的認識尤其是對特性眾多的新節目的認識千差萬別,卻都在為尋找某個“一元化”的分類標準而費心盡力。其實,如果超越這種單維性和定向性思維的限囿,換一種思路思考問題,我們就會發現,那種試圖用某個“一元化”標準為節目分類、非“一元化”標準無法分類的想法,既是不必要的也是無益的,這種分類已經無法反映電視節目的實際狀況,也無法適應電視傳播實踐的要求。
節目分類需要應用立體思維,需要引出多個分類維度和觀察點。正如不少節目存在多種特性一樣,對于節目的觀察和界定也有多個層次和多種視角,我們完全可以也應該從不同角度和層次出發,對節目進行多維組合性分類。
三、“多維組合”分類系統及其特點
所謂多維組合分類,是指根據節目的內容、行業、形式、對象等4種維度(屬性),將節目劃分為24大類,并加上一個審核管理分類,由此形成的一個分類系統;其中,每一個節目的類別都由5位數的字母加數字串代表,即其類別的界定由最多5個、最少1個維度的類別所構成,換言之,每個節目都是一個類別的組合體。從這個意義上說,采用多維組合標準既是為節目分類,也是在多維度地凸顯節目的各種特征。
我們認為,表征電視節目的維度,無外乎內容、行業、形式和所訴求的對象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可以包容電視節目的主要特征和全部類別集合,此其一。其二,以內容維度進行的劃分,參照并吸取了目前通行的主流節目分類的一些經驗;以行業、形式和對象維度進行的分類,則主要根據當前電視節目的實際情況進行。其
三,為適應今后節目審核管理的需要,有必要設置節目審核管理級別分類。詳見表2。
“多維組合”分類標準(簡稱多維標準或多維系統),是在立足我國電視節目發展實際,分析研究國內外已有的節目分類成果的基礎上提出的,是節目分類領域的一項創新。這套分類系統從理論上突破了傳統的單維性和定向性分類模式的限囿,將多維互補、多維組合作為節目分類的理論基礎和邏輯起點,力求呼應節目實踐的豐富與多樣化所提出的挑戰,從而拓寬了節目分類的思路,拓展了節目分類的路徑,體現出將學術研究落在實處的特征。不僅如此,多維組合分類系統強調科學性與實用性的結合,一改過去只有分類而無編碼的傳統,將定性的劃分(節目屬性的確定)具體化、操作化,形成一套具體的分類編碼系統,從而完成電視節目分類由學術研究到實際操作的轉化。
“多維組合”分類標準表(表2)分類維度定義碼類別
內容A新聞
B影視劇
C綜藝娛樂
D戲曲∕音樂
E專題∕紀錄
F生活服務
G廣告
行業H法制類
I軍事類
J科教類
K農業類
L體育類
M時政類
N財經類
形式O競賽
P談話
Q連續∕系列
R雜志∕板塊
S直播
T卡通
U引進片
對象V老年類
W女性類
X少兒類
管理1嚴格管理
2有條件管理
3基本管理
4開放管理
歸納起來,多維組合分類法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如下五個方面:
一、適切性。中國電視業的發展是以中國國情為背景的,適應國情是節目分類的必然要求。多維系統的適切性表現在:其一,選擇以內容、行業、形式、對象和管理為主要分類維度,每一維度內部的類別,又以目前我國熒屏上的常見的主流電視節目種類為基礎,同時,有選擇地學習國外經驗并有所揚棄,使得節目分類更能體現中國特色。比如,在美國,“西部片”(Western)和“雜志類”均為重要的節目類別,但是在我國,前者鮮少出現;后者雖為舶來品,卻成為熒屏上的常客,因此多維系統省略前者而將后者納入類別體系之中。其二,從行業屬性來看,伴隨中國經濟改革的深入和依法治國方針的實施,財經類和法制類節目大量涌現,節目的經濟屬性和法制屬性引起愈來愈多的關注,它們理所當然地在多維系統中占據一席之地。其三,以節目形式劃分,除了連續∕系列類、談話類、雜志∕板塊類和競賽類這些盛行于熒屏的形式外,直播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種類。這類節目可謂將電視傳媒同步動態紀實的特點發揮到極至,以強烈的吸引力取得超乎尋常的收視效果,并且隨著技術的進步,直播節目還將在熒屏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將直播列入多維系統中便順理成章。其四,根據對象屬性,多維系統還劃分出少兒類、老年類、女性類節目,因為這三類都是目標訴求對象十分明顯,并且在熒屏上十分活躍的節目。最后,鑒于有關職能部門對于節目管理和調控的需要,多維系統特別加入一個管理級別分類,以備使用。在節目分類中設置管理級別,這也是多維系統的主要特點之一。
二、完備性。分類的科學與嚴密首先應體現在類別劃分的“全”上。針對當前電視節目市場可謂“海量”的特點,多維分類法選擇以內容、行業、形式、對象和管理為一級維度,再由此滋生各種節目類別,這樣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涵蓋和包羅所有主要的、常見的節目屬性和種類,換言之,每一個節目都能在多維分類系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有電視業相關業者、研究者和觀眾都可以用這套系統將節目分出“子丑寅卯”來。
三、區隔性。多維系統是按照從一級維度到次級類別的順序分類,各維度和各類別之間界定清晰,彼此區隔,由此劃分出來的類別之間一般不會出現重疊和交叉現象。所有屬性都是分類系統中獨具特色的一員,各種維度各有所專、各有側重,而又互補共存,一起形成了多維系統這個匯聚了不同節目屬性的集合。從這個意義上說,區隔性與完備性是相輔相成的。
四、可操作性。節目分類的目的是為了服務于電視傳播實踐,可操作和好操作便是其主要目標之一。從一開始,多維系統便在尋求理論創新和思維突破的同時,著眼于實際需要,建構了一套完備的節目編碼系統,由字母和數字組合而成,以方便操作使用。另一方面,由于多維系統分類標準明確,各維度和各節目類別之間互斥且惟一,減少了劃分時的歧異和沖突,同時,因分類簡潔、扼要、界定性強,不僅看上去一目了然,而且易懂好學,操作無門檻。顯然對于快節奏的電視工作來說,如果分類標準模糊和類別繁冗,其操作性和可行性都是大有疑問的。
[page_break]
五、可延展性。多維系統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可延展的系統,這個特點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其一,多維系統采用多個維度去判斷和界定一個節目,即以多維度(屬性)標準,按照節目最明顯、次明顯的特性依次逐級劃分;表現在形式上,就是每一節目都由多達5位數的、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字符串編碼來定類。由于多維系統為每一節目都留出了5個位數,在具體分類時,可以根據不同節目屬性的多寡,逐位添加編碼——具有多重屬性的節目可能5位編碼全齊,屬性比較單一的節目則可能出現編碼位中置“0”的現象。可以逐位加碼,無疑使得編碼本身具有了某種靈活性和開放性,亦使得節目分類能夠容納并廓清多種多樣、名目各異的節目類型。
其二,電視業在發展,新的電視節目類別在不斷涌現,多維分類系統本身并非一成不變、固定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完善、改進和補充,或吐故納新,其自身擁有較大的延展空間。事實上,多維系統在其整個框架系統的構建中,一直貫穿著開放、兼容和與時俱進的思想,并具體落實到編碼體系中。換言之,多維系統是將分類系統框架的相對穩定性,與吸納新質的動態擴展性相結合,不僅分類系統中一級維度本身可以增加(或隨實踐的變化而縮減),而且每一維度中的各種類別亦可有相應的變化。這樣一來,分類及編碼系統便顯現出較好的兼容性和可延展性,一改過去傳統的分類標準或體系無法為新節目分類的窘況,為方便系統進一步升級,以容納更新、更多的節目類型和適應電視節目發展的新要求,提供了潛力和空間。
四、“多維碼”的設計與應用
將多維組合分類系統具體化和操作化,便形成一整套編碼系統,我們稱之為“多維碼”。
如前所述,內容、行業、形式、對象和管理(屬性)是多維系統的一級維度,由此再細化為總共24個節目類別,加上一個4級管理分類,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分類系統。“多維碼”的設計是在此基礎上,對每一類別分別用相應的字母或數字來標記,然后用一個5位數的字符串來界定每一節目的類別。其具體設計如下:
首先,將上述24個節目類別分別用從A到X的英文字母來代表,稱為定義碼;其中內容維度包括7個類別(A~G);行業維度同樣有7個類別(H~N);形式維度和對象維度分別由7個(O~U)和3個(V~X)類別組成;管理維度則包括4級,用阿拉伯數字1~4來表示(詳見表2)。套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術語,如果說前4個維度中的節目類別劃分屬于定類測量的話,那么管理級別的劃分則屬于定序測量。
需要指出的是,管理級別的設置,其出發點主要是為適應有關部門對于節目管理審核的實際需要。這種分類,可以為有關管理決策者提供依據;對于非管理決策者,這一分類也具有一定參考價值。按照國內研究者的觀點,無論是國內自產節目還是海外引進的節目,大致可以采用4級管理,即1級(嚴格管理),包括新聞類、政治類、軍事類、法制類、社會類。2級(有條件管理),包括電影、電視劇、歷史類、宗教類、文化類、倫理道德類。3級(基本管理),包括經濟類、娛樂類、藝術類、游戲類、教育類。4級(開放管理),包括科技類、體育類、自然類、生活服務類(衣、食、住、行、旅游、美容、家居……)⑥。
其次,節目編碼位數為5位,第1位是節目的主屬性(維度)碼。主屬性(維度)為節目最基本的屬性,反映節目最突出的特征,可以是內容、行業、形式和對象維度(屬性)中的任何一個,即可以是從A到X類別中的任意一種。主屬性(維度)碼是節目編碼的非缺類項。換言之,每個節目必須至少由1位定義碼來反映其類別。最后1位是管理級別碼,一般情況下,亦可視具體需要對管理級別編碼置“0”。
第三,跟隨節目主屬性碼之后的,是順次排列的總共3個位數的次要屬性編碼,分別是次要屬性1、次要屬性2和次要屬性3。這3個次要屬性同樣可以選擇從A到X的任意一種來編碼。所謂次要屬性是節目除主屬性之外的其他屬性特征,用來說明節目的其他方面特征。次要屬性是逐位添加的,在確認節目沒有或只有一個或兩個次要屬性的時候,在其余相應的編碼位上可以置“0”(0的定義為空缺)。對次要屬性進行編碼,有助于人們詳細了解節目的各種特征。
以下我們以本文前面提到的《開心辭典》節目為例,采用多維碼對其進行分類編碼。我們認為《開心辭典》的主要屬性即其內容屬性為綜藝娛樂類,根據表2,選擇定義碼C為其第1位編碼;《開心辭典》的形式特征十分明顯,屬于競賽類,可以選擇競賽類的定義碼O為其第2位編碼,即次要屬性1;該節目的次要屬性2和次要屬性3都不明顯,故置“0”處理;接下來是確定其管理級別,按前述解說,娛樂類節目屬于基本管理級,即3級,于是編碼的最后一位是3。最終我們得到《開心辭典》的分類編碼為CO003,詳見表3。
《開心辭典》節目分類編碼欄目∕
節目名主屬性碼
(A~V)
(非缺)次要屬性1
(A~V)
(可為0)次要屬性2
(A~V)
(可為0)次要屬性3
(A~V)
(可為0)管理級別碼
(1~4)
(可為0)分類碼
開心辭典CO003CO003
一般節目的分類編碼都會出現置“0”的現象,很少能夠將5位編碼全部填滿。當然,不含“0”的情況也有,例如2002年亞運會期間,在亞運專題節目中有一檔直播的球賽,其分類編碼為ELOS4,即主屬性為專題紀錄,次要屬性1為體育類,次要屬性2和3分別是競賽類和直播,這類節目屬于“開放管理”級,因此管理級別碼為4。
為了進一步說明多維碼的應用,我們選擇了CCTV-1、北京衛視、上海衛視和重慶衛視等四個頻道的一些主要欄目(節目)進行編碼,供大家參考。詳見表4。
需要指出的是,節目編碼的實際操作,可以由節目創制者或原始內容提供商來承擔,海外引進劇則可由節目引進商或相關部門進行。
四個頻道若干主要欄目(節目)編碼示例(表4)頻道節目名稱分類碼頻道節目名稱分類碼
CCTV-1焦點訪談A0001上海衛視上海衛視新聞AS001
現在播報AS001車世界FN004
收視指南F0004好運傳家寶CNR03
電視劇-導彈旅長BIQ02電視直銷GF003
人與自然ER004海洋預報F0004
今日說法HEP01CITYBEATEFR03
東方時空AR001媒體大搜索AR002
綜藝大觀CR003投資上海EN001
科技博覽JE004財富人生PN003
大風車XC003上海商潮NF003
北京衛視電視劇-跨越BQ002重慶衛視拍案說法HEP01
體育報道AL004劇場---鐵甲英豪BQ002
今日話題A0001重視新聞AS001
世界你好AR001旅游氣象服務F0004
科技全方位JE004午間氣象服務F0004
八方食圣FO004專題片--新世紀希望E0003
周末值班室FP001魅力21WCO03
北京熱線AP001重視情報站FR001
SK狀元榜EO003環球采風ER004
聯想城際特快AR001娛樂時尚前沿CR003
五、多維組合分類及其編碼的意義
多維分類系統以及多維碼設計,對于我國電視節目研究和實踐具有多方面積極的意義。
首先,有利于節目的科學管理。應該看到,我國目前對于電視節目的管理還存在“過于原則化”的粗放式管理弊端,對于豐富多樣的節目種類,缺乏細致有效的分類管理。其弊端既體現在節目的宏觀調控乏力上,或者胡子眉毛一把抓,也體現在微觀的節目庫資源未能得到有效應用上,后者是造成重復投資、資源浪費和制作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對節目進行科學的分類和編碼,不僅有助于有關部門對節目有針對性的、有區別性的管理和審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電視傳播一線機構充分利用節目庫資源,節目庫是成品庫和資料庫,充分利用其資源,意味著大幅度地節省投資和時間,降低節目成本。在信息時代,憑藉高科技電腦手段的應用,亦會使管理更加快捷、靈便和到位。
其次,有利于節目市場的有序化發展。進入21世紀,中國電視業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在大整合和集團化的背景下,開始新一輪戰略重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動向之一,便是電視節目在“做而不說”中進行的“制播分離”改革。事實上在此之前,一些電視劇等娛樂性節目早已在“制播分離”的道路上行走多年。隨著我國電視節目生產的社會化趨勢愈益明顯,除新聞節目之外的其他節目制作逐步走向市場,了解節目信息成為制播雙方的任務之一。由于舊的分類方法,無法使人們清晰有效、一目了然地掌握節目情況,因此對節目進行更科學、更準確分類的要求也日趨迫切,多維系統和多維碼的出現,正是因應這一要求的產物。
科學而準確的節目分類與編碼,能夠使人們較好地分析市場上各類不同節目的總體供求狀況。在收視分析中,常常需要從節目類型層面上,總體上分析市場上哪類節目更受歡迎,從而評價某類節目的供求是否平衡,觀眾的收視集中點在哪些節目上⑦,良好的節目分類會為這類分析奠定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夠使人們比較好地利用市場那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有效地調節節目種類和數量,避免出現供過于求的浪費和供不應求的窘迫,防止“節目供應”與“消費需求”脫節的現象發生;另一方面,也為節目交易雙方提供了一個對話的平臺,一套合理、可行的節目交易基準,利用統一的體系使節目能夠在不同的市場上順利交流,有助于加速節目在流通領域的運轉,推動節目市場的繁榮和有序化發展。
第三,有利于構建新穎的節目類型。隨著電視業的發展,觀眾收視需求和欣賞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傳統的節目內容和樣式已經很難引起觀眾的興趣,與此相應,不少節目的生命周期也在逐步縮短。如何尋找節目類型空檔,不斷構思和設計出能夠吸引觀眾的新節目,令所有節目制作者和編導們大傷腦筋。傳統的分類方式,由于基本采用單一維度標準,無法細縷和凸顯節目的多種特征,相比之下,多維分類系統因為采用多種維度標準為節目劃分類別,用編碼順次展示節目的各種特征,因而對于設計和構建新型節目更有幫助。例如,通過對既有的節目進行分類和編碼,詳細了解節目種類現狀,發現和探索節目缺項,分析的結果可以成為構建新的、適應受眾需求節目的重要依據。因為節目的每一種屬性和特征就相當于制造產品的零部件,可以象工業化生產一樣,將這些零部件進行各種排列和組合,按照某種標準和要求裝配為一個合格的產品。如此一來,節目創新有章可循,很大程度上能夠避免探索未知的盲目性,減少成本,降低市場風險。
以節目類型化而言,在觀眾收視日益多元化、分眾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節目需要強調個性化和類型化。所謂“類型”,實際上是指一套制作節目的觀念、內容、形式、技巧、表達方式乃至觀眾定位,是一個融合體,可以相應地用各種維度來界定,同樣也可以相應地用各種維度來拼裝和打造。類型被打造出來,便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規范性⑧。多維分類系統既能夠為科學、有效地界定各種類型節目提供“物質”基礎,同樣也可以為更新穎的類型節目的出生創造條件。
第四,可為節目編排提供依據。綜合性頻道講求各種節目的有機編排,專業化頻道由于節目內容相對集中,因而注意適當區隔和合理地編排節目,亦成為一大問題。對節目各個不同維度的細致區分,掌握各類節目的情況,可以為節目編排提供重要參考。有助于編播者詳細了解哪一類節目或哪一些特性比較受觀眾歡迎;同時,亦有助于進行節目資源整合,優化節目排期,以期獲得最佳收視效果。
第五,有利于制定行業標準。同一些具有規范行業標準的市場相比,電視節目市場的行業標準亟待確立和規范。電視節目是具有文化和經濟產品雙重屬性,建立一個合理成熟的電視節目市場規則,制定合理的行業標準勢在必行。而一套完整、科學的節目分類系統,對于確立行業標準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最后,多維分類系統和編碼方法的提出,對節目研究亦有促進作用。一方面,科學的節目分類有助于廓清節目的多種特性,充分明確研究對象;而建立在統一分類標準基礎之上的電視節目研究,能夠方便研究者之間的相互交流,便于研究成果的傳承和共享,降低溝通的成本,節省研究投入。另一方面,多維分類系統及其編碼設計,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思路和應用方式,客觀上亦會起到拋磚引玉,引起更多對節目分類研究的關注,這或許是多維系統對節目研究的另一種貢獻。
注釋:
①據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中國電視受眾研究》數據計算。
②參見一云“電視節目的分類與界定新論”,《電視藝術》2002第1期。
③葉家錚等《“世紀之交中國城鎮電視觀眾需求變化及其對策”調研報告》,2001年7月。
④陳崇山孫五三主編《媒介·人·現代化》第130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⑤Aylesworth,ThomasG.,1996.TelevisioninAmerica:aPictorialHistory,RiverFallsPublicLibrary.
⑥參見蒲建平《關于中國影視視聽節目科學管理的探索及建議》,2001·6·5。
⑦劉燕南《電視收視率解析——調查、分析與應用》,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⑧參見劉燕南“收視率分析再探”,“WTO框架下我國電視傳媒業發展戰略研究討會”講話稿(長江·三峽),2001年8月。
參考書目:
1、《中國廣播電視年鑒》(1997~2001),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2、劉燕南《電視收視率解析——調查、分析與應用》,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3、張海潮主編《電視中國》,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4、陳崇山、孫五三主編《媒介·人·現代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5、蔡念中等《傳播媒介經營與管理》,(臺灣)亞太圖書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
6、彭吉象“試論電視專業化頻道的營銷策略”,《現代傳播》2002年第3期。
7、一云“電視節目的分類與界定新論”,《電視藝術》2002第1期。
- 上一篇:保險機構市場管制論文
- 下一篇: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承擔保險責任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