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民生新聞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15 08:29:00
導語:電視民生新聞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民生新聞消費主體化主觀化復制化能指化
[論文摘要]電視民生新聞的蓬勃發展成為新聞界少有的熱鬧景象,從消費視角來看,這與受眾消費權力的掌握和媒介追逐利潤最大化之目的分不開"在商業邏輯的影響下,電視民生新聞呈現出新的態勢:傳受界限模糊!受眾漸逐主體化;敘事方式主觀化!故事化;文本的模式化!復制化;語言的能指化等
這兩年,關注人民生計,關心市民生活的電視民生新聞風行全國"從江蘇電視臺的《南京零距離》、安徽電視臺的《第一時間》到湖南經視的《都市一時間》、北京電視臺的《第七日》,從河南電視臺的《民生大參考》、杭州電視臺的《阿六頭說新聞》到吉林電視臺的《守望都市》、海南電視臺的《直播海南》等,全國各地電視臺紛紛推出自己的電視民生新聞欄目。民生新聞的蓬勃發展成為中國電視新聞界少有的熱鬧景象。因此,本文的寫作,試從消費文化的角度出發,來解讀這熱鬧的“電視民生新聞現象”。
一
在現代化社會里,新聞信息也正像食物一樣日益成為人們必需的特殊消費品,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資料”。但對于不同的社會群體,新聞具有不同的意義,服務于不同的目的。
在消費社會中,“隨著文化的高雅目標與價值屈從于生產過程與市場邏輯,交換價值開始主宰人們對文化的接受精英文化所奮力追求的境界,讓位于受人操縱的大眾,而正是這樣的大眾,參與著具有最低共同點的可替代性的大眾商品文化消費。”這就意味著在消費文化結構里,受眾掌握了一定的權力。為新聞信息的消費在于受眾(消費者)透過消費行為去裁定,而受眾為何會產生消費的欲望,從現象上來看,或許是受到信息刺激(如傳媒廣告宣傳和看過該節目受眾的口頭傳播)、因特定類型敘事或是信息滿足了受眾的快感、夢想、欲望,然而從本質看,或許是受到了當代文化與社會的滲透或影響,而產生了某種消費意識,引起了消費行為"受眾的消費行為主要通過節目觀看來完成。費斯克指出,電視節目首先在演播室被生產出來,然后作為商品被賣給經銷商;此后,在電視節目被播出時,它又由商品轉變為生產者,生產出受眾,并把受眾作為商品賣給廣告商。這二者共同構成了電視的金融經濟。但我們不要認為這種消費過程當中的權力完全操縱在新聞制作者或發行商手里,受眾其實也負擔著莫大的權力,那就是受眾的“消費欲望”或“消費趨向”,往往決定了電視新聞在消費結構中的地位與未來。因為在電視的文化經濟中,受眾則從商品轉變為生產者,透過節目制作商的廣告宣傳及信息本身,形成他們某種符號性的消費意識(如品味、階層偏好等),再加上受眾在生活過程所培養的文化意識,使得受眾對新聞產生是否消費的判斷,或為自己生產出屬于自己社會經驗的意義和快感。而受眾個人的消費意識又會受到群體的影響,產生所謂的群體消費意識,這種消費意識會形成群體消費行為,而正是這種群體消費行為,在消費文化的生產與消費之間達成一個共識,也就是“新聞制作者與受眾群體之間形成一種雙方均可接受的“社會契約”,去鼓勵新聞制作者再次復制或大量生產同類型的作品,去影響新的受眾群落。”因而受眾的消費欲望主宰新聞采集、制作與表達成為常規。
但是新聞制作者為何甘心圍繞著消費者的要求來運作新聞呢?這是與其在市場邏輯的影響下追求利潤最大化之目的分不開的。對于商業化電視而言,廣告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而廣告收入的多少又由收視率所決定,收視率“百分比的一位小數點就可能意味著一年內的利潤額相差三千萬美元”。因此,收視率就成為了衡量欄目價值的唯一尺度。受“大數原則”的支配,媒介也就會宿命般地會走上追求受眾數量最大化的道路。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聞制作者,必須考慮文本在任何特定環境中遭遇到什么樣的話語以及這種遭遇如何重組文本的意義及其遭遇的話語。也就是要將新聞選擇與制作中新聞價值的評判權交給受眾,文本的意義根據受眾賦予文本不同話語(知識、偏見、抵制等)而分別建構出來。這正如費斯克所言,“我們應當要求我們的電視新聞符合大眾口味,并努力使它們融入大眾化的社會意識。若想鼓勵各種各樣的人收看電視新聞,并讓他們記住和思考它所提供的事件,電視新聞必須符合大眾趣味!相關性和令人滿意的生產力的關鍵標準。”[1]。
什么樣的媒介制品才能吸引最大數量的受眾呢。那就是能滿足受眾消費欲望和興趣的媒介產品。在我國,由于長期以來對“工具”和“喉舌”性質的片面理解,媒體將自以為重要的嚴肅新聞灌輸給受眾,固守在僵硬的政治關懷模式之中。這種“我播你看”的媒介本位思想使媒體較少關注受眾不斷變化的消費心理,忽略了對尋常百姓生活的全方位關照。而受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伴隨文化需求的增長也不斷增長,并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受眾不再僅僅滿足于新聞信息的告知,而是更希望新聞能夠體現社會對受眾個人主體意識的重視,以人性化的報道實現與自己心靈的契合。心理學中的“自己人”效應認為,如果受眾感到傳播者在許多方面與自己有相似或相同之處,就會在心理上將其定位為“自己人”,從而消費其話語。如果新聞報道能夠從普通民眾的立場著眼,或者在新聞報道中以普通民眾為基點進行報道,就會激起受眾的心理感應進而產生消費行為。因而電視民生新聞把新聞價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上,讓新聞本質回歸到“廣大群眾欲知、未知、應知的事實報道”上,“完全褪去說教色彩,從報道內容、角度、方式上都以受眾利益、喜好為出發點,分析滿足其需求。”通過逗引消費的快感,達到虛擬的滿足;通過提供“生活投訴、家長里短、實用訊息”,營造了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相對封閉的時空――存在落差、相對處于弱勢的百姓被夸張成世界的全部,現實生活的落差與缺憾被新聞里“冷暖有人管、疾苦人共知”的虛妄的媒體景象縫合,消費者被關注被承認的心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補償與滿足。因而電視民生新聞的出現及蓬勃發展也就成為必然。
二
現代經濟的核心是以需求為主導的生產模式。以收視率為衡量標準的電視民生新聞為獲得最大消費群體,走上了“受眾本位之路。從而使其新聞報道呈現出新態勢來。
1、傳受界限模糊,受眾漸趨主體化
為適應需求提高收視率,電視民生新聞制作者積極為受眾拓展更為開放的傳播空間,變單向傳播為受眾的雙向參與,使受眾從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參與者"受眾的參與意識和公共意識空前高漲,傳統的“傳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受眾站在自己立場維護其所代表的群體利益,通過現場熱線、手機短信、網站以及市民的記錄等多種方式,主動參與到民生新聞節目的制作、討論和傳播過程中。在民生新聞中,記者和解說詞退居到次要位置,市民成為主角,其出鏡率超過了50%,有的甚至高達80%以上。同期聲被大量地運用,生動的畫面!鮮活的市井語言使媒體與市民實現了心理的契合。并催生了一批為媒體提供素材、稿件、照片、錄像或的業余記者群。如《南京零距離》約七成的新聞線索來自于受眾,部分新聞的攝制甚至由受眾自己完成,在其開播之初就聘請了百多名市民攝影師,組建一支市民大軍,讓市民成為特約記者;并且每期節目中都有一個社會熱門話題,觀眾可以短信或熱線電話表達看法,并以選擇結果決定下一次故事的“續篇”主題。再如湖南經視《都市一時間》曾推出“到你家”活動,首創雙向互動講述都市人們的家庭故事等。這些節目通過對不可預知的日常生活事件的日常化直播,把受眾的日常生活變成電視內容,電視就成了生活本身,盡管電視里面的生活經過了選擇,這實際也是新聞的真人秀,人人都可以參加,人人都在被觀看,人人都在體驗別人的生活。同一時間中,人們出入于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新聞與生活的界限開始模糊,傳播者與受眾的界限也不再清晰,人們從角色的不斷轉變中體會到消費的快感,并逐步主體化。
2、敘事方式主觀化、故事化
小說家詹姆斯曾略帶夸張地說:“講述一個故事至少有五百萬種方式。”每一種講述方式都會在受眾身上喚起獨特的閱讀反應和情感效果,因此講述直接決定著這種效果能否得到表現。在電視民生新聞中,采取了不同于傳統新聞報道的敘述方式。
首先是敘事視角主觀化。傳統的新聞報道多以客觀化的第三人稱的角度進行敘述"而電視民生新聞卻大多采用參與主觀型視角。它以記者作為電視自身的代表,由記者帶領電視機前的受眾來經歷事件的發生過程。在這里,記者不再代表全景式的客觀世界本身,而是身處其中直接以所體驗角色的個人化角度參與!了解和體驗現場,去捕捉更細膩!更真實!更深刻的信息;而受眾在其帶領下,像目擊者一樣一步步地觀察和體驗,憑借對現場聲音!圖象的完整捕捉和傳遞,去感受強烈的感官沖擊。在這樣視角中,敘事由宏觀轉為微觀,使自己擺脫傳統的敘述角度帶來的宏觀理論與社會實踐相脫節的矛盾與尷尬,通過平等式的與受眾的對話形式完成了自身向符號真實而非客觀真實立場的回歸。
其次民生新聞多采用故事化、騸情化和懸念化的新聞敘述。它的導語常常并非清楚地交待五個的問題,而是如講故事一樣地設置出一種懸念。如杭州電視臺的《阿六說新聞》,主持人阿六常以抖包袱、賣關子等手法設置種種懸念,令觀眾感到新奇。再如江蘇衛視的《1860新聞眼》2004年10月23日播的一則《騎馬能不能進鬧市》的新聞,開頭敘述到:一位男子正午時分騎著棗紅大馬,在鬧市區的人行道上信步閑逛。在他身體一側的鐵欄桿外,是滾滾車流。警察攔住他……新穎別致的開篇挑起了觀眾的好奇心,這是在敘述一位中世紀唐吉訶德式滑稽、悲劇人物,還是……?在離奇的故事情節敘述完后,主持人還設置了一道選擇題作為懸念:馬究竟能不能上馬路讓觀眾參與選擇,結果要到一小時的節目結束時才公布。觀眾就在心懷新奇、期待和激動的懸念中自始至終守候節目。[2]盡管新聞的具體報道形式多樣,但大都采用戲劇性結構,有情節、有鋪墊、有高潮,來展現新聞的故事性!戲劇性和新奇性從而贏得受眾的青睞。3、文本的模式化、復制化
正如法蘭克福批判學派所指責的那樣,電視作為一種“文化工業”,具有較強的“可復制性”,這種可復制性對民生新聞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欄目風格的雷同和欄目設置的跟風上。
一是民生新聞欄目風格的模式化。電視頻道以欄目為支柱,而欄目節目的生產總是在敘事上不斷地復制整塊欄目策劃時設計的敘事藍本。越是工業化的流水線生產,其個體電視文本對敘事藍本的總體復制就越強。當然,這樣的復制能鮮明地顯現電視民生新聞欄目的標識――即報道均瞄準市民關注的熱點、焦點及衣食住行等切身問題,將老百姓作為新聞的主角,讓老百姓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敘事藍本的識別性特征。使其成為一種“約會式節目”(國際總編輯語),便于對其感興趣的受眾能夠“如期赴約”。而在其具體的敘事流程上,敘事模式化也更顯突出,每一個節目的開頭!中間!結局,都是在準確無誤地復制欄目的敘事藍本,從而生產出質量水平相當的標準件來。
二是欄目敘事藍本的相互復制。中國媒體發展區域化分割明顯,每一個臺都存在著自己的優勢資源,在內部發展欲念涌動,外部領跑媒體不斷刺激的情況下,模仿成為媒體跟進改革的主要形式。電視民生新聞在國內發韌于《南京零距離》,該節目的很快走紅和成為國內身價最高的電視新聞欄目使得各地電視臺紛紛效仿:湖南經視的《都市一時間》、安徽電視臺的《第一時間》、南京電視臺的《直播南京》、海南電視臺的《直播海南》、河南電視臺的《民生大參考》、杭州電視臺的《阿六頭說新聞》、四川電視臺的《新聞現場》等都紅紅火火辦了起來;這般繁榮景象又導致制作者們“擴大再生產”,實行臺內各頻道的民生新聞節目復制以期進一步提高利潤點和擴大影響,如成都電視臺就有公共頻道的《成都全接觸》,經濟服務頻道的《第一現場》,都市生活頻道的《直播60分》,新聞綜合頻道的《絕對貼近》等。從積極方面看,將別人經過市場檢驗的成熟的敘事模式直接復制過來,既節省腦力又減少節目的商業風險;但從消極方面來看,每一種文化產品的模型不可避免地潛蘊著它的文化無意識和政治無意識"而且國內欄目之間相互克隆導致節目的高度同質化,這不僅對電視節目的豐富性!多樣性造成損害,同時也是一種內耗,造成人!財!物和頻道資源的浪費,還會帶來相互間的惡性競爭,導致新聞內容報道走獵奇、媚俗的路線。
4、新聞語言的能指化[3]
符號學將符號分為能指與所指。電視符號的能指即為圖像、聲音,所指為音像傳達的“義”。在后現代主義文化全球滲透的時代,人們消費的是電視符號的能指而非所指,因此精心制造能指的視聽幻覺王國是當下受眾的普遍心理需求。隨著民生新聞的發展,克隆現象的增多,原創新聞逐步減少,大量沒有新聞價值的新聞充斥其中,內容(義)的匱乏導致制作者追求形式的表現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因而在人們對影像文化貪圖能指化快感的脅迫下,電視民生新聞漸趨呈現出語言能指化傾向,即大量制作以奇觀、快感為目的的能指化作品,注重制造視聽快感,消解意義深度。具體表現為:強調節目包裝,注重片頭的視聽沖擊,精心制造出后期的特技效果,如在節目的后期制作中加進的音響效果,以及每隔幾秒出現的特技、字幕等視頻效果;通過顛覆傳統新聞主持人觀念的手法喚起消費者的心理認同,如主持人形象的變化,《南京零距離》的主持人孟非的光頭、歪嘴形象;“另類”語言;怪異動作如主持人的邊打快板邊評論等;都是在瘋狂制造一種能指的誘惑。總之,電視民生新聞語言的能指化傾向是后現代主義文化在電視文化領域中的具體表現,通過能指的精心制造,達到一種制幻效果,讓受眾在欺騙性的幻覺中得到本能滿足。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一味以收視率為衡量標準的電視民生新聞在構筑新的新聞樣式的同時,也消解著傳統新聞的一些基本立場。以受眾為上帝的作法弱化了傳播者對社會的話語引導功能;追求新聞節目的短平快效果,使節目內容瑣碎,節目形式流俗;而內容的膚淺和包裝的矯飾使得民生新聞走上形式化和庸俗化的道路。這不僅破壞了民生新聞的形象,更褻瀆了民本思想,必將給社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同時也斷了民生新聞自己的前途"因此電視民生新聞應把握好“俗度”,強化信息服務意識,注重新聞的深度開掘;同時堅持差異化策略,不斷創新,以創新去適應受眾需求的變化,用創新去戰勝對手的“跟進”,努力提高自己的“公信力、美譽度、引導力”。才能在“不進則退”的競爭中不斷開拓未來,更新自我,獨領風騷。
注釋:
目前對民生新聞的討論很多,有的將其叫公共新聞,有的將其歸屬于社會新聞,但它們都具有共性,即在內容上主要關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狀態與生存空間"因而筆者仍采用較普通的稱呼――民生新聞。
參考文獻:
[1][美國]約翰費斯克.解讀大眾文化[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201-202.
[2]何國平.電視民生新聞文本的敘事學分析[J].山東視聽,2005,(6).
[3]中國當代電視總體性敘事特征[J].新聞前哨,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