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報道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5 10:28:00
導語:電視新聞報道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是中國電視節目中“大器晚成”的一種節目形式。80年代中期,隨著報紙深度報道的日益繁榮,中國電視新聞界開始涉足這一嶄新的領域。1980年中央電視臺的《觀察與思考》開播,這是中國電視新聞中較早進行深度報道的欄目。大規模的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出現應該從1993年的中央電視臺新聞欄目改版算起。1993年5月1日,《東方時空》創辦,其中的小欄目《焦點時刻》是一個社會焦點類欄目,對深度報道做了不少有益的嘗試。1994年4月,中央電視臺又推出了新聞評論性欄目《焦點訪談》,很快受到了觀眾的肯定和歡迎,其收視率長期穩定在30%。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隊伍不斷壯大,1996年5月17日,《新聞調查》正式開播,它定位于“正在發生的歷史,新聞背后的新聞”,每期片長45分鐘,是迄今為止中央電視臺播的片長最長、最有深度的新聞欄目。
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把這些深度報道欄目的風格表述為“把編輯記者對事實本質的認識通過對事件的報道,對事物內在邏輯的揭示,達到引導觀眾思考判斷的目的”。因此,它提倡“多報道,少評論”。如對1996年6月26日至7月7日的《焦點訪談》作的統計分析表明,從內容上看,紀錄事件和人物的11條,占總數的78.6%;從訪談形式上看,“訪”多于“談”的10條,占總數的71.4%,由此可見,《焦點訪談》“以敘代議”。在《新聞調查》中也存在“重報道輕言論”的傾向,為了顯示節目的公平、公正,記者和主持人時常擺出一副絕對公允的面孔。
從電視形態的發展歷程來看,對評論的排斥是由紀實熱曝光熱的誤導造成的。熱衷于紀實熱和曝光熱的電視編導或認為電視應該忠實生活的原型(以前《東方時空》的《生活空間》欄目為代表);或認為電視還原生活是不夠的,應該達到干預生活的目的(以《焦點訪談》為代表)。這兩種看法都認為主題先行似的電視形態不可取,認為電視不能成為附屬于思想的畫面工具。有些編導甚至把電視評論與主題先行劃上等號。主題先行是事先有一個結論,然后再到生活中找事實注腳(先有思想,后有事實),而電視評論是對一個新聞事件進行評價(先有事實,后有思想),是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電視形態。既然報紙有社論,有述評,為什么電視就不能有臺論,不能有述評呢?電視作為新聞媒介的一種,不僅僅要傳播事實,還應傳播聲音和觀點。這也是當代受眾的客觀需要。
二、報道與評論相結合——當代受眾的客觀需要
在1999年北京地區電視觀眾收視情況和收視意愿的抽樣調查中,顯示觀眾期待度很高的節目類型首先是時事新聞類和熱點話題訪談類節目,其次才是影視劇和現場直播。這一調查結果表明,重大的時事新聞,熱點話題,是當前受眾之于電視傳播的“重中之重”。這兩類節目也正是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的“重頭戲”。
在信息傳播全球化、多元化的環境中,一方面新聞媒介之間的競爭加劇,另一方面也同時培育、鍛煉了受眾的分析能力、比較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們的獨立評判意識、主觀選擇意識、不滿足感和參與感都日漸增強。表現為受眾在接受信息閱讀新聞是,已經不滿足于僅僅知道新聞事件本身,還有著對這一事件背后的深層“探究”: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事件的背景情況如何?其中蘊含了什么意義?對個人有什么樣的影響?會波及到什么程度?電視新聞深度報道不僅能滿足受眾的“知曉權”,在社會變動加劇、社會轉型期的現階段,還能有效地平衡受眾心理,起到心理宣泄的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受眾的新聞觀念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變化,尤其是對新聞報道中主客觀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表現為以下三點:
1)受眾逐步認識到,要求新聞事件傳播的純粹客觀是不現實的。新聞的客觀性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報道事件的過程本身就包括報道者對事件的發現和解釋過程,主觀介入不可避免。因此,受眾要求電視新聞工作者一方面調動主觀的能動性保證事實的客觀、公正,另一方面要對客觀發生的事件有主觀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
2)受眾需要新聞媒介對信息進行梳理整合工作。今天面對信息傳播的幾何級的增長,信息量的日益擴大,生活在信息洪水中的受眾對信息的吸收已經從渴求轉向疲憊。受眾開始對媒介有了一種新的需求。他們不僅需要純客觀的信息,還需要媒介能夠對紛繁蕪雜的信息進行梳理整合后,再傳授給他們。所謂媒介的梳理與整合,是指對無效信息的排除,對有效信息進行分析、歸納、提煉,并包含自己的觀點和聲音,向受眾提供更簡便的選擇,從而提高受眾吸收信息的效率,提高信息轉換的效益。
3)受眾希望在了解新聞事實同時能聽到社會各方對新聞事件的認識和評價。受眾在聲畫一體的電視傳播中已能體驗到對新聞事件的親歷感,但是同時,他們需要傾聽見解、分析、評論,需要了解報道者的主觀內涵。因為他們對分析和見解已有不同的承受能力,他們不再認為媒介的意見是必然聽從的“真理”,而是將它作為一種事件性的存在,也是一種客觀事實。在認識了解了客觀事件,又傾聽了各方面的見解之后,自己作出判斷才是最重要的。
由信息的被動接受到主動尋求和研究信息,進而要求對新聞事件的報道與對事件的評價和見解并行,當代受眾對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提出了近一步的要求:即在保證報道事實盡可能客觀公正同時,將主觀見解作為另一種客觀存在體現在報道中,為受眾提供一個完整的認識系統,使受眾在事實和見解的同步接收中,開拓自己判斷的思路,增強判斷的依據,提高信息的價值,同時獲得一種交流和愉悅。簡而言之,就是報道要與評論相結合。
那種強調客觀報道事實,避免記者主觀意見介入的觀點已不和時宜;那種標榜客觀、公正、而將事實與意見嚴格區分,報道就是報道,評論就是評論的做法也已不符合當代受眾變化發展的客觀需要。
報道和評論在不同方式和不同層面上的結合,將是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發展的一種趨勢:客觀報道與主觀見解相互補充,客觀報道不排斥主觀的見解,主觀的見解也不妨礙客觀的展示,將思想本身作為一種客觀存在融入報道中。
[page_break]
三、如何順應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發展的新趨勢?
1)首先,扭轉采訪報道的思維定勢。
在深度報道中,分析評論的嚴重缺乏在思維方式上具體表現為:記者在挖掘事實、揭示事實本身邏輯時顯示出的報道強勢;而在提煉主題,把事實上升到理性層面,揭示事實的普遍意義時顯示出的報道弱勢。所謂報道強勢不僅僅表現為記者迷戀紀實手段,迷戀對事物本身邏輯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它使深度報道成為一盤散沙,成為相關細節的堆砌。思維弱勢也不僅僅表現為記者放棄理性思維,使報道思想貧乏,更重要的是,它導致整個節目游離主題,結構混亂,思路不清,甚至得出與事實不符的結論。
扭轉采訪報道時的思維定勢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提高采編人員的理性思辯力,要求采編人員在報道過程中不僅僅滿足與新聞五要素的展現,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對新聞事件的多層次、立體化的透視,通過對事件橫向和縱向的開拓、比較,展現記者對事實的深層次思考,并引導觀眾去思考。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過多迷戀形式和手段而忽視了由于節目形式變化帶來的整個采訪報道方式方法、思維方式的改變,也就是整個方法論的改變。
2)其次,以核心論點為中心。
任何一則電視新聞深度報道,都有一個核心論點。否則,就不能算作一則完整和真正意義上的深度報道。這一核心論點,是集中說明一個問題,或講述一個道理,或吁請人們的重視,或反映一種現象,或預測某種趨勢,是整篇報道的立意。打個比方,作深度報道如同作“論說文”,“論點”就是報道的核心。所謂“新聞背后的新聞”實際上就是核心論點的具體表現。
現在許多新聞深度報道節目強調由觀眾自己得出結論,淡化主持人、記者的主觀意見,就容易由以論點為中心轉向以事件為中心。由于過于關注事件的發展過程和不必要的細節,記者在采訪報道和謀篇布局中追求揭露事實的快感,使整個報道呈現多頭緒、多論點的狀況,相當程度上弱化了深度報道的理性力量。
以核心論點為中心要求記者在一切的采訪拍攝和制作活動中,都要從紛繁蕪雜的材料中理清思路,牢記報道的中心目的,不至于偏離主題,在各種情況下迷失報道的方向。
再次,要有個性化的主持人和記者。
新聞深度報道要想占領更多的領地,必須要辦出特色和個性。個性化的深度報道欄目少不了個性化的主持人。主持人、記者個人的學識、風度、氣質、親和力及富有個性化的語言,應該成為深度報道節目內容和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度報道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由主持人和記者的素質來決定。
一方面,媒介自身要更有計劃有意識地培養和造就獨具風格的、有鮮明個性的主持人,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示個人特色和個人魅力的舞臺,用他們的人格魅力來塑造媒介形象;另一方面,社會對主持人和記者的個性化參與也應給予寬松的環境和氛圍,鼓勵他們以自己的見解和語言來發表意見,只要不違的政策、法律和全社會的利益,要允許他們有展示自己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和合乎自己個性的語言的機會。
最后,要追求主客觀結合的表現過程。
新聞深度報道要追求一種主客觀形式有機結合的表現過程。一方面,整個節目以新聞事實的報道為基礎和先導,是深度報道真正具有客觀實證的效果;另一方面,主持人和記者的主觀評述和新聞化的論證方式,來加強整個報道的主觀性。兩者互為補充,互為支撐。主觀評述失去了客觀事實只能是無本之木,空穴來風;客觀事實失去了主觀因素的加入只能是一盤散沙,很難體現出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過分地強調“述”,導致膚淺;過分地偏重“評”,則導致空談。
記者在采訪報道中必須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能由于追求新聞的客觀性,盲目夸大紀實的作用,陷入就事論事之中難以自拔;也不能以偏該全,引申發揮,用主觀意向來代替客觀傾向。要將客觀新聞事實和主觀分析評論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主客觀的辨證統一。
隨著受眾主體地位的增強,受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也發生變化。受眾在閱讀收看新聞時,越來越需要參考性評論,需要適應多元化文化價值取向的個性化評論,需要有多種不同意見的人際化評論。受眾需求的變化預示了電視新聞深度報道發展的趨勢,在報道新聞事件同時,輔以分析和評論,形成一種有利于受眾作為自己個人判斷的信息體系。這是值得每一位電視新聞工作者認真研究和探討的。
參考文獻:
1.何勇:《由事物的邏輯到理性的邏輯——對電視新聞述評的思考》,《現代傳播》1998年3月。
2.朱羽君:《電視新聞評論的發展趨勢》,《南方電視學刊》1999年4月。
3.王晴川、海貝、黃泓一:《論電視新聞報道的幾個問題》,《新聞大學》2000年秋。
4.陳旭東:《論電視深度報道在當代中國的興起》,《新聞大學》1999年夏。
5.張靜民、鄭曉蕾:《〈新聞調查〉選題藝術論》,《南方電視學刊》2000年4月。
6.張錦力:《解密中國電視》,中國城市出版社,1999年。
7.喻國明:《媒介的市場定位——一個傳播學者的實證研究》,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
8.劉京林、羅觀星:《傳播·媒介與心理》,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年。
- 上一篇: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論文
- 下一篇:婚姻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