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人類健康長壽的社會要素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2 04:45:00
導語:發展人類健康長壽的社會要素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健康資源;健康需求;要素;功能;限制
論文摘要:健康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健康發展是人類永恒的追求.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賴于人類健康的可持續發展.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諸要素與人類健康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人類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取決于人地關系、區際關系、代際關系的和諧,它要求在滿足當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時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在滿足本區域健康需求的同時不損害其他區域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健康需求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確保身體狀態完好的需求、確保精神狀態完好的需求、確保社會狀態完好的需求,但是,經濟條件、技術狀況、社會組織對健康需求的可滿足性、健康資源的可獲得性、健康服務的可進人性構成限制.
健康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健康發展是人類永恒的追求.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賴于人類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必須提高人的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生命健康是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前提.因此,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是值得特別重視的嶄新的研究領域.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在分析人類健康與可持續發展關系的基礎之上,提出了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并對該概念的內涵和特性作了初步的分析[Cil.這里,我們進一步對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系統的要素、功能、需求、限制等理論問題進行探討,希望大家繼續賜教.
1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系統的要素與功能
1.1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系統的要素
可持續發展系統是由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等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一經濟一社會復合系統,區域性是其本質特性Czl.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作為區域可持續發展系統的子系統,它側重于人類自身的全面發展,更能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健康是其要素系統中起關鍵作用的“序參數”.
1.1.1人口要素與健康人既是健康的生產者和創造者,也是健康的消費者和享用者.在區域可持續發展系統中,健康是人口質量的關鍵指標一方面,一定區域內的人口數量、人口質量、人口結構影響著該區域人群的健康觀念、健康需求、健康行為和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區域人群的健康觀念、健康需求、健康行為、健康水平反過來又影響著該區域的人口數量、人口質量和人口結構.沒有人類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就不可能有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1.2資源要素與健康人類健康的獲得有賴于健康需求的滿足,而健康需求能否得到及時、足量、高質的滿足,又取決于健康資源的供給能力.所謂健康資源(healthresources),是指所有資源中主要用于人類醫療與保健服務、直接指向避免人類健康風險、提高人類健康水平的那部分資源,主要包括藥物資源(具有治療作用的自然資源,如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等)、保健資源(具有療養價值和保健作用的自然資源與環境,如溫泉、礦泉、泥沼、氣候等)、衛生資源(提供疾病治療和保健服務的社會資源,如醫院、診所、醫生、護士、病床等).所有這些健康資源,都是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
1.1.3環境要素與健康“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健康乃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3J.而無論是人的身體、精神還是社會狀態,都與人所生活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就人類健康而言,環境是一把雙刃劍,它可能對人類健康有益,也可能對人類健康有害.自然環境對人的身體狀態(physicalstate)有顯著影響,它既是健康資源(如藥物資源、保健資源)的載體,也是致病因子的源地,環境化學性疾病(如地甲病、地氟病、克山病等)、環境生物性疾病(如鼠疫、血吸蟲病、瘧疾等)、環境物理性疾病(如高山病、皮膚病等)都與環境致病力有關.社會環境對人的精神狀態(mentalstate)和社會狀態(socialstate)有重大影響,社會組織對健康資源(特別是衛生資源)的配置會直接影響到健康資源的可獲得性(availability)、健康服務的可進人性(accessibili-ty)、健康需求的可滿足性(satisfiability).如果健康資源的配置是合理的、公平的和有效率的,這時的社會環境可能是有益健康的,反之,則可能是無益健康甚至有害健康的.因此,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在良好的自然環境與和諧的社會環境基礎之上.
1.1.4經濟要素與健康經濟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健康發展和經濟發展具有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因果關系川一方面,良好的健康狀況是人類福利和生產率的基礎Cs7;沒有健康的人就不可能有健康的發展Cs7;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各個目標,必須消除各種普遍存在的、能夠削弱人類能力的疾病,并使所有需要消除貧窮的人身體健康叫.另一方面,經濟能力是人類健康可持續能力的重要支撐,獲取健康資源、享受健康服務、滿足健康需求,都倚賴于經濟的發展.因此,經濟水平與健康水平具有正相關性.先進國家或地區的人口預期壽命總是高于落后國家或地區,貧窮地區總是擁有更低的健康水平,貧窮人口總是擁有更多的健康風險.
1.1.5社會要素與健康社會是人類通過各種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形成的具有集體目標指向的人類群落.人類精神狀態和社會狀態上的完好取決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人類社會的全面進步取決于人類個體的全面發展,即人的健康素質的全面提高和生活質量的全面改善.社會組織為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如通過科學技術的創新和進步開發新的健康產品和健康服務,通過良好的健康管理體制和健康教育系統減少人類健康的風險,通過公平的分配健康資源和提供健康、服務滿足全體人民的健康需求.社會制度、文化習俗、道德觀念等社會要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以社會環境的整體形式對人類心理上、社會上的健康狀態發揮影響和作用.
1.2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系統的功能
可持續發展是一條一直到遙遠的未來都能支持人類進步的新的發展道路,協調人類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最高宗旨川,因此,可持續發展系統是人地關系、區際關系、代際關系和諧、協調、統一的地域系統Cad.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追求人類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的完好狀態,同樣有賴于這三種關系的和諧.
1.2.1人地關系與健康人是自然的產物,人類生命過程是人體與自然環境不斷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的過程,人類健康與自然環境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Cs7一方面,人類通過生產活動和生活活動不斷改變著人類健康發展所倚賴的自然環境,并進而影響著自然環境的健康資源供給能力;人類不僅有權力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健康發展之路,而且有能力通過改造環境和調適人地關系來實現人類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自然環境通過對人類活動的反饋作用不斷改變著其環境疾病致病能力,進而影響著人類健康的發展;歸根到底,人類身體狀態上的損害,都是因為人與自然關系不和諧所造成,只有健康的生態系統才能造就健康的機體,在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環境受到嚴重污染的區域里,人類健康是絕對不可持續發展的.
1.2.2區際關系與健康區域是個開放系統,一方面,區域人口健康的獲得,并不完全取決于區域本身的特質,它在相當程度上還受制于區域以外的影響;另一方面,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疫病蔓延等區域環境問題帶來的健康風險,可以影響到區域之外乃至全球范圍內的人口健康,環境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具有外部性(externality).健康資源分布的不均衡性,環境污染物質的遷移性,生態破壞影響的放大性,以及人類活動的流動性,決定了區際關系協調對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因為健康資源分布的不均衡,滿足健康需求需要區域之間的協作;因為健康風險分布的不均衡,降低健康風險需要區域之間的合作;協調區際關系,是人類在精神上和社會上獲得完好狀態的重要條件之一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要求在滿足本區域公眾健康需求的同時不能損害其它區域滿足其公眾健康需求的能力.
1.2.3代際關系與健康協調代際關系、強調代際公平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則,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要求在滿足當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時不能損害后代人滿足其健康需求的能力.如果不顧后代的健康發展,對有限資源掠奪濫用、對環境污染置若周聞、對生態破壞無動于衷,最終會將后代一步步推向無法在地球上安身立命的深淵,人類健康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將成為一句空話.為了人類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當代人應該肩負起保護生態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的責任,協調好人地關系和區際關系,為后代子孫留下一個有益于身體、精神和社會健康的良好的生產環境、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公務員之家
2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系統的需求與限制
2.1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系統的需求
人類需求和欲望的滿足是發展的主要目標,需求是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s7.健康是人的天賦權利,健康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人類健康需求可分為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三個層次.
2.1.1公眾確保身體狀態完好的需求身體狀態完好即生理健康,它是指人體器官能夠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處于無疾病和不虛弱的狀態.滿足人的健康需求應優先滿足確保身體狀態完好的需求,這可以分為兩個層次:(1)滿足“防病于未然”的健康需求.包括維持生理健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微量元素的足量與均衡攝人);維護生理健康所倚賴的環境要素(如良好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特別是清純的空氣、潔凈的飲水、安全的食品);提高免疫能力所需要的保健產品與保健服務(如保健食品、保健藥品、健身房、鍛煉場所、療養設施)。(2)滿足“治病于已然”的健康需求.包括治療疾病所必需的藥物資源(如各種各樣的中草藥、中成藥、西藥等);治療疾病所必需的衛生資源(如醫院、診所、醫生、護士、病床、醫療器械等).
2.1.2公眾確保精神狀態完好的需求精神是生命活動的反映,精神狀態完好即精神健康,它包括正確認識自我與現實的認知能力、保持良好心態的情緒協調能力、實現自我價值的意志調控能力,具有適宜社會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精神狀態的完好既有賴于身體狀態的完好,反過來又能促進身體狀態的完好.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樣化的,確保公眾精神狀態的完好,關鍵是要使公眾通過自我調控和心理教育來排除不滿、克服壓抑、舒解壓力,形成一個輕松、愉悅、和諧的精神世界.其主要需求包括:(1)滿足感的需求.這是認知方面的需求.俗話說“知足常樂”,但人的需求和欲望是無止境的.這就要求教育公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現實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常存知足常樂之心,不懷貪得無厭之欲.(2)愉悅感的需求.這是情緒方面的需求.人有“七情六欲”,無論是喜、怒、悲、思、憂、恐、驚之情,還是生、死、耳、目、口、鼻之欲,都是人之常情,但“過則為災”.這就要求對公眾進行潛移默化的心理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心態.(3)成就感的需求.這是價值方面的需求.公眾需要他人和社會對其存在價值和社會價值給予關注和肯定,需要有成就感,如果他人和社會不能對其價值給予及時、準確的肯定,就有可能產生扭曲現實、意志消沉甚至心理變態的健康風險.
2.1.3公眾確保社會狀態完好的需求社會狀態完好主要指人際關系和諧、適應社會角色。美國學者帕森斯認為,“健康可以解釋為社會化的個人完成角色和任務的能力處于最適當的狀態”mo.社會狀態完好建立在身體、精神狀態完好之上,同時對身體、精神狀態的完好起著協同作用。確保公眾社會狀態完好的需求,就是要使公眾在社會生活過程中,其知識、勞動、創造得到尊重,其自由、財產、情感得到保護,其個性、才于、抱負得到發揮,其權利、價值、地位得到體現,最終獲得社會的幸福感.因此,良好的社會風氣,公平的社會制度,和諧的社會環境,是確保公眾社會狀態完好的三大需求;堅持以人為本,協調人際關系,建立和諧社會是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2.2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系統的限制
限制是可持續發展的另一重要概念,可持續發展的限制主要指技術狀況和社會組織對環境滿足眼前和將來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川.對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而言,經濟條件和技術狀況、社會組織具有同等重要甚至更加突出的限制作用.公務員之家
2.2.1經濟條件的限制經濟能力對健康資源的可獲得性和健康服務的可進人性具有直接的影響.因為貧困,有人因饑餓而營養不良乃至死亡;因為貧困,有人因賣血而感染艾滋病毒等待死亡;因為貧困,有人因無錢醫治而在病痛煎熬中掙扎;因為貧困,有些地區不計后果地掠奪資源和破壞環境;因為貧困,發展中國家和落后地區的健康水平要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和先進地區.因此,貧困不僅是最大的環境問題,其實也是最大的健康問題!經濟條件對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構成的限制主要在三個方面:<1>對公眾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的人居環境(如住房條件、衛生條件、生態條件)的限制;(2)對公眾滿足健康需求(如營養物質、藥物資源、保健資源、衛生資源)的限制;(3>對與改善公眾健康狀況有關的技術狀況和社會組織的限制,因為這些都需要經費的投人.
2.2.2技術條件的限制滿足健康需求僅有經濟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技術條件對健康需求的滿足也構成限制.其限制主要表現在:(1)對消除健康風險的限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是影響公眾健康的主要風險源,但現有技術條件還不可能完全消除其風險,如“三廢”污染、臭氧層空洞等對人類健康的損害;<2>對開發健康資源的限制。人類對人類本身和自然界都存在許多未知的領域,導致健康資源的開發和效用還不能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如中草藥資源的開發和新醫藥的開發;(3)對治療疾病手段的限制.維護公眾健康需要簡便的診斷技術、高效的治療技術、長效的免疫技術,但目前這些方面的限制都非常明顯,如惡性腫瘤的早期診斷、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艾滋病等傳染病的免疫.由于上述技術條件的限制,人類還有許多不治之癥.
2.2.3社會組織的限制可持續發展強調代內公平和代際公平,社會組織對滿足健康需求的限制主要是對健康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平享用的限制.現實情況是,健康資源的配置不夠合理,絕大多數衛生資源集中在城市,特別是大城市,而廣大鄉村地區則衛生資源貧乏.配置的不合理進一步導致了享用的不公平,一些經濟弱勢群體(主要是農民)由于居住地遠離城市健康服務中心(主要是醫院),健康資源的可獲得性本來就差,加之健康服務的可進人性低,他們總是要承擔更多的健康風險,甚至可能花了同樣多的錢,卻得不到同樣的健康服務.因此,解決好社會組織對滿足公眾健康需求所構成的限制,也是推進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 上一篇:裝潢設計植入傳統文化探究論文
- 下一篇:中小學美術新課程教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