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創新
時間:2022-03-10 09:49:03
導語:關于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受生產力水平的限制,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區域化的特征,政府堅持以點帶面的經濟發展戰略。但是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以及一體化的發展,我國區域性的問題便顯現出來。因此,進行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創新有著較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信息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與生產關系相適應,人們對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呼聲越來越強烈。在這種背景下,區域公共管理應運而生,多級政府整體推動、聯動發展,有效地促進了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踐行了科學發展觀以及和諧社會的發展路線。本文以區域公共管理概念為基礎,分析現階段區域發展的公共問題,并對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創新進行了研討。
一、區域公共管理概述
區域是一個相對概念,在不同的研究領域有著不同的含義。在公共管理學科方面,區域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既可以理解為一定的經濟區域,也可以理解為社會區域。公共管理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各種公共管理部門,利用一定的方法與手段,來將社會上的各種資源進行合理的整合,從而達到提升經濟發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標。然而區域公共管理并非區域和公共管理兩者的簡單疊加。
(一)區域公共管理的概念
區域公共管理是指區域內的多元主體為了解決在政治、經濟或社會其它領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問題,實現共同利益,運用協商和調解的手段或方式對區域以及區域內橫向部分、縱向層級之間的交叉重疊關系進行的管理。從其定義中可知,區域公共管理的主體呈現多元化的特征,政府組織、私營經濟部門以及第三部門都可以成為區域公共管理的主體成員。這些成員的共同參與,使得市場上的各種界限逐漸模糊,信息流通越來越快捷,經濟主體之間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各個成員之間相互協調、相互合作,共同創造新的發展契機,當矛盾出現時,他們往往采用談判的方式來進行解決,推動事件的平穩過渡。對處于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區域公共管理問題,區域公共管理制度所需要采用的方法也是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因地而異的。區域公共管理的目的是為了使各種由于經濟、政治、文化等原因而形成的錯綜復雜的問題得以解決,并最大程度地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促進經濟的持續性健康發展。
(二)進行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的必要性分析
由于現實中出現了舊制度難以解決的問題,所以需要對制度進行創新,從而使得現存的問題得到有效地治理。隨著國家經濟開放程度不斷加大,信息化社會發展越來越迅速,各種社會上的公共事務相互聯系,相互滲透,使得區域性經濟發展的廣度與深度得到深化。進行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有利于擺脫行政區劃的約束,形成以公共問題和公共事務為價值導向的發展觀。
二、現階段區域公共管理遇到的問題分析
我國經濟發展不均衡,區域差異表現得特別明顯,因此也產生了一定的區域公共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市場化進程所帶來的區域公共管理問題
自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后,我國逐漸確立了經濟市場化發展路線,要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但是受生產力水平有限以及不同經濟發展地方資源的影響,經濟發展速度和水平之間的差異逐漸拉大。比如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中部地區以及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戰略、制度文明都產生了明顯的鴻溝,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越來越旺盛,然而西部地區的經濟卻難以跟進。僅僅就東部沿海地區而言,也出現了自身的問題,如基礎設施重復建設。東部沿海地區又在不同的因素下而劃分成不同的行政區域,各個區域之間缺乏整體的協調性、各自為政,使得區域的整體利益上升緩慢,而且區域之間的資源競爭開始惡化。基礎設施重復建設的主要原因就是各自的行政區劃在進行基礎設施規劃工作時沒有相互協商、溝通、合作,造成資源浪費的現象,比如某地產商開發了新樓盤不久,就接到市政府要在該地建設地鐵站臺的通知,最后只能選擇將樓盤爆破,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中國的經濟發展在市場化進程中,帶動了經濟制度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因此相應的制度創新也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從而順利地實現體制的轉軌工作。經濟市場化所帶來的區域公共管理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區域公共管理的各種制度不夠完善,使得各區域發展不協調。我國的封建制度雖然早已廢除,但是其中的大一統思想對于當代的國家治理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現階段行政區劃的治理思想較為推崇,然而要想進行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首先就要摒棄行政區劃的思想。
(二)工業化發展所帶來的區域公共管理問題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工業化發展進程也在不斷地加快,在提升和推動城市化進程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區域公共管理的問題。其中最為嚴重的問題是城鄉二元分化的問題,這也引發了人們對于效率與公平的討論。自古以來,我國的農耕文明占據主導地位,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工業化逐漸發展,擠占了農業的發展。其次是行政區劃的變革問題,這也與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路徑相關。一般而言,行政區劃是一國政府為合理治理國家,而進行的權力分配過程。但是在劃分具體的行政區劃時,難免會因為標準不一而出現交叉重疊的現象,比如根據流域劃分與根據民族劃分的行政區劃之間的重疊。出現重疊部分后,各地的政府會考慮利益相關性,爭做具有利益性的事情,有了問題還會出現相互推諉責任的現象。
三、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策略
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需要設計者考慮很多因素,既要滿足現階段的經濟發展要求,也要考慮到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因此,需要注意制度設計與經濟發展環境的自然協調。
(一)加強區域公共管理的理念
政府要想加強區域公共管理創新,首先要樹立區域公共管理的理念,盡可能地減少從行政區劃分的角度進行行政管理的頻率。在經濟高度開放和信息化社會的大背景下,區域公共管理適應了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與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理念相適應。因此,在現階段,政府在進行公共問題的治理工作時一定要堅持關注公共事務的價值,而不是僅僅以行政區劃為分割點。對于外延較大的公共事務,可以采用分層治理和細分治理的方式,確??紤]到事務的方方面面。由于區域公共管理主體的多元化特征,政府在進行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時,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一方面使得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富有人性化,極具生活氣息,能夠切實滿足各層次人們的需要,如:充分考慮并滿足不同風俗習慣區域居民的需求,又要在區域公共管理系統中形成開放性格局,使公共事務能夠相互融合。另外,在進行公共事務治理時要盡可能地采取協調的方法去確定一個層次性、階段性的管理主體,繼而建立和完善區域性的管理體系。比如,我國的黃河流域環境治理屬于國內的區域公共管理,管理主體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一些非盈利組織等,而跨國公司則屬于國家間的區域公共管理,管理主體主要包括各國的政府相關單位,公司自身,行業自律組織等。
(二)合理利用電子網絡技術
區域公共管理的一個主要特征就是信息傳播的快捷化,市場的無界化,因此在進行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時,一定要合理的利用信息網絡技術。目前,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緊密而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在進行區域公共事務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實現電子化的管理,將相關信息公開化,開辦公共信箱等。政府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與公眾建立聯系,增強了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而且公眾反饋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另外,在區域公共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分層管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則可以打破層級、部門的限制,以形成上下聯動的局面。而且,政府還可以通過信息網絡技術來進行自動化辦公,區域公共管理制度主要可以通過無紙辦公、虛擬辦公、協同辦公、移動辦公等方式來實現自動化辦公的功能,在這個部分中,政府的日常通訊、辦公數據的處理都能夠在使用最少人力的情況下得到很好的處理,提高了辦事效率與效能。當然,網絡在被應用于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各個方面,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計算機網絡安全漏洞也一直困擾著我們,且網絡技術愈普及,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就愈突出。因此,在利用電子網絡技術進行區域公共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改進網絡加密技術,將多種網絡加密技術相結合、協同應用。從而避免因非授權用戶的訪問而導致的信息流失,有效阻止惡意軟件的攻擊。
四、結語
任何制度都有一定的時效性,制度需要符合時代的特征,一旦制度滯后于時代,就需要對制度進行創新?,F階段,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行政區劃管理制度已經難以維系了,因此對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就顯得非常重要。這里既要注意城市職能的整體轉變問題,形成城市間、企業間以及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合作政治,也要注意培育區域共同體意識,為區域公共管理工作提供持續的動力。
作者:魏允 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楊愛平,陳瑞蓮.從“行政區行政”到“區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態嬗變的一種比較分析[J].江西社會科學.2004(11)
[2]陳瑞蓮.論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緣起與發展[J].政治學研究.2003(04)
[3]李學.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間區域公共管理——起源、特點與實踐模式[J].東南學術.2005(02)
- 上一篇:配電網運行安全管理技術要點分析
- 下一篇:高校檔案信息化現狀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