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危機管理論文
時間:2022-01-20 03:06:00
導語:政府危機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信息化建設對應急體系效率的影響
(一)促進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
應急管理工作的時效性和復雜性要求政府有較好的快速反應能力,并在行動過程中能夠很好地整合其他社會力量。沒有社會力量的參與,僅僅依靠政府部門的力量,很難做到應急處置的高效、快捷與協調。政府信息化改變了傳統的公眾參與模式,政府信息的網上公開消除了現實社會因身份差異而導致的信息分化,公眾參與的深度、廣度與有效程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有利于動員社會各部門和各方面力量協同行動,動員群眾參與控制工作。
同時,又由于“危機決策是一種非常規決策或非程序性決策”,危機爆發后政府必須在有限的時間、資源、人力等約束條件下完成應對危機的策略和具體措施,公眾參與對危機管理中危機決策和決策執行的失誤進行及時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就顯得十分必要。政府信息化搭建了政府與公眾溝通的渠道,能夠保證公共政策正確反映公眾利益要求,充分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從而改進政府決策的質量,使公共政策更加民主化、科學化。
(二)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并提高政府行政運作效率
政府信息化“是政府全局信息化,不僅包含政府各部門,且是含司法、行政、立法在內的廣義政府信息化,必然針對政府管理創新和改革,以減少管理環節和層次,實現結構性高效率和低成本”。政府信息化建設不只是信息技術在政務領域的應用,而是要實現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方式的創新,把政府信息化建設與轉變政府職能和政府機構改革結合起來,通過信息化建設改造傳統政務,使政府信息化向信息服務型轉變。
在應急管理中,信息傳遞是關鍵。政府信息化使應急體系信息流由單向流動變為雙向、多向流動,大大縮減了信息傳遞的時間,提高了應急體系的效率。
(三)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并有利于社會監督
政府信息化的發展使政府的管理呈現出動態的特點,及時快速的信息傳遞、和反饋,為政府的動態管理提供了可能。同時,政府信息化又使政府的管理更加透明化,政府在網絡上的信息公開,使公眾對政府的監督也成為可能。在應對突發事件時,政府通過信息網絡宣傳應急政策,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既能“簡政提速”,又能“陽光行政”,便于廣大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進行監督和檢查,有利于消除官僚主義和反腐倡廉。
現階段政府信息化建設應對突發事件時存在的問題
(一)主觀認識層面
當前政府各部門比較注重自己“系統”內部的信息化建設,注重業務系統的開發,注重與本部門職權有關的信息采集和保護,信息化建設的重心也主要放在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加透明度上,其它方面效果并不明顯。就信息網絡應急體系而言,沒有有效利用各類信息網絡資源讓更多的公眾參與危機應對,也沒有及時消除恐慌等。
(二)基礎設施建設層面
目前,我國政府信息化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個部門都有一定的網絡基礎,負有直接處置突發事件職責的部門,都建有相應的應急指揮機構、信息通訊系統、防災設施裝備、應急救援隊伍,建立了監測預報體系、組織指揮體系和救援救助體系。但是由于應急信息系統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完備程度參差不齊,條條分割、條塊分隔、信息孤島等現象仍然存在。
(三)應用層面
第一,信息資源整合力度不夠,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由于應急信息系統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以及各個部門在信息化的認知上不平衡,應急信息系統基本上是相互割裂的垂直系統,不利于有效的溝通與合作,以及各類信息資源的應急整合。這種分行業、分部門,以“條”為主的垂直系統和單災種防御體系,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往往信息不能共享。“各個應急管理信息系統相互分割,缺乏互通互連,難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是導致綜合性的信息分析和判斷不足,綜合評估和預測預警欠缺的體制性原因”。
此外,政府信息化在應對突發事件時所起的作用,僅僅停留在信息、數字的報送、災情的直觀展現,以及提供一些人際溝通。也就是說,所起的作用還是“行政”的成分居多,對于支持災情的控制沒有起到實質性的推動作用。
第二,在應急信息系統方面,存在著時效性、信息不對稱等誤區。由于各級政府長期以來缺乏信息公開的主動性和制度性,或把社會突發事件作為“負面消息”或淡化處理,甚至有的下級機關怕追究責任而瞞報。如2008年3月28日,安徽阜陽一名兒童死于手足口病,雖然市人民醫院在當天就已經將死亡情況通報給當地衛生局,但直到4周之后,官方才正式公布疫情。此時,疾病已經奪走20個幼小的生命。
加快信息化建設以完善政府危機管理的策略
突發事件的突發性、緊急性,以及事態發展的不確定性,使得信息傳遞和處理成為制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關鍵要素,是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系統的核心內容。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加快信息化建設,將信息化應急體系納入國家應急體系,對完善政府危機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一)創新政府管理理念
完善政府危機管理,就要改變傳統的管理思維。信息化對傳統的生活、管理方式等方面產生深刻的變化,如果還用老思維來看待新事物的話,就難免會出現困惑、迷茫和失落,在處理很多問題上也會事倍功半,甚至力不從心。因此,信息時代要用信息化思維來處理各種社會問題,用信息化思維來武裝人的意識、生活與工作方式。
在應對突發事件時,應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突發事件信息,用信息化思維采取應急措施。加快信息化建設,將信息化應急體系納入國家應急體系,是在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大背景下,政府信息化向信息服務型的一種轉變,是政府管理理念的創新。
(二)統一應急信息系統標準
目前,我國政府信息化應急系統建設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信息的共享和系統的互聯互通很難實現,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要改變這種狀況,政府信息化建設應結合信息技術、電子政務及其它應急標準化工作,統一應急信息系統標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規范信息系統的通信平臺、數據接口、數據庫結構、功能需求,建立統一的系統建設程序和驗收規范,指導應急信息系統的開發和建設,以標準化促進我國應急信息系統的建設,實現應急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避免重復建設。
(三)實現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
第一,做好應急預警。以防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例,美國組建了國家應急行動中心、電子網絡疾病監測報告系統、大都市癥狀監測系統、臨床公共衛生溝通系統四個層次的防范系統,其中電子網絡疾病監測報告系統按疾病設立不同的報告系統,可以對普通傳染病、艾滋病、結核病等進行全面監控。良好的預警機制可以起到“花少量的錢預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錢治療”的作用,應當成為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最佳管理模式。
做好應急預警,就要打破部門對信息的壟斷和封閉,實現各種信息資源的整合和互聯互通。如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政府,“利用已基本建成的無線城區基礎網絡和先進的無線傳感技術進行動態實時的監控管理,并整合商檢、環保、公安、消防、安監五大視頻監控源,全面增強了政府應急處置能力,改變對突發事件的靜態管理方式”。完善政府應急管理機制,必須用全新的思維重構應急管理體系,實現資源整合與共享,做好應急預警,進行科學預測。
第二,設立信息化應急聯動系統。傳統的應急聯動系統由于無法實現不同區域、不同部門、不同行業的整體聯動,往往給處置事件帶來時間延誤。目前,應急聯動系統的“客觀需求”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應急指揮系統的需求認識要“與時俱進”,不能“只應急不聯動”,信息化應急聯動系統應該朝著“專業化”、“智能化”、“知識化”和“標準化”方向邁進。信息化應急指揮系統的核心功能應該從基本的通信調度“升級”為更廣泛的“信息調度”,成為支持科學決策和專業化的信息處理支撐平臺。
(四)健全應急信息制度
2007年8月30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履行統一領導職責或者組織處置突發事件的政府,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統一、準確、及時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和應急處置工作的信息。這就明確規定了政府在應急管理中有信息披露與的義務。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政府公開相關應急信息,這是現代政府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構建誠信政府的基礎,是政府對民眾知情權的尊重。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實施后,全國各地出現多起“信息公開申請”熱潮,這表明了中國公民存在著大量潛在的或者被壓抑的政府信息公開需求。加快信息化建設,及時突發事件信息、處置進展情況及各級政府所采取的緊急措施等,第一時間讓公眾了解真相,擴大公民知情權,可以提高突發事件處置效率。
然而,“由于信息時代中信息的特點,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及價值取向來衡量信息,或者制造信息,公眾通過手機、網絡這種交互傳播形式,可以實現人人制造信息、改變信息并且信息,從而影響社會生活的意愿。”因此,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設,健全應急信息制度,真正把群眾欲知、想知、應知的信息及時、準確、完整地告知群眾,既可以矯正視聽,避免信息傳遞失真,提高政府公信力,又可以有效避免和控制事件升級。
(五)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消除恐慌
突發事件不僅會造成生命和財產的損失,而且還會對人的心理帶來極大沖擊,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美國“9•11”事件之后,心理學報告指出,恐怖襲擊嚴重影響了美國人的心理健康,成千上萬紐約青少年罹患心理疾病。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我國對近2000名幸存者的心理調查顯示,他們中心理健康者僅占14.67%,嚴重者甚至一直有自殺傾向。5•12汶川地震后,國家啟動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心理救助行動。很多實例都已經證明,在一個突發災害事故中,不少人會產生心理問題,因此利用各種信息資源消除突發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影響,在應急管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綜上所述,面對突發事件,信息的公開與快速傳遞是打勝信息時代“應急戰”的關鍵。政府信息化建設,由于縮減甚至取消中間管理層,大大簡化了行政運作的環節和程序,更能提高應急體系效率。加快信息化建設,構建信息網絡應急響應,完善政府危機管理,是順應信息時代和高科技時代之潮流,是推動政府職能改革和管理創新的內在要求,也是建設創新型、服務型政府的必要舉措。
參考文獻:
1.薛瀾,張強,鐘開斌.危機管理—轉型期中國面臨的挑戰[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陳拂曉.電子政務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J].電子政務,2008(2)
3.王立國,馬瑩.我國政府危機管理現狀及對策分析[J].時代經貿,2007(10)
4.高鐵軍.公民“信息公開申請”起熱潮[J].中國新聞周刊,2008(18)
5.胡忠青.手機媒體與突發事件應急信息傳遞[J].新聞知識,2007(6)
6.朱雅芬.信息化是推動政府改革和管理創新的重要手段—訪北侖區區長俞雷[J].信息化建設,2008(2)
7.馮華艷.信息時代政府如何應對突發性危機事件[J].檔案管理,2006(3)
內容摘要:完善政府危機管理,必須用全新的思維重構應急管理體系。文章指出,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設,創新政府管理理念,構建信息網絡應急響應,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將信息化應急體系納入國家應急體系,能夠推動政府的職能改革和管理創新。
關鍵詞:政府信息化建設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危機管理
- 上一篇:房屋稅收依法清理整頓工作方案
- 下一篇:行政問責制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