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應對方案論文

時間:2022-04-17 12:41:00

導語:商業銀行應對方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應對方案論文

[內容摘要]當前對于我國通貨的走勢存在“脹”與“縮”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而從我國經濟內在運行狀況來看,未來幾年我國通貨緊縮的壓力要大于通貨膨脹的壓力。我國必然要全面調控經濟運行,消除通貨緊縮的壓力。而這也會對作為金融體系中心的商業銀行產生巨大的壓力。因此,商業銀行必須從其基本業務出發,做出必要的調整,以適應未來幾年的經濟發展。

[關鍵詞]通貨;宏觀調控;商業銀行

Abstract:Twokindsofopposedviewsof“deflation"and“inflation"haveexistedtothetendencyofChinesecurrencyatpresent.AndaccordingtoinherentoperationconditionsofChineseeconomy,thepressureofdeflationshouldbegreaterthanthepressureofinflationinthefollowingseveralyears.Chinamustadjustandcontroleconomicaloperationinanall-roundwayinordertodispelthepressureofthedeflation.Andthiswillproducetheenormouspressureonthecommercialbank.So,commercialbanksmustproceedfromitsbasicbusiness,makeessentialadjustmentinordertoadapttothischallenge.

KeyWords:currency;macroadjustmentsandcontrols;commercialbank

一、對我國未來幾年通貨走勢的分析

(一)通貨是宏觀金融的主要監測和調控指標

在微觀經濟中,價格信號是人們進行經濟活動的主要依據,這是因為,價格與經濟活動是緊密相關的,是經濟活動狀況的直接反映,具有很強的可測性。在宏觀經濟中,作為價格總水平直接表現的通貨也同樣具有特點,通貨與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都緊密相關,對通貨的觀測也具有相對較完善的指標體系。因此,把通貨作為宏觀金融的主要監測調控指標以及目標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它是世界各國保持經濟穩定的重要手段。

自20世紀90年代初新西蘭儲備銀行首次采用通貨膨脹目標制以來,許多中央銀行都正式采用了通貨膨脹目標制,目前大約有20個中央銀行采用這一框架。同時,通貨膨脹目標制也激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和理論探討。回顧這些中央銀行的經歷,毫無疑問,這一策略是成功的。這一點尤其可以從那些經歷過高通貨膨脹率的國家的經驗中得到印證。當某個經濟體發生高通貨膨脹時,他需要采取措施降低通貨膨脹率,而通貨膨脹目標制有助于引導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并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來確定貨幣政策的方向。通貨膨脹目標制在低通貨膨脹國家如英國、瑞典和加拿大的實踐也是成功的,只是在極少數情況下(主要是在一些新興經濟體)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實踐不是非常成功,但很明顯,問題常常是出在其他方面。[1]

(二)當前關于我國未來幾年通貨走勢的爭議

當前,理論界對我國通貨走勢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我國的宏觀經濟面臨著通貨膨脹的壓力。主要是因為:(1)作為通脹標尺的CPI指標并未按照國際慣例將房地產價格納入其內,如果將房價的上漲計算到整個價格水平中,那么中國經濟所面臨的通脹壓力實際并不輕松。[2](2)定義中“通貨緊縮”是指CPI的“負增長”,但是,2006年CPI增長雖然連續同比、環比都有相當幅度的下降,但CPI還是“正”增長,不能認為通貨緊縮已經發生。(3)隨著更為深入的市場化改革,理順上游產品的價格機制將成為必然,這會導致最終消費價格上漲。例如,2004年和2005年國際石油價格不斷上漲,但國內的產品油卻一直與國際油價倒掛。如果油價得到相應的調整,相信CPI會受到直接的影響,成為將來主要的通脹壓力。還有工業產品價格PPI與CPI之間長期存在3-4個百分點的差異,如果傳導機制得到改善,PPI部分傳導到最終消費,CPI就可能上漲幾個百分點。此外工資上漲和人民幣匯率調整也帶來價格變化,綜合這些潛在的價格上漲因素,通脹的概率將加大。[3]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中國已經面臨十分嚴峻的通貨緊縮壓力。持此觀點的學者主要是出于以下思考:(1)2006年CPI同比下跌幅度很大,從第2季度開始,連續兩個季度CPI都在下降。前3季度的CPI同比下降了近3個百分點,而9月的環比也下降了0.3%。進入2006年,最近半年多時間消費物價指數CPI一直處于1.5%左右這一偏低的增長水平,說明中國經濟已經處于通貨緊縮時期。(2)有效需求不足,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現象。近年來收入集中與儲蓄過剩的情況導致未來生產與消費不對稱的情況日益嚴重,在沒有充足的最終需求帶動的情況下,當本輪投資周期結束,巨大產能開始集中釋放的時候,全面生產過剩就會不可避免地到來。[4]產能過剩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價格走低。當前我國主要的一些產能過剩的產業價格開始下跌,尤其是鋼材、水泥、電解鋁等價格開始走低,鋼材價格最大跌幅達每噸1800元左右。近年相對緊缺的煤、電在2005年也出現過剩苗頭,受到產能增長和價格下降的雙重擠壓。

(三)我國未來幾年仍主要面臨通貨緊縮的壓力

筆者認為,未來幾年我國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壓力同時都存在,但通貨緊縮的壓力要大于通貨膨脹的壓力。通貨緊縮產生的原因更需要引起人們的關注。

1.糧食價格下降。最近兩年,中國農業產量出現了少有的好收成,但是面對結構性需求的限制,①中國農產品的大豐收卻未給我國經濟帶來利好的信號,相反,一方面農產品的價格被迫一降再降,②初級農產品價格的下降直接影響到一系列相關行業的價格水平,并最終導致整個價格體系都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價位上;另一方面農民的收入水平并未由于糧食增產而有顯著改善,作為占有總人口70%的農民的可支配收入依然很低,無法實現有效需求的根本提升。

2.消費需求不足。需求主要包括投資需求、消費需求和進出口凈需求,當前我國投資需求已經出現過熱的趨勢,雖然進出口長期保持順差,但其畢竟是有限的,而且不具有長期性,因此,需求的增長點只能落在國內的消費需求上,而當前我國國內的消費需求明顯不足。2003年我國家庭消費僅占GDP的45%,而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平均消費率在77%左右,中等收入國家為75%,美國的最終消費率為80%左右。③另外,據統計在中國80%的人收入不到8000元人民幣,這部分人的收入雖然低,但消費傾向實際上卻很高,基本上掙的錢全部用于消費,但是,矛盾的中心在于收入的增長部分卻沒有被所有人獲得,而主要被高收入階層獲取,如企業家、外企白領、知識分子這一部分人收入增長很快,但他們的邊際消費傾向卻比較低,因為富人該買的東西都買了。因此,如果不改變現有的收入分配體制,中國的貧富兩級分化將會不斷加大,最終導致依靠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目的效果乏力。

3.近幾年持續高增長的投資形成了產能過剩。2002年以來中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期,固定資產投資連續3年增速超過20%,2004年投資率已達到44%的空前水平。大量投資所形成的產能在2005年開始釋放,而過去兩年曾出現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短缺以及由此引起的漲價問題,2005年也大都不見了。隨之而來的,一是全社會形成巨大的產能過剩,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企業利潤大幅下滑,面對大量的庫存,商品價格開始下降。二是全社會形成巨大的產能過剩,新的、好的投資機會不容易找,一般企業就不太敢于用貸款來投資,企業的投資需求也會下降。投資少,新增的就業機會就不多,居民的消費意愿會進一步受到影響。消費意愿和投資意愿持續受到抑制,經濟增長失速的壓力將會越來越重,這一切都傳達出我國已經進入通貨緊縮時期的信號。[5]

4.大量流動性貨幣被房地產業所吸收。最近幾年日益增多的貨幣供應量很大一部分被房地產過熱增長所吸收。從投資增長來看,3年間城鎮投資需求增長了111.6%,其中房地產投資需求增長了102.3%。房地產投資和消費的持續過熱,對工業品和農產品形成了一定的擠出效應,使CPI增幅偏低,經濟面臨的通貨緊縮壓力增大。

5.人民幣升值。迫于國際匯率市場對人民幣匯價升值的壓力,2006年7月份人民幣調整由原盯住美元改為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定價方法。新的定價方法實行后,人民幣兌換美元馬上上漲了2個百分點。人民幣升值后,能源、原材料、機器設備等進口產品的價格相應降低,國內對應產品價格也會降低。

二、對于我國調控通貨緊縮經濟政策走勢的分析

盡管我國目前仍保持著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短期內不會出現大的經濟波動,但是,長期來看,通貨緊縮的壓力有可能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我國必須全面調控經濟運行,消除通貨緊縮的壓力。

(一)貨幣政策適度偏緊,財政政策適度偏松

目前某些行業的產能已經出現過剩,但是現在的投資率還是比較高,新增加的產能投資將來可能造成更多的產能擴張,所以有必要實行略微偏緊的貨幣政策。實際上,我國于2006年4月28日上調了貸款利率水平;2006年8月19日同時上調了存貸款利率水平,可見,國家正在利用提高存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貨幣調節方式來抑制中國目前畸形的過度投資行為。我國這種畸形的過度投資行為在短期內還無法消除,因此,我還會進一步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

為了避免偏緊的貨幣政策造成的負面影響,財政政策要略微松一些,因為某些瓶頸行業需要進一步的投資,還需要用財政政策來刺激消費需求。擴張的財政政策可以一舉兩得:既提高了將來的消費需求,又可以吸收現在過剩的產能。

(二)提高消費需求,擴大市場

1.加快農村消費需求的培育。一是加快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2006年政府將啟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大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改善農村的消費環境,以釋放農村的存量購買力,這樣既可消化掉制造業的過剩生產能力,也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二是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減少農民的數量。轉移出來的農民會從農產品的供給者變成農產品的市場需求者,留在農村里的農民也會有更多的土地等資源可供耕作,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農民增產增收。

2.加快現有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我國現階段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是改革不徹底的結果,即許多不合理的制度安排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機會不平等,最終導致收入結果的不平等。而居民收入差距如果過分擴大且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調節,就可能影響消費需求增長和消費結構升級,進而影響國民經濟的長期發展。因此,一方面要求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在完善市場規則的基礎上實現最大限度的機會平等;另一方面要求每一個社會成員積極參與改革進程,而不是由于當前結果的不平等而懷疑市場經濟,甚至引發沖突,破壞多年市場經濟改革的成果。[6]

3.大力發展勞動力密集型中小企業,擴大就業。勞動力密集型中小企業的發展能夠盡可能多地創造就業機會。而且,隨著充分就業和經濟的增長,在要素稟賦結構中,勞動力會逐漸從相對多變為相對少,資本會逐漸從相對少變為相對多,勞動力的工資收入會逐漸提高,而資本的報酬逐漸降低。如此,只有工資收入的低收入人群和享有資本收入的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才能逐漸縮小,使經濟增長的效率和公平得到統一。[5]

4.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制,提高全社會整體福利水平。2007年2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為35.8萬億元,其中半數以上是個人儲蓄存款。④如此龐大的儲蓄存款沒有形成需求,主要就是因為人們對于未來的諸如子女就學、生病就醫、退休后生活保障等多種因素的悲觀預期,使得儲蓄傾向偏大。這也說明我國應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制,切實改善現有的福利水平,從而將銀行儲蓄真正轉移到商品消費上,提高有效需求。

5.放開消費信貸政策,刺激內需。目前,國內的銀行業已經開始涉足消費信貸領域,但是,由于信用體系的不健全,授信客戶非常有限,還不能起到大范圍刺激內需的作用。因此,當務之急,我國的信用體系需要盡快建立并完善,增加銀行業提供消費信貸的比例,刺激經濟上揚,拉動國內需求的增長。

(三)調整供給結構,擴大有效供給

1.削減產生外部不經濟性的落后的生產能力。通常生產能力過剩時期是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期,要堅決實行結構調整政策,關閉和淘汰一批低生產率、低效益、技術落后、質量低劣、浪費資源、污染環境、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達不到規模經濟、嚴重虧損的企業,促進大批高生產率、高效益企業成長。

2.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生產能力過剩的行業的資源轉移到生產能力不足的行業或者第三產業。我國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增長快,說明經濟結構在發生明顯變化,但與美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說明應該加強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特別是積極促進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7]

3.加強對產能過剩行業的信貸調控,高度警惕貨幣市場大量剩余資金涌入實體經濟,形成新的投資反彈。

(四)進一步深化金融體系改革

一是進一步加快國有銀行的上市工作;二是大力發展地區性中小金融機構,包括地區性的中小銀行,改變我國的金融結構,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

(五)遏制房地產投機炒作

政府要下決心,主要是通過規范房地產市場及建立合理的稅收制度,來抑制房價過快增長,從而使房地產對貨幣的過強需求得到根本遏制。

(六)充分利用人民幣升值,加快國內經濟發展

人民幣升值對于我國主要依賴進口原材料的產業來說是一個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競爭力、加快發展的機會。

三、商業銀行的應對方案

商業銀行的業務主要分為三類:負債業務、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在未來幾年我國經濟走勢和國家的調控政策影響下,相應商業銀行也要從其基本業務出發,做出必要地調整。

(一)負債業務的調整

負債是商業銀行形成資金來源的業務。銀行負債由各項存款和其他負債構成,其中,尤以存款為主。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為了解決有效需求不足問題,我國對于銀行存款利息連續調低,希望刺激人們的消費需求,但是,我國居民儲蓄卻連年增長,總額巨大。對于我國來說,降息很難取得預期的經濟調控效果,相反,升息所帶來的財富效應卻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人們的消費欲望。因此,我國在提高貸款利率,抑制產能過剩的同時,也必然會相應地提高存款利率。當前,面對我國通貨緊縮的壓力,國家采取適當偏緊的貨幣政策必將導致利率要有所提高。對此,一是加大對于高端客戶的吸納,這樣一方面可以一次性獲得較大的和穩定的資金存款;另一方面,可以減少散戶頻繁提取款的成本支出和相對過度的流動性。二是可以通過發行中長期債券增加企業的資金來源,以減少對存款的資金依賴。

(二)資產業務的調整

1.優化貸款結構。放貸是當前我國商業銀行主要的收益來源,但由于未來幾年我國對于信貸的控制趨于嚴格和存款準備金率也存在上調的可能,必然影響到商業銀行可放貸資金的量,因此,會給其帶來降低貸款收益的壓力。如果貸款企業資信良好,且投資行業前景廣闊,作為銀行對其放貸會有較好的收益率,但是,如果銀行沒有有效的評估信貸企業風險收益級別,單純為追求貸款收益而盲目放貸,很有可能釀成呆賬、壞賬的發生,使銀行蒙受損失。

第一,制定客戶評價體系,積極開發潛在客戶。我國現在的企業形態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而中小型企業在產業升級和技術升級上卻得不到足夠的金融支持。目前四大國有銀行中,最大的工商銀行的貸款企業客戶約為6萬家,而且工商銀行的客戶跟其他三家銀行的客戶有不少重疊,因此加起來能夠從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獲得融資服務的企業最多就是20萬家。另外的13家股份制銀行由于規模相對小,能夠貸款的企業也不會太多。推測起來,全國能夠從正規渠道融資的企業最多不會超過50萬家,但是我國現在的企業數量近1000萬家,也就是說大約95%的企業沒有辦法從正規渠道融資,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因此,作為一家商業性銀行,應該不僅僅關注重點客戶,還應該關注一些潛在客戶。第二,在積極開發企業投資信貸的同時,擴大個人的消費信貸。在前面的推論中已指出,我國的消費信貸比例還非常低,主要就是由于國家整體的信用體制還未健全。但是,商業銀行不應被動地等待國家相應政策的出臺,而更應主動地、積極地制定出符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更重要的是符合商業銀行未來發展戰略的個人客戶評價體制。根據客戶評價體制將現有的和潛在的個人客戶劃分為投資客戶、存款客戶和一般客戶。針對于客戶貢獻程度和諸如學歷、工作等要素的評價有目的地對優勢客戶展開營銷,增加對其信貸的發放度。

2.充分利用我國對混業經營業務限制放松的機遇,加大對證券的投資。

(三)中間業務的調整

商業銀行除開發潛力客戶之外,還應采取多種手段提高商業銀行的收益率。眼下,較為有效的方式是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根據地區發展狀況和未來經濟發展走勢,商業銀行要適當地增減目前中間業務收入項目和價格。☆

注釋:

①由于我國農產品種植結構單一,因此,受結構性需求限制比較大。

②季節性波動除外。

③數據來源于李季剛、王松華:《通貨緊縮結束后的消費需求敏感性分析》,《商業時代》,2006年第12期。

④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消息。

主要參考文獻:

[1]奧特馬·伊森.通貨膨脹目標制:前景及問題[J].新華文摘,2004(14).

[2]易憲容.中國經濟是通縮還是通脹[EB].國研網,2005-11-21.

[3]左小蕾.通貨緊縮之辨[J].新金融,2006(1).

[4]王建.專家:生產過剩陰云飄來全面過剩危機難以避免[EB].新華網,2005-11-17.

[5]林毅夫.通貨緊縮或難免、農村消費待激活[N].21世紀經濟報道,2005-7-18.

[6]易綱.尋求效率與公平兼得[J].財經,2005(23).

[7]袁申國.我國通貨緊縮的非貨幣因素分析[J].商業時代,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