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農村中小額信貸服務村村通探討

時間:2022-07-22 08:42:31

導語:偏遠農村中小額信貸服務村村通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偏遠農村中小額信貸服務村村通探討

摘要:我國農村經濟的高速發展,為信貸金融的應用、普及提供了有利條件,其中“村村通”成為了推動當前中小額信貸服務在偏遠農村拓展的重要形式。由于偏遠農村落后、閉塞、復雜的經濟條件與社會環境,“村村通”信貸機制也遭遇了諸多制約,并產生了一系列典型問題。只有妥善處理既存問題,引導“村村通”信貸服務機制良性運作,才能實現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穩定、長效。

關鍵詞:偏遠農村;中小額信貸服務村村通;瓶頸

得益于國內經濟的持續發展、國家扶持政策的深入鋪展,我國農村的經濟潛力逐步得到挖掘,已經形成了規范化、產業化以及集約化的發展態勢,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的偏遠農村,為克服當今經濟下行的壓力,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大規模推進,極大帶動了當地產業的聯動化發展。而由于資金匱乏這一先天劣勢,偏遠農村則普遍面臨著后續發展融資困難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小額信貸服務村村通則開始被引入這一地區。而由于自然條件不佳、經濟基礎薄弱、運營環境不佳以及制度建設滯后等因素制約,在當前偏遠農村中小額信貸服務村村通運作體系之中,也呈現出兩面性的運作態勢:一方面,其存款總額持續增長,貸款流程逐步完善,結算管理也步入正軌,基礎性制度建設開始確立,構建了較為規范、完整的運營體系;另一方面,其業務程序操作的細化程度有待提高,資質審查的嚴密性則相對不足,此外,安全防控監管的專項機制也尚未建立。而通過系統解析也不難發現,統籌理念的形式主義化,執行標準的雜亂不一以及人員素質的不盡人意,都是阻礙偏遠農村中小額信貸服務村村通高效運作的重要因素,這也導致了運營損耗持續增加、客戶權益糾紛頻發以及工作實效拖沓滯后等一系列消極后果。鑒于此,就需要制定并施行合理的改進措施,通過更新既有的統籌理念,改進存款操作模式,加大政策宣傳的整體力度,明確貸款執行的具體標準,細化流程操作的步驟,完善結算監督適配機制,強化工作實時考核,拔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適時建立財務管理的動態共享協作機制,從而確立規范、透明的統籌規則,著力落實優惠扶持政策,降低各項費用消耗,提升機構經營綜合實效,保持運作更新能力,以此來助推偏遠農村中小額信貸服務村村通的順利鋪展,進而克服我國農村發展的資金瓶頸,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一、當前偏遠農村中小額信貸服務村村通的推進現狀

(一)存款總額持續增長,但程序操作細化程度仍有待提高

進入本世紀以來,中西部偏遠農村的中小型企業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大量資金的投入與流轉,也使得其成為了中小額信貸的主體。而消費市場的不斷成熟、經營水平的持續提升,也確保了產業效益的平穩增長,繼而也充分帶動了中小額信貸的蓬勃發展,進而為村村通服務機制的全面適配打下了堅實基礎。如在“十五”期間(即2001-2005年),我國中西部偏遠農村的中小額信貸款項總額達到57.2萬億元人民幣,比“九五”(1996-2000年)同期增加了10.3%。而“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其信貸款項總額則攀升至97.3萬億元人民幣,增幅達到89.1%,其中2006年、2007年以及2009年的貸款總額均突破20萬億元人民幣。進入“十二五”期間(2011-2015年),雖然在2012、2013年出現小幅回落,然而整體上依舊保持了91.6%的增幅[1],實現了階段性的平穩增長。然而由于偏遠農村基礎較差,居民急功近利的心理濃厚,導致發展理念相對粗放,普遍著眼于短期利益的獲取,所以在村村通信貸運作的規范性、靈活性上都有所欠缺,在存款程序上還存在賬目混亂、管理松散等問題,工作效率相對低下,整體操作的細化程度有待提高。

(二)貸款流程逐步完善,但資質審查的嚴密性仍相對不足

隨著中西部偏遠農村經濟產業化進程的提速,金融信貸市場運作則逐漸趨于規范、成熟,現代化、電子式的貸款運營機制開始在這一地區得到應用[2](P287),其所對應的操作流程也完成了從粗放式到精細化的轉變。目前,我國農村已普遍建立了基于計算機互聯網動態化的貸款申請、信用等級評估、貸款調查、貸款審批、簽訂合同、貸款發放、貸后檢查、貸款歸還等一體化的管理機制,有效彌補了中西部偏遠農村基礎軟硬件資源匱乏的先天劣勢,使得村村通服務機制得以更為平穩地推廣開來。同時,由于市場需求大、資金流通廣,借助先進的貸款流程機制,極大盤活了該地區冗雜、拖沓的資金周轉體系,刺激了中小企業持續性的貸款需求,使得村村通服務機制的深入普及更為高效。而由于過于依賴電算化的貸款融資機制,偏遠農村的金融機構都放松了對于貸款人的資質審核標準,盡可能簡化了貸款人所屬法人機構性質、資產規模、經營范疇、流通資金以及收支負債等審查流程,以求快速地進行放貸與回收。這就為一些財力薄弱、經營資金匱乏的中小企業提供了投機條件,其通過偽造資質證明、私下賄賂主管人員等不當手段,較快取得了貸款資質,然而由于自身并不符合放款條件,也當然導致了后續的一系列還貸問題。[3](P36)

(三)結算管理步入正軌,但安全防控監管機制尚未建立

在金融資本進入中西部偏遠農村的早期,由于一系列適配機制的不健全,信貸結算運作經常遭遇拖欠、滯納等不佳情狀,不僅影響了村村通服務機制的有效拓展,而且也制約了信貸產業在本地區的延伸。而從本世紀開始,發展迅猛的農村產業則為信貸業務,尤其是中小額信貸業務,提供了難得的發展契機。信貸結算體系也因此得以完善化,其中除了建立現金結算與轉帳結算兩大原則方式之外,又全面實現了業務操作的電子計算機聯網化,從而極大地促進了偏遠農村的資金流轉,輔助了產業集群的擴大再生產,有效節省了流通管理費用,進而也助推了該地區金融信貸產業的良性發展。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結算管理機制上出現了投資、回收以及盈利的比例失調,所以在安全防控監管機制的創設上就顯得頗為乏力。尤其是在支付結算上,資源配置的不足使得工作實效大為降低,其中以票據、匯款、托收、信用證、信用卡等為主的結算方式,大都缺乏系統化的監控、記錄以及處理機制,在遭遇突發變故時,往往只能通過指令人工傳達等方式來應急,這就極大影響了結算業務的平穩推進,并滋生了一系列潛在的財務危險。[4](P48)

二、阻礙偏遠農村中小額信貸服務村村通的主要因素

(一)統籌理念流于形式,運營損耗難以降低

囿于經濟基礎的薄弱、產業類型的單一以及運作渠道的固定,中西部偏遠農村在統籌理念的定位上,普遍處于大量投資、成本快收以及短期獲利的粗放階段,營收利益成為其優先考量的核心因素之一。對于尚處在探索期的中小額信貸村村通服務機制而言,不僅自身的短期獲利性并不明顯,而且前期的成本投入的回收周期則相對較長,所以,在對其進行短期推廣之后,預期的經濟效益并未實現,不少中西部偏遠農村的金融管理層也就開始放緩了宣傳進度、降低了支持力度。而由于村村通服務機制是地方政府力推的融資運作新模式之一,其行政任務屬性相對明顯,偏遠農村的相關管理層也無法全然廢除這一機制,所以其也就采用了敷衍、應付的處理方式,利用下撥的有限款項,任意向各自轄區進行政策推廣,而并未全面考慮各個地區的發展實際。這就使得村村通服務機制淪為攤派的行政任務,消耗了大量的財力、人力以及物力,取得的實效則不盡人意,且挫傷了不少中小型企業管理者的貸款積極性。[5](P37)

(二)執行標準雜亂不一,客戶權益糾紛頻發

近年以來,雖然中西部偏遠農村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可圈可點的驕人成績,然而在適配制度的建設上則還處在相對滯后的階段。中小額信貸村村通服務機制的出現與推廣,也是為了修補其在制度適配上的天然短板。然而由于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盡相同、產業集群又差異較大,在村村通推廣與管理上也并未形成統一、靈活的方針部署,所以也就導致了其混亂不一的執行亂象。譬如在一些臨近地區中心城市的農村,其就大體遵循了較為規范的執行標準,存款管理、貸款審核以及結算操作都比較注重嚴格性與時效性。然而也同時存在優惠政策落實不及時、故意縮短降息時段等不當情狀,引發了不少存貸客戶的質問、舉報。而在一些距離地區城市較遠、自身產業集群類型較少的農村,考慮到前期成本投入,其也就采取了以人工傳統操作為主的運作模式,附帶配備了數量較少的電子計算機進行聯網處理,利用人工記錄進行存款、貸款以及結算等業務的執行,這使得其各個流程的低級錯誤層出不窮,很容易損害存貸客戶的自身利益。[6](P89)

(三)人員素質不盡人意,工作實效拖沓滯后

偏遠農村經濟發展滯后、生產生活水平整體較低,所以,快速增加社會財富、改善基本生活水平,也就成為了這一地區最為根本、迫切乃至直接的群體訴求。中小額信貸服務村村通的適配,則無疑為中小型企業的后續發展注入了強勁的資金助力。而為了最大限度地壓縮投資成本,對應提高盈利所得,不少金融管理機構都有意減少了在專職人力資源上的整體成本投入,而配備的會計、出納等財務管理人員,也并不具備專業的學科背景與扎實的操作能力,大多只具有一定的財務管理經歷、經驗。一般的業務流程勉強能夠勝任,而一旦遭遇任務量大、難度高的復雜業務,則往往顯得手足無措,只能求助于第三方財務管理機構,這就拖緩了原有的工作節奏,使得流程操作顯得拖沓、滯后。[7](P28)

三、推進偏遠農村中小額信貸服務村村通鋪展的措施

(一)更新統籌理念,改進存款操作模式,確立規范透明原則

一方面,需要重新調整基于中小額信貸村村通服務機制的統籌理念,單獨設立領導、管理以及執行等一體化聯動的運作體系,依據各個下屬鄉村轄區的不同發展實際,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運營策略。同時,也應當著重強調規范嚴密、公開透明的基本原則,細化村村通服務機制各個流程的中心要求、操作標準以及側重要點;另一方面,應當適時改進存款程序的操作模式,由農村地方主管部門牽頭,召集中小企業代表人、高信用等級客戶等,通過決策會議、專家探討、代表交流等多樣途徑,基于相關法律法規,重新研討規定中小額信貸存款層面的時效長度、額度數量以及分配規則,完善既有的執行標準,引入更為人性、高效的管理模式,以夯實這一全新資本運作機制的適配基礎。[8](P45)

(二)加大宣傳力度,明確貸款執行標準,重點推廣優惠政策

鑒于中小額信貸村村通服務機制的新穎性,相關人員則需要創設組建信息收集整理、解析建議以及發放宣傳的研討共享的一體化管理機制,借助專職化、交互式的成員小組,進行宣傳推廣工作的設計、部署以及施行,全面展開基于中小額信貸村村通服務的信息調研、數據收集以及回饋整理,兼顧對于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客戶群的雙向推廣,讓其清晰、全面地理解這一新制度、新政策、新規則的確切含義,以及對于解決資金困難、增加整體收入等的實際好處。同時,也要明確貸款申請、信用等級評估、貸款調查、貸款審批、簽訂合同、貸款發放、貸后檢查、貸款歸還等流程的執行標準,著力推廣減免稅收、低息貸款等優惠政策。[9](P86)

(三)細化流程操作,完善結算監督機制,降低各項費用消耗

其一是要明確結算客戶對象的劃定登記、繳納費用的清點分發、現金與轉賬分派處理等主要流程的規則要求,要依照既定法規對結算資金的數量、次序以及時間進行規范高效地劃定說明,著重重申相關法律規定的結算標的數量、款項分發額度以及違規責任歸屬等,繼而在切實保障各類客戶群體合法權益的前提之下,進行中小額信貸村村通服務制度的穩步推行;其二是要迅速建立結算核查的監督監察機制,采取行政機關、金融機構以及客戶代表三方聯合監督建言的組合形式,進行具體貫徹,集中對于逾越相關法律規定的余款扣發、回扣采辦、對象資質隱瞞等不規范行為進行嚴厲整治,并完善財務操作流程的費用的收支管理,刪減其中的冗雜程序,以逐步降低各類消耗。

(四)強化工作考核,拔高工作人員素質,提升經營綜合實效

考慮到中小額信貸村村通服務機制的專業性,就需要強化對于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考核,細分職業道德、專業素質與實踐技能等各個考量層面,同步展開集中指導與系統培訓,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突擊檢查與考核,以迅速改進工作人員在存款清點登記、貸款核查辦理以及結算統籌等步驟上的不足與失誤,穩步形成明確、嚴格的操作從業理念。此外,也應該同步創設相應的激勵機制,及時給予那些責任心強、工作積極、成績突出的相關工作人員,以一定的榮譽稱號、獎品獎金以及績效積分,以此帶動其他人員也能更為主動積極地去了解、學習并運用基于村村通服務機制的工作技巧,繼而有力提升整個金融信貸運作體系人員群體的綜合素質。

(五)建立財務管理的動態共享協作機制,保持運作更新能力

隨著金融信貸在城鄉地區的全面適配,中小額信貸村村通管理也面臨更多的考驗和壓力。為了進一步增強我國農村金融信貸產業的競爭優勢,則需要適時建立基于互聯網動態化的財務共享協作體系。具體而言,需要在夯實互聯網金融硬件資源的基礎上,與國內、國際同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利用互聯網平臺,共同即時分享公開的行業信息,譬如存貸方法更新、結算理財形式拓展等。同時,要完善雙向交流學習機制,借助互聯網平臺,增加遠程協助、視頻會議,加強與友方同行的經驗分享、技術研討,獲取最新的信貸信息,比照自身在融資、理財上的現存不足,進行有針對性地調整、改良,繼而即時保持中小額信貸村村通機制財務運作的更新能力。[10](P89)

作者:趙琪 單位:河南經貿職業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淘豆網.《2015年中國金融市場發展報告》總論[EB/OL].

[2]楊英法.金融服務智能化中手寫漢字的識別難題及其應對[J].科技縱覽,2015(01):287-289,265.

[3]孫若梅.小額信貸在農村信貸市場中作用的探討[J].中國農村經濟,2006(08):34-43.

[4]王傳東,王家傳.信貸配給視角下的農村中小企業融資擔保[J].農業經濟問題,2006(06):48-51,80.

[5]翟敏.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服務路徑探尋[J].農業經濟,2013(03):37-39.

[6]楊英法.構建和諧社會在城鄉接合部面臨的難題及其破解及其破解[J].中國市場,2008(31):88-91.

[7]臧景范.中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小額信貸的實踐與發展[J].中國金融2008(08):28-29.

[8]潘秀紅.對農村經濟發展中小額信貸問題的探討[J].經濟問題,2004(12):43-45.

[9]馬富華.農村中小銀行信貸風險的內部控制研究[J].新經濟導刊,2012(07):84-87.

[10]薛晴.省域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