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地區中學英語教學思考
時間:2022-03-26 08:52:56
導語:偏遠地區中學英語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而貴州省偏遠地區的中學英語教學存在諸多問題亟待改善。課題組深入貴州省黔南州偏遠地區對中學英語教學現狀進行考察,采取多種方法研究分析了偏遠地區中學生英語水平持低不高的原因,最后提出意見建議,以期能夠達到提高貴州省偏遠地區中學生英語整體水平的目的。
關鍵詞:偏遠地區;中學英語;研究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一帶一路”規劃建設的互聯互通項目推進我國與沿線各國之間實現進一步的合作和對話,與世界的交流將愈加頻繁,而英語作為當今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學好英語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自身知識的儲備提升,也是應對國際合作和溝通交流的需要。在我國,中學教育基本上全部將英語列為必修課,所以,中學英語教育是培養英語人才的重要基礎。目前,貴州大部分偏遠地區的英語教育得到了普及,但由于地理交通不便、教育投資有限、教學設施簡陋等諸多問題,英語教學一直處于劣勢地位,加上師資力量不足、教學理念落后、習俗思想陳舊等原因,這些地區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較低,相比于其他發達地區學生的英語水平差距較大,這種差距將隨著地區經濟發展和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導致兩極分化愈加嚴重,嚴重制約了我國中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1貴州自然地理概況和偏遠地區英語教育現狀
貴州地理環境復雜,境內山地和丘陵占92.5%,山脈眾多,河流密布。貴州省經濟總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全省共有48個國家級貧困縣,80%以上的貧困人口都居住在山區。受限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較為落后的經濟條件,部分偏遠地區教育經費不足、教學設施簡陋、師資力量薄弱,即便個別學校英語教師編滿配齊,但不少非英語科班出身,自身英語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傳道授業解惑,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當前社會大多數人的目光普遍聚焦在發達地區的學生教育上,卻忽視了偏遠地區的學生教育,甚至對偏遠地區落后的英語教育抱著不足為奇、漠不關心的態度,但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改善偏遠地區英語教學條件,提高偏遠地區的英語教學水平,才能打開偏遠地區學生的視野,促進偏遠地區學生全面發展。
2調查研究情況
2.1調查內容。英語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現狀、基礎設施、學生情況。2.2研究方法。1)文獻研究法:課題組翻閱了大量關于中學英語教學的文獻資料,借鑒已有的研究成果,對偏遠地區中學英語教學現狀進行思考,為完成論文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2)實地考察法:課題組到10所鄉鎮中學進行實地調研,與學校副校長、部分學生、英語教師進行訪談,隨機觀摩了20節英語課,掌握了偏遠地區英語教學的第一手資料。3)問卷調查法:課題組隨機挑選32名英語教師和400名學生組織問卷調查,432套問卷均有效,主要就英語教學現狀、教師和學生隊伍情況收集整理,形成調查結果。4)對比分析法:課題組對發達地區的英語教學也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將偏遠地區和發達地區的中學英語教學現狀進行對比,查找差距并作為本文的論據。2.3調查結果。1)32名英語教師中,全日制本科學歷的11名,大專學歷21名,英語專業畢業的10名,非英語專業畢業的22名;2)400名學生中,有97名學生從小學開始學習英語,但他們都表示小學英語非必修,形同虛設,有303名學生從中學才開始正式接觸英語;3)10所中學中,4所中學有英語多媒體教學設施,但平時上課中,主要還是依托錄音機輔助教學;4)觀摩旁聽的16節英語課中,普遍存在教學手段單一、師生互動少等問題,而授課中教師發音不標準的問題時有發生;5)課外學習情況:除了完成英語作業外,不再投入其他時間學習英語的學生295人、平均每天花30分鐘以內的67人、30分鐘-1個小時的38人,1小時以上的0人。
3當前貴州省偏遠地區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硬件設施嚴重缺失,教學條件較為落后。教學硬件設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高。但偏遠地區地理環境復雜,交通不便,人口分散,教育資源無法科學集中整合,加上教學條件基礎薄弱,投入的經費優先保障學生完成義務教育、翻建校舍等,最后落實到改善英語教學設施上的資金也只是杯水車薪,一些中學缺少多媒體設備、多功能教室、遠程英語授課等,大部分中學僅靠幾本教材、一臺錄音機,在教育改革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偏遠地區中學英語教學條件與沿海發達城市不可同日而語,不少學生學英語表達僅停留在紙上,英語聽力差和無法準確發音的問題比比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落后的教學條件限制了學生的視野,個別學生英語成績平時不錯,能準確地拼寫英語單詞就心滿意足,有的甚至對自己的英語成績躊躇滿志,但實際上他們英語水平和發達地區學生相比可謂是不啻天淵,甚至僅相當于發達地區小學生英語水平。3.2教師隊伍素質偏低,骨干力量不穩定。教師隊伍是教育環節的核心力量,在偏遠地區,師資力量薄弱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英語教師力量不穩定。偏遠地區交通不便、生活環境艱苦,無法吸引優秀教師落地生根,師資隊伍補充困難,即便到這些地區支教,大多數教師沒多久也會因吃不了苦、教學技能培訓機會少等原因想方設法調到城市工作。二是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偏遠地區的英語教師學歷水平普遍偏低,本科學歷的僅占34.3%,而英語科班出身的更是寥寥無幾,不少教師本身英語水平有限,但由于英語教師匱乏,迫于無奈只能走馬上任。三是英語教學觀念落后。在觀摩旁聽英語課時,我們發現:不少教師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上課教師“一言堂”,不愿搞互動,或不會互動,一節課教師講,學生聽,教幾遍單詞,讀幾遍課文,可一旦要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他們就抓耳撓腮,半天吐不出一句,這種教學模式根本無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3.3英語教育理念淡薄,學習氛圍環境缺乏。受到當地經濟生活水平制約以及根深蒂固陳舊的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大部分偏遠地區家庭對孩子的教育不重視,認為教育是學校老師的事,平時對孩子的學習不管不問,更有甚者抱著讀書無用論的觀念,致使學生不想上學,更別說學習英語了。而且,不少學生家長進城打工,出現大批的“留守兒童”,他們在家中基本是靠祖父母照顧,老人對教育一竅不通,根本無法督促學生學習英語。當然,不排除部分家長重視孩子的教育,可限于自身知識水平,無法幫助輔導。另一方面,偏遠地區缺乏英語交流的環境,學生除了上英語課學英語外,課后幾乎不會花時間學英語,平時最多只會說“hello、sorry”等簡單的詞,相比之下,許多發達城市的父母不僅督促親自孩子學習英語,購買大量學習英語的設備和資料,還鼓勵孩子參加各種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角等,努力為孩子創造學習英語的良好氛圍環境。3.4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性格內向,興趣不高。從我們調查結果分析,許多偏遠地區的小學沒有開設英語,學生的英語基礎幾乎為零,所以剛開始英語成績很不理想,測試成績四五十分,他們的自信心在一次次考試的失利中消磨殆盡,加上英語教學手段單一,枯燥乏味,無法提學習興趣,英語課就成了頭疼課,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英語教育最終成了流于形式、名存實亡。同時,偏遠地區的學生從小受特定的環境和家庭教育的影響,處事膽小拘謹,為人靦腆羞怯,在英語課上,許多學生都羞于用發言,害怕說錯被老師批評,被同班同學嘲笑,能不回答就盡量不回答,課后更不敢說英語,感覺說英語就是件丟人的事,相比之下,發達地區的學生從小開始學英語,有的幼兒園就聘請外教,學生敢于說英語,大庭廣眾之下旁若無人的瘋狂英語,積極參加英語角,有的甚至用蹩腳的英語加上手勢動作就敢同外國人交流,而他們的這些行為卻被周邊的同學稱頌羨慕。
4提高偏遠地區中學英語教育的若干意見
4.1更新思想觀念,加大教育投入,完善設施條件。在黨的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講話為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升了信心,因此,要改變過去“偏遠地區培養不出人才,投入等于浪費”的舊觀念,按照報告中的“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的指導思想,加大對偏遠地區的教育投入,統籌調配教育資金和設備,改善偏遠地區教學條件,增添現代化教學設施,實現城鄉教育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均衡發展。針對偏遠地區人口分散的特點,在交通允許的情況下,將就近的中學教學優勢資源進行整合,在“方便入學”和“優勢教學資源整合利用”之間尋找契合點。同時要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教育事業,幫助學校改善教學環境和辦學條件。4.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教師培訓,提高師資力量。教師是教育的主導者,因此,優秀的教師隊伍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關鍵,各地應重視教師待遇和工作條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提高教師的津貼補貼,以此吸引優秀教師來偏遠地區參加支教工作。針對現在年輕教師對自我價值和社會認同感高心理,各地政府應重視對這些在偏遠地區支教的教師社會地位,在職稱評選、評獎表彰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并定期組織他們參加校內外英語培訓,提高自身英語水平,根除部分優秀教師擔心來偏遠地區支教卻因信息閉塞導致自身英語水平下降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可定期選派優秀的英語教師外出考察,學習發達地區名校的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讓教師們在互相交流教學方法和經驗中提高自身教學水平。4.3重塑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改善學習氛圍。教學理念對英語教學發展起前瞻性、發展性作用,要想徹底改變偏遠地區英語教學信息閉塞、閉門造車的弊端,就要注重重塑教學理念,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利用現代化網絡通信技術,將發達地區名校的英語課堂適當的嵌入到平時教學中,讓偏遠地區學生能同步遠程參與到發達地區的英語課堂,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針對偏遠地區學生性格內向、羞于說英語的現象,要注重因地制宜,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呈現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材料(如電影、圖片等),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在樂趣中消除畏懼感,同時,可以充分利用學生渴望被認可的潛在意識,在課堂上適當的引入英語比賽的機制,讓學生在競賽角逐中體驗成功的快感,以此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英語教師在課后要多到學生中走動,盡可能用英語與學生交流,鼓勵學生運用英語,使學生在課堂內外都能有真實的語境,用英語進行思考,從中理解、學習英語,最終實現英語學習的課堂訓練化、平時交流化、競賽實踐化之路。4.4建立良好學校家庭溝通機制,加強英語教育宣傳。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基礎與保障,因此,英語教師盡可能定期組織家訪、召開家長會,介紹目前國家經濟發展現狀和社會對英語要求,引導家長和學生改變學習英語無用論的錯誤觀念,促使家長督促學生在家學英語。針對偏遠地區留守孩子家庭教育缺失的現象,政府也應承擔責任,充分發揮指導幫帶的作用,加大教育投入,制定相應的措施保證農民工子女能享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改善農村中學住宿條件,提高學生生活水平,同時要深入基層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普及教育和經濟發展的辯證關系,引導廣大群眾對生活的期望,提高家長和學生對英語教育的重視程度,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源上改變家長和學生的思想意識,學習才能有目標,才能有動力。
5結束語
偏遠地區中學英語教學水平低制約了全省教育均衡發展進程,影響了整體教育格局和人才培養,要改變這種現狀,各級部門要提高對偏遠地區英語教育事業的根本性認識,轉變觀念,抓緊解決偏遠地區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加大教育學投入、完善教學設施、加強教育宣傳,堵住留守孩子英語教育上失管失控的漏洞。只有政府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才能促進偏遠地區中學的英語教育更好地發展,真正地做到“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真正做到“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崔艷霞.提問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J].當代教研論叢,2014(7).
[2]張亮.淺談偏遠地區小學英語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2013(22).
[3]趙婀娜.新時代教育當有新作為(深聚焦)[EB/OL].(2017-11-02).edu.people.com.cn/n1/2017/1102/c1006-29621776.html.
作者:俞鏡 單位: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 上一篇:聲勢訓練在音樂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中英茶文化與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