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農村消費的財政規章

時間:2022-04-17 11:52:00

導語:擴展農村消費的財政規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擴展農村消費的財政規章

摘要:從農村消費需求理論看,我國農村消費需求不足,農民可支配收入、農村消費環境、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程度、收入分配公平程度、農村信貸成本等是影響農村消費需求的主要因素。從財政角度解讀我國農村消費需求不足的原因,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購買力、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調節社會分配機制糾正社會分配不公、激活農村消費信貸是擴大農村消費需求之良策。

關鍵詞:農村消費需求;農村消費環境;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農村消費信貸

一、農村消費需求的理論基礎

(一)農村消費需求

由于農村消費品中既有生活消費品又有生產消費品,所以,農村消費需求包括生活消費需求和生產消費需求兩個方面。也就是說,農村消費需求系統是由生活消費需求子系統和生產消費需求子系統構成,兩子系統既對立又統一。具體表現為:一方面,農村生活消費需求和生產消費需求相互對立相互制約,當農村消費者可支配收入一定時,生活消費需求增加必然會使生產消費需求相應減少,反之也然;另一方面,農村生活消費需求和生產消費需求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生活消費需求是生產消費需求的原動力,人們生產目的是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生活消費需要,如果沒有生活消費需求就不會有生產,更不會有生產消費需求。

(二)影響農村消費需求的因素

第一,農民可支配收入。農民可支配收入是指農民在一定時期內(通常1年)所得到的總收入減去所繳納的稅費后可供個人自由使用的余額。農民可支配收入與農村購買力密切相關,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農民可支配收入與農村消費能力呈正相關,即農民可支配收入越大,農村消費能力也越大。依據消費函數式c=f(Y)(其中c為消費需求,Y為可支配收入,f為函數關系)可得:消費需求是可支配收入的正函數,即消費需求隨著可支配收入的變化而變化。更確切地說,消費需求隨著可支配收入增加而擴大,或者,隨著可支配收入的減少而縮小。

第二,農村消費環境。農村消費環境是農民消費的平臺,它包括生活消費環境和生產消費環境,其中生活消費環境由生活用品的購買環境和使用環境組成,購物環境的好壞主要由購物的便利性、商品質量和品種的齊全程度決定,若一地區商品質地優良、品種齊全,購物方便快捷,則該地區購物環境優越,反之也然;農村購物環境主要是通過增加或減少農民購物成本來影響農民購物欲望和購物需求的,優越的農村購物環境能激發農民消費熱情,促使農村消費需求擴大。人們購買商品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其使用價值,若商品使用環境很差,人們即使購買了商品,也會發現在這種環境下商品使用價值難以發揮出來,這必然會打擊人們購買商品的積極性,抑制生活消費需求增長。農村生產消費需求環境是指農民購買生產資料并運用生產資料進行生產的各種條件,它由農村市場環境和農業生產環境構成。優質市場環境不但是農民避免購買到假種子、冒牌化肥、注水農藥和其他偽劣農資,確保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首要環節,而且也是吸引農民進行生產消費的重要條件;農業生產環境是指農田水利、農村道路等農業基礎設施和自然氣候。它主要是通過影響農產品生產成本來影響農業投資效益和農業生產消費的,并與農業投資收益呈正相關。

第三,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程度。依據美國經濟學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理論認為:消費者希望其一生的消費水平能夠保持相對穩定,因此,為了使消費水平不出現大的波動,消費者進行消費時既要考慮目前可支配財富,又要顧及以后的預期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數量,特別是年老時不但無法參加勞動獲得收入,而且體弱多病,預期支出增多的事實。若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健全,農民病有所醫,困有所濟,老有所養,則農民不必預留太多的財富預防疾病和應對老年生活,現期消費支出可適當增加,農村消費需求有擴大趨勢;相反,若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殘缺不全,農民醫療費用、養老資金全靠自己籌集,則農民要把在勞動期間獲得的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儲蓄起來作為自己醫療基金和養老積蓄,這必然會迫使農民減少目前消費支出,從而導致農村消費需求萎縮。

第四,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收入分配不公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收入差距過大,貧富兩極分化,二是收入分配過度平均,貧富差距過小。收入差距無論是過大或過小都不利于擴大消費需求。首先,貧富兩極分化會使社會生活消費總需求弱化。因為富人邊際消費傾向小,窮人邊際消費傾向大,并與兩極分化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說,兩極分化越嚴重,富人邊際消費傾向越小,窮人邊際消費傾向越大,則全社會平均消費傾向越小。大量財富集中到極少數人手中,這些大富大貴者只把其收入的小部分用于消費,而大多數貧民只擁有少量財富,盡管他們消費欲望強烈,但可支配收入太低,消費能力小,這樣形成購買能力強大的人消費意愿低下與消費沖動強烈的人購買能力弱小并存的社會格局,導致社會生活消費總需求疲軟,商品賣難,產品積壓,生產需求低迷,工廠開工不足;甚至關門倒閉,農民工失業返鄉,收入下降,購買力進一步降低,消費需求更加惡化,商品滯銷嚴重,迫使更多的廠商破產,周而復始,形成惡性循環,最終造成經濟大蕭條。其次,收入分配過度平均,貧富差距過小。雖然社會平均生活消費傾向較大,社會生活消費需求旺盛,但它對投資激勵不足,生產消費需求微弱,社會生產能力小,商品供不應求,為防止價格上漲導致貧富差距拉大,政府采取限制價格,憑票供給,政府管制進一步挫傷了人們投資積極性,生產消費需求持續下滑,短缺經濟局面加重,收入下降,購買力減少,生活消費需求萎縮,促使社會有效消費需求滑坡。可見,只有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差距適中,才能確保農村消費需求和生產需求旺盛。

第五,農村信貸成本。一般來說,農村消費信貸越發達,農村居民越容易從金融機構獲得資金購買生活用品進行生活消費或者購買生產資料進行生產消費,通過農村消費信貸,農民能以較低成本取得大量消費資金,這使農民的購買力成倍增加,并使農民消費信心指數高漲,消費欲望強烈,從而促使農村消費需求的擴大。相反,農村消費信貸落后,農民難以從金融機構獲得資金,而通過親屬關系借貸獲得的資金數量有限,依靠民間高利貸取得資金的成本太高。一般情況下,農民不會選擇通過高利貸形式融資消費,這既制約了農民可支付能力的擴張,又限制了農村消費需求的擴大。

二、我國農村消費需求不足

(一)農村居民生活有效消費需求低

首先,就單個居民而言(以下同),農村居民的購買力地位不斷下降。一方面,從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看,1990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686元,僅相當同時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4%,2006年盡管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提高到3587元,但也只等于當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5%,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地位一路上揚,農村居民純收入地位連續滑坡。另一方面,從居民的實際生活消費支出看,1990年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279元,相當同時期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的2.19倍。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697元,是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的3.07倍,城鄉居民消費支出差距不斷拉大。可見,城市居民生活消費能力地位一路飆升,農村居民生活消費能力地位持續下滑。

其次,城鄉居民的生活消費需求差距大。2006年人均國內旅游花費支出:城市居民是農村居民的3.45倍,每百戶彩色電視機擁有量:城市居民是農村居民的1.54倍,每百戶電腦擁有量:城市居民是農村居民的17.5倍,居民家庭文教娛樂支出、:農村家庭305元,城市家庭1200元,農村家庭僅相當城市家庭的1/4,居民家庭醫療保健支出:農村家庭192元,城市家庭617.5元,農村家庭是城市家庭的1/3,若把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公費醫療保健和城鄉文化娛樂公共設施的差別因素考慮進去,則城鄉居民醫療和文教娛樂消費差距會更大。

(二)農村生產消費需求低迷

首先,農村生產消費支出額增長速度慢于生活消費支出額增長速度。農民每人每年生產消費支出額從1995年684.04元增加到2006年的1381.94元,增長了1.02倍,而農村生活消費支出額從1995年1310.36元增加到2006年的2829.02元,增長了1.16倍,比生產消費支出額增長幅度大0.14倍。其次,農民每人每年生產消費支出量的絕對數值小于生活消費支出量。2006年農村生產消費支出1381.94元,生活消費支出2829.02元,生活消費支出比生產消費支出多1447.08元。

三、我國農村消費需求不足的財政視角分析

(一)農民購買力低的財政政策分析

新中國成立以來至20世紀末,我國連續50多年實施工業優先發展戰略,一直采用以農支工的財政政策,把大量農業剩余價值轉移到工業中去,具體表現為:一改革開放以前,農業生產采取集體生產模式,農民生產出農產品(價值)除留夠維持最簡單再生產外,其余的以公糧、余糧、購糧等形式全部上繳財政,支持國家建設。二是改革開放后,農業生產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和集體經營相結合形式。財政依然從農業中抽取了大量稅收,1978-2006年農民向國家上繳農業稅高達8079.62億元。三是政府把本應該由財政負擔的支出轉嫁到農民頭上,農村教育、衛生、道路、農田水利等準公共產品,政府本應承擔相應責任,但政府卻把它全推給了農民,向農民征收各種各樣的費用和義務勞動。1996—2005年我國鄉鎮統籌費竟高達3049.36億元,數額巨大的稅費把農民生產的剩余價值刮得一干二凈,農民積累所剩無幾,加上財政農業支出過少,導致農業投入嚴重不足,農村基礎設施差,生產條件惡化,投資效益率降低,農民增收緩慢,可支配收入少,購買力低。

(二)農村消費環境差的財政政策透視

我國農村消費環境天生不足,具體表現為:

第一,農民居住分散。由于受土地資源位置固定不變特性和我國農業生產技術落后等因素影響,農民生產活動范圍狹小,為減少農業生產成本,農民只得選擇離耕地較近的地方居住,從而眾多小規模村落分布于各地的田間地頭。農民居住分散性使農村商品供給難以形成規模經濟,供給成本高,商品零售價格較高,甚至有些在農村需求較小的商品沒有供給。農村市場小而散的特點不但為政府職能部門管理市場增添了麻煩,而且為假冒偽劣產品進入農村市場提供眾多機會,在農村形成商品價格高、品種殘缺不全、劣質產品泛濫等局面,農村消費環境差。

第二,農民組織松懈。農民居住的地緣性特征使農民在生產和生活中形成以地緣為橫坐標,親緣為縱坐標的人際關系網絡,這種關系網雖然具有相對穩固性,但卻缺乏聯系密切性和利益的相關性,無法把分散的農民凝聚起來共同進入市場以提高市場談判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分散的農民只好單刀匹馬闖市場,而單個農民畢竟勢單力薄,市場地位低微,談判力量弱小,容易受到中間商的盤剝,形成小農民與大市場的陷阱,農村消費環境惡化。

農村消費環境屬于公共產品,具有消費非競爭性和消費非排他性,具有典型的搭便車行為,單依靠市場機制調節無法解決。作為社會公共產品主要供給者,政府本應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投入,肩負起改善農村消費環境的重任。但可惜的是在工業優先發展的指導思想,財政對農村投入不足,農村消費環境差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

(三)農村社會保障缺失的財政政策解讀

自古以來我國農村居民采取以家庭保障為主,鄰居親戚互助共濟為輔,政府救濟為補充的保障模式。這種保障模式主要依靠家庭力量為主,家庭人數越多財力越大,家庭力量越大,保障程度也越高,所以,“添丁發財”這個非常平常的詞在農村卻被追捧成為最受歡迎的吉祥語,因為農民們深深意識到人財兩旺不但是家庭興旺的表現,而且是家庭保障力度強大的象征,故增加人口和擴大財力成了農民一生中的追求。家庭保障模式優點是政府負擔極少,不足之處是抗風險能力低,保障范圍狹小,它是與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以自給自足小農經濟為主和國家財力極端匱乏的社會經濟相適應。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自給自足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市場變幻莫測,風險加大,農民面臨的風險增加,家庭保障無法滿足人們抗大災防大險的需要。這時客觀上要求政府為農村居民提供覆蓋廣抗險能力強的社會保障體系,保護農民免遭市場打擊而破產,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四)社會分配不公的財政政策闡釋

從財政收入政策看:城鄉居民稅收負擔不公。新中國成立至2006年農民每年都要繳納農業稅,甚至連進城務工已多年不種田的農民都要依法交公糧和余糧;另外,農民還需承擔巨額的稅外收費和義務工,而城市居民開征收個人所得稅以前無需繳納稅款,在開征個人所得稅后,對低收入人群免稅,只對中高收入人群征稅。總的來看,農民承擔的稅率比城市居民高。從財政支出政策看,財政支出向城市居民傾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