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宗族文化保護與傳承

時間:2022-11-16 09:44:33

導語:村落宗族文化保護與傳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落宗族文化保護與傳承

原來村莊體系并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村落。古村落是一種文化遺產的活的載體,承載了我國數千年的農耕文明和民俗文化。宗族文化是古村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村落保護的積極力量,應該得到保護和傳承

一、宗族和宗族文化概念辨析

宗族是指生活在同一空間,以血緣關系為紐帶,以共同的祖先為認同基礎的民間社會組織形態。《中國禮儀大辭典》引用班固《白虎通》的說法:“宗者,尊也,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族者,湊也,聚也,謂恩愛相流湊也。上湊高族,下至玄孫。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為親。生相親愛,死相哀痛。有會聚之道,故謂之族。”宗族是中國傳統社會的基本結構。中國傳統古村落是一種聚族而居的宗族村落。這種以宗族為基礎的村落構成了中國傳統社會秩序的基本方面。鶴舍村就是一個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宗族村落。宗族文化是同宗、同族在村落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一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它傳承于族人之間,記載于字里行間,或滲透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文化遺產的屬性,宗族文化遺產分為物質宗族文化遺產和非物質宗族文化遺產。物質宗族文化遺產主要包括祠堂、族譜、民居建筑等,非物質宗族文化遺產包括祖先崇拜、宗族感情、耕讀文化、祖訓家規等。本研究以鶴舍村為例,分析古村落宗族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現狀。

二、鶴舍村的物質宗族文化遺產

(一)祠堂。宗族的基本結構由祠堂、族長、房族、廟宇等組成。在宗族村落中,祠堂是尊宗敬祖最有力的物化表現,也是宗族文化得以傳承的實質載體。鶴舍村的祠堂建于明代天順七年,后雖有修繕,但整體構架未變,距今已有550年歷史,是供奉袁氏始祖袁宗美及其他列祖列宗的地方。鶴舍村祠堂屬三進格式,分上堂、中堂、下堂,架構雄偉,氣勢恢宏。祖祠的門梁上掛有“汝南世家”牌匾,那是中國百家姓氏中袁氏發源地的標志。鶴舍村的居民全部姓袁,先祖袁安是東漢汝南汝陽人,字邵公,明帝時任楚郡太守、河南尹,以嚴明著稱。其子孫世代任大官僚,“汝南袁氏”成為東漢有名的世家大族,此為“汝南世家”之由來。祖祠大門兩壁有“臥雪家風”墨跡。祖傳安公在朝時,欽巡洛陽,突遇大雪,他為公不擾私,為官不擾民,不入城門而僵臥于大雪之中。漢明帝敕此舉為孝廉。袁氏后裔聽從祖訓,發奮讀書,求取功名,鶴舍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文明古村。祠堂“三進”的最后一廳即上廳,正中間用于安放先祖的神位牌。最上面祭拜的是天、地、君、親、師,接下來依次從遠祖到近祖供設著先祖的牌位,牌位兩邊的白色上堂上寫著亡故村民的名字。一切與宗族有關的事務都可以在祠堂舉行或商議,大到祭祀、修譜、興學、濟貧等,小到贍養老人、解決糾紛等,體現了宗族的權威。時至今日,祠堂還是舉辦婚喪嫁娶、年節演戲等重要活動和村民議事、招待賓客等的場所,具有獎懲和教化族人的功能。(二)族譜。族譜,又稱家譜、宗譜、家乘、家碟等,是我國家族民俗發展中一種記錄家族世系及重要成員事跡的譜表和文書。每一個宗族都有自己的族譜,族譜是宗族得以維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族譜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族規家則。族規是宗族村落的管理規章,是協調宗族內成員關系的依據;家則是家族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一般在初次修族譜時會被寫進族譜。鶴舍古村袁氏家則主要在孝悌、讀書、祭祖、家風、子嗣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1.務孝悌往古來今,惟孝悌兩端乃立業傳家之本,斯二者根底至性也。……人生自不與草木同腐,若不孝不悌勢將犯上作亂,釀禍天倫,無所不至矣。安望興家旺族,凡我族人亟宜警省。2.教讀書子侄氣質清明者十之七八,昏濁者十之二三。雖稟賦不同而父兄師友以嚴督課之道大約過半耳。所以古人勸世語有曰:欲高門弟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3.尚勤儉家道之盛衰視乎勤惰,更因乎奢儉。農要胼胝三時,學須諷確五夜。飲食不妨菲薄,衣服不妨樸素。克勤克儉自在皆得樂,家道自爾日崇也。不然,非保世長久之道。4.重祖冢祖宗墳墓子孫體魄所系相關,最切識認不可有誤,祭告不可有缺也。……倡率各祖冢遇清明時祭奠立碑指示,令卑幼者認某山為某祖、某穴為某墳,常加巡視培砌,嚴防侵伐毀壞。祖塋在目而孝思于不匱矣。5.惜譜牒譜牒既成,各房迎接須裝藏嚴密,珍重愛護,毋致蟲鼠蠹耗風雨油膩污損、毋為異姓竊視召人釁端、毋為典當起人迷亂、毋肆筆墨裁名書案致使誤錯。定專人收藏管護之。這些袁氏家則一直流傳至今,袁氏子孫在族內大小事上一直遵從務孝悌、教讀書、重祖冢、尚勤儉、端嫁娶等祖訓,傳承良好家風,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和道德品性。宗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依靠族規家則實現,族規家則一旦制定,宗族內的每位成員都必須認同和遵守,并主動向本宗族組織靠攏,這無疑增強了宗族村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古巷總門和麻石巷道。王滬寧先生認為,封閉性是村落家族文化的“基質”之一,宗族村落特有的防御措施體現了這種封閉性特點。在古代社會,聚族而居的宗族村落為了保護村民的安全和利益,都會修筑村門、村墻和巷道。鶴舍村的墻已毀,現尚存15條麻石巷道和3處古巷總門。麻石古巷建于清代初期至中期,一律用本地麻石(花崗石)開成厚約10厘米、寬約30厘米、長約1米的片石鋪設巷道,巷道在村內縱橫交錯,迂回曲折,通到每戶村民家門口。巷道對居住其中的村民具有庇護意義,村民可以憑借線索找到從村外到自家的最便捷路徑,而巷道由于立面和路徑的相似性,對外來人具有排斥作用。巷道同時也滿足了人們日常生活和宗族生活的需要。尚存的3處古巷總門建于清代,村莊原始風貌是圍墻環村,外人進入村門后,必須通過巷道總門才能進入每戶,這有效保護了族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三、鶴舍村的非物質宗族文化遺產

(一)祭祖。祭祖源于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宗族文化的核心與基礎,在中國民間宗教與信仰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漢學家大多把祖先崇拜視為社會結構和社會組織的基礎。祭祖一般分為家祭、墳祭和祠堂祭祀。祠堂祭祀是最重要的祭祀方式。祠堂祭祀活動可以增強族內子孫的血緣認同感,聯絡族人感情,強化宗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鶴舍村隆重的祭祖活動一年有三次,其中一次是清明上祖墳拜祭,村里男丁全部參加,掛紙、敬香、供奉魚肉瓜果食品,銃炮沖天,聲勢很大,意在告慰祖宗人旺族興。另外兩次在祠堂。一次是正月二十祖宗生日,全村男女老少在祖宗牌位前叩首、敬香、燒紙。過去還要在祖堂燒地火,組織村里曲班子圍座在地火周圍唱曲,為祖宗慶壽。另一次是臘月二十八過正年,在傍晚未吃年飯前,每戶用飯盆或臉盆等盛具裝上豬承福(即豬頭)、鯉魚、公雞、豬肉(整條)、粑、果、酒等供品,捧到祖堂前,放在事先擺好的奉品桌上。每戶都到齊后,統一敬香、拜祖、鳴放鞭炮,這叫“捧年福”,也叫“聚盆”,意在祭祖,祈祖保佑人壽年豐。鶴舍村祠堂祭祖習俗傳承千年,從未改變。(二)耕讀文化。耕即農耕,是農民的生活之本;讀即讀書,是農民的進仕之道。“讀”以“耕”為本,“耕”以“讀”為價值追求,耕種與讀書相輔相成,同等重要。耕讀文化是中國古代一些知識分子以半耕半讀為理想,以“耕讀傳家”“耕讀結合”為價值取向而形成的一種文化。鶴舍村歷代先人都注重讀書,期望子孫后代“學而優則仕”“光宗耀祖”。鶴舍袁氏重視立校辦學,成村伊始就請先生辦起了私塾;清朝初期,家族投資蓋了一棟四合院式的學舍,取名“浣香齋”。明清時期,讀書風氣興盛,男丁80%是國學生;民國時期,從浣香齋里先后走出十八位將校級國民軍官。從此,書香門第、文武兼備的盛名遠播百里之外,書香門第也成了鶴舍村的雅稱,“學舍”隨之成為又一村名。

四、宗族文化與古村落保護

古村落是傳統文化遺產的活的載體,宗族文化遺產是通過祠堂、族譜等物質文化遺產和祭祖、耕讀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來并得到村民自覺保護的。鑒于此,我們要做好古村落的申報工作,保護傳統村落風貌,留住特色文化,在古村落改建過程中,做到拆與建有機結合,制定保護性建設規劃,避免“拆舊建新”,應“修舊如舊”“去偽存真”,極大限度地維持古村落的原始原貌,使古村落承載的宗族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變遷,傳統的宗族意識、宗族功能和制度雖然有了極大改變,但仍以潛在的方式左右著村民的日常生活,這恰恰是古村落得以保護和發展的源泉和力量所在。這對以中國傳統文化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古村落文化的保護具有借鑒意義。從古村落保護的角度來說,宗族文化是古村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村落保護的積極力量,是重要的社會資源,應該得到保護和傳承。

參考文獻:

[1]周伯文.中國禮儀大詞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901.

[2]烏丙安.中國民俗學[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5:143.

[3]王滬寧.當代中國村落家族文化———對中國社會現代化的一項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7.

[4]〔日〕渡邊欣雄.漢族的民俗宗教[M].周星,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93.

[5]王源.中華傳統文化的具象化傳播:原創性電視節目發展的新路徑[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

作者:胡萍 單位:九江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