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文化構建的審視
時間:2022-12-25 10:17:47
導語:當前文化構建的審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張改鳳工作單位:西南大學
對文化統戰的界定尚存爭議,不同學者基于不同視角對其界定各異,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手段說。這種觀點又可分為文化手段說和統戰手段說。文化手段說是把文化作為實現統一戰線目標的一種工作方式或手段;統戰手段說是以統戰形式來實現文化發展的目標。二是層次說。這種觀點又存在分歧,部分學者認為統戰工作分為經濟統戰、政治統戰、文化統戰和社會統戰,文化統戰是統戰工作的一個子概念,是隸屬于統戰工作的下一層級;另一部分學者則從境界角度出發,認為文化統戰是統戰工作的高級境界;還有學者認為“文化統戰包括統戰文化建設、宣傳等文化層面的工作和政治、經濟等具體領域內統戰工作過程中對思想文化的關注兩個方面。”[5]三是廣義狹義說。兩者最大的區別是針對對象不同,廣義說是以社會全體成員為對象進行文化統戰工作,而狹義說僅僅把統戰部門工作人員隊伍看作文化統戰的對象。事實上,上述各種文化統戰內涵的界定都是圍繞文化工作與統戰工作之間的關系而展開。現實和經驗表明,統戰工作離不開文化工作,文化工作也離不開統戰工作。進行統戰工作以文化工作為手段,能有效增強統戰工作實效性;文化工作吸收統戰工作的內容與經驗,能積極促進先進文化的不斷豐富和發展。因而在理解文化統戰的內涵時,我們要把握文化不僅僅是實現團結與聯合的手段和形式,而且是文化統戰的目的之一,通過文化統戰能夠促進文化的發展繁榮,實現價值思想的認同。明確文化統戰的真正價值在于促使廣大人民群眾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從而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共同為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偉大事業而奮斗。簡而言之,文化工作與統戰工作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文化統戰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旨在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認同,從而為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繁榮提供強大精神動力。文化統戰就是要通過文化發展鞏固統一戰線,通過統一戰線促進文化發展,從而對全社會成員進行文化觀念、思想價值整合,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感和自信心,從而有效實現文化價值認同。對這一內涵的正確理解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文化統戰具有較強的政治性和人文性。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法寶,在革命和改革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我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政治基礎,具有明顯的政治色彩。此外,從某種意義而言,文化統戰屬于文化范疇,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文化,其核心在于形成共同思想觀念和價值基礎,進而有效實現文化價值認同。文化統戰的主體是人,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服務于人,因此,文化統戰集中體現著以人為本和對人的重視和尊重、關懷和愛護,是一種重視人的文化,具有較強的人文色彩。第二,文化統戰具有較強的時代性與民族性。文化統戰不是一個全新的問題,早在1940年《新民主主義論》中,就提出,“文化革命是在觀念形態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經濟革命,并為它們服務的。在中國,文化革命和政治革命同樣,有一個統一戰線。文化革命的統一戰線。”[5]文化統戰是一定階段經濟和政治的集中反映,具有較強的時代性。從革命戰爭時期到現在,統一戰線一直都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和聯合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要法寶,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其內涵和形式也在不斷地豐富和拓展,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同時,文化統戰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特性。文化統戰的核心目的是形成共同思想觀念和價值基礎,從而發展和繁榮中華文化。實現中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就要通過文化統戰積極傳承傳統文化精華,大力弘揚民族精神,不斷創新中華文化。第三,文化統戰具有較強的包容性與持久性。文化統戰建設吸納了文化特質,具有廣泛的包容性和影響的持久性。不同文化之間具有多元性和差異性,而文化統戰能有效地將不同民族、不同政黨、不同團體、不同地域的多樣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切實有效地聚集各種文化之間交流互動,從而在包容中相互借鑒和吸收多樣優秀文化,做到“和而不同”,達到和諧共生。歷史和現實表明,中華文化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時刻受著異族文化的沖擊和影響,但依舊能在繼承傳統精華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其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華兒女能夠在傳承傳統優秀文化的基礎上,以博大的心胸和遠見的視野積極借鑒吸收異族優秀文化,而文化統戰能很好的做到這一點,也正因為文化統戰所具有的包容性與持久性才真正使中華文化歷久彌新,不斷繁榮進步。
第一,建立穩定的文化統戰基地。文化統戰基地是文化統戰建設的重要陣地,是做好文化統戰工作和推動文化統戰建設的重要保障。建立穩定的文化統戰基地,要求突出文化統戰基地的細分性,始終堅持綜合考慮和統籌兼顧原則,從文化統戰工作的具體要求和實際出發,做到高層與基層有機結合,建立類別細分、部門清晰、職責明確的文化統戰基地。同時,應建立文化統戰與政治統戰、經濟統戰、社會統戰有機結合的功能多樣的統戰基地。具體實踐中,應積極主動聯系政府、企業、學校、社區等部門,使文化統戰基地進政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從而切實確保文化統戰基地的穩固性和長效性。此外,各級相關部門不僅要為文化統戰基地建設提供政策支持和經費保障,而且要加大對文化統戰基地日常管理力度,依托基地開展多樣文化統戰工作,推動基地活動常態化,確保文化統戰各項具體工作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第二,健全文化統戰管理體制。制度化和規范化是文化統戰的最基本要求,對推動文化統戰的持續有效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對此,相關部門應著手從以下幾方面考慮建立文化統戰管理體制:一方面,要完善制度規范程序。有關部門應定期做好文化統戰人員的培訓工作,切實提高文化統戰隊伍的綜合素質,為文化統戰建設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同時,要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規定,使文化統戰工作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嚴格監督文化統戰工作有效落實,從而切實把文化統戰工作納入到制度化和規范化行列。此外,要完善監管機制。好的制度的運行必須要借助科學有效的監督機制,做好文化統戰工作的監督機制,不僅能有效促進文化統戰工作的健康運行,而且能增強文化統戰工作的長效持久發展。因此,做好文化統戰工作就必須考慮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監督機制,切實保障文化統戰工作的良好運行。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文化統戰領導體制。科學有力的領導是有效開展文化統戰工作的關鍵所在。實質上,科學有力的領導不僅能有效協調文化統戰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各盡所能,而且能在最短時間內有效整合各部門、各員工合力并進,做到以最大合力推動文化統戰工作的開展落實。對此,相關部門應建立健全文化統戰領導機制,切實把統戰隊伍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更好地發揮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重要作用,”[2]做到級級有人管,層層有人抓,徹底規范和保障文化統戰工作的有效開展。第三,完善文化統戰網絡體系。新世紀新階段,網絡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開展具體工作的最重要載體之一,加之網絡所具有的跨時空的獨特優勢,其輿論引導作用非常明顯。對此,文化統戰相關部門應堅持與時俱進,自覺主動借助網絡平臺擴大文化統戰工作的輻射面和影響力,完善網絡文化統戰體系,提高網絡文化建設指導,使社會成員在接觸網絡的同時,思想價值觀念時時刻刻保持與黨和國家的高度一致;在參與網絡文化活動過程中,要做到事事維護黨和國家、人民群眾的切實利益,始終做到文化統戰建設時時事事求實效。為有效利用網絡載體這一優勢,相關部門應加大網絡環境凈化力度和監控力度。網絡不僅傳播迅速,而且其覆蓋面較廣、開放性較強,與此相應,網絡文化也以多樣性、多變性的姿態呈現在我們面前。互聯網這一特性在給我們提供了及時而又豐富信息的同時,各種魚龍混雜的不良信息也極易侵入其中,給文化統戰工作提出了嚴峻挑戰。這就需要文化統戰工作者積極主動響應黨和國家號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網絡文化,及時而又到位地凈化網絡環境,切實加大網絡監控力度,做實做好文化統戰網絡體系,從而有效保障網絡文化沿著國家主流意識形態邁進。第四,形成文化統戰典型示范。文化統戰的根本任務是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因而要始終以“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6]的理念和原則來指導文化統戰建設。在具體實踐過程中,要進行文化統戰建設試點。開展文化統戰建設試點過程中,要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中全面了解和掌握文化統戰試點的成效與不足,從而科學推進后續工作,對不足試點必須及時總結積累經驗。對于建設工作較優秀的試點不僅要設為典型示范點,而且要進行切實有效的多元推廣,從而不斷開創文化統戰建設新格局。同時,在文化統戰建設過程中,要努力創作一系列文化統戰精品佳作,著力提升文化統戰品牌,推動文化統戰工作理念、文化價值的有效傳播,使文化統戰工作更加科學化、系統化以及長效化。此外,相關部門應努力探索文化統戰建設工作模式,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統戰部門牽頭協調、各有關部門積極配合、統戰小組積極實踐的文化統戰長效機制,為文化統戰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和服務的保障機制,從而全方位推進文化統戰建設。
- 上一篇:西部文化發展的途徑探索
- 下一篇:文化建設的歷程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