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與民族文化關系探究

時間:2022-11-27 09:18:04

導語:俗語與民族文化關系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俗語與民族文化關系探究

摘要:俗語在生活中十分常見,也是語言文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針對俗語的形成與民族文化關系進行討論,目的是為了加深對民族文化的了解。

關鍵詞:俗語;地方文化;應用

一、引言

俗語,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可謂隨處可見。對于俗語,我們不能簡單認為是一種語言,俗語的產生和形成,既與地區特定的人文地理環境有著極大關系,也和本民族的文化環境密不可分。下面試對俗語與民族文化關系進行討論。

二、俗語的基本含義

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會總結并且流行一些精彩的語句,這些語句慢慢被固定下來就成為了俗語。俗語雖然“俗”但是包含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愿望。在語言學中,俗語已經成為了一個專業術語,而所謂“常言”“俗話”等,則為俗語的不同稱呼,其本質相同的。俗語的出現,滿足了大眾的日常交流,富有情趣,也較為深刻地反映了地區、民族文化特色。

三、俗語的來源與形成

俗語常常出現在人民大眾的生活生產之中,不論是歇后語,還是諺語,抑或是慣用語,大都是人民群眾“心中所想”“來自群眾之中”;偶有幾名“知識分子”,來自文人騷客的藝術創作、名人名言的通俗化用,歷史事件的平實訴說。

四、俗語和文化不得不說的關系

作為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俗語是不可能脫離文化,做“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它的形成與流傳,必定會與我們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宗教信仰有著不可分離的關系。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俗語,這個出身鄉土的部分,也同樣反映著世俗社會的價值觀念和人們精神世界的真正追求。舉例來說,“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是人性之中惰性的體現:“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房上霜”表現了深為魯迅先生所詬病的“看客”心態;“女子無才就是德”反映了時代對女性的歧視與摧殘;“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則是對不以壞事為害之輩的鄭重警告,也是百姓對正義得到伸張的渴望;“和為貴,和生財”則是古代先民對美好幸福社會的無限渴望……一句俗語,不僅僅是人們口邊的一句普通的話語,簡單的幾個字,包含了先民的智慧與幸福。俗語,也反映了地方獨特的風土人情。比如:

(一)寧挨北京人罵,不聽外地人話

這句口語反映了北京人一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的魅力。如今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已經成為人人夢寐以求之物,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方言的魅力,和而不同,才是最好。

(二)不挑秦川地,只挑好女婿

秦川就是現在的陜西、秦嶺一帶,因為春秋時期屬于秦國而得名。這句話是說當地老人擇婿不看男方家庭條件,而注重人品。這是當地老百姓之間的習俗,但是也可看作是人們不看物質只看精神的智慧的有力體現。

(三)山東出將,山西出相

歷史上,山東山西兩地可謂是人才輩出:不僅有白起、王翦這樣的軍事奇才,更有蕭和、曹參等治國良才。這一現象的出現,源于兩地的民俗:山東地區,百姓崇武,人人習武強身;而山西百姓則尚文成風,家家讀書教子,這也可說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好的解釋了。除了上面的例子,還有很多俗語與民風美景、歷史典故有著密切聯系。因此,俗語也可說是了解我國方言、民俗及地方文化的寶貴資料,是各地文化的一張“身份證”。

五、總結

俗語的歷史源遠流長,它是中華民族眾多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之一,是無數先民集體智慧的結晶。作為漢語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來源于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又為百姓所喜聞樂見,做到了老少皆宜、婦孺皆知。同時,這些積極、健康、向上的俗語在廣泛傳播的同時,也在維護家庭和睦、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作用。在它之上折射出的漢民族的文化特色,滲透著的漢民族的文化氣息,應該被我們每個人所珍視,作為一份民族記憶而珍藏。

參考文獻:

[1]薩皮爾.《語言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186.[2]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43.

[3]沈瑋.論漢語俗語的文學圖像[D].華東師范大學,2010.[4]范晉豪.現代漢語粗俗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

[5]牟瑋.俄漢諺俗語中語言世界圖景的差異[D].長春工業大學,2016-06-01.

作者:蘇梓軒 單位:河北省遵化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