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民居建筑文化論文
時間:2022-09-11 11:44:20
導語:古鎮民居建筑文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雙洋古鎮的總體概況
1.1村落選址布局
雙洋鎮區位于群山環抱的山間盆地當中,周邊群山連綿起伏,綠水(員當溪與石坑溪)縈繞其間,鎮區傍水發展而來,周邊是寬闊平坦的良田,一直綿延至山腳下。雙洋鎮區背后有主山為靠,兩側有山勢較低的護龍,前有寬闊的農田為明堂,員當溪與石坑溪蜿蜒流過,遠處又有一些不高的小山包,恰好成為朝案。這樣的地理環境正是傳統農業社會中最佳的人居環境———山環水抱,負陰背陽的風水格局。雙洋充分利用了這種地形,在鄉鎮南邊的麟山上建塔,形成了傳統社會中有利于“發科甲”的布局。
1.2傳統建筑分布
雙洋鎮區由城內、城外、東洋與西洋四個村組成。城內村為寧洋老縣城所在地,城周建有城垣與城門,城內原設置有縣署、兵營、壇廟、街市、亭塔、橋等,一應俱全,現僅存文廟大成殿與關岳廟、先農壇等。由于生活、生產、交通等方式的變化,城內村整體風貌破壞比較嚴重,古城的風貌基本喪失殆盡,僅保留了少數古建筑單體。目前古鎮整體風貌保留較好的主要是東洋與西洋村。東洋村位于城內村的南部,西洋村位于城內村的西部,三個村正好各位于二水交匯的三面,形成犄角之勢,隔河相望。東、西洋村的建筑布局比較疏朗,民居之間一般隔以田疇,雞犬相聞,充滿了田園野趣。道路是隨著民居的發展自然發展起來的,蜿蜒曲折,充滿了變化。
2雙洋的文化底蘊與民俗風情
2.1耕讀為本,重農輕商的理念
在以前“耕讀為本”、“耕讀傳家”是絕大部分雙洋人最主要的人生哲學。正是這種“耕讀傳家”的人生理想使得雙洋人形成了崇儒重教的風氣。傳統社會雙洋建有文廟一座,不少家族都設有學堂用于培育本家族子弟,其中以占地面積約480m2的賴氏學堂最為有名。不僅如此,各家族族產中有族產用于獎勵考取功名的族人,特別是考中舉人、進士、貢士的,還在祖祠大門口豎立石條旗桿加以旌表。科舉廢除后,各家族有族產的小學畢業生,可領取一定的“書香谷”,參與祭孔時,也可領回一斤祭肉。
2.2崇宗敬祖
祖先崇拜,亦即對自己祖先的敬仰、崇拜和祭祀,這是中國人信仰中最重要的內容和形式。雙洋人也不例外,當地分祭祖、祭墓兩類:祭祖多在古七月半或十月半舉行。祭祖時集全姓男丁祠堂拜祭,由族中長輩充禮生唱禮、讀祭文。祭畢聚餐,吃剩余物按丁分回。祭墓是祭掃已撿了骨骸,經擇地砌石用三合土做成,有墓臺、墓碑的祖墓。此外,雙洋保留較強聚族而居的傳統。各姓族紛紛在城區建祠堂,祠堂供同姓人居住,原來住在鄉下的,也多往城里遷,并多在同一角落建屋定居。東洋村吳姓人聚居毗連的三座大院;姓賴的聚居號稱“上賴”、“下賴”兩座大院;林姓則在東洋尾建屋聚居。西洋村的賴姓、鄭姓的住屋也都建于鄰近。這種聚族而居的格局,無疑加強了以祖先崇拜為核心的家族認同。
2.3宗教信仰的多元性
雙洋百姓信鬼神,但沒有皈依一定的宗教。民間除崇拜祖先外,天有“天公”、地有“土地公”、田頭有“民主公”、山有“山神"、水有“龍王",幾乎生活在神鬼主宰之下。古時,家人生病,少問醫吃藥,多抬菩薩來家,請神漢跳神乞藥。在宗教活動中,影響最大的是道教的道士。道教沒有固定的組織形式,由職業道士為人驅鬼、鎮邪、消災、超度。此外,尚有土生土長的宋代名道士曹泗(香寮人),被尊稱為“曹泗公”,有“不怕寧洋人,只怕寧洋神”之說,這“神”就指“顯赫"的曹泗公。1883年基督教傳人寧洋城,建立寧洋堂會。1902年教會在下橋買下原是加工茶葉的茶館,做禮拜堂,1925年在此辦私立維新小學。寧洋教會屬閩南基督教北溪支會不時有美籍牧師前來巡視、布道,基督教在雙洋、赤水、安坑、徐溪發展有部分信徒,總計不上百人。
2.4節慶習俗
雙洋主要的節慶習俗與中原地區沒有太大的區別,但也有與眾不同的地域風俗,比如正月初九,初九為天公生日,各戶有殺雞、蒸年糕敬“天公”,這天不可挑尿桶澆菜,恐招天怒;立夏日,家家戶戶立煮面條吃,傳說立夏吃面壯身骨;立冬,農戶都打糍粑敬土地神,并且相互贈送,以慶豐收;冬至,戶戶用糯米粉搓丸,泡紅糖湯水來敬祖。此外,當地還有迎龍燈、舞炮龍、迎竹馬、舞獅、采茶燈、花船、踩高蹺等民俗活動,遵循傳統的紅白喜事的種種儀式禮數。
2.5民間文藝———漢劇團
雙洋人喜愛漢劇。1914年城內北門清末拔貢吳世杰創辦“大羅天”漢劇班。由老演員賴魁玉、楊地教戲,有30多位農民參加。1923年因故散班停演。至1927年,老演員曹天興帶頭捐出大米一石,再組班學戲。除原來“大羅天”老演員外,又吸收一批新人,聘請龍巖人林景前來教戲。戲班更名為“新景天”。后因地方動亂停止活動。抗戰勝利后,龍巖漢劇老藝人林阿發(丑角出身)流落雙洋定居。一批愛好漢劇的青年,每人出大米5斗,請林阿發教戲,“大羅天”、“新景天”的老演員參加輔導,至1949年才停止活動。新中國成立后,以原來漢劇班基礎,組成“寧洋業余漢劇團”。1959年改稱“雙洋公社文工團”,1960年文工團改組為“文工隊”,恢復漢劇演出。“”開始后,劇團行頭被燒毀,直至1979年仍由吳厚坤負責恢復漢劇活動,更名為“雙洋漢劇團”。1982年劇團整頓后由陳國盛任團長,并吸收10位初中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學戲。從“大羅天”到“雙洋漢劇團”歷時半個多世紀。在雙洋,漢劇沒有中斷失傳,曾出現過新老演員四代同堂演出的景象。漢劇是雙洋古鎮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現在已經被列入了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雙洋古鎮傳統民居建筑特色分析
3.1宮廟建筑
文廟創建于明隆慶三年,明萬歷六年(1578年)改建,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同治六年(1867年)陸續重修。該廟原占地面積3000m2,由泮池、戟門、兩廡、大成殿、先師殿、崇圣祠與明倫堂等建筑組成。現文廟大部分建筑都被改建為小學校舍,僅余大成殿。大成殿坐東朝西,建筑面積400m2,面闊五間,進深14m,重檐歇山頂抬梁穿斗式土木結構,四周回廊,屋頂為重檐歇山頂,翼角飛翹,檐下施以彩畫并鎏金。“大成殿”的匾額做成八字三開間的形式,其上覆以小重檐歇山頂,翼角飛翹,比較精美。屋頂上以嵌瓷為飾,色彩鮮艷,造型生動。為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2書院建筑
舊時私塾有“家塾”和“村塾”之分。村塾是村里人合辦的,家塾是姓族自辦的。如東洋的賴厝、吳厝,西洋的賴厝、邱厝都在住宅邊附建“學堂”,供子弟讀書之用。賴氏學堂為西洋重要的學堂,坐北朝南,大門偏在東南面。中軸建筑由下廳、天井、大廳、正廳、后土、圍墻組成。大廳前伸出一個拜亭作為學生學習之處,天井中種百年鐵樹、茶花,環境好。外墻漏窗精美。宅內廳堂為墻體承重,構造簡潔,但拜亭的構架極為精美。拜亭五架抬梁,與廳堂前廊的雙步檐廊聯為一體,施以減柱造,空間較寬敞;減柱部位做成垂花柱,瓜柱、穿枋、隨梁枋、坐斗與斗拱的雕刻都很精細,很有藝術表現力。該宅屋頂飛檐翹角,脊中紅磚透雕各種紋理,天際輪廓線十分優美。柱礎為鏡鼓狀,簡潔大氣。擋濺墻部位的彩繪也很細膩,色彩鮮艷。
3.3民居建筑
雙洋古鎮原有明、清兩代民居建筑百余座,現存七十多座,多為清中、后期所建,也有一部分為民國時期的建筑,分布在城內、城外、東洋、西洋村四處,其中尤以東洋、西洋兩村,是古民居建筑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古民居群落。這些為數眾多、保留完整、不同時期的古民居,與其他大量留存至今的公共建筑群一起,較為清晰地折射出雙洋古建筑結構特征與歷史演變進程。
4雙洋古鎮的建筑特色
4.1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特色
現存的雙洋民居從平面布局上看其主要的民居建筑類型為合院式民居。雙洋合院式民居根據開間的大小,有兩房一廳的叫“三間起”,四房一廳的叫“五間起”。廳下有天井,左右各有一至二間低于廳檐的小廳,稱“東廳”、“角間”。天井以出建圍墻,置大門。也有左右兩側多加護厝的。清代建的大院,廳坪外加橫厝,設兩重大門,大廳有前廳、后廳兩進,坪有前坪、后坪,以及后土、圍墻等,后土與圍墻多為圓弧形,形成了前方后圓的平面格局。這種占雙洋古鎮傳統民居的大部分民居,“光廳暗屋”為其特色,即中間廳堂寬敞明亮,為奉祀祖先、神明及會客、婚喪嫁娶的場所,往往是整個建筑的主體部分,以其體量的高大和地位的突出,明顯地成為整體中的重點和核心。左右各兩間為臥室,從屬于主體部分,房門懸布簾,以屋頂小窗或檻窗取光,室內較暗。各部分之間高低錯落,大小相間,縱橫交叉。
4.2民居建筑構造特色
雙洋民居結構有反映了中國傳統的木構架的典型特點的兩種形式:抬梁式與穿斗式。部分大型民居或宗祠一般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構架,民居型的民居則多采取抬梁、穿斗穿插式構架。雙洋民居內部多以以木結構為主要的承重結構,斗拱與房梁接榫無縫,外圍圍合的墻體只起圍護作用,基本上不承重,體現了“墻倒屋不塌”的特點。這種木構架主要采用抬梁、穿斗穿插式的做法,以穿斗式做法為主,主要承重柱落地,而不承重或承重較輕的次要短柱則采用抬梁式的做法,構造手法極具地方特色。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許多民居往往在門廳中使用木構架承重的做法,而在廳堂或護厝中采用硬山擱檁的做法,直接將檁條擱在山墻上,以墻承重,僅在廳堂的廊檐部位實用抬梁式的木構承重的做法,這樣可以節省木材。
4.3民居建筑細部裝飾特色
雙洋古鎮民居建筑注重裝飾,精美的木雕、石雕、磚雕、灰塑、彩畫裝飾隨處可見,尤其是民居建筑之中的木雕裝飾,數量眾多、題材豐富、技藝精湛,難能可貴的是多數保存完整,人物及動物形象等破壞極少。雙洋民居細部裝飾中還有一大特色就是其鋪地。民居中細部裝飾較少使用磚雕與石雕,而磚雕也只是偶爾出現在民居門額上以及屋脊上。雙洋民居內部裝飾中木雕體現了較高的建筑藝術水平。其典型的做法以世昌堂為例,門廳為“凹兜”式,一對垂花柱精美;門廳內明間五架抬梁,減柱造,瓜柱、斗拱、穿枋木雕精美。廳堂為墻體承重,廳堂前廊檐進深三步,施抬梁式構架,廊檐與廂廊中間以小披檐過渡;廊檐下的瓜柱、隨梁枋、穿枋、掛落、雀替等部位透雕、浮雕、鏤雕花草瑞禽、人物典故等,并施以彩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而兩側小披檐下各施一對垂花柱,垂花柱、穿枋上的木雕生動,特別是那一對鰲魚吐瑞透雕形神具備。窗扇上雕刻草龍盤成的“壽”字紋,構圖巧妙。脊梁,太師壁上的月梁狀額枋、雀替、坐斗與丁頭拱等部位的雕刻與彩畫也十分精美。(2)鋪地鋪地是雙洋民居細部裝飾中一大特色。自院門入口開始處就會發現用鵝卵石精心拼砌的鋪地,在雨坪與天井的中間部位往往拼砌出各種裝飾圖形,如四碗菱花、“萬”字回紋、銅錢紋以及連方紋等紋理,十分精美。
5結語
雙洋古鎮建筑群文化內涵豐富,其體現出來的耕讀文化、宗族文化、書院文化、聚落文化、鄉土文化,具有一定的價值。在當今信息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們需要清醒地了解自身的地域文化,以開放的態度來面對外來文化信息的沖擊,尊重地域文脈的真實傳承,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保護我們的地域文化特色。
作者:何璐珂肖壹丹單位:南華大學
- 上一篇:揚塵污染整治工作方案
- 下一篇:住建局城市清潔行動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