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系學下公務員社會交往關系研究

時間:2022-05-03 05:25:15

導語:關系學下公務員社會交往關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系學下公務員社會交往關系研究

滋生公務員消極腐敗的原因分析

現代中國是從封閉落后的農業社會中發展起來的,傳統農業社會資源比較貧乏,而且少數有權勢的人成為社會資源的分配者.這些資源分配者按個人偏好分配社會財富,因此就有人想方設法同這些人建立和發展“關系”,利用各種“關系”來獲取可利用的資源.社會交換的資源包括金錢、實物、信息、地位、服務等.一個社會資源分配者在分配自己控制的資源時,總是以對自己有利的方式來進行分配,他會根據人情的原則來解釋和考慮三方面因素付出的代價,分別是與對方的感情關系,得到回報的可能性,在同一社會關系網中他人的社會評價.如果需求者與分配者的關系越親密,那么其獲得幫助的可能性就越大.由于社會各項機制不健全,人們只有通過人情關系來獲取社會資源,這樣,在中國社會中協調各種關系以獲得社會資源就成為生存發展的重要手段[4].中國人幾千年來一直生活在以個體農業為基礎的經濟環境中,聚族而居的血緣家族成為最普遍的組織形式.為了有效整合社會秩序,儒學思想設計出了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的五倫關系,強調人際關系的作用.因此,中國社會是倫理本位的社會[5].在以血緣為紐帶、以倫理為本位的社會形態中,人一生下來便有與他相關系的人,如父母、兄弟、姊妹等,并將始終在相互關系中而生活,不能離開社會.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認為,在中國的差序格局社會里,社會結構是按親屬關系的遠近擴展的親屬關系網,社會關系是家庭關系的泛化,人們是攀關系、講交情,人與人交往的行為準則就是“劃圈子”[6].最核心圈是即親又熟可以達到高度的信任,最外圍是熟與不熟的圈子.父子間有骨肉情,兄弟姐妹間有手足情,親戚間有血緣之情,朋友間有義氣之情,還有陌生人之間的面子之情[7].由此可見,中國傳統文化尚人倫、重感情的價值取向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反映了中國社會心理的深層結構.而且這種傳統文化的弊端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造,因而出現裙帶關系、門戶關系、尊卑關系,進一步發展成為走后門、任人唯親、官商勾結、拉幫結派、權錢交易、貪污腐敗等不正之風.長此以往,“關系”的非正常運作將大多數人排除在私人利益范圍之外,對社會的良性運作產生的阻礙作用極大,不利于法律制度的建立,不利于合法秩序的正常運行.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了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追求,但是,并非每個人都能合理地看待人與物的關系.在市場機制下,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人們極易產生對物的狹隘的占有心理,滿足于物的占有和享受,當人們不能合理地看待金錢的作用,甚至過份夸大金錢的作用時,拜金主義就產生了.在物欲橫流的當代社會中,一些公務員本著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生活信條,本能地走向追求私欲享樂的人生[8].從而使其人生觀與價值觀發生嚴重的扭曲,是非顛倒、善惡不分、道德淪喪,以至于使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以及享樂主義大行其道、泛濫成災,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我國現有的公務員監督機構雖多,但在實際監督活動中,由于隸屬關系、平行關系、利益關系等多種沒有厘清的關系,往往存在著無權監督、無法監督、無力監督、不愿監督的情況,乃至“空監”的現象時有發生.其次,我國目前對公務員的監控側重于事后監督,即在違法亂紀的現象發生后,才調查取證、依法懲處,也只能起到“事發查處”的作用,而事前防范、事中督察的功能被弱化.再次,缺乏雙向監督.我國公務員的監控注重上級領導者對下級的監控,而下級對上級的監督以及群眾監督卻難以落到實處.公務員的維權觀念淡薄.最后,缺乏透明度.由于長期以來受“官本位”等觀念的影響,由此造成了中國傳統行政監控基本上是“封閉”活動的特點,對公務員的監督缺乏公開性.

加強我國公務員文明交往的管理制度建設

公務員要加強自律自警,切實加強政治品行的錘煉,必須從思想深處解決好“為什么交往”的問題,時刻以“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以色交者,色衰則盡”警示自己.一是自重當慎于小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二是自省當善于反思.“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自省也”;三是自警當慎于用權.權力是把“雙刃劍”,如果權為私所用,則禍國殃民、貽害無窮.行政能力的提升其核心就是公務員素質的提升.要加強對國家公務員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的提高,必須堅持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相結合的原則,將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務員法》中明確出來,以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覺悟水平.要借鑒國外公務員培訓制度中有益的方面,如開展特色課程體系建設、豐富培訓方式、加強“閉環管理”等.還要將公務員培訓的內容同日常工作緊密聯系起來,以科學理論指導實踐.一是建立健全完備的監督法律法規,加強行政司法監督和審計監督,真正發揮人民代表大會的作用,做到“實報必查、查實必究、失職追責”要創新監督方式,如約談制度、巡查員制度、財產登記制度、離任審訊制度等;二是公開權力干預下的關系.公務員必須向單位組織公開自己的人事關系,除了法律規定保密的以外,凡涉及到重大的人事和經濟問題,行政干部的批條、簽字等要公開,而且紀檢部門必須核實;三是發揮各派的參政議政、監督作用,從而制約權力的運作和監督;最后,充分發揮輿論的監督作用,設立舉報制度、開通廉政專線和反腐網站等.新聞媒體要實事求是地進行報道,對于癡迷搞關系、搞圈子和官商勾結的腐敗分子予以曝光.要建立公務員考核責任制以明確規定公務員考核的各個環節,在加強公務員政績考核同時,要加強公務員的“生活圈”和“交往圈”的考核,保證考核程序和考核結果客觀和公正;要按照公務員職位的工作性質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制定出有區別的考核標準;最后,制定出嚴格執行的標準,以減少考核的自由裁量權.讓群眾參與考核考評是公務員接受群眾監督的有效形式.群眾評價機制要具有科學性、客觀性和針對性.要制訂明確具體的群眾考核考評程序和指標體系,堅持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的原則,防止“一刀切”;群眾評價機制一定要公開透明,對監督評議的有關規定、內容、程序、過程、結果要采取適當形式在一定范圍公開,既落實群眾的知情權,又主動接受群眾評判,提高考核評價的質量.對于那些勇于揭露腐敗的公務員應獎勵,而對于那些癡迷權力“尋租”、擅長幫助別人參加各種腐敗活動的公務員必須給予嚴厲懲處.這也就要求在建立懲處制度時,應該建立一套詳細的廉政反腐規定.如新加坡的公務員懲戒規則和防治腐敗法等中規定把接受禮物、索賄受賄、不明來源收入一律視同貪污行為,這對我國公務員隊伍的建設非常具有借鑒意義.

公務員作為行政主體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執掌著由社會公眾賦予的公共權力,而權力不能濫用,要在陽光下運行.這就要求公務員必須依法行政,按法規程序辦事,要建立公開透明、健康文明的公共關系,對于癡迷搞關系以謀私利的腐敗分子和庸俗干部應清理出公務員隊伍,鏟除社會上盛行的“搞關系”之類的“潛規則”.

本文作者:武子奇員智凱工作單位:西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