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夢”理論自覺

時間:2022-09-18 11:21:22

導語:論“中國夢”理論自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中國夢”理論自覺

2012年11月29日,在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基本陳列時,首次提出了“中國夢”。隨后又在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具體闡述了“中國夢”的內涵。“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1]“中國夢”是以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對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高度理論自覺。所謂理論自覺,是指在對理論發展的內在規定性和理論發展演進規律充分把握的基礎上,自覺地推動理論向前發展。深入分析“中國夢”提出的理論自覺,對于理解“中國夢”的科學內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國夢”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中的應然之義

“中國夢”不是憑空提出來的,而是自覺地對中華民族傳統社會理想的繼承和發展,是近代無數仁人志士反抗列強欺辱和壓迫的精神凝練,具有深厚的歷史意蘊、獨特的時代背景和鮮明的民族特色。歷史進入近代,中國由一個曾經的世界性大國淪為飽受西方列強凌辱和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國人民遭受到了空前的苦難。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和侵略者的鐵蹄,中國人民不斷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和謀求救國之策,期望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復興。正是在這種夢想的引導下,中國人民才會有同敵人英勇斗爭的大無畏精神,才會有不斷地提出新的救國方案和設想的愈挫愈勇精神,中國人民才會戰勝重重困難取得最終的勝利。“中國夢”的內涵正是從近代以來同外國侵略者相抗爭,爭取民族獨立和民族復興的歷史演進中發展而來,是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深厚的歷史意蘊,具有特殊性和專屬性,和“美國夢”“歐洲夢”等一些其他國家夢有本質的區別。每個國家夢想的提出不可能脫離其具體歷史背景。“中國夢”的提出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對中國近代遭受屈辱、奮力反抗歷史的最好詮釋,體現了中國人民不斷抗爭的歷史。“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之重,付出的犧牲之大,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但是,中國人民從不屈服,不斷奮起抗爭,終于掌握了自己的命運,開始了建設自己國家的偉大進程。”

二、“中國夢”是中國發展道路的現實需要和經驗升華

“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在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并結合中國發展現實需要而提出來的,是自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經驗的升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改革程度不斷加深和開放的層面不斷加大,“中國的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一味的主張‘摸著石頭過河’已經不能適應目前復雜的形勢的需要”[2]p4。要繼續推進中國改革和發展的進程,就必須深入思考并解決中國改革和發展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但是這個過程是曲折和漫長的,其間不免會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狀況。“中國夢”作為理想就是應中國發展的現實需要而提出來的,是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適時地提出“中國夢”,就是要喚起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和動力,樹立對中國發展道路的信心,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雖然是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實發展的需要提出來的,但也是黨的幾代領導長期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驗總結與升華,凝聚著幾代中國人的夙愿。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提出要建立一個新中國,“在這個新社會和新國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經濟,而且有新文化。這就是說,我們不但要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為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3]p662。新中國成立之后,以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從強國富民出發,提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把“超英趕美”作為中國人民奮斗的目標,作為中華民族復興和國家富強的標志。雖然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追求中華民族復興和國家富強夢想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偏差,甚至由于黨內“左”的錯誤而發動了“”,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和“中國夢”的實現奠定了基礎。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并依據國際環境變化的新特點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此后經過了30多年的奮斗,中國社會主義各項事業飛速發展,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大大前進了一步。誠如所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終于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夢”的提出是一個實踐自覺的過程,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自覺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以現代化建設為目標,追求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提出也是一個理論自覺的過程,是依據中國發展的現實需要而提出來的,有其現實必要性,其實質是凝聚人心,激發起中國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熱忱。“中國夢”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總結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經驗的升華,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一脈相承。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自豪地說:“經過鴉片戰爭以來170多年的持續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三、“中國夢”是對共產主義理論的繼承與發展

“中國夢”的提出,不僅僅是基于中國近代遭受屈辱的歷史和需要,更是對共產主義理論的繼承和發展。“中國夢”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一致的,“中國夢”是共產主義理想在中國的本土化解讀。共產主義理想是全人類的共同理想,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各國有各國的發展道路,同時有著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當前仍然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是在這個基本國情上提出中華民族復興目標的。誠然,“中國夢”的最終價值取向和共產主義理想的價值取向是一致的,兩者具有邏輯的同構性,“中華民族的偉大發展目標與實踐導向必將是超脫中國社會主義的特殊性而達到共產主義的普遍性”[4]p19。如前所言,“中國夢”作為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之夢是近代中國被外強欺辱的歷史所賦予的。帝國主義的欺凌和掠奪,使中國由一個富庶的東方大國變得“一窮二白”。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是在這樣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的。而馬克思、恩格斯是在對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深入研究后闡述共產主義社會理想的,他們認為社會主義革命也只能在一些相對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首先爆發,共產主義社會必須是生產力高度發展的情況下才可以實現。所以說,中國要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就必須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著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國家富強,這是通向共產主義社會的必由之路,任何企圖超越這個階段,都是空想,必將干擾中國社會主義的正常發展。“中國夢”是中國人民對可見的未來社會發展的期盼,具有中國本土色彩,最終的價值取向是實現共產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理想不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科學分析之后得出來的結論。人類社會勢必會步入社會主義,最終進入共產主義,共產主義社會是人類歷史發展的最終的社會形態。當今世界上資本主義制度通過一系列的改革,仍舊有著一定的活力。一些人開始宣稱歷史終結于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制度是人類社會最終的社會形態,最富有代表的是弗蘭西斯•福山在《歷史的終結》中表達的觀點。馬克思曾經說過:“無論哪一種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5]p3資本主義出現暫時繁榮也是在馬克思的預想之中。“資本主義最終的制約就是資本本身,因為資本持續不斷的復制正是資本主義無法超越的邊界。”[6]p14資本的使命是不會輕易改變的,資本主義無法超越自身的限制,資本主義社會也無法克服自身固有的矛盾。社會主義國家雖然暫時和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有一定的差距,但未來人類社會定是向著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發展。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也一定是順應這一歷史發展規律。“中國夢”是通向共產主義之夢。“中國夢”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所達到的高度理論自覺和行動自覺。“中國夢”的實現靠奮斗,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中國夢”是一場現實的運動,一場全國人民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實干運動。如同共產主義理論的提出給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帶來巨大實踐效應一樣,“中國夢”的提出必將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帶來巨大的活力和動力,使中國在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實現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者:陳慶文 單位:揚州大學

參考文獻:

[1].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3-18.

[2]許明.“追求理想”是促進社會進步的直接動力[J].探索與爭鳴,2013(7).

[3]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張明.中國夢的特征、價值導向與實現路徑[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7).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英]特里•伊格爾頓.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