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路徑思考
時間:2022-03-07 07:35:00
導語: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路徑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現有研究路徑的厘清
就方法論來講,每一門科學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而任何方法都只能來自于該學科自身的運動規(guī)律。同樣地,從宏觀層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首先分析其本質特性,再運用方法論從而推斷出其研究路徑。一般來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屬性包括社會性、政治性、科學性、服務性,運用方法論相應推斷出其研究路徑即社會路徑、政治路徑、科學路徑、倫理路徑等,這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屬性的應然價值取向。前三種研徑路徑概念使用經?;?,相關理念較為成熟,下文對這三種路徑作簡要論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性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項社會活動所體現出來的社會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社會實踐活動,它具有一般的社會實踐活動的基本特征和價值…。
從系統論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社會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歸屬于社會的精神系統,它在社會實踐中,對社會系統及其要素起著保障作用。社會路徑的理論基礎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性。社會路徑就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性的特征從宏觀的層面指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具體來說,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動面向社會,置于整個社會系統中,與經濟、政治、文化等現象相聯系,傳遞精神意識,維護社會延續(xù)和人的發(fā)展,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價值。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結果,即培養(yǎng)的人才合格與否也要接受社會的檢驗和取得社會的認同。社會路徑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路徑,因為其充分地了解和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指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所以能夠真正地將思想政治教育回歸社會,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效果方面有著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保障體系,探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到基層去,到工農群眾中去”的部署,不僅體現了社會路徑的重要性,也表明了社會路徑由最初的簡單等同于“社會實踐”,走向了制度化、經?;陌l(fā)展態(tài)勢。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總是以一定的階級關系為依托,以一定的階級理論作為理論指導并總是為著一定的階級利益服務,保證一定的階級和政黨在意識形態(tài)中的話語權和領導權。政治路徑,就是著眼于加強意識形態(tài)的引領作用,弘揚主旋律,具體包括兩層意思:一是要求堅持意識形態(tài)的引領作用,強化意識形態(tài)的功能,鞏固思想政治教育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為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思想政治教育則通過政治導向實現此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學科有其固有的特殊規(guī)律。科學路徑的理論基礎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此處的“科學”不是取其廣義之意,因為從廣義上講,社會路徑、政治路徑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符合歷史進步的總趨勢,都可稱為“科學”的路徑,這就造成三種路徑概念交叉重疊、邊界模糊,亦無辨析之義。此處的“科學”是取其狹義之意,科學路徑是指著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內部的自身完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學問學科化的根基??茖W路徑關注的既包括學科理論體系建設,又包括學科專業(yè)體系建設。李屏南老師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最主要的是內容的科學性,體現在理論的徹底性、層次性、系統性。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必須得從實際需要出發(fā),如果目標過高、內容太空,將會達不到思想政治教育預期的效果。
上述三種路徑,從不同的視角切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這對于指導其工作、提高其實效性具有重要作用。社會路徑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長足發(fā)展的外在動力,科學路徑是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內在動力,政治路徑指導和保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方向,三者同等重要,不能片面強調或是忽視某一路徑,否則就會適得其反、走向極端。如果重視社會路徑而忽視政治路徑會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泛社會化,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偏離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從而喪失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如果重視政治路徑而輕視社會路徑,又會導致泛政治化、夸大階級性,不僅在理論認識上將思想政治教育系統與社會系統隔離、分置,在實踐中也會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導力、說服力和實效力。同樣地,科學路徑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鞏固其學科地位的基礎,但是也不能借口科學路徑,而出現中性化、去政治化的傾向。
二、倫理路徑存在的必然性分析社會路徑、政治路徑、科學路徑和倫理路徑是同樣重要的,之所以要單獨討論倫理路徑,是因為前面所提到的“倫理路徑”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屬性表現在研究路徑的價值取向的一種“應然”,而“實然”狀態(tài)是,“倫理路徑”作為一種概念沒有慣常使用,盡管這種研究路徑已經被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加以運用。要提出“倫理路徑”概念并對其進行學理辨析,還得解決一個邏輯基礎問題,那就是倫理路徑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路徑是否有存在的必然性?
從研究路徑結構的內部原因來看,第一,不論是政治路徑還是科學路徑,從其立足點來看,主要是從教育者,歸根到底是從統治階級的視角出發(fā)的,在思維方式上是單向的。這種單向的思維模式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單向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可以概括為:政府制定目標一學校安排課程一教師在課堂上灌輸結論一通過考試進行評價;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僅僅視為教育者對學生的單向行為。第二,政治路徑、社會路徑、科學路徑共同的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制度化的社會事實,因此在研究路徑提出前已經預設、構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應然狀態(tài)或者說是理想狀態(tài),而這種預設難免有窄化路徑范圍的嫌疑,看似完整的三種路徑內容構成實則尚有空白區(qū)域未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制度化的社會事實,其基本制度性教育能夠對市場經濟社會的基本制度性需求作出積極的、恰當的回應。
這種回應表現在:思想政治教育.國家路線、方針、政策及各部門職能的政府性解釋和回應。但是“制度化”并不意味“不變化”,盡管現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滿足市場經濟社會在現階段及今后一定歷史時期內對社會主義制度性教育的需求,但是還有一個事實是不能忽視的,那就是高校傳統的、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已經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現實,如今社會的焦點多集中于經濟利益問題上,從而淡化了意識形態(tài),現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為市場經濟社會提供體制性教育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供給內容跟不上社會發(fā)展需求的情況。第三,社會路徑和政治路徑單純從政治角度和社會需要論模式進行理論探討,往往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歷史本質或者說社會物質基礎、社會功能和社會普遍價值導向來闡述思想政治教育現實的起源、發(fā)展、類型以及社會歷史作用,而忽視對思想政治教育個人價值深入的研究。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利主義傾向,工具理性凸顯,而忽略價值理性。無可否認,社會路徑、政治路徑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長期化、常態(tài)化的研究路徑,也是重要的研究路徑,但是也得正視這種研究視角的理論曾經表現在功能論、價值論上的功利主義立場,并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視其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重視其即時的、顯性的泛政治功效,而忽視其對人的發(fā)展的作用,對個性發(fā)展、完美人性與素質發(fā)展的作用,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表現出追求短期效應的工具理性和工具論的傾向,而忽視其對人長期性的教育、滲透、塑造的價值理性功效。從外部原因看,倫理路徑的提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市場經濟的實踐促進了人們新型道德觀念、規(guī)范、品質的形成,人們的道德和行為由封閉向開放、由單一向多元、由依賴順從向自主轉變,個體的獨立、自主化取向凸顯。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受教育者的“邊緣主體”地位現象則與市場經濟內蘊的倫理精神是相抵牾的,“市場經濟并非僅僅是一種資源配置方式,而是一種人的存在方式”4,即馬克思所說的人的“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的存在方式,所以這種獨立性相對于原來“人對人的依賴性”,是對人性的極大解放。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標準的選擇”,政治不再是社會的唯一標準。隨著文化逐漸脫離政治的束縛,教育也擺脫了這一桎梏,于是個性、主體性等壓抑了許久的人性在教育中被重視起來,受教育者的權利與尊嚴成為社會矚目的焦點。面對工作對象發(fā)生的一系列變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隨之調整其內容和方法。倫理路徑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路徑的存在,是從倫理視角呼喚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理性的回歸,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要適應市場經濟內蘊的諸如主體自由、利義統一、個人與社會相統一的集體主義等倫理精神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路徑自身結構完整性、科學性的要求,更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需要。
三、倫理路徑的現實狀況及學理特性倫理學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緊密聯系的,人們也嘗試通過倫理視角x,--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研究,并且已有學者對這方面的研究作出突出的貢獻。如:王小錫的《思想政治教育倫理學》(1994),該書中作者盡管沒有提出以倫理視角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研究,但是把兩者作為一門交叉學科研究,其內容不僅有對思想政治倫理學學科性質及其理論源流的探討,還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倫理目標、倫理內容、倫理過程、倫理手段以及道德評估進行了論述,在國內屬于一種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
之后這方面的相關著述甚為少見,直到2003年,吳潛濤的《倫理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再次對倫理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進行了研究,作者論述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倫理學的熱點問題、新時期高校思想政工作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等問題,對國外倫理思想重點論述了當代日本倫理思想。在論文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有張堅強,對全球化背景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五大倫理困境進行梳理,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要重視民主、終極等倫理關懷。盡管已有學者們對這方面研究作出了有益探索,但此類有影響的相關研究數量較少,對其它現有研究進行梳理后發(fā)現尚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只是簡單地將倫理學原理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就傳統倫理思想或是某一應用倫理學領域結合現代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研究;抑或是將倫理學的“道德元素”植入思想政治教育,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有道德的內容,于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內容中加入“道德教育”,或是僅僅強調和探討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職業(yè)道德倫理等。
這些研究囿于對某一局部的研究難免存在著倫理學視野不夠開闊,表現出片面性、局限性。這種研究路徑在當今多元文化交織、多種思潮并存和各種利益沖突的形勢下,日益顯現出其理論的蒼白和方法的失當等弊端。對倫理路徑的概念、特性進行重新思考、辨析尤顯必要。究竟何為“倫理路徑”?本文認為,倫理路徑就是要從倫理視角透過表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否合理的道德追問來揭示其內蘊的利益矛盾和沖突,關注隱含在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的諸多制度和技術層面背后豐富而又復雜的倫理關系和利益需求,對教育活動給予道德評價,使教育獲得理想的發(fā)展。這里需要先闡釋所涉及的“倫理視角”的意義。
本文認為,“倫理視角”的“本體論”意蘊,就是要把道德視為一種“實踐精神”,亦即“是人類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類完善發(fā)展自身的活動”。一般說來,道德作為規(guī)范的“工具性”,陶冶情操的“導向性”,可以說是世人皆知的,這正是道德的價值所在,但這并不能完全、真正地揭示道德的特殊價值,道德與經濟、政治、科學、宗教和藝術等意識形態(tài)并立于現實的生活之中并發(fā)揮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們在作用的領域、方式和程度等諸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從“本體論”或方法論而視之,應該還有一個形而上學的追問。對此,馬克思曾經做過精辟論述。他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曾把人類把握世界的方式分為四種,即科學理論的、藝術的、宗教的和實踐精神的。道德屬社會意識,是一種思想關系,因而它是一種精神,但由于這種精神是以指導行為為目的,以形成人們正確的行為方式為內容的,就不同于科學、藝術等其它精神,又具有實踐性。所以,道德區(qū)別于其他社會意識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種實踐精神。道德這種實踐精神,它是通過價值的方式把握世界,亦即把世界分成兩部分——善的和惡的、正當的與不正當的、應該的和不應該的。從一定意義說,倫理學就是一門有關善的價值科學。以此為視野,就要求在關系的調節(jié)、行為的約束等方面,對“哪些是有價值”的、“哪些是無價值”的、“哪些是負價值”的做出回答,亦即把“價值分析”作為重要的視角或方法。
所以,所謂“倫理視角”的“本體論”認識,就是視道德為一種實踐精神,以“價值分析”(亦即求善)的方式來把握世界,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倫理視角的特殊意蘊。倫理路徑的理論基礎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服務性,而“服務性”是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學界已有爭論,莫衷一是,有學者認為,服務性僅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服務功能,不能作為本質屬性,若如此,難免有削弱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嫌疑。有學者則從倫理視角深化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認識,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共管理的一種方式,服務性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內涵,是對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歷史考察得出的結論,這不是對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顛覆性變革,而是對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理論的完善和補充,這對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學科建設與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認為,把服務性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內涵,并無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的嫌疑。那種擔憂服務性消解政治性的觀點實質上是擔憂服務性弱化了政治性的“階級性”維度,認為思想政治教育要講政治,要體現階級辯護和保障的功能,要為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服務,而不是體現在服務本階級以外的層面。這里必須要肯定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又被稱為階級性,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體現,任何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的揭示,如果離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階級性特征,那么這種揭示必然走向誤區(qū)。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統治階級政治統治逐漸穩(wěn)固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已經不再囿于傳統的階級辯護和保障的功能。對一個已經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來說,它在社會運行和政治發(fā)展中需要更大程度地關照到本階級以外的社會成員,注重公共利益保障以及公共職能服務。因此,把服務性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內涵,與政治性、階級性是不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為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服務,也要為人民的利益服務,因為只有將本階級的利益與公共利益保持一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最大程度地獲得社會認同。既然服務性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成立的,那么倫理路徑的提出就不是無本之源了。再來探討倫理路徑關注的內容。倫理路徑主要的是關注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同利益的參與主體在接觸和碰撞中產生的各種各樣復雜的倫理關系。倫理關系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它是在一定經濟關系基礎上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形成的,利益是倫理關系的基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倫理關系也不例外,各個參與者本身就是代表不同的利益主體,倫理關系就是這些不同利益主體形成的可依據一定的道德觀念、道德原則和道德規(guī)范進行善惡評價和調節(jié)的一種特殊社會關系。錢煥琦老師曾依據倫理關系表現形式的復雜性把學校教育中的倫理關系分為三種表現形式即:以人際形式出現的倫理關系、以制度形式出現的倫理關系和以精神形態(tài)出現的倫理關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倫理關系從表現形式上也可以概括為上述三種關系,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l生,這三種倫理關系所要表達的具體內容又是不盡相同并有所區(qū)別的。
以人際形式出現的倫理關系為例,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倫理關系與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倫理關系都是關系眾多、關系重要,但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倫理關系又有其特殊性。例如“輔導員”,一個在思想政治教育體制內出現的特殊群體,社會對他們期待高、但是身份認同感又缺乏;是具體工作的執(zhí)行者卻又很難獲得積極的肯定,這些基于利益的矛盾和沖突是或顯或隱地存在的,他們和社會、領導、學生、家長、專業(yè)教師等的倫理關系是復雜重要的,應該如何評價,需要正視這些倫理關系不同主體合理的利益需求而作出合理評價。總而言之,從外在表現形式來看,倫理路徑所關注的上述三種倫理關系是以“關系”形式不分時間先后也沒空間劃割地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從內在意蘊來看,統攝所有的倫理關系又可以依據其潛隱的倫理精神以“非關系”的形式滲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基本要素中,諸如主體的道德品質、客體的價值取向、教育內容的價值分析、教育過程的倫理手段、教育活動的倫理評價、教育環(huán)境的倫理評價等等。從不同角度的界定有利于完整地把握倫理路徑所關注的內容。
- 上一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高校生思想教育
-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應用需要理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