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論文
時間:2022-08-24 03:10:00
導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有了新的調整。《意見》提出新的課程設置方案,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包含了原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兩門課的內容,還包括科學社會主義的有關內容。這種調整,把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作為一個整體,這樣可以在本科教學中使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體系的整個內涵,有利于讓學生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整體性、全面性、綜合性;能夠為學生全面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和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提高理論思維水平和綜合能力,更好地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有的放矢、學以致用,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目前,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材剛剛出版,各高校正在陸續組織開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因此,如何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如何結合當今社會發展的現實,增強“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這是我們必須研究的問題。這種研究對于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教學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而不是僵死的教條。馬克思主義在當今的發展也是緊密聯系社會主義社會實踐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的教學應該反映最新的思想成果和社會實踐,而最新的思想成果和社會實踐中也必然包含著當今學生的思想問題、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的教學只有站在時代前沿,針對社會實踐、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注重教學的當代性,才有它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一、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學中,必須突出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在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哲學部分時,必須突出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完善和發展都是在不斷的批判和反思中完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批判精神是指用一種辯證否定的態度來達到在實踐中不斷破舊立新、以新質代替舊質的勇氣和行為,這是一個不斷突破既定現實而不斷創新、不斷升華的過程。批判精神是浸透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里的顯著品質和精神精髓。
當代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顯著特征。馬克思在從事哲學研究之初,就對自己將要創立的哲學有一個明確的定位。他說:“哲學家的成長并不像雨后的春筍,他們是自己的時代、自己的人民的產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貴和看不見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學思想里”。(1)“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2)人類社會的實踐和時代是具體的、開放的和發展的。把握時代、反映時代,不僅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了開放性和時代性,還使它具有了國際性,即“哲學對于其他一定體系來說,不再是一定的體系,而正在變成世界的一般哲學,即變成當代世界的哲學。”(3)正因為如此,馬克思主義哲學從不把自己看是終極的真理、不變的教條,而是承認自己是行動的指南、科學的方法。只有這樣,馬克思主義哲學才能與各民族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才能以自己理論的一般性與各民族實踐和理論的民族性、特殊性相結合,在那里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創新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活的靈魂。“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4)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解放思想、事實求是、與時俱進。創新性要求必須緊密聯系當代社會實踐,解決當代社會實踐中的新矛盾、新問題。創新性就是用批判的、否定的眼光看待事物和現實,注重創造新的事物,這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伴隨著實踐和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前進提供了源泉和動力。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關鍵要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神實質和基本立場觀點進行深刻把握。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馬克思主義哲學會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就是因為馬克思是從人類社會的具體實踐出發,與時俱進,提出社會實踐中存在著的現實問題,并在探索、分析、認識、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建立了自己的思想體系。可以說,沒有問題意識,就沒有理論上的聚焦;沒有理論聚焦,就不可能形成對某些問題的深刻認識。強化問題意識,說到底就是要加強對現實問題的關注和研究。問題不是頭腦中隨意產生的,也不是少數人突發奇想煽動起來的,而是由現實生活實踐喚起的。正是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與矛盾的凸現,使相關問題的意識日益強化。真正的問題意識總是關于時展重要問題的意識,是源于社會生活實踐的意識。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教學不能僅僅就書本而書本、就理論而理論,而是要在教學中深刻揭示理論問題研究與社會實踐發展的內在聯系。使學生認識到,近年來,正是由于當代經濟全球化、社會現代化、全球生態危機、社會主義發展命運以及知識經濟等問題日益突出,使得人們對于馬克思的現代性理論、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等等成為理論研究的重點。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要引導學生透徹地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質是“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和創新,最重要的是必須處理好“源”和“流”的關系。所謂“源”,就是現實的社會實踐;所謂“流”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新與發展總是在已有的思想前提下進行的。這就要求學生認真學習基本理論,全面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神實質。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和創新最終不是產生于“流”,而是產生與“源”,即產生于現實的社會發展實踐。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理論之所以能夠出現一次次創新,主要原因不在于創新者對原有理論作了何種新的解釋,而在于面對新的時代、新的實踐進行了新的探索、新的思考,提出了新的思想和觀點。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正是這樣。因此,正確處理“源”和“流”的關系是理論創新的內在要求。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教學中,關注當今時代的重大現實問題,突出教學的當代性、時代性,才能使學生真正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最有生命力、影響力的東西,不是他得出的某些具體的結論,而是那種把時代性問題真正引入理論研究的實踐精神和探索精神。從而引導學生樹立問題意識,關注時代特點,善于把所學的理論和社會實際結合起來,增強理論指導實踐和在實踐中探索理論的自覺性,提高綜合能力。二、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學中,必須突出馬克思關注時代特征,立足社會現實,強調勞動者經濟利益的精神特質。
在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政治經濟學部分時,要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思維的方法,突出馬克思關注時代特征,立足社會現實,強調勞動者經濟利益的精神特質。
和以往的政治經濟學不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從誕生之日起,就具有了自己鮮明的階級特點,那就是服務于工人階級和勞動者,具體而言,就是為勞動者的經濟利益辯護,說明和論證工人階級和勞動者實現自己經濟利益的合理性。馬克思從來不諱言經濟利益。他說:“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他認為工人階級和勞動者有權為自己的經濟利益而奮斗。馬克思從社會現實入手,把哲學批判與政治經濟學批判結合起來。他認識到對市民社會的解剖應該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找。《資本論》的批判,從根本上超越了古典政治經濟學,達到了最深刻的高度,它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發展、繁榮并逐步衰亡的歷史過程和規律。揭示出,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憑借其資本,無償地占有了工人所創造的剩余價值,因此,工人階級為了捍衛和實現自己的經濟利益,只有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起能夠實現自己經濟利益的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制度。馬克思研究經濟學的根本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勞動者的經濟利益,馬克思認為,這一利益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建立共產主義的經濟制度才有可能實現。
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到,維護勞動者的經濟利益,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科性質所決定的,也是這一學科的鮮明特色。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現實的研究不是停留在社會表面現象,而是深入到社會經濟結構,批判矛頭直接指向社會深層結構,為徹底改變世界指明了方向。大量社會實踐表明,在社會主義社會,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勞動者的經濟利益不會自然而然地得到實現,仍然需要爭取才能得到,因此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把勞動者經濟利益作為核心問題、重大問題加以深入研究,是完全必要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建立為保護勞動者經濟利益提供了可能性,但社會主義本身還有一個發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影響甚至損害勞動者經濟利益的多種因素,因此,要把實現勞動者經濟利益的可能性變為現實性,還需要創造一定的社會條件,還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所以,關注社會現實,研究當今社會存在的重大問題,并在教學中突出這一點,能夠增強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一個學科,它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取決于它對社會所做出的貢獻,取決于它能否解決社會問題和發揮作用。如果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能夠解決社會中最重大的現實問題,能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它的學術地位就高,作用就越大,影響也就越深遠,也就有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因此,在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進行闡述時,既要堅持集中闡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同時又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現象和新變化進行研究,力求提出新觀點和新理論,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的教學更加貼近現實,更加具有鮮明的時代感。
三、在科學社會主義教學中,必須突出社會主義的本質,體現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性。
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之一,它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共同構成馬克思主義基本框架。以前本科生政治理論課中沒有這部分內容。這部分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處于結論和落腳點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這部分內容,對于使學生全面、準確地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不可缺少的,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包含極為豐富的內容,但馬克思主義闡明這么多道理究竟是要做什么呢?一句話,就是要搞社會主義,要追求共產主義。這就是畫龍點睛,點明了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宗旨。
在教學中,要通過科學社會主義基本理論的講述,使學生深入了解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過程,把握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認識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國家率先取得革命勝利的歷史合理性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艱巨性;進而進一步深刻理解共產主義社會實現的歷史必然性和長期性,樹立和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與此同時,在科學社會主義部分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緊密結合當代社會主義實踐,使學生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從當代社會的現實發展中去把握:社會主義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的;社會主義是在自我發展和完善中不斷走向輝煌。
“歷史不過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5)人們在創造歷史的活動中不斷地把自己的目的、內在需要對象化,表現人類活動的目的性和創造本質。利益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主題,也是人類活動的動因和價值目標。我國目前正處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也是經濟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重要階段,在這個發展的重要階段,一定要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系。一方面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加快經濟發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必須加快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展不夠全面的問題,如生態環境、醫療、教育、衛生、社會公平等方面的問題。因此,我們黨提出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發展為了人民,以人民利益作為發展的最終目的。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共產黨人在推進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歷史活動中必須確立并堅持的價值目標。只有那些體現人民群眾的利益,以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價值目標的歷史活動,才能真正把千百萬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積極性、能動性發動起來,并把他們吸引到推進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歷史活動中來。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調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集中體現了我們黨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進一步揭示了我們黨在發展市場經濟、推進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所必須堅持的價值原則。
追求人的徹底解放,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展望未來共產主義時,曾提出這樣一種思想:共產主義社會“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未來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6)馬克思強調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具有內在一致性。馬克思認為,作為歷史活動主體的人的發展,是衡量社會發展的基本尺度。但是馬克思主要為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指出了基本方向和主要原則,并沒有具體論述發展的措施及方法。我們黨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提出科學發展觀,強調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充分依靠人民群眾作為推動發展的主體和基本力量,同時又把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作為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歷史主體地位的思想,體現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是對馬克思關于人和社會發展思想的重大發展,也是我們黨發展觀的本質性的躍進。
發展的實踐豐富著發展的理論,發展的理論指導著發展的實踐。我國已進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時期、新階段,面臨著新的實踐、新的矛盾,我們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馬克思主要最重要的理論品質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我們學習馬克思基本原理,就是要立足于中國改革開放的實際,立足于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高度來認識當今世界的變化及其趨勢,堅定信念,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而奮斗。
注釋:
(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0、121頁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5頁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12頁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18頁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4頁
- 上一篇:馬克思價值理論基礎論文
- 下一篇:馬克思主義在中我國的傳播與儒家思想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