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音樂課堂的動情點
時間:2022-04-25 08:34:00
導語:尋覓音樂課堂的動情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在音樂欣賞課堂中,教師應該是火箭助推器,點燃學生的音樂欣賞激情,讓他們在廣袤的音樂空間自由翱翔,領略音樂的無限魅力。恰當利用情感資源,讓學生成為審美活動的主體,真正走進音樂,融入音樂,全身心投入到音樂的美妙境界之中,理解音樂,獲得最直接最真實的音樂體驗和感悟。
關鍵詞:欣賞音樂情感誘導觸發體驗共鳴
音樂欣賞教學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覺能力和音樂記憶力,又能夠豐富學生對音樂的聯想力和創造力,增強學生對情感的體驗能力及音樂直覺能力,從而培養學生音樂興趣、開闊音樂視野、豐富情感世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啟迪智慧。
音樂是人類情感撞擊、抒發、交流和審美的產物,它和其他藝術相比能更直接進入到人的情感世界。一段美妙的音樂,從本質意義上來說,是沒有任何明確的語義和形狀的,只是給予聆聽者聽覺上的愉悅和滿足。每個人在他原有聽覺經驗、生活經驗及情感經驗的基礎上,會對此產生不同的理解、體驗和感觸,這就是音樂欣賞的抽象性、多解性、模糊性的特點。因此,音樂欣賞課的關鍵就是"由情而動,由感而發":不是直接的說教、介紹、傳遞和灌輸,而是潛移默化式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發自內心深處的動情意會。它應該讓學生掌握一種在其它課程中所學不到的感受事物的方式,同時也是一種抒發表現自己內心情感的方式,這就是聆聽音樂,進入音樂。
當然,教師如果像火車頭牽引著車廂有序地在鐵軌上運行那樣,簡單的、一味的要求學生在靜態中進行音樂作品的欣賞,就不可能產生真實、充分的情感互動和交流,這無異于捆綁了學生的手足,束縛了學生的頭腦,違背了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怎樣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將各個器官都充分調動起來,自主“參與”到音樂欣賞活動中去,真正投入到音樂的美好境界中呢?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引導。
一、組織教學要促情
一般課堂教學的組織教學流程比較相似,就是讓學生“靜”下來,進入到學習內容中去。而我認為藝術課的組織教學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促情”,讓學生的情感世界“動”起來,投入到美妙的藝術意境中去。很多優秀的音樂教師全身都充滿了濃郁的藝術細胞,舉手投足之間無不洋溢著濃郁的音樂的激情,營造出了強烈的藝術氛圍,像磁鐵一般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門的心。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藝術修養特點和學生的年齡興趣特點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有組織地把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感誘發出來,促進孩子們主動接觸音樂的熱情。
二、導入新課要激情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背晒Φ膶胄抡n首先要有充分的準備,除了對教材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形式的準備,還要對學生年齡階段特點、興趣愛好、音樂素養、學習基礎、思維創造能力進行細致地調查和分析,以尋找到恰當有效的導入方法。
音樂欣賞的導入方法法很多,大致可以分為這幾種類型:
1、語言類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需要創設一種濃郁的藝術氛圍,這種氛圍首先來自于教師的語言。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有選擇地介紹一些音樂作品的相關資料,比如樂曲的創作過程、創作背景、影響成就,或者是曲作者的個人簡歷、軼聞趣事、歷史文化地位、民族風格等等。教師要以豐富飽滿的情緒,富有感染力的言語,充分調動學生的欣賞欲望,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他們以積極主動的心態投入到欣賞過程中去。
2、情境類
欣賞課的導入,恰當的情景設計可以營造與樂曲相適應的氣氛,使學生做好聽賞樂曲的心理準備,讓學生在感情接觸材料的同時,獲得教學材料的誘因化刺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用豐富、形象、直觀的的動畫、聲音、音樂等有機組合,或者把音樂教室直接設計成某一場景,為學生營造一個相關的音樂欣賞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與教學內容融為一體,有利于學生真切地感知、理解音樂,展開想象、開拓思維。
3、律動類
有些音樂作品有較強的舞蹈性,教師可以給學生創造一種參與音樂律動的環境,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音樂情趣下,通過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縮短與音樂作品的距離,引發興趣、體驗情感、產生共鳴。
4、視唱類
音樂作品的主題是整個作品的核心,熟悉了作品的主題旋律,就能在聽音樂時注意到它的出現、反復、變化和發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唱、視唱曲譜等形式讓學生唱一唱主題旋律,有利于學生把握音樂主題形象,更好的獲得音響體驗。
三、師生同賞要入情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聽覺的藝術,音樂作品的創作、演奏、演唱,最終目的是為了讓聽者通過聽覺器官感受音樂美,因此,聆聽音樂作品是欣賞教學的關鍵。一方面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欣賞習慣,也就是學會細心傾聽音樂的旋律、節奏、節拍、音區、音色、調式、調性、和聲、復調、曲式和織體等表現手段,認真捕捉作品具體的藝術形象風格,感知作品所表達的音樂內涵,體驗蘊涵其中的豐富情感。另一方面教師自己也要和學生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共同欣賞的過程中去,用自己無聲的身體語言引導學生沉浸在美妙的藝術境界當中。一些教師在學生聆聽音樂作品的時候,往往無所事事,或者埋頭做自己的課堂準備工作,成了一名和欣賞現場格格不入的局外人,這對欣賞情境的破壞是顯而易見的。和學生一起忘情地欣賞,一起接受那震撼心靈的感動,情到深處不能已的教師就像是一面鏡子,展現里面的,是感動自己也感動著幾十雙純真眼睛的濃情烈焰。
四、抒發感受要多情
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時,必然要經歷一個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認知初步加工到深度加工的過程。聆聽完樂曲之后,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啟發誘導學生把欣賞過程在閃現的音樂情感火花用適當的方式表現出來,相互溝通交流,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1、說說
當樂曲結束學生自由談論聆聽后的感受,表述會比較真實、生動,也比較直觀。音樂是最能使人產生聯想和想象的藝術,它的可塑性和不確定性特點,給人們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教師要鼓勵學生把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抒發出來,即使是支零破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這不僅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活躍了課堂氣氛,更有利于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使教師對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之間的動態距離能夠及時掌握。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在與學生交流的同時收集學生在表述中的素材,然后在小結時把這些素材進行綜合組織和完善,在滿足學生自我成就感的同時,也豐富了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收獲,加深了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能在理性認識的指導下,步步深入,不斷提高欣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2、唱唱
音樂作品中一些精彩的樂段或樂句在欣賞之后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妨引導學生通過哼哼唱唱奏奏進一步強化原有的音樂形象,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感悟。
3、畫畫
當樂曲結束后讓學生分別用圖案來表現聽到的音樂段落。用色塊表示樂曲所表達的基本情緒及內容。比如,情緒活潑的樂段可以用鮮艷的色塊、跳躍的線條表示,柔美舒展動聽的旋律可以用素雅的色塊、平穩的線條表示。這是用美術的色彩和線條來抒發對音樂作品的感受。許多教學實踐表明,音樂和美術的有機交融,在提高學生的欣賞層次,培養學生欣賞的興趣,發揮他們的創造能力等方面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寫寫
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寫”,主要是讓學生把在聆聽作品時的感受、認識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同一首作品,在聆聽的過程中,每個人對其作品的理解、感受是不同的,讓所有的學生都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寫”是最有效的方法。依據音樂欣賞的心理分析理論,“音樂欣賞的理性認識并不是表現在欣賞者對樂曲做出的某種抽象之結論上,而是表現在把這些理性認識融注于對樂曲的音響感知、情感體驗和聯想的想象之中,使得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認識的指導下,達到更深、更高級的階段”。聆聽后讓學生第一時間把自己直接的體驗和感受用文字表達出來,更廣泛地發揮了全體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和寫作能力。
五、評價精簡別嬌情
許多音樂欣賞課堂上,執教者惟恐學生知道了解的不多、不深、不廣,聆聽前有大量的介紹,聆聽后又拼命分析,把自己課前精心準備的作品分析都倒進了學生的耳朵,甚至在學生欣賞的過程中,也忍不住頭頭是道地提醒、點撥。這樣,學生對作品的“理解”非常的到位深刻,抒發自己“感受”也絲絲入扣、一語中的,但是,作品本身并沒有真正進入到學生的情感世界,也不大可能產生真正的共鳴,他對作品的感受是非感性的,牽強的。我認為,教師在欣賞課堂上要善于運用自己的語言,用簡練的畫龍點睛式的話語或介紹、或點撥、或鼓勵、或拓展,讓學生盡量的沉浸在音響的世界中浮想聯翩,或者在聽完之后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力求讓學生直接用自己的心靈去解讀音樂,即使他們對作品的感悟是膚淺的,也是最真實的二度創作。教師的少說換來的是學生的真情和實感,教師的沉默換來的是學生與藝術面對面的碰撞和交流。
總之,“情”是貫穿音樂欣賞課堂各環節的主線,利用創設情境,體態律動,與多種藝術相關聯結合等手段,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創作欲和獲得成功感,豐富了學生的想象與聯想能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音樂記憶的敏捷性與準確性,提高了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學生在課堂中參與意識的增強,相互之間也會產生互促互進的作用,活躍了課堂氣氛,更陶冶培養了學生的高尚情操,促進了學生個性的自由和諧地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小學音樂教育》
2、《音樂美育》上海教育出版社、徐希茅著
3、《藝術教育論》上海教育出版社、郭聲鍵著
- 上一篇:少兒舞蹈中的非智力原因培育
- 下一篇:讓流行音樂帶入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