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超市探究論文

時間:2022-11-17 04:07:00

導語:連鎖超市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連鎖超市探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中國連鎖超市、高效消費者響應、第三方物流

論文摘要:面對外資連鎖巨霸瘋狂侵占中國零售商業市場,文章從外資連鎖企業市場策略以及國內連鎖超市存在問題入手,結合實際談了一些應對措施和策略。

隨著傳統經濟、服務經濟向新經濟演進以及供方經濟向需方經濟演進過程中,中國的零售業出現了一個明顯反差——一方面國內零售企業競爭激烈,或微利或保本或虧損經營;另一方面跨國連鎖巨頭以令人感嘆和震驚的速度在華布店點,搶占中國市場。具有關資料顯示,“洋超市”在我國東部沿海的市場占有率達50%,這些洋超市以及其豐富的商品和高雅便捷的購物氛圍深深打動中國消費者的心,超市里整日人頭攢動,生意興隆。不經意間,我國4萬億元的商業市場正遭受這些外資連鎖巨霸瘋狂分割,面對國際零售巨頭大兵壓境,我們不禁要問:“中國連鎖超市你準備好了嗎?”本文在問題入手,結合實際談一些建議和應對策略,以期引起業內人士的足夠重視,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沃爾瑪”、“家樂福”……。

一、外資連鎖企業入占中國市場的策略

1、外資零售企業在經營業態上定位準確。據專家分析,外資零售企業在中國的經營戰略目標,主要著眼于中國的未來發展。從長期考慮出發制定企業戰略,在店鋪位置(place)和業態選擇定位上十分準確。他們全都避開了中國已超規模容量的大型百貨店,清一色地選擇了現代零售業的主力業態——超級市場,直接開設大型綜合超市和倉儲式超市。它們在進入初期不以盈利為目的而以預定市場占有率和市場主導權、壟斷權為最直接目標,不惜以3-5年甚至10年的虧損為代價。

2、外資零售企業注重市場調研。據了解,為保證市場進入的成功,幾乎所有進入中國的歐美大型連鎖集團,如法國家樂福、德國麥德龍、美國沃爾瑪、荷蘭的萬客隆等,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都對中國市場進行長達數年的深入細致準確的調查,投入了成百萬、上千萬的市場調查費用。

3、外資零售企業借助先進的管理技術,充分發揮價格競爭優勢。為此,零售商們除了采取大規模采購(通過設立跨國采購中心)以壓低進貨成本外,在物流、供應鏈、店鋪管理、商品銷售服務及其他相關隱性服務等方面,大量運用信息技術,以進一步降低成本,從而贏得顧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如深圳的沃爾瑪購物廣場和山姆會員店經營理念:“天天平價,始終如一”。利用服務的差異化和供應鏈競爭優勢,沃爾瑪以其優異的配送體系和持續庫存補充以及全天候通訊定位系統而穩坐全球零售第一把交椅。

4、外資零售企業管理上有著良好的剛性和柔性,鮮明的企業文化,優厚的待遇與大量培訓、晉升機會使加盟員工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和價值認同感。馬斯洛曾說過人的需要是有層次性的,而這些需要中尤以精神需要——自我價值得到實現為最重,因而員工在竭力打造自己明天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滾滾的獻財源。

二、目前中國連鎖超市存在問題

1、發展勢頭緩慢,成本費用控制不力,總體經濟效益呈下降趨勢。如2002年超級市場成本費用總額比2001增長10%,而成本費用利潤率卻下降了0.08個百分點。

2、資金缺口大,經營場地有限,銷售規模不大,資產負債率過高。我們知道建立在資金不足基礎上的市場擴張就如走鋼絲,一旦某個環節脫節,整個供應鏈將會出現連鎖反應,最終引起企業的破產解體。曾經福建省最大的連鎖超市華榕存產就是一個生動的案例。

3、商業物流信息化與管理水平偏低。

鑒于我國物流信息系統建設起步較晚,超市與企業之間不能及時交換數據,致使發貨方和訂貨方無法掌握訂貨狀況及貨物在庫、在途狀況,從而導致賣得好的商品經常缺貨,而不暢銷的商品卻庫存積壓。另外我國實施物流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如道路交通情況緊張,包裝、集裝箱條形碼設施相對程度低,貨架、車輛、托盤等運載設備老化現象嚴重,導致了我國連鎖超市各有各的供應商和物流渠道,造成物流活動分散,物流運營成本較高,無法發揮價格競爭優勢。

三、中國連鎖超市的應對策略

1、對環境需求有準確的把握,確定優化的供應鏈。英國著名的物流專家克里期托費評論“未來的市場競爭不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如寶潔公司憑借不同的VMI(供應商管理庫存)和持續補給的計劃領先。只有這樣才會產生對企業和顧客有利的差異化服務,贏得消費者的情感和心理份額。

2、加強與供應商的團結協作。需求型經濟下,人們的需求呈現多樣化,企業間的競爭日益加劇,因此產銷之間迫切需要借助現代化的信息和網絡手段,協調彼此的生產、經營和物流管理活動,進而建立在最短時間內響應客戶需求變化這種相互信賴、相互促進的協作關系。這種ECR即“高效消費者響應”供應鏈管理模式在雀巢與家樂福產銷之間得到了很好的運用。我國目前許多超市還很欠缺這種模式推廣的技術平臺。

3、加強成本管理,重視采購環節,建立第三方物流。經濟學家咸平認為國外零售商憑借強大的全球采購體系和先進的物流管理網,借助規模優勢,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從而能夠在華實行低價傾銷,贏得中國消費者對“洋超市”的青睞。據法國埃爾夫石油公司采購專家研究表明,節約1%采購資金,相當于增加5%的銷售額所能夠帶來的經濟效益。所以采購與供應鏈管理水平有關,它可以成為企業利潤的“搖籃”,也可以成為企業利潤的“墳墓”。中國連鎖超市在采購模式和戰略上應有大的突破。應由傳統的為庫存而采購轉變為訂單而采購,力爭零缺陷供應商,從而優化采購流程,降低采購交易成本。盡可能地打破企業“大而全”、“小而全”的商業運作模式,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建立自身的采購體系,借助第三方物流,以快速應對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4、提高商品質量,注重顧客隱性需求,打造中國超市的品牌。縱觀中國許多中小城市的超市,它們在商品質量上還不能完全讓消費者放心,企業文化模糊、管理模式落后、經營缺乏特色,沒有一良好的購物人文環境,顧客的隱性需求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面對外資連鎖企業的咄咄逼人之勢,中國連鎖超市沒有任何退路,唯有奮起與之抗衡。當然作為政府應該有所為,首先應該建立健全統一的市場法規,為公平競爭創造環境,避免不規范競爭和服務業傾銷;其次轉變政府管理職能,做好物流基礎建設、產業服務、規范工作;最后在資金缺口上給予一定的扶持。畢竟,“中國的市場是中國人的市場”,中國人最了解國人,我們相信中國的“沃爾瑪”將不再是神話。

參考文獻:

1、羅永泰·不同經濟類型的營銷模式與隱性營銷的形成。財經問題研究。2003(11)

2、張其中·跟上連鎖超市發展的腳步。中國物流與采購。2003(20)

3、郝浩·反向戰略,更優化的供應鏈定位。中國物流與采購。2003(13)

4、攀登·外資連鎖大鱷吞噬中國?中國對外貿易。2003(9)

5、鐘禾·當前外商巨頭以“戰略必須”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經濟要參。2003

6、丁俊發·中國企業采購的革命性變革。經濟要參。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