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興趣是語文教學的翅膀
時間:2022-04-13 03:45:00
導語:深究興趣是語文教學的翅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它是學生積極學習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職校語文教學卻面臨著這樣一個現實:學生的素質普遍下降,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學越來越難以開展。作為職校的語文教師,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呢?
一、實施賞識和情感教育,誘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的引導。”首先,教師對學生要充滿賞識,這種真摯的賞識,一旦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就會產生極大的感召力和推動力,誘發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對于那些討厭語文學科、存在著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學生,應實施“傾斜政策”,激發他們迎頭趕上的信心。再次,教師要充分運用表揚的方法,激發他們產生樂于學習語文的心理,從而重視語文學習。
二、講究課堂教學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設計導語,誘發興趣
特級語文教師于漪說過:“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礎。例如,在《咬文嚼字》這一課中,運用謎語導入的方法,首先讓學生們在上課之前猜一個謎語:“小老鼠看書———打一課文題目。”然后再向他們提出要求,希望他們也能做一只肚子里有墨水的、有品位的、會咬文嚼字的小老鼠。這樣,學生在會心一笑中自然而然就了解到咬文嚼字在閱讀和寫作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聽起課來也加倍認真了。
2.挖掘教材之美,引發學習興趣
語文是美的,文學是美的。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之美,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在美的熏陶中,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愛上語文的。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以白居易的《琵琶行》為例,學習這首詩歌能讓學生感受到白居易詩歌“順口、順耳、順眼”的語言美,能感受到白居易詩歌婉轉流暢、沉重悲傷的音樂美,能通過詩中形象的比喻、巧妙的陪襯產生聯想美。
3.運用朗讀教學,點燃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至關重要,有感情的朗讀,往往能使一首優美的詩歌、一篇抒情的散文、一個動人的故事更富有魅力,使一篇雄辯的議論文更具有說服力。聲情并茂的朗讀,富有感染力,往往能觸動學生心靈深處的某一點,將他們引入一種美妙的情境,從而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1.創設動手操作的情境,讓學生動起來
科學研究領域有句名言:“聽來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住,動手的更能學得好。”因此,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地創設各種動手操作的情景,讓學生的手、眼、腦、口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知識的內化過程,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職業中學大多從一年級開始,就陸續開設電腦操作、圖片處理、計算機網絡、網頁制作等課程,并通過競賽和考級等手段,強化應用,使學生學有所長。
2.創設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
俗話說:“疑是思之端。”思維活動由問題產生開始,問題是點燃學生創造思維的火花。因此在課前,教師應根據內容結構和人的思維規律提出有啟發性的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使課堂教學成為“生疑———質疑———釋疑———激疑”的環環相扣的過程。學生思維的火花一旦被點燃,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
3.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樂此不彼
國內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適當開展一些合理的學習競賽活動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動機是對所學材料的是興趣,是獎勵、競爭之類的外在刺激。因此,在教學中,可適當引入競爭機制,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以激發學習興趣。例如,結合教材內容,充分利用課前兩分鐘,引導學生搞一些小競賽,如朗讀、演講、猜謎語等。
四、重視課外活動,開闊學生視野
語文課外活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組織和吸引學生參加各種課外活動,既可以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又可以培養和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才能和特長,為進一步學習和選擇職業創造有利條件。語文課外活動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文學社、記者團、語文課外興趣小組;書法、作文、朗誦、演講、語文知識競賽;辯論會、讀書報告會、故事會、影劇評論會,各種專題講座等。
總之,只要能正視學生的實際,從職業教育的特點出發,積極探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做到課內外的相結合,就能不斷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的目標和任務。
- 上一篇:財務風險的影響與管理詮釋
- 下一篇:中國與西方投融資環境的比較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