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淤地壩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30 06:29:00

導語:黃土高原淤地壩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黃土高原淤地壩管理論文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水土流失總面積45.4萬km2,多年平均輸入黃河泥沙約16億t。嚴重的水土流失威脅著黃河下游防洪安全,造成生態環境惡化,制約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后,黃土高原地區作為我國水土保持的重點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治理,水土保持初步治理面積累計達到16.6萬km2,其中建成治溝骨干工程984座,淤地壩10萬余座,修建各類溝道防護和小型水利水保蓄水工程400余萬處(座),興修梯田1000萬hm2,營造水保林800萬hm2,人工種草233萬hm2,治沙30萬hm2。現有的治理措施平均每年增產糧食40多億kg,解決了1000多萬人口的溫飽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荒漠化的發展。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水利水保措施年均減少入黃泥沙3億t,其中,淤地壩等工程措施的減沙量占總減沙量的80%左右。

長期的水土保持實踐經驗表明,淤地壩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關鍵措施,大規模開展淤地壩建設,充分發揮攔沙、保水和淤地等綜合功能,對促進當地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改善生態環境,有效減少入黃泥沙,確保黃河安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配合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大力推進西部地區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黃土高原在未來的20年內將建設16.3萬座淤地壩,是一項非常浩大的工程。因此,如何科學合理地規劃、設計和建設淤地壩,保證其安全運行和工程效益的發揮,避免和解決過去淤地壩建設中存在的諸如部分壩系工程布局不合理、部分淤地壩設計標準偏低和設施不配套、重建輕管和綜合效益偏低等問題,針對社會各界關心的淤地壩建設與流域水資源綜合利用關系等問題,我們通過調查提出了在黃土高原建設生態型、節水型和可持續發展型淤地壩的技術思想。

一、生態型、節水型和可持續發展型淤地壩的內涵

1.生態型——生態良好

淤地壩建設不僅著眼于攔沙造地形成穩產高產田,而且要與黃土高原生態建設密切結合,促進坡地退耕還林還草。根據當地氣候、地形、土壤和水資源等條件,因地制宜地進行林草建設。充分發揮生態自我修復能力,生態形態達到同類氣候地形土壤條件下的良好水平。在壩地的利用方面,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盡可能多使用天然肥料和生物治蟲,化肥、農藥的土壤殘留和隨水排除的部分應達到國家標準。對生態系統恢復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利變化,如一些地方出現野兔大量繁殖造成樹苗大量損壞問題,應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采取適當的人工干預措施。在淤地壩建設過程中嚴格遵守水土保持等相關的規范標準。

2.節水型——節約和高效利用水資源

針對黃土高原的實際情況和全流域水土資源合理高效利用的需求,淤地壩建設必須考慮完備的排水設施,做到攔沙排水,除有解決農村飲水任務的淤地壩外,每年汛后必須排盡積水,減少無效蒸發。新淤成的壩地,必須形成有效的排水系統,防止鹽堿化和沼澤化。在壩地上進行農牧業生產,盡可能采用旱作方式,若進行灌溉應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措施。以壩系控制的流域為單元計算,當地水資源利用系數應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

3.可持續發展型——管理良好、滾動發展、農民增收

編制經過科學論證、完善和布局合理的淤地壩建設規劃,促進退耕還林還草規劃和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的有效實施。淤地壩設計科學合理、成本有效控制、施工質量好、速度快。淤地壩的壩地使用效益較高,為一般坡地的6~10倍。建立合理的資金籌集和投入機制,國家、地方、農戶的投入比例適當。用戶參與管理機制明確,淤地壩(包括配套設施)和壩地產權、使用權明晰,管理體制健全。從淤地壩的收益中有部分用于管護。完全由國家投入的骨干壩形成的壩地,其收益的一部分應用于維修和滾動建設新的淤地壩。淤地壩的完好率大于95%,壩地利用率大于95%。農戶通過高效使用壩地,調整與優化種植結構和養殖結構,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收入逐年增長。解決建設區內農村飲水問題。

二、淤地壩建設的指導思想和規劃原則

1.指導思想

以生態型流域建設為目標,實現生態良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為建設小康社會奠定經濟和環境基礎;以有效控制入黃泥沙為國家需求,確保黃河安瀾;以流域為單元,行政區域和流域分區相結合;以綜合整治為中心,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多種措施并舉;以水沙平衡理論為基礎,建立相對穩定的壩系;以科技為支撐,科學規劃和建設淤地壩,正確評價淤地壩的綜合效益;在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的基礎上,開展大示范區成片治理。

2.規劃原則

建議淤地壩規劃遵循“系統、高效、兼顧、并重、參與和可持續”的原則。

(1)系統原則

以流域為系統,以多沙粗沙區為重點,按照水土流失規律,科學地進行流域淤地壩壩系規劃,以骨干壩和大型淤地壩為骨架,中小型淤地壩相結合。從全流域水土資源合理高效利用的高度出發,充分體現全局觀點,實行泥沙盡量攔截,水資源利用兼顧當地和下游地區利益以及不浪費的規劃原則。

(2)高效原則

在進行淤地壩布局時,堅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優先將淤地壩安排在綜合效益顯著和迫切需要脫貧的地區。

在淤地壩的利用上,實行每年汛后排盡積水,壩地隨淤隨用的原則。若種糧食作物,汛期可能被淹沒造成損失的地方,可種青飼料發展牛羊圈養,促進退耕還林還草。

(3)兼顧原則

淤地壩建設對生態修復、退耕還林還草等生態建設工程具有積極的促進和保障作用。抓住國家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政策的有利時機,協調好相互之間的關系,實現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

(4)并重原則

新建淤地壩與病險淤地壩加固并重,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并重,建設與管理并重,示范與推廣并重。

在病險壩多的地區,應優先安排修復;在已有淤出壩地因排水不暢形成沼澤化、鹽堿化的地區,應優先安排壩地排水設施,恢復其土地的使用功能。

(5)參與原則

淤地壩建設是一項以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主、兼顧發展生產的社會公益事業,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資、群眾投勞的投入機制;淤地壩運行管理,建立淤地壩用戶參與式管理模式。使用淤地壩的農戶應在當地政府和水利水保部門的積極指導下,承擔起淤地壩設施的經常維護任務,特別是防汛任務。

(6)可持續原則

建立相對穩定的淤地壩體系,將攔泥、滯洪、造地、增產及綜合利用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水沙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鼓勵農戶利用壩地增加收益的一部分,在國家、省、地、縣資金的支持下,滾動建設淤地壩,實現淤地壩的可持續發展。

三、充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提高淤地壩體系建設和管理水平

淤地壩建設作為西部大開發生態環境建設和黃河流域綜合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面廣和影響因素復雜,是一項長期、艱巨、技術復合型的系統工程。新時期的淤地壩建設應樹立全新的水保生態建設理念,突出科技支撐的作用,以科技進步推動淤地壩體系科學和高效建設。針對淤地壩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加強基礎和應用研究。

1.壩系相對穩定理論

壩系相對穩定是從實踐提煉出來的,作為規劃指標之一,需要在相對穩定標準和定量方法、相對穩定形成條件、達到相對穩定的年限、不同類型區壩系相對穩定臨界值的確定、壩系相對穩定的適用范圍等方面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試驗示范研究和科學論證,以便在確定建壩密度、優化規劃和建壩順序等方面提供理論依據。

2.壩系防洪、攔沙、減蝕機理及計算方法

研究淤地壩攔沙減蝕機理、滯洪機制及防洪標準,單壩的攔沙作用,壩系的相互作用及其攔沙效果,暴雨洪水潰壩研究及潰壩泥沙損失分析,壩系防洪攔沙的計算方法。

3.生態型和節水型淤地壩的結構設計

以水沙資源可持續利用和防洪并重為原則,研究淤地壩的結構形式、防滲形式、排水措施及防洪設施。特別要強調施工中在壩的底部設排水管或其他排水設施;研究溢洪道的合理形式和建設時期,研究各種過水土壩的新技術。研究水資源高效利用、節約保護、優化配置,對泥沙盡量攔蓄淤地造田,隨淤隨用,建設生態型和節水型淤地壩。

4.筑壩新技術的研究與推廣

研究和推廣快速施工技術、筑壩建筑新材料應用技術、土壩加高技術、壩坡物理、化學及生物固化技術、病險淤地壩修復和加固技術等。

5.壩地高效利用研究

研究提高壩地利用率,包括壩地鹽堿化防治,壩地防洪和排水設施革新,壩地高效節水農業建設與坡耕地的置換量化指標等。

6.淤地壩建設監測與效益評價技術研究

研究壩系綜合效益的評價技術和方法,在常規監測技術的基礎上,采用“3S”等新技術進行監測評價,實現監測和效益的量化評價以及基于GIS技術的規劃、設計和管理。

7.用戶參與式淤地壩建設和管理機制的研究

研究用戶參與式淤地壩建設和管理機制、管護體制和管理政策,建立合理的中央、地方和群眾投入協作機制,建立責權利相統一的運行管理機制,確保淤地壩壩系長期發揮效益。

8.淤地壩大示范區建設的研究

大示范區建設是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中的一個新生事物,目前尚處于探索階段,是新時期全面提升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水平的客觀要求,而淤地壩壩系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迫切需要研究淤地壩大示范區的布局和建設,抓住當前有利時機,以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