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院校市場營銷培育探析

時間:2022-11-13 02:48:13

導語:財經院校市場營銷培育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經院校市場營銷培育探析

1市場營銷人才供應競爭狀況

1.1營銷類人才供應情況

(1)中專類院校此類院校大量提供訂單式的營銷類人才,一般跟特定的企業簽有合同,提供的人才層次也比較低,一般是一些業務操作性的人才。與普通本科院校競爭,并不具有什么優勢,最大的劣勢在于學生的課程體系并不完善,過于強調實踐和針對性。(2)高職院校此類院校將培養的目標鎖定在實踐性、技術性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上,很強調實踐能力,在基礎專業課程方面有一定的培養。高職類院校的營銷類人才又可以分為專科和應用本科。專科類接近于中專的訂單培養模式,特別強調實踐和操作能力,采取面向某個特定職業的專業設置;應用本科則比較注重全面知識的學習,既注重實操能力訓練,又比較重視他們的發展后勁培養,并有一部分是為攻讀研究生和管理方向培養的。(3)地方本科院校包括了非財經類和財經類高校。非財經類高校培養的營銷人才規模較小,但是往往與特定行業有較為特殊的聯系,比如電力類高校的營銷人才,就業上比較看重行業內就業,他們的培養方案也比較注重綜合培養,課程設置不如財經類院校那么精深和全面。財經類高校的營銷人才培養規模大,課程體系完整,專業方面的學習比較厚實,注重厚基礎寬口徑,既為就業培養,也為深造培養。此類高校的營銷人才培養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基礎知識比較扎實,基礎學科學習比較全面,實踐和操作方面的培養并不很有優勢。(4)重點高校此類高校營銷人才的培養規模不大,但是其目標是為深造或所謂精英層培養人才,學生就業主要憑其學校影響力完成,學生的發展潛力比較大,可以成為企業的中層領導、讀研、出國甚至跨專業參與企業管理等。

1.2目前的競爭狀況

(1)低層次競爭激烈,高層次人才匱乏目前的高校,越來越看重營銷人才與就業的聯系,非常注重實踐、實習、操作等方面能力的培養,有向高職甚至中專看齊之勢,這必然導致營銷人才供應集中于操作層次,而較高層次諸如組織管理及策劃等方面的人才培養嚴重不足。低層次的人才培養難以構建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無法做到與高職、中專的差異化,同時學生卻提高了就業待遇的要求,就降低了競爭力。低層次的營銷人才應聘門檻低,既要與高職、中專的營銷人才競爭,還要與跳槽的和非營銷專業的人員競爭,非常被動。相反,高層次的營銷人才培養沒有多少高校專注,導致大量的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才,缺口巨大。(2)地方高校定位雷同現象嚴重不同的高校在營銷人才的培養上雖然課程體系有所不同,但是無論課程設置還是實踐方面都大同小異,都在培養營銷類的通才,這些人企業拿來不能馬上用,不符合要求。相反,高職類院校這方面做得比較好,比如訂單式培養、從實踐到課程再回到實踐、實踐基地建設等,特色突出,定位準確,這從近年來高職類學生就業比例上就能看出來。

2企業需要怎樣的市場營銷人才

當前,市場營銷類人才需求總體上供不應求,但是結構性矛盾突出,地方財經院校營銷人才的就業已成為突出的問題。既然總體上供不應求,那這些巨大的需求來自于哪里?

2.1企業需要的營銷人才類型

從企業的營銷崗位群上看,營銷人才需求分為:營銷理論人才、營銷管理人才、市場操作人才、營銷服務人才幾種。理論類的人才通常大型企業需要,他們對企業的營銷活動相關問題進行研究,上升為決策思想及理論,指導企業的戰略戰術;營銷管理類人才在營銷總經理、部門經理、銷售經理等職位上能夠發揮重要的獨當一面的作用;市場操作人才主要用于渠道維護、產品推銷、顧客聯系、市場拓展等方面,也可以稱為業務人員;營銷服務人才進行一些諸如數據采集、市場研究、銷售內勤、客戶服務等工作。從目前的學生就業情況看,地方財經院校的營銷人才在業務人員方面針鋒相對地與高職等院校和跳槽人員競爭,以己之短與人相搏,自然不能占得上風。

2.2企業需要的營銷人才素質

企業需要的營銷人才的素質可以用“知識+能力+意識+思想”來表示。目前來看,我們對于知識的培養慎之又慎,經常調整、不斷改革,能力培養也是愈發重視。但是,高校對營銷人才的職業意識和思想品質的培養卻并沒有下多大功夫。知識容易掌握,能力可以培養,可是適應營銷職業的思維意識卻是很難培養的,地方財經類院校應該從大一就開始有意識培養學生營銷的思維意識,如創新的意識、市場敏感意識、團隊意識、職業意識等,讓學生們一進入企業,就能很好的融入進去,盡管沒有接觸過具體工作,但是也能很快適應,這是增強適應能力的重要素質。另外,加強學生的思想品質培養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職業道德品質、腳踏實地的品質等,為就業做好思想準備。

2.3企業需要的人才的針對性

雖然企業也需要寬口徑、厚基礎的人才,但是企業也需要了解行業甚至企業具體情況的人才,這樣企業才能減少入職培訓時間,迅速實施人才戰略。

3地方財經院校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情況

3.1規模大、綜合素質較高

地方財經院校是本科類市場營銷人才的主要供應者,承擔著大部分企業的營銷人才的培養重任。地方財經類高校利用其專業全面、師資強大、資源較多等特點,從培養方案到學生個性化的發展等方面都開展了有效的工作,學生基礎知識比較全面扎實,理論知識構架比較完善,使營銷人才基本具備了后續發展的基礎。

3.2定位不夠清晰

地方財經院校的市場營銷人才的培養目前都存在跟高職雷同的危險。主要原因在于,過于看重企業對于實用性人才的要求而去培養營銷人才,而沒有思考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同時也沒有深入思考企業真正的全面的人才需求,沒有全面考察企業的業務情況。過于傾向應用性,且片面強調操作性,這樣的人才與高職甚至中專就沒有什么區別,競爭力可想而知。

3.3優勢不夠明顯

地方財經院校由于過分強調操作性營銷人才,因此非常看重學生的實習、實踐,甚至因此影響了正常的課程設置,但是在實踐和實習方面事實上與高職類院校又無法相提并論,同時由于強調這方面又造成了原來擁有優勢的培養模式的部分內容遭受冷落,所以造成了不倫不類的結果,影響了營銷類人才的競爭力。

3.4針對性不夠強

很多地方高校在培養營銷人才的時候,很強調“寬口徑、厚基礎”,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營銷人才接觸到的業務涉及企業很多方面,無論基于企業營銷運營考慮還是人才后續發展考慮,寬口徑的復合人才都是必須的。但他們卻也忽略了一個問題:企業同時需要上手快的人才。這個要求并不是說企業只關注人才的上手操作性,那樣理解必然導致前面提到的過分強調低層次的營銷人才培養,把高校弄得像一個崗前培訓班一樣,誤導人才培養思路。企業的想法是,招來的人才既有寬厚的知識,是值得培養的后備人才,又要對特定行業甚至企業有一定的了解,不至于是一個除了通用理論以外什么都不知道的通才。

4實施差異化策略,培育地方財經院校市場營銷人才核心能力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要想使地方財經類高校在市場營銷人才培養上獲得核心競爭優勢,就必須使營銷人才獲得核心的能力。

4.1正確認知企業所需營銷人才的素質構成

我們往往理所當然地認為企業需要的就是“知識+能力”的上手就能用的人才,那么我們將這樣的人才放到人才市場上跟高職的比,跟非營銷專業的學生比,跟有工作經驗的社會人員比,恐怕沒有多大優勢,因為這是一個門檻較低的職業。我們要看得到職業意識和思想素質的競爭力,并在培養方案中通過思維訓練、思想教育、素質拓展、社會實踐等課程逐漸加以訓練,內化為學生的持久素質。具備此種素質的人才體現出來就是能夠運用并用好知識和能力,具有持久的價值創造潛力。

4.2走差異化的培養路線

既然低層次的營銷人才培養已經面臨過剩,那么我們就應該找到真正支撐營銷人才供不應求的提供巨大需求量的方向和職位,那就是我們差異化的地方。我們不僅要培養操作性的營銷人才,更要培養管理型的和服務型的營銷人才。我們要有能夠提供這種人才的自信,我們應該跟企業加強溝通,掌握這幾類營銷人才的需求情況,分析其要求,調整我們的辦學思想和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系,改變培養模式,把地方財經院校真正做成貼合企業所需營銷人才的培養供應基地。

4.3個性化的培養

不同的學生在發展方向上是有區別的,那么我們在培養的時候,要采取個性化的培養方法。這個要跟企業需要的營銷人才的類型結合實施。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職業測試,引導學生選擇自己的發展模式,然后對不同的學生采取分別培養的形式,這樣既降低了營銷人才的競爭集中度,又多方面滿足了企業的用人需求。

4.4與企業聯合培養

這是營銷人才培養的方向。首先,不同行業的企業對于營銷人才有不同的要求,對營銷人才的層次和崗位也有不同的需求。為了避免營銷人才畢業時難以適應具體行業和企業的弊端,可以在高年級的時候,聯系企業對需要的人才進行聯合培養,采用類似于訂單培養的模式,在保證大學生具備寬厚的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前提下,將學習、實踐、實習等與企業的實際結合起來。這樣的話,厚基礎、寬口徑、多方向、活模塊的培養人才,必將增加地方財經類高校營銷人才的核心競爭能力。其次,既然是地方高校,那么服務地方經濟所需就是主要的任務之一,地方企業的發展需要怎樣的營銷人才,是構建其人才培養模式核心關注點。地方財經類高校應該在這方面多與地方主要企業加強聯系,在實踐實習基地建設、人才供應、信息溝通等方面開展互利合作,甚至邀請地方企業的營銷精英加盟學校兼職教師隊伍,以增強高校培養具備實踐能力的營銷人才的能力。

5結語

未來幾年,市場營銷類人才的供應還將不斷擴大,低層次的重復競爭將愈演愈烈,如果地方高校不及時地改變培養模式,將更加被動,不是跟隨高職類院校的被動,就是不滿足企業所需的被動。我們應該深入分析營銷類人才總體供需形勢和結構性的供需形勢的不同及其原因,運用差異化原理,通過對企業需要的深入分析,走差異化的路線,著眼于長遠發展,培養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營銷人才。

本文作者:周勇工作單位:重慶工商大學商務策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