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審計嵌入企業融資風險治理研究
時間:2022-10-28 11:08:35
導語:金融審計嵌入企業融資風險治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融資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方式。因而,高效的企業融資風險治理往往決定了企業的核心市場競爭力。金融審計作為國家治理金融機構的重要手段,常常具有預警、揭示以及抵制風險等治理效應。基于此,本文將整合金融審計風險治理的各種路徑機制,促進企業融資的風險預警、揭示機制以及抵制風險機制的建立健全。以期通過金融審計的嵌入實現企業融資風險的長期治理效應。
關鍵詞:金融審計;企業融資;風險治理;長效機制
面對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環境,企業的經濟模式和依托平臺也隨之發生巨大改變,企業間的競爭力變得尤為激烈。因而,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變得舉步維艱。若企業想要實現持續性發展,則必須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且不斷發揮企業的優勢。當前,融資問題是國內企業所面臨的普遍難題。融資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路徑之一,它往往影響并且制約著企業的發展。所以說,企業融資風險的治理則成了企業和學者關注的熱點,也成了亟需破解的難題。金融審計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了監督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以及金融市場的監督責任,為社會及企業內部的金融治理發揮了有效作用,對企業的融資風險更具監管和治理效應。因此,本文將基于金融審計的基本內涵、企業融資的主要方式和常見的融資風險分析、金融審計治理風險效應等基礎研究下,構建金融審計長效治理企業融資風險的嵌入機制,以期通過金融審計的嵌入實現企業金融風險的長期治理效應。
一、金融審計的內涵
金融審計作為金融監督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承擔了多種監督和審查任務,如對金融機構會計記錄、財務報表以及其他財務活動真實性和合法性的監督和審查。金融審計對于企業的風險防范、國家金融安全治理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效應。在當前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中,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領域,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不可控和不可預測因素。因此,金融審計的重要治理效應和監督效應不容忽視,必須重視企業的金融審計工作。通過對企業審計內部環境的優化和改進,實現企業融資風險的長效治理。
二、企業融資主要方式及常見融資風險
對于企業發展而言,不同的企業融資方式,其產生的融資效果以及遇到的風險也往往存在不同。因而,在對企業融資風險進行長期治理之前,有必要了解企業的常見融資方式以及其可能存在的風險。1.企業主要融資方式。(1)銀行融資。企業融資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是銀行貸款。該融資方式主要是通過商業銀行向企業進行放貸,并收取相關的放貸利息,從而實現企業和銀行雙贏的局面。然而,在銀行融資的實際運行過程中,銀行會對企業的財務、信用、規模以及實力等多方面進行考量,進而給出不同的貸款額度。此外,銀行融資方式的程序相對較多,若某一個環節缺失,則企業的融資就會面臨風險。(2)債券融資。在法律法規允許的情況下,企業還可以通過發行債券進行融資。對于債券融資而言,其過程往往是由企業委托專門的承銷機構對企業進行一定的評估,且由相關的法律部門出具審計報告和法律意見書。基于這些法律文件之下,企業可以向當地的政府部門請示發行債券,在完成審核和批準之后,可以選擇債券融資的方式。(3)股權融資。股權融資是企業常見的融資方式之一。它的作業流程主要是企業發行股票、轉換債券等進行企業融資。但是股權融資往往會產生控制權轉移的問題。因而,企業在吸引融資的同時,要注重股權的合理分配,使得企業的控制權能夠實時掌握和把控。(4)其他融資方式。除了上述的幾種常見的融資方式。在企業迅速發展的環境之下,政策性融資以及政策性租賃等融資方式也成為企業進行融資的備選方式和手段。政策性融資往往指的是在國家政策的支撐下,有關政府部門對企業進行資金扶持的一種融資方式。融資租賃則往往是指企業通過租賃的方式獲取相關儀器設備的使用權。2.企業融資過程中融資風險的具體表現。(1)融資困難、融資成本高。在企業融資的過程中,金融機構往往會根據企業自身的實力、信用以及規模等做出判斷,進而實行差異化的放貸額度。此外,在具體的放貸中,金融機構也會進一步壓低其銀行貸款額度,從而降低銀行自身的放貸風險。而對于金融機構的這些保護性措施,往往會使得企業面臨融資難及融96資成本較高的困境。在銀行放貸的壓迫之下,很多企業并沒有得到足夠的貸款支撐。且整個融資過程手續復雜、流程較多,融資過程存在著較多的風險。(2)融資模式選擇不合理。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企業的融資方式和融資渠道越來越廣。如海外融資、擔保換股利、互聯網融資、供應鏈融資等方式隨之出現。然而,對于國內的眾多企業而言,其企業的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面對新型的融資模式,很多企業盲目地進行選擇,且沒有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對比融資方式的可行性。因此,在企業的融資過程中,很多的融資流程變得混亂,融資效果相對較差。同時,不合理的融資模式也加劇了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3)融資過程不規范。對于企業的融資而言,常常也存在著融資過程不規范,從而增加企業融資風險的情況。其一,對于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的企業而言,往往存在著稅務不規范、偷稅漏稅等現象,這些問題一經查出,則直接導致企業融資失敗。其二,企業內部管理較為混亂,業務流程不規范。在實際的企業融資過程中,并沒有嚴格按照相關的規章流程,加大了企業業務交易的成本,導致企業融資的失敗。其三,銀行設定的收益率較低,在增加銀行自身收益的同時,加劇了企業面臨的融資成本,這也會導致企業融資的失敗。
三、金融審計治理風險效應分析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金融審計的內容、形式、領域也在發展著改變。國內的諸多學者研究指出金融審計的主體逐漸呈現出多元化(張維,2017;王志成,2018)。此外,關于金融審計的內容也從最初的財務收支和資產負債等基礎內容逐步上升到對企業的績效和風險進行審計。審計的領域也從銀行延伸到非銀行機構等。對于金融審計而言,它往往具有預防、揭示以及抵御等三類功能屬性。對其金融審計治理的風險效應具體闡述如下。1.金融審計預防風險效應。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金融審計往往對其企業的經濟金融風險起到了很好的防控效應。在企業融資的審計過程中,金融審計可以揭示企業金融面臨的整體風險,從而使得企業能夠及時樹立風險意識,促進風險防范機制的建立健全,及風險預警機制的落地生根。2.金融審計揭示風險效應。金融審計的核心內容是對企業績效的審核,且進一步對其強化政策進行追蹤。因而,在對企業融資的審計過程中,可以有效揭示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的資金執行力問題,進而對其資金管理提出相關的指導性建議。此外,對金融經濟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通過金融審計也可以去揭示企業金融經濟的運行規律,揭露背后存在的機制扭曲、制度建設不到位及管理的缺陷等問題,從而優化現有企業的金融管理模塊,提升企業融資的經濟效能。3.金融審計抵御風險效應。在符合法律要求的基礎上,金融審計會對企業的資產和負債進行系統的評估,從而對企業內部金融機構的經濟負責人進行審計、監督,優化其財務管理。審計人員將會在市場運行規則的基礎上,對企業金融機構存在的不合法行為進行堅決的查處和揭示。所以說,在金融審計的嵌入下,企業內部的金融環境將不斷得到凈化,其抵御融資風險的能力也會得以迅速提升。
四、金融審計嵌入的企業融資風險長效治理機制
金融審計應貫徹“總體分析、系統研究、分散核查、發現疑點”的審計模式,充分發揮自身的預防、揭示以及抵制風險的治理效應,長效治理企業融資的風險。1.整合審計資源,建立企業融資風險的預警機制。整合金融審計的資源,構建企業內部金融審計、社會以及國家金融審計“三位一體”的監管機構,推進企業融資審計的體系健全。學者王永海(2014)的研究指出應該充分發揮金融審計的延伸性,拓展其在實際工作中的審計業務領域,有效彌補企業融資風險審計中存在的不足,及時防范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同時,推進企業金融審計和金融監管的協調發展,全方位地區發現和預警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資金安全和面臨的財務風險。2.創新審計技術,強化企業融資風險揭示機制。創新金融審計技術,充分運用當前互聯網、遠程、云存儲、大數據的分析。學者呂勁松(2014)研究指出要形成新型金融管理審計模式,依托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快推動“金審工程”建設。基于新型的審計技術下,企業的金融監管工作將更為有效。面對企業可能存在的融資風險,金融審計可以通過數字化方式及時識別和預測,并對其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揭示。另外,新型審計技術的應用下,企業融資的風險揭示將更為簡易化,從而使得企業的經濟決策者能夠及時獲取有關的風險信息,并做出判斷。3.健全審計制度,推動企業融資風險抵御機制。健全金融審計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發揮審計的抵御功能。優良的審計內部控制制度不僅僅可以促進審計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規性,同時還能加強對金融機構的法律意識,使得企業的資金運轉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據曹源芳(2018)的數據研究統計,2003—2017年期間我國關于金融審計的公布結果僅25個。對于審計領域而言,金融領域的審計結果是比較少的。基于此數據分析之下,可以看出我國金融審計的公開機制建設不健全。因此,可能會出現金融融資風險的審計監管力度不足,從而影響到金融審計的治理效應。此外,對于企業的金融監管機制不完善也可能會出現監管不到位,影響到企業融資的判斷。所以說,應該進一步建立健全現有的審計制度,推動企業融資風險抵御機制建設,實現企業融資的低風險和安全性。
五、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也面臨著新舊動能轉變,而有效的防范融資風險,對其轉型升級有著重要意義。金融審計作為國家治理金融機構的重要手段,常常具有預警、揭示以及抵制風險等治理效應,對于企業的融資風險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效應。基于此,本文從金融嵌入的視角探討了企業融資過程中的風險治理機制。本文的研究指出,可以通過整合審計資源、創新審計技術以及健全審計制度等方式,達到建立健全企業融資風險的預警機制、風險揭示機制以及審計制度的目的,從而可以實現企業融資風險的長期治理效應。
參考文獻
1.李潔,鄒婷,秦菲.中小企業云融資風險識別、評估與應對研究.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1).
2.張維.國家審計維護金融安全的新形勢與對策.審計與經濟研究,2017,32(01).
3.王志成.關于深化金融審計的幾點思考.審計研究,2018(04).
4.王永海,章濤.金融創新趨勢下金融審計監督體系構建.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4(04).
5.呂勁松,王忠.金融審計中的數據分析.審計研究,2014(005).
6.曹源芳,熊穎.政府審計嵌入的互聯網金融風險長效治理機制研究.經濟問題,2018(001).
作者:辛琳 單位: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上一篇: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及質量控制研究
- 下一篇:企業會計審計風險因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