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設計制造研究

時間:2022-03-29 10:50:22

導語:模具設計制造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模具設計制造研究

一、北京產業結構調整分析

北京作為首都,已在全國率先發展成為服務型城市。高端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將會占據明顯優勢,成為北京產業結構調整的發展趨勢。北京發展正面臨成本約束、空間約束以及環境約束三大約束,這也導致北京產業發展進行結構升級。上述約束條件要求產業發展做到價值鏈上高端化、體量上輕型化、生產上清潔化,著力培育服務經濟、總部經濟、平臺經濟等經濟形態。在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上,北京市重點發展新能源裝備、環境污染檢測及治理設備,打造以機器人、3D打印機、高檔數控機床和智能微電網為代表的智能產業集群。

二、3D打印技術領域人才需求分析

2015年5月28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明確指出3D打印技術已成為我國加快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技術手段。3D打印作為制造業有代表性的顛覆技術,需要的人才分為技術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和商業型人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是技術技能型人才,主要工作是3D打印技術在市場的具體應用。3D打印技術產業人才需求崗位主要有: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制造、模具鉗工。數字化設計主要工作任務:模具設計、產品設計、工業設計。數字化制造主要工作任務:模具制造、3D打印制造。模具鉗工主要工作任務:鉗工修模、鉗工試模、鉗工裝配。

三、模具設計與制造(3D打印)核心職業能力

1.模具設計與制造(3D打印)人才培養的兩條主線(1)典型機電產品數字化設計能力:主要是指運用CAD/CAMPROE,AutodeskInventor,Professional(AIP)等軟件,進行機電產品數字化設計。(2)典型產品3D打印技術能力:主要具備3D測量技術與逆向工程、產品造型與快速制造技術生產制造能力2.模具設計與制造(3D打印)核心職業能力通過分析模具設計與制造(3D打印)核心職業能力典型機電產品數字化設計能力和典型產品3D打印技術能力,總結出必須具備的七項職業能力。分別是:具備繪制和識別機械圖樣的能力;具有操作普通機床、數控機床加工零件的能力;運用CAD/CAM進行數字化設計;具備產品造型三維設計能力;具有3D打印制造的工藝設計、工藝實施能力;具有能夠完成3D測量、3D打印的先進制造技術的能力;具有熟練進行產品檢驗和質量管理的能力。(1)具備典型機電產品數字化設計能力。數字化設計能力主要包括:①能夠創建零件實體三維模型;②能夠應用曲面特征構建零件實體三維模型;③能夠將元件組裝為部件;④能夠創建三維零件模型的工程圖;⑤能夠進行機構運動仿真設計;⑥會使用逆向工程設備。(2)具備典型產品3D打印技術能力。3D打印制造的工藝設計、工藝實施能力和具有能夠完成3D測量、3D打印的先進制造技術的能力屬于3D打印的工藝與制造能力。主要包括:①能夠操作測量設備對工件進行測量,獲得3D數據;②會操作計算機進行測量數據拼接;③使用3D設計軟件進行建模,使測量結果形象化;④具備基準3D數據與3D模型進行比較,以“點云”評價找出最大偏差值的能力;⑤具備使用快速成型設備及輔助工具完成對被測件的制造;⑥能夠對快速成型件進行后處理。

四、結論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不斷深入,北京的產業結構放棄大而全、疏解不符合首都戰略定位的產業;構建高精尖產業體系以輻射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高職院校定位于服務首都經濟的發展,必然要隨著首都核心功能,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轉變專業方向的定位。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改變傳統的專業方向,調整為模具設計與制造(3D打印),通過定位典型機電產品數字化設計能力和典型產品3D打印技術能力為核心職業能力,以適應北京產業結構高端化、服務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的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張自然.北京產業結構調整再求突破[J].投資北京,2010(8):30-34.

[2]陶秋燕,汪昕.可持續發展框架下產業結構調整對就業結構的影響研究———以北京地區為例[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11):421-425.

[3]彭琪波.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職特色專業技能人才培養[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11-13.

[4]楊南粵.職業教育3D打印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探析[J].機械職業技術,2017(3):27-29.

作者:張文麗 單位: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