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文化家具設計研究
時間:2022-12-21 10:12:21
導語:銅文化家具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更多新家具品類的研究和開發提供思路和參考,進一步倡導以中國文化為原動力做面向世界的創新設計。基于品類創新的概念,以銅文化為基礎,以可持續為訴求,全面分析家具創新可能性,利用黃銅為介質進行環境友好的設計實踐。創造具有設計永恒性和制作不朽性的當代家具。對運用品類創新思維的設計方式進行了有益探索。
關鍵詞:品類創新;家具創新;銅文化;可持續;文化自信
隨著消費水平升級,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市場競爭從“客觀”消費需要轉變為“主觀”消費需要,這是從量到質、從低到高、從物質到精神的消費需要轉變。市場發展階段的變遷促進了中國家具設計的快速發展,在市場競爭從“客觀”的物質需要轉變為“主觀”的精神需要時,僅有好工藝和品質的家具已經無法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消費者渴求有獨特基因和差異化體驗的產品。“品類創新”常用于營銷策略,帶有濃重的商業概念,但其本身尋求突破的思維方式與市場差異化、需求細分化的發展趨勢相吻合。中國設計離不開中國市場,品類創新離不開創造市場。本文將“品類創新”概念以銅材料為媒介導入家具創新研究,分析銅文化家具的設計研究價值并進行設計實踐,驗證品類創新思維在家具設計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為家具創新和市場消費帶來更多可能性。
一、品類創新概念
(一)品類的基本概念
品類指目標顧客購買某種商品的單一利益點。每一個單一利益點都由物質利益和情感利益共同構成。商品是某品類的承載者,只有在消費者對某品類具有需求的情況下,才會購買歸于該品類的商品。品類實際上是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商品分類結果[1]。品類概念最初被廣泛用于營銷管理領域,AC尼爾森調查公司對品類的定義是“確定什么產品組成小組和類別”,這是基于市場或者銷售管理角度的定義,而消費者習慣于將相似的產品進行歸類,通常只能記住該類產品的代表性品牌[2]。2007年8月,里斯伙伴中國公司發布了《品類戰略:中國企業如何創品牌》的報告,引起了中國企業的品類戰略學習熱潮,讓品類的概念廣為傳播。
(二)品類創新概念
品類具有客觀性和主觀性,在消費者角度品類往往是經由時間的積累形成較為固定的主觀認知,因此品類創新核心在于尋找消費者的認知空缺,創造新的品類需求,并建立一個穩定而正面的認知過程。雖然品類創新是基于強調差異化和細分市場有意識地創造、開發出具有鮮明特征的新產品類別[3],但若過分追求標新立異而忽略順應消費者的固有認知,會造成無效的品類創新。
(三)品類創新概念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
現在設計創新已然成為陳詞濫調,企業和設計師并非缺乏創新意識,而是缺乏品類創新精神,本質更是缺乏探索精神和試錯勇氣。習總書記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隨著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的提升也促進了消費趨勢的變化,企業和設計師一窩蜂地卷向“中國風”“實木風”,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傳統家具工藝濫用到家具設計中,結果流于表面的嘩眾取寵,最終只能進入同質化的紅海競爭之中。面對趨勢僅僅是“緊跟潮流”,只會和許多其他追逐者一起卷進同一片浪潮,陷入同質化的怪圈,以獲得短期效益而告終。而具有獨特見解和觀點、獨特方法和手段、獨特材料與工藝、獨特風格和美學的新家具品類將應運而生,創造藍海市場。家具品類按功能可分為坐臥、收納、置物、隔斷等,按空間可分為客廳、餐廳、書房、臥室等,按風格可分為中式、歐式、傳統、當代等,按材料可分為木材、石材、金屬、塑料等,其品類之繁多也代表創新方向無比豐富,充滿開辟新藍海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在家具設計中形成品類創新思維勢在必行,只有通過品類創新,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更好地引導消費甚至是創造新的消費價值,也有利于促進產業多元發展。
二、銅文化家具的品類創新價值分析
家具品類創新的核心關鍵在于洞察傳統市場和新興市場的空缺與空隙,從傳統中進行突破,在已知的范圍尋求未知,并且在全球視野下進行當代化創作研究。中國的木質傳統家具源遠流長,在明代已經達到了巔峰,對現代實木家具設計有世界性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已到達無法超越的高度,木質家具可供品類創新、設計創新空間十分有限,并且非常容易陷入同質化競爭。隨著時代的發展,環境友好型設計創新成為趨勢。2021年11月,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第一項重大協議,100多名世界各國領導人承諾到2030年停止并逆轉毀壞森林,減少木材砍伐已是世界級話題。可持續性材料制作的新品類家具將成為未來需要。到目前為止,大量使用的家具主材仍是木材。還有什么材料既與人親近又具有人文屬性,可以帶來不止是家具單品創作而是品類創新?銅,是人類發現并加以制造的第一種金屬元素,在人類文明歷史中發揮了無可比擬的作用,成為連接人類千年歷史長河的文明符號,見證了人類歷史文明不斷向前發展。夏朝開始,將銅與錫的配比結合產生了硬度更強的青銅,我國進入青銅時代,以精美絕倫的青銅器創造了輝煌的青銅文化和藝術。漢朝開始,中國廣泛運用銅與鋅的配比調和而成的黃銅進行更為廣泛的藝術創造。中國的青銅時代成就了中國銅文化的世界性文明地位,如何通過當代家具設計繼續傳承中國銅文化并進行當代化發展呢?從中國文化自信、自覺、自強的角度出發,用黃銅做主材進行當代設計創作,以文明和文化的視角進行研究與表達中國生活之美,創造當代銅文化家具新品類,無疑是具有試驗價值和突破意義的。
(一)銅文化家具的界定
習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銅文化家具”區別于單純由材質屬性界定的“銅家具”,是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由文化驅動設計的。文化驅動設計是中國獨有的歷史文明和傳統價值所決定的,《易經·系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以治“器”,求文化中的設計。“器”以載“道”,得設計中的文化。不論是悠久的歷史還是咫尺當下,銅早已被賦予了其本身之外的多重屬性∶權威、高貴、獨特、藝術、文化……它具有無限的可能性。
(二)銅文化的歷史價值
銅在文化傳承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作為一種流傳了幾千年的材料,其本身有著歷史的厚重感,從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器—黃河流域的甘肅東鄉林家遺址出土的一件銅刀開始,中國青銅器的歷史可以從公元前三千年多年算起,距今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沉淀,在世界文化遺產中占有獨特的地位。
(三)銅文化的工藝價值
銅家具在歷史上也有跡可循,商周出現了銅俎和銅禁這兩種作為承受祭器的家具,“ㄇ”形和箱形家具作為最早出現的家具式樣,后來成為幾、案、桌、箱、櫥的原型。這一時期,青銅家具屬于特權階層,多用于祭祀或制作表示身份的禮器,裝飾內容多為象征權力和地位的符號,因此具有莊重、神圣、威嚴的特點。在工藝技術方面,商代的青銅器制作方法多為整體渾鑄,至春秋時期逐漸發展出分鑄、焊接、失蠟鑄造、鑲嵌等多種工藝。戰國時期及之后隨著漆木家具的發展和進步,其他材料在家具制作中的開發和利用,銅材料更多地作為功能性構件或裝飾使用,發展至清代其工藝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和精細,銅飾件的運用可以說是明清家具極具代表性的特色之一。銅文化的工藝價值使其具有其他材料與工藝無可替代的永恒性和不朽性,在歷史長河中已經得到時間的充分考驗。
(四)銅文化的現實價值
黃銅是由銅和鋅組成的合金,比純銅延展性弱但強度更高,耐腐蝕性強于青銅,具有和木材相近的細膩、溫潤,但結構強度和耐候性、抗腐蝕性遠大于木材,其穩定性大大延長了產品的生命周期,減少因為損壞而造成的浪費,這也和中國人追求永恒的價值觀相呼應。此外,銅離子具有很強的抗菌性,細菌在其表面不易存活,非常適合用作常與人體接觸的家具材料。銅通過表面處理可以形成非常豐富的肌理與色彩變化,有極大的藝術表達空間。最重要的是,黃銅百分百可回收循環利用,有利于節約資源,減少砍伐,符合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求。綜上所述,銅文化家具品牌創新基礎全面,具有巨大挖掘潛力和無限可能性。
三、基于品類創新的銅文化家具設計基礎研究
家具學科是個綜合性學科:從材料到工藝、從科學到藝術需要完整的系統支撐。家具設計在解決了所有技術難題之后才能進入自由的藝術發揮。品類創新的基礎來自于對相關材料、藝術和工藝、技術的基礎研究。黃銅的工藝與制作難度非常大,其獨特的材料特性和工藝特性都十分難以駕馭,必須將精準的現代技術和精湛的手工技藝完美結合,通過多年材料基礎研究才能攻克各種難題:切割、焊接、研磨、著色、固化等因素形成穩定的控制與應用,并能夠實現產品批量生產的標準化和穩定化,為品類創新創造條件和提供保障。為此,筆者將基于品類創新的銅文化家具設計基礎研究集中在以下三點:(一)如何把握銅文化本身具有的藝術屬性和材料特性在當代家具設計上實現品類創新的內容需要?這要實現科學與藝術的雙重保障,針對于此的基礎研究必須緊盯材料問題,實現藝術性的掌握并科學運用材料,從而保證應用研究的高度需要。(二)如何掌握銅文化本身具有的科技屬性和工藝特點在當代家具設計上實現品類創新的形式需要?這要完成先進技術與能工巧匠的高度結合,聚焦于此的基礎研究必須緊盯工藝問題,實現創新性地掌握并巧妙運用工藝,從而保障應用研究的深度需要。(三)如何延伸銅文化本身特定的使用要求和表現方式在當代家具設計上實現品類創新的功能需要?這要達到當代設計與當代生活的高度統一,定位于此的基礎研究必須緊盯市場痛點,實現需求性的創新品類,從而確保應用研究的廣度需要。
四、基于品類創新的銅文化家具設計應用研究
基于黃銅材質本身的特性,筆者在應用過程中設定了2個研究標準:尋求設計的永恒性和制作的不朽性平衡統一。永恒性指的是設計精神要達到的水平高度,不朽性指的是物質制作要達到的水平高度。以此作為品類創新的基準線,從源頭便要求創造與制造的應用研究都能夠達到世界級水平。為此筆者制定十大原則并遵循:一、跨文化:不受地點與地域等因素限制而可自由使用;二、跨時代:不受流行與時間等因素限制而可長久使用;三、跨風格:不受形式與風格等因素限制而可輕松使用;四、跨環境:不受空間與環境等因素限制而可隨意使用;五、環保性:不增加環境負荷并與環境友好而可健康使用;六、安全性:通過操作簡單而又穩固可靠的設計制作令消費者可放心使用;七、耐候性:不受溫度與濕度等因素限制而可穩定使用;八、耐久性:不受人為與自然等因素限制而可安心使用;九、持續性:通過高附加值設計、高品質制造、高差異化體驗而形成可持續的良性循環;十、永恒性:令受眾能對家具本身及其周邊關聯事物保持長期關注并通過深度體驗將品牌設計理念傳遞到消費者內心深處而形成品牌忠誠度[4]。銅文化家具可以降低使用者更換頻次,減少使用者反復購買,既可使用一生也可傳承給后代。基于品類創新的家具創新應用研究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因此,筆者將基于品牌創新的銅文化家具設計應用研究集中在以下兩點:(一)如何發揮銅文化的歷史價值尋求當代家具設計的永恒性,從而支撐品類創新的市場高度?筆者首先從四個維度柔化銅文化家具設計應用的精神邊界:跨文化、跨時代、跨風格、跨環境,從而可以不受國家、民族、地區的文化、歷史、環境差異限制,使用現代設計語言、國際表達方式向全球輸出基于品類創新的中國銅文化家具價值和中國當代家具設計價值,將中國文化自信通過看得見、聽得懂、摸得著的形式傳遞給全球消費者。(二)如何發展銅文化的工藝價值實現現代家具制作的不朽性,從而支持品類創新的市場強度?筆者在六個角度強化銅文化家具設計應用的硬性指標:環保性、安全性、耐候性、耐用性、持續性、永恒性,從而保證品類創新的銅文化家具相比較傳統實木家具更具有優越性、獨特性、健康性、友好性、實用性,從而產生市場美譽度、用戶忠誠度和品牌黏度,形成市場差異化競爭,創造市場新消費,走向藍海戰略。
五、基于品類創新的銅文化家具設計實踐
筆者基于品類創新和銅文化研究進行了一系列家具創新設計實踐,持續探索銅文化家具在新時代的應用與表達,并在銅文化家具品類的概念中以生活功能為單元進行細分展開深入的設計實踐:
(一)客廳家具
客廳作為一個具有復合功能的綜合性空間,需要滿足家庭成員不同的使用需求;作為一個對外的展示空間,需要體現用戶的審美品位和生活品質,展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一個文化空間,需要承載傳統文化的當代化傳承。客廳家具在以空間劃分的家具品類中涉及的種類最為多樣,筆者在客廳家具中的設計創作也最為豐富,以下僅列舉部分代表性作品。1.云龍椅椅子在家具設計中最具挑戰性,它如同建筑、雕塑,可以永存,可以成為載入史冊的作品。一把好椅子的誕生并不容易,它與人最為密切。家具設計所面臨的各種難題都在其中:材料、工藝、結構、功能、力學、美學、科學等,并且還要求它在360度的視角下都要優美和諧。更難的是通過不同的材料、工藝創造出不同的美學和體驗。“云龍椅”在黃銅的材料與工藝應用上獨具匠心,將設計、技術、理念、人文融入在動與靜、虛與實、疏與密、直與曲、剛與柔的藝術表現中,技藝精湛,巧奪天工,不僅成為了具有藝術收藏價值的中國當代設計作品,更是在金屬家具品類和家具設計行業中獨領風潮,影響廣泛,并成功引發銅文化家具新品類的快速發展。“云龍椅”從2011年誕生并獲得中國家具設計獎金獎至今,一直深受業界的推崇和消費者的喜愛,并被國際設計評論界權威夏洛蒂和彼得·菲爾夫婦(Charlotte&PeterFiell)編著的《當代中國家具設計:創意新浪潮》收錄其中,已然成為當代中國原創家具設計中成功的經典代表和品類創新的極致體現。“云龍椅”是深度專注銅家具細分市場的專業化研究結果,從銅材料的基礎研究到銅工藝的應用研究,從先進技術設備到能工巧匠的精細化生產,全方位創新產生了極具特色化的文化性產品,打破了傳統家具的邊界,展示了當代中國原創家具的創新性和先進性,表達出對傳統文化的深切認識和超前的審美理想,是具有先鋒精神的作品,如圖1。2.夫子椅從傳統官帽椅創新而來,它既傳統也當代,具有文人風骨,瀟灑自在,適合喝茶、看書休閑使用。在傳統家具的形制之上“脫胎”,在傳統材料的工藝之上“換骨”,另辟蹊徑,在時間性與空間性、精神性與物質性之間進行創作。大膽運用黃銅,手法寫意,體現出不凡的藝術氣質和文化風骨,令其成為具有藝術收藏價值的中國當代設計作品,如圖2。3.合椅兩條互相獨立的曲線相互交錯形成擁抱的形態以形成與人的親密關系,隱喻了中國傳統百年好合的美好觀念,更在其之上尋求靈動的創意表現,在“分”與“合”的依存關系中進行結構性創作,以“合則成體”的思想求“天作之合”的造物,賦予作品獨特的文化價值,令其既具有耐人尋味的藝術性又具有經久耐用的實用性。表達了人與人的關系、物質與精神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都緊密相連,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支持的精神意念。這把椅子實現了內容與形式的統一、結構與工藝的統一、力學與美學的統一、功能與意念的統一。它沒有中式符號,卻有著濃厚的中式風格和精神,用另一種更為新穎的方式來表達中國文化,成為更為簡約的中式風格,如圖3。4.正屏風屏風是中國傳統家具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在空間使用上非常重要,具有很強的觀賞性。這個屏風的巧妙之處在兩點:一是陰陽的應用,二是榫卯的應用。兩面上大下小的鏤空圖案形成陰陽交錯互相襯托,一步一變,視覺豐富。結構上它很精妙,看不到任何連接的焊點,完美無瑕,使用中國傳統木家具的榫卯結構原理,既可以靈活拆裝也可以完美無痕的欣賞,如圖4。5.頌案來自于宋代的美學主張和唐代的建筑結構,極簡而不失變化,輕靈而不失穩重。兩側板與頂面板并無相連,保持彼此的距離,遙相呼應,欲言又止,它們之間靠著一根橫梁連接支撐,以少勝多。臺面更為有趣,可以造景造境,非常適合玄關、廳堂使用。Song系列作品,在中國傳統建筑、雕塑、音樂、繪畫、書法、詩歌之上尋求設計的方外之境。以中國傳統文化催生當代設計,用巧妙的結構與精湛的工藝創造“空”“靈”之美,如圖5。
(二)茶室家具
在五行中,金生水,水生木,是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關系,銅材料在茶文化中的應用由來已久,《詩經》中有“銅壺煮茗,如仙瓊玉漿”的說法,銅壺從春秋時期就成為了皇宮貴族飲酒煮茶的日用之物,銅文化和茶文化在歷史上軌跡的重合讓銅在茶家具中的應用成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且銅相較于木材有更強的防水性能,長期接觸水的情況下不會腐爛、變形,具有天然優勢。2020年筆者以“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為理念創作了TANG系列銅文化茶家具。1.TANG茶桌一極簡而富有建筑感的外形有著沉靜內斂的氣質,構建出清雅幽靜的茶境,適宜靜心品茗。為服務于茶事加入了導水功能,將廢棄茶水倒進激光切割的鏤空銅蓋板內,可通過茶盤底部排水孔引入柜體隱藏的水箱。茶桌中間設置可移動的功能模塊,以供儲物收納或養綠植,讓使用體驗更自由和豐富,也為茶空間的情境制造增加了多變性與靈活性,充分滿足茶家具所需的功能屬性與文化屬性,如圖6。2.TANG茶桌二整體呈舒展的長條狀,造型更為輕盈通透,采用非對稱性結構,四塊桌面、四條錯落有致的桌腿,靜中有動,分中有合,虛實交錯,巧妙地構成與維系茶桌的穩定性,同時減少對使用者腿部的阻擋讓坐姿更為輕松自在。銅作為較活潑金屬,可以和各種元素反應,呈現出變幻莫測的色彩和肌理效果。這款茶桌在懸浮的兩個桌面板上施以銅銹色處理,如同天然木紋般具有不可復刻的唯一性,其肌理效果也產生更為特殊的觸覺與視覺,令藝術氣息更加濃厚。比起增加功能性,更側重結構的探索和藝術表現,是延展了銅文化家具可能性的作品,如圖7。
(三)書房家具
書房是既是深思自省之處,也是與文友相互切磋之地。歷史上銅器是文人書房的重要陳設,南宋時期,銅器開始作為鑒賞審美的對象進入了文人生活空間,趙希鵠在《洞天清錄》中描寫理想書齋環境提到“摩挲鐘鼎”[5],便是玩味古銅器之意。這也是銅材料的階級屬性發生了變化的體現,銅從代表權力地位的禮器走下神壇,開始為世人所用。在晚明,銅器已經與琴、酒、石、香一同被列為文人之物,銅爐焚香、銅瓶插花日后成為文人書房的風尚。無論何種空間,何種情景,歷史上銅與生活都緊密連接,共同構成銅文化的綿延不絕。陳繼儒在《幽遠集·十七令》中寫“金石鼎彝令人古”[6],這里的“古”是銅所特有的歷史沉淀帶給人的幽遠和雋永感,也是驅使筆者始終在銅文化的永恒觀念之上尋求不朽的造物表現,創造跨越時空的精神之美的原因。1.TANG書桌整體造型大氣沉穩,大方中正,具有極簡主義的特征,簡潔之中蘊含著許多可考的細節。橫平豎直的邊框搭配機器連續折彎加工而成的銅波浪板,一方面結構穩定不易變形,另一方面在視覺上形成疏與密的對比,組合出有序的節奏感,其凹凸產生的光影明暗變化也打破了大片暗色銅帶來的單調沉悶。桌面由不同表面處理工藝的銅拼接而成,經常使用的書寫閱讀區域通過拉絲黃銅鍍鈦的工藝處理,能夠耐磨抗污,兼具裝飾性與實用性,如圖8。2.TANG書架采用扁平化拆裝結構,便于運輸、安裝、使用,符合現代設計與制造觀念,具有良好的設計效率、制造效率和使用效率。連接各個模塊的結構完全隱藏在銅板之中,所見之處沒有外露的金屬連接件,嚴絲合縫,渾然一體,巧妙的結構設計和成熟的加工工藝缺一不可。平直的框架和弧形層板是折彎工藝的不同運用,增加了造型的變化,燈帶隱藏在層板中,光照在銅背板上突出銅的光澤質感和細膩的紋理,如圖8。
結語
品類創新要基于材料的獨特性和工藝的完美性,使其達到其他材料和工藝無法達到的優越性和獨特性,并在市場中獨樹一幟,形成藍海戰略。銅文化家具溫潤細膩,從溫文爾雅的“氣韻”,上升到氣定神閑的“氣度”,彰顯手工技藝與先進技術的完美融合,充分體現出中國造物美學的精神和意趣,也反映出基于品類創新思維下產生的更多可能性和創造性,豐富和發展了家具品類,為用戶帶來更耐用、更有價值的文化消費體驗。本文分享了筆者多個基于品類創新的銅文化家具設計研究成果,為更多新家具品類的創新研究和開發提供思路和參考,倡導以中國文化為原動力,做面向世界的創新設計,為人類美好生活向往提出中國方案,做出中國貢獻。
參考文獻
[1]曹琳.奢侈品品類創新的機制與案例研究[J].經濟經緯,2013(05):90-94.
[2]張云.品類創新:尋找心智的空缺[J].銷售與市場(管理版),2012(01):55-58.
[3]饒志俊,周志民.品類創新:打破同質化的新視角[J].銷售與市場(管理版),2010(12):62-64.
[4]溫浩.溫浩:廣州美術學院家具研究院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探索[J].設計,2021,34(18):54-60.
[5](宋)趙希鵠.洞天清錄[M].黃賓虹,鄧拓編《美術叢書》初集第九輯[M].浙江: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249.
[6](明)陳繼儒.巖棲幽事[M].收于文淵閣四庫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作者:溫浩 單位: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
- 上一篇:林業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分析
- 下一篇:談文學與語言學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