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服款式設計研究

時間:2022-03-25 04:10:39

導語:滑雪服款式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滑雪服款式設計研究

摘要:為了解滑雪服款式設計改進,根據感性工學基本原理及語義差異法,選取了男女共17款滑雪服構建類目,從功能特征、外形特征、用料特征3個方面篩選了16對感性評價詞匯,運用均值計算和SPSS軟件對問卷結果進行處理與因子分析,得到滑雪服款式設計與消費者的感性評價關聯性:得出基于感性工學原理的功能性滑雪服款式設計的優化因子和設計要素,優化因子影響和指導各部位的設計要素,并且優化因子之間也存在相互作用的關系。

關鍵詞:滑雪服;感性工學;款式設計;優化因子;功能性

我國戶外滑雪運動有著深遠悠久的歷史背景,滑雪作為一項體育運動不僅能增強人的心肺功能,雪場潮濕的運動環境也使得參與戶外運動的人們不再懼怕寒冬的干燥[1-2]。伴隨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滑雪運動已成為現代年輕人放松身心緩解生活壓力的一項戶外娛樂休閑運動,贏得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據統計,直至2017年年底滑雪人數以每年60%~80%的速度增至千萬,滑雪人數的激增必然刺激消費者對滑雪服的需求,帶動滑雪服市場的發展。目前大部分的滑雪運動者都處于租賃服裝,或用普通防寒棉服替代,真正擁有自己的專業滑雪服的人數只占很少一部分,作為戶外運動的第一保護層,單純強調運動與舒適功能的滑雪服已不再滿足人們對服裝的要求。這就使消費者對滑雪服在功能與款式上的要求變得更高。國外一些知名滑雪服品牌一般都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歷史,在滑雪服的設計、生產和營銷方面較國內都已經更加成熟,在多年的發展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感性工學是感性與工學相結合的技術,通過分析人的感性來設計產品,它屬于工學的一個新分支。最早將感性分析導入工學領域的是以長町三生為代表的研究人員,他們認為感性工學是一種以顧客定位為導向的產品開發技術,一種將顧客的感受和意向轉化為設計要素的翻譯技術。現在感性工學也更多地運用到人們的生活當中,來指導設計出人性化的商品。本文應用感性工學的方法,以滑雪服為研究對象,探究變化款式對人們心理情感的影響,并為款式設計者提供思路。

1調查方案的制定

1.1調查目的與研究方法。傳統滑雪服在設計時更注重服裝的特定功能性,如保暖防水等,但外在款式很少在考慮范圍之內,所以大家看到的滑雪服多以H型為主,本次研究便從功能性出發尋找款式設計的元素,并把這些元素運用到款式設計上來做調查,以此來探索大眾對滑雪服款式設計的喜好程度以及感性評價,然后再根據Spss的數據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讓我們對滑雪服功能性與款式設計的感性相關性之間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最終依據人們的喜好來制造滑雪服。研究方法為文獻檢索法和語義差異法[3]。文獻檢索法:首先通過查閱運動類書籍、中外服裝史類等文字及圖片資料,了解滑雪運動及其服裝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滑雪運動的起源發展,滑雪服的定義、分類以及滑雪服的發展歷程。1.2問卷調查準備。1.2.1問卷編制及評分方法。調查問卷采用5級標尺,感性形容詞分為兩極。從-2~2表示形容詞的不同程度,無優劣之分。-2表示非常符合左邊詞匯,-1表示符合左邊詞匯,0表示中立,1表示符合右邊詞匯,2表示非常符合右邊詞匯。將17個滑雪服款式圖分別用1~17來表示,然后將款式圖與形容詞對匹配問題。1.2.2刺激圖制作。廣泛搜集各種要設計產品的造型圖片,將這些圖片進行初步分類,去除類型接近的圖片,找出一組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圖片,將這些圖片分別制成一個問卷調查的樣本,并以一定的方式編號如圖1所示。1.2.3選定形容詞對。通過網站、廠商評價、商品廣告、相關文獻資料、訪談、字典詞典、電視及雜志等信息源中搜集各種描述產品造型風格的形容詞匯共48對。根據對滑雪服款式的分析,對已有的48對形容詞進行篩選,最終得出16對較為貼切的形容詞來進行研究,如表1所示。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樣本均值及分析。因子分析是指研究從變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統計技術,最早由英國心理學家C.E.斯皮爾曼提出。因子分析可在許多變量中找出隱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將相同本質變量歸入一個因子,可減少變量的數目,還可檢驗變量間的關系。因子分析的方法約有10多種,如重心法、影像分析法、最大似然解、最小平方法、阿爾發抽因法、拉奧典型抽因法等。將問卷調查收集的數據導入spss進行分析。首先根據調查問卷的數據得出樣本均值得分數據如表2所示,運用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最后將每對感性形容詞的平均值作為其得分進行評價。如表3所示,款式變化對消費者感性心理的影響很大。2.2因子結果及分析。2.2.1KMO及Bartlett檢驗。如表4所示給出了KMO和Bartlett的檢驗結果,其中KMO值越接近1表示越適合做因子分析,從該表可以得到KMO的值為0.716,大于0.500,表示比較適合做因子分析。由KMO和Bartlett檢驗可知變量間存在相關性。2.2.2主因子選取。如表5所示給出因子貢獻率的結果,“合計”指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表示該因子的特征值占總特征值的百分比,“累積”表示累積的百分比。其中只有前5個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并且前5個因子的特征值之和占總特征值的84.146%,因此,提取前5個因子作為主因子。如圖2所示給出了特征值的碎石圖,通常該圖顯示大因子的陡峭斜率和剩余因子平緩的尾部之間明顯中斷。一般選取的主因子在非常陡峭的斜率上,而在平緩斜率上的因子對變異的解釋非常小,從該圖可以看出前5個因子都處在非常陡峭的斜率上,而從第6個因子開始斜率變平緩,因此選擇前5個因子做主因子。2.2.3主因子命名及分析。根據因子分析反饋的旋轉成分矩陣對公共因子的含義以及構成進行分析,結果如表6所示。根據因子分析理論,對16個變量進行分類。由表6可知,對第1個因子負荷較大的有以下6組形容詞對,即維護簡易的-維護困難的,操作方便的-操作復雜的,耐用的-易壞的,保暖的-寒冷的,說明這6個感性詞匯對第1個因子的貢獻率較高,根據這6個變量含義,將第1個因子命名為功能因子;對第2個因子負荷較大的有以下4組形容詞對,即觸覺型的-視覺型的,流線的-幾何的,單調的-變化的,創意的-平常的,說明這4個感性詞匯對第2個因子的貢獻率較高,根據這4個變量含義,將第2個因子命名為視覺因子;對第3個因子負荷較大的有以下3組形容詞對,即大眾化的-個性化的,男性的-女性的,職業的-娛樂的,說明這3個感性詞匯對第3個因子的貢獻率較高,根據這3個變量含義,將第3個因子命名為人群因子;對第4個因子負荷較大的有以下2組形容詞對,即厚重的-輕薄的,實用的-裝飾的,說明這2個感性詞匯對第4個因子的貢獻率較高,根據這2個變量含義,將第4個因子命名為材料因子;對第5個因子負荷較大的有以下1組形容詞對,即不適的-舒適的,說明這1個感性詞匯對第5個因子的貢獻率較高,根據這1個變量含義,將第5個因子命名為舒適因子。結合樣本均值分析可以看出,這5個因子之間存在著直接的關系,無論是從功能、視覺或是從人群、材料、舒適的哪個方面出發,都是為了指導滑雪服更符合人性的設計。

3結束語

得出基于感性工學原理的功能性滑雪服款式設計的優化因子和設計要素,具體為5個主因子對設計要素的指導。功能因子:可在帽子、口袋的部位設計上著重考慮;視覺因子:可在廓型和裝飾線上著重考慮;人群因子:可根據視覺因子在放松量上著重考慮;材料因子:可根據功能因子在防風、透濕、透氣、耐磨等方面著重考慮;舒適因子:可根據以上4個因子在做設計時兼顧考慮舒適度。這5個因子相互作用有著直接的關系。

參考文獻

[1]劉璟,王永進.單板滑雪服穿著評價與需求的調查研究[J].北京服裝學院學報,2018,38(1):42-49.

[2]金雪,章微清.速干防紫外線抗靜電多功能針織面料生產實踐[J].針織工業,2018(10):7-10.

[3]李春鶴,劉雁.感性工學及其在服裝風格評定中的應用[J].天津紡織科技,2012(2):28-30,36.

作者:鄭倩男 戴鴻 單位:西安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