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城改造內環地區城市設計論文
時間:2022-09-07 02:47:02
導語:舊城改造內環地區城市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新型城鎮化解讀
《新型城鎮化規劃》突出體現了“存量優先、內涵式發展”的基本原則,它的一條主線,就是要緊緊圍繞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加快轉變城鎮化發展方式,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以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以人為本,就是要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四化同步,就是要深入推動新型城鎮化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優化布局,從城市的布局來看,要通過加強綜合交通網絡和信息網絡的連接,加強產業和公共資源布局的引導,適當疏散轉移特大城市的經濟功能和其他功能,增強城市群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集聚經濟、人口的能力。生態文明,就是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要節約集約利用水、土地、能源等資源,強化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推進綠色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設,要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管理模式,盡可能地減少對自然的干擾,盡可能地降低對環境的損害。文化傳承,就是要彰顯城市的特色和個性。要根據不同城市的自然歷史文化的稟賦,體現差異性,倡導多樣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舊城改造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注重在新城新區建設中注入傳統文化元素,發展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地域特貌、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建設歷史文化底蘊厚重、時代特色鮮明的人文城市。
2鄭州市舊城區面臨的問題
根據河南省統計局的數字,2012年底,鄭州全市常住人口已經超過900萬人,而且,鄭州市流動人口的密度約為9000人/km2,居全國流動人口密度前列。隨著城市的擴張,城鎮化人口的不斷導入,鄭州市區交通擁堵現象不斷惡化,城市公用設施的老化現象不斷涌現,城市污染日益加重,人民的日常生活環境質量不斷下降。
2.1交通擁堵成常態
鄭州市的交通在上下班高峰時段,主干道幾乎是寸步難行,尤其是大型商場、火車站等公共設施周邊,形成了“開車沒有走路快”的怪異現象。據統計,鄭州市的小汽車保有量近幾年增長速度驚人,2012年底,鄭州市的小汽車保有量達到210萬輛。這使得原本就不夠用的道路資源日趨緊張,更嚴重影響了公共交通的正常運營。另外,鄭州市中心城區的功能布局不合理,也直接導致了嚴重的交通擁堵。雖然大量行政辦公用地已經疏解到內環地區以外,但內環地區內尤其是火車站地區還存在著大量批發市場、專業市場,另外,大量的教育科研用地也集中在內環地區。這些用地不僅占地大,交通出行量也非常巨大,加上市場必備的貨運交通,更是使這些地區成為整個城區交通系統的多個癥結點。交通擁堵這一表象的背后是整個城市功能結構布局的復雜的系統性問題。
2.2城市公用設施老化
由于歷史原因,鄭州市舊城區的很多公用設施已進入老化時期,尤其是地下的各種管網,經常出現爆裂等現象,加上市政公用設施各部門規劃施工沒有統一的調度安排,導致鄭州市的道路經常處于開挖狀態,不僅影響了城市整體面貌、市民的日常出行生活,也給政府帶來了巨額的資金浪費和經濟損失。
2.3城市污染嚴重
鄭州市與我國大部分城市一樣,近幾年,灰霾天氣的發生率呈逐步上升的趨勢。據鄭州市環保局監測站提供的報告顯示,鄭州市灰霾天氣的產生主要是由燃煤、機動車尾、揚塵氣等三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燃煤對PM2.5的“貢獻率”為41%。
2.4舊城改造困難
鄭州市內環地區人口密度高,商業經濟繁榮,舊城改造的成本高,難度也大。從建筑質量看,在舊城區范圍內,建筑質量較差(三類以下包括三類)的建筑覆蓋總用地范圍約60%以上。從改善建筑質量的方面看,舊城改造的任務重,壓力大。近年來,鄭州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舊城改造的政策,有力的推進了舊城改造的步伐,但也遭遇到許多問題:首先,舊城改造缺乏多樣性的手段,絕大多數情況都是以推到重建的方式來完成改造,這不僅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費,也破壞了原有城市的空間結構和原有的社會網絡;其次,舊城改造往往以謀取利益為主要目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導致容積率較改造前大幅度提高,而與之相配套的公園、綠地等公共設施缺被壓縮到最小;再次,鄭州市在舊城改造的過程中,對于有歷史保護價值以及有文化景觀效應的一些構筑物沒有充分重視其作用,也統一采取推到重建的方式,對城市文化的營造產生負面作用;最后,鄭州市舊城區目前的改造往往集中在有利可圖的黃金地段,而一些急需更新但區位差、開發效益差的地段卻無人問津,隨著土地和房地產市場的日益升溫,舊城改造的成本也越來越高,這就使得那些急需更新的地區陷入了一個死循環,政府推動舊城改造將越發困難。鄭州市舊城區開發建設所面臨的這一系列問題也是當下中國許多特大城市所急需解決的城市發展問題。
3《鄭州市內環地區城市設計》的解決方略
《鄭州市內環地區城市設計》(2014)正是在深入學習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文件的基礎上,對鄭州市內環地區進行的舊城改造規劃設計。這次的舊城改造規劃,擯棄了中國傳統舊城改造的一些模式,包括大拆大建型的全盤改造模式、小打小鬧型的局部更新模式,而是結合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內涵,提出了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理念。傳統的舊城改造更注重舊城區物質空間,主要以項目開發作為舊城改造導向。《鄭州市內環地區城市設計》則是在更大的空間尺度上提出更為豐富的改造內涵,尤其注重對存量資源的整合優化利用,以轉型為發展思路,以創新為發展動力,使舊城改造成為一個動態的、可持續的、有助于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城市復興行為。《鄭州市內環地區城市設計》的規劃范圍是鄭州都市區的核心區,規劃總用地規模約為12km2,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約為10.9km2。舊城改造的四大核心內容包括:功能復合、經濟復興、環境重構、文化沿承。功能復合是要提倡城市功能綜合使用,提高市中心的生命力和趣味性,使市中心在白天和晚上都能吸引居民、商業人士、店主和游客。同時可減少交通需求,促進社區安全,帶來環境效益。經濟復興是指舊城改造過程中經濟計劃的重要內容是要妥善利用投資來改善市政基礎設施,并考慮土地的重新開發或二次開發,為現有產業提供擴展或轉移的可能,并為新的產業提供良好的土地條件。環境重構是要確立合理的土地使用強度和人口密度,完善相關的生活及市政配套設施,對現有路網結構進行調整和完善,同時采用平面、立體綠化相結合的方式提高綠化覆蓋率,改善城市環境。文化沿承是指既要維護舊城歷史性,又要考慮現代城市生活對城市功能的要求,注重發掘城市內涵和價值,充分釋放歷史和文化的價值潛能,激發舊城的社會活力。圍繞這些核心內容,《鄭州市內環地區城市設計》對鄭州市內環地區的城市改造,提出了四個城市設計策略:
3.1空間策略
倡導舊城中心區空間的緊湊發展,整合城市要素,用立體化、復合化的設計手段解決舊城中心區空間密集的問題,創造優美整體的城市形態,使有限的土地資源得到充分應用,也使舊城中心區的效率得以提高。鄭州市內環地區的空間結構規劃為:一核兩心;一橫三縱;雙環三片。一核是指二七廣場商業中心,兩心是指商城文化集聚中心和西廣場綜合服務中心。一橫是指沿中原東路、正興路、東西大街形成的城市東西向發展軸。三縱是指京廣路交通發展軸、德化街商業休閑軸、紫荊山路文化展示軸。雙環指的是內部交通輸配環和外部交通疏解環。三片指的是商貿商業集聚片、城市綜合服務片和傳統文化體驗片。
3.2功能策略
提倡舊城中心區功能的綜合化、多樣化,防止大量興建辦公樓和重復建設大型商業設施后引起舊城中心區功能的單一化。除了零售商業,也要促進其他大眾服務業的發展,對舊城中心區的教育文化功能、居住功能也應足夠重視。鄭州市內環地區規劃的功能定位為:鄭州城區集中展現商城歷史文化與商業現代文明的商貿文化核心區。根據這個定位要求,形成三大功能板塊:一、鄭州商貿中心區作為內環地區的主導功能板塊,涵蓋商業休閑、商務辦公、商貿物流等職能;二、商城文化展示區作為特性功能,涵蓋文化展示、休閑體驗、都市旅游等職能;三、生態宜居內城區作為內環地區的基本功能,涵蓋生活居住、商業服務、文化娛樂等職能。在三大功能板塊的基礎上,結合城市空間控制和管理的要求,規劃將鄭州內環地區分別以自身功能特色劃分為三個功能片區。
3.3交通策略
充分利用軌道交通建設,以站點開發為主導,組合不同城市功能。利用舊城中心區發達的支路網絡,促進舊城中心區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鄭州市內環地區規劃將通過完善交通網絡體系、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統、建立步行網絡系統、增加公共空間的范圍、采取TOD的開發模式以及控制小汽車的供應總量等方式,來解決目前鄭州市內環地區交通不暢的問題。
3.4保護策略
舊城中心區的風貌保護與功能利用并重,使歷史建筑和街區具有應變的能力,繼續發揮對城市的影響。意向特色使舊城中心區區別于城市其他地域,在凸顯特色中提高舊城中心區自身的競爭力,增強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鄭州市將著力挖掘鄭州文化資源,提取華夏文化、二七文化、商貿文化等特色,結合優勢產業集群,打造華夏文明根文化展示區,建設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區。另外,將依托鄭州市文化特色,策劃鄭州內城八景,重拾歷史遺珠,融入當代特色,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展現古今交融的文化新風采。《鄭州市內環地區城市設計》在舊城改造規劃中體現了四大創新要點:1.理念:以“有機更新”為指導的中心城區開發建設規劃秉承“有機更新”理念,運用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特色、連續的觀點和方法以及對空間環境、生態環境、文化環境等進行更新改造與延續,保留城市發展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延續城市文脈,使之重新發展和繁榮。2.交通:“九大方略”指導中心城區道路交通組織形式針對內環地區公共交通嚴重不足、道路系統不夠完善、停車設施相對不足等問題。本次規劃提出方略有:完善交通網絡、提高支路密度、建立輸配環網、公共交通引導、建立步行網絡、加大公共空間、TOD緊湊開發、停車短缺政策、提高換乘能力。3.文化:以體驗展示為主的中原文化傳承創新區挖掘鄭州文化資源,提取華夏文化、二七文化、商貿文化等特色,結合優勢產業集群,打造華夏文明根文化展示區,建設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區。4.景觀:點、線、面相結合的網絡化生態景觀布局針對內環地區城市綠地相對不足,歷史文化尚未展現,公共空間缺乏特色等問題。規劃依托現有景觀資源和文化資源,規劃城市公園、景觀廊道等開敞空間,提高綠化用地比例,并將公園、廣場、綠化廊道相結合,形成層次化、網絡化的生態景觀格局。
4結語
《鄭州市內環地區城市設計》的規劃內容充分體現了內涵式發展的城鎮化道路的新要求。在空間上強調緊湊開發立體更新;在功能上強調土地復合集約利用;在交通上強調公交引導低碳出行;在文化上強調新舊共生保護利用。新型城鎮化的提出將徹底改變中國舊城改造的傳統模式,在物質空間改造的基礎上,更加入了人的需求、環境的需求、可持續的需求。這是中國舊城改造的發展趨勢,也是城市規劃行業的發展趨勢。
作者:張運新單位:上海華都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 上一篇:關于傳統圖案的產品設計論文
- 下一篇:地理信息為載體的城市設計論文